关键词:人力资源密集;新东方;激励控制;SWOT分析
一、新东方集团简介及其面临的问题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New Oriental Education&Technology Group)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由创始人俞敏洪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其主要产品为各类英语培训,以及其他各小语种培训等,累计培训学员近1000万人次。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东方提出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2002年,新东方IT培训部创始人周怀军离开新东方,创办了北京新科海学校;2003年,新东方主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担任华诚研修学院院长;2004年9月,新东方集团原总裁胡敏离开新东方,创办了新航道等等。同时,新东方的诸多明星教师,如罗永浩等,也纷纷离开新东方自立门户。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新东方每年的员工流动率在30%左右。其中10%是我们自己淘汰的。”换言之,新东方的员工主动离职率达到了20%。
人员流失率如此之高,可见,新东方科学良好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当初作为新东方特色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仍相当浓厚;民办教育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严格分离,责任不清,权力集中,必然会产生问题。同时,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之后,如何使公司激励控制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使员工保持当初的创业精神,保证企业内部人员的归属感、成就感,让员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不是限制员工的发展,这也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考虑的。
二、新东方的人力资源环境分析
(一)优势分析
新东方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得到大量资本支持,对员工激励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在国内教育培训市场,新东方占有半壁江山,得到相当高的认可度,有利于员工实现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
新东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提倡平等,重视团队合作,这是新东方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有效的激励手段。此外,新东方是市场的领导者,旗下拥有大批能力出众、充满激情、幽默而具有感染力的教师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能够显著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二)劣势分析
新东方扩张的步伐较快,在分支教学机构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优秀教师资源的短缺。由于企业自身人才培养速度的落后,企业扩张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新东方必然需要向社会招收更多的员工。这就使得新东方人才培养成本骤然增加,而且员工的质量难以得到完全保证,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将受到影响。
其次,高层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新东方不得不要打破“教而优则管”的高层管理人员培养模式,转而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虽然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空降兵”能否顺利把好新东方这个带有 “草莽英雄”烙印的企业的脉,还是个未知数。
(三)机会分析
教育培训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新东方能够从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对未来企业进一步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现在国内教育培训市场百花齐放,市场竞争者为数众多,但是缺乏一个具有全国性的有绝对影响力的品牌。新东方可趁上市之机,将良好的资源通过收购的方式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项目,从而达到既扩大公司规模,又吸收优质人才的目标。
(四)威胁分析
在行业内涌现了多个与新东方目标市场定位相当、有大量直接竞争关系的对手,并且都获得了资本注入。如仅2010年,就有学而思教育、环球雅思、安博教育、学大教育等四家机构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上市。新东方若不能在产品业务上有所创新,另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内教育培训市场老大的地位将朝不保夕。尤其是许多离开新东方的高管,有的自立门户成为了新东方的竞争对手,同时利用自己在新东方的关系拉拢一批原新东方的老师倒戈相向;另外的则投入了新东方竞争对手的门下,为其与新东方直接竞争出谋划策。由于他们原本就对新东方了如指掌,这样的竞争对新东方来说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新东方人员激励控制SWOT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三、人力资源激励的对策
(一)针对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优良的管理素质和能力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新东方集团(副)总裁、部门总监等的年薪大约在70万以上,各分校校长的年薪基本都超过30万。新东方高管的平均年薪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相同级别的职务中,由于部门不同而存在着巨大差异(如市场总监和销售总监)。巨大的年薪差异容易让不同位置的管理者对于公司产生不满意与不信任,进而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协同合作,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仅仅依靠年薪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采取股权激励等方式。因此可以适当调整基本年薪的差距,同时提高股权激励的比重,将股权激励与工作成果有机挂钩起来,既保证了团队的团结性,又能有效地对工作突出的高层管理者进行激励与表彰。
(二)针对普通员工
普通教师数量占据了新东方职员总数的70%以上。在工资激励方面,新东方的做法相对成功,基础工资比当地高校至少高出1/3;同时以具体岗位要求来衡量所有任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绩水平,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让学员给教员打分的方式,作为考评教师是否达到了职务要求的标准,并且将考评结果与奖金挂钩,以此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但在员工激励中,精神激励是另一个重要部分。相对于物质激励方式而言,精神激励在激励时间方面更为持久,对员工心理改变影响较大。普通员工进入新东方之后往往都面临两条道路选择:行政方向和教学方向。通常来说新员工都是从助教做起,而老员工在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资历后也有晋升、加薪的机会。建立一个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晋升机制,有助于新东方培养人才后备,也将大部分员工的职业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此外,若采取一些荣誉激励方式,如授予优秀教师“明星教师”称号,为明星教师开辟网页专栏等,也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空冷岛;真空系统;严密性;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T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18-01
结合霍林河电厂7号机组空冷系统的安装工艺,对真空严密性的影响进行了叙述,仅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由中电蒙东能源集团公司出资建设的霍林河电厂2×300MW机组工程为亚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机组,空冷岛总体设计由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直接空冷系统由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完成和提供全套的设计以及供货。
二、原因分析
1、焊接质量方面
(一)涉及焊接工作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如下:
1)焊接工作和焊接检验应按照相应的焊接和检验计划进行。2)焊接工人必须具有从事该工种的职业证书。3)所有焊接必须进行100%的目测检查。4)所有对现场焊接所进行的检查必须符合相关的焊接和检验计划。5)根据相关的焊接和检验计划对相应部分实施X射线检验。
(二)主要工作
1)根据以上工作要求,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执行。2)要求监理单位按照以上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焊接检验计划、焊接工人是否持证上岗、对焊接的检查检验是否按照计划执行。3)为了监督施工单位检测的准确率,我们还委托西安热工院对部分焊口进行了抽查。
(三)工作成果
经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最后焊口检测合格率在100%。最后经过西安热工院检验通过。
三、真空严密性试验方面
(一)按照厂家的试验方法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
1、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主排汽管道内采用堵板将ACC与汽机排汽装置隔离。(2)空冷排气装置凝结水管道在进入排汽装置前断开,采用堵板隔离。(3)抽真空管道进入三台真空泵入口阀前断开,采用堵板隔离。(4)将主排汽管道上安全隔膜拆卸下来并用堵板隔离。(5)以上各堵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ACC设计范围界限。(6)试验系统中的所有正式压力仪表暂不安装,以避免试验过程中被损坏(除非经确认可以用于气密性试验)。(7)所有人孔、排水、放气口封堵。(8)安装临时放气阀。(9)将气密性试验范围内的所有阀门开启。(10)将空气压缩机输气管用Ф133的临时管道连接到空冷系统排汽管道并安装控制阀门。(11)在空气压缩机输气管出口处安装一只压力表,监视气源压力不超压。(12)在试验系统上安装至少2只压力表(安装位置包括凝结水回水管道、空冷平台凝结水收集管等处),该压力表量程0~60kPa.g,0.1级,可用变送器代替,也可安装U型管差压计。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压力值,该表应经过校验。(13)靠近压力测点至少安装2支温度计,用于测量系统温度,应注意应避免阳光直射。
2、试验程序
(1)由于除第10列、20列外每一列空冷排气装置的入口均配有蒸汽蝶阀,因此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分段气密性试验,在分段气密性试验结果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整个空冷系统的气密性试验,以便查找可能的漏点。(2)采用气压法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40kPa.g(130kPa.a)。(3)首先将系统加压到35kPa.g,检查系统隔离边界的法兰、接头、焊缝。系统加压过程中,发现任何泄漏,必须立即泄压并进行修理。(4)达到气密性试验的压力设定值40kPa后,停止输入空气,观察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下降速度。(5)试验开始的最初两小时内每隔15分钟读取并记录压力表及温度计的显示值,两小时后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最初计算每小时的压力下降值,随着漏点的发现及处理,可计算每2小时、4小时的压力下降值,直至计算24小时的压力下降值并最终达到合格。(6)对所有处在测试压力下的部件进行全面目测检查,看是否存在裂纹、泄漏、变形。(7)在所有的焊缝和法兰接口部件上采用泡沫法,全面进行检查,用刷子涂肥皂液,肥皂泡沫要充足,若有泄漏将产生气泡。(8)试验过程中发现任何泄漏,应详细记录各泄漏点的位置,待全面检查后泄压、排空,进行缺陷处理,再次进行试验。(9)最终的试验持续24小时,以便开始和结束时环境温度大致相同,从而得到正确的试验结论。(10)空冷系统气密性试验历时24小时压降不应大于4.8kPa(每小时下降不大于0.2kPa)。此结果应为对环境温度进行修正之后的数据。(11)完成气密性试验后,打开临时放气阀将系统泄压。(12)所有临时设施拆除,恢复所有正式阀门、管道和仪表。(13)试验前检查蒸汽蝶阀的严密性,并应能保证蒸汽蝶阀在送电后的严密性。试验装置连接见附后示意图。
3 结论
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在测试期间(通常6―24小时)应没有明显的压力升高。当压力上升未超过0.2kPa/h时,可以认为系统的气密性是充分的。
(二)、二次风压试验
冷系统气密性试验完成后,需要对空冷岛进行热态冲洗.热态冲洗前,对排汽管道盲板进行部分割除.经过计算,热态冲洗需要最大的蒸汽量小于额定工作蒸汽量1/2,因此可以对盲板进行部分割除.通过计算,割除一个大约排汽管道内径截面积1/2的正方形.将焊渣清理干净后,开始热态冲洗.
热态冲洗完成后,将原来割除的部分盲板再焊接恢复,对空冷岛进行二次风压试验,同时对排汽装置再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到低压缸轴封下100mm处,对于与排汽装置连接的系统能进水的管道和阀门都要灌水,但此时也要注意管道灌水承重量,需要加固承重支吊架的还要加固,这样查看漏点非常直观,把查到的漏点能处理的马上处理. 经过24小时确认无漏点后,排汽装置放水,重新割除盲板,系统恢复。
(三)、工作成果
冷系统气密性试验历时24小时压降小于4.8kPa,每小时下降值为0.15kPa,小于设计值(0.2kpa)0.005kpa,达到了预定目标,此结果是对环境温度进行修正之后的数据。
2009.7.26,7号机组第一次启动后,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结果200pa/分钟,比集团公司要求的300pa/分钟,低了100pa/分钟.
一、玉米空秆形成的原因
1.营养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良,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积累少,雌穗发育不良,空秆率提高。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的少,从而形成空秆。
2.水肥不足
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肥水,如果肥水供应不足,植株生长矮小细弱,叶片发黄,果穗发育受阻,就有可能形成空秆。
3.玉米大喇叭口期高温干旱或玉米抽雄期遇雨
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雌、雄花期相遇不好,花粉和花丝的生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不能授粉受精,不能正常结穗;如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形成空秆。
4.密度过大
植株过密,田内通风透光不良,植株光合作用不能顺利进行,植株生长量不足、瘦弱,从而影响果穗形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给,使果穗发育受阻形成空秆。
5.病虫危害
有些病虫如玉米螟、黑粉病等,也会造成空秆。因为病虫的活动或阻碍养分运输,或是大量的养分被病菌夺走,从而影响植株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
6.施肥不合理
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空秆率高。
7.品种适应性
有些品种对本地的栽培条件适应能力较差,也是造成空秆的原因。
二、防治措施
1.削弱顶端优势
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降低空秆率。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全田只剩一半雄穗。授粉结束后,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粒重。
2.浇抽雄开花水
玉米抽雄15前天对水敏感,此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水,以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的间隔时间,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遇高温干旱天气及时浇水,满足雌、雄穗对水分的需要,如遇阴雨连绵,水分过多时,要及时排涝。
3.平衡施肥
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增施微肥。并实行按叶龄施肥。当叶龄指数达30%,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磷、钾肥;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氮肥追施量占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下剩余的40%氮肥。
4.加强田间管理
在玉米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也能有效地预防空秆的形成。如及时中耕除草,选留壮苗,控大促小、加强对病虫害防治,适时人工授粉等。
5.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选用丰产性较高的品种;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选用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大空间建筑通常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内净空高度大于8米,仓库建筑物内净空高度大于12米的建筑。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体育馆、展览馆、礼堂、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如雨后春笋,四处可见。而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建筑,材料使用更加复杂,同时由于人流量大以及由于人员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到人员疏散的不确定性,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危害性更高,使得此类建筑比普通的大空间建筑提出类更高的防火要求。
由于大空间建筑空间跨度大,功能针对性强,传统的消防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已经很难满足建筑本身的防火设计需要,同时消防新技术、防火新材料、建筑新构件的出现也为消防性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条件。
消防性能化设计是基于火灾学(firesafetyscience)和消防安全工程学(firesafetyengineering)成立的。它通过运用安全工程学的原理方法,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对火灾过程及其影响进行科学决策,并验证预定的消防安全目标能否达到,最后再视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它强调从系统安全的高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火灾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建筑物的总体安全,得出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其评估分析流程主要为:确定评估对象—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性能化判定标准—确定火灾场景—火灾性状预测及结果分析—改进消防安全措施以达到目标。消防性能化设计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内也成立了部分防火研究所,专门从事大空间建筑的防火性能化研究,并得到了大量的实践和应用。
针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的消防特点,其性能化设计主要应包括人员安全疏散、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和有效的防火灭火措施三个方面:
1、人员安全疏散:人员疏散的安全评判标准是在综合考虑人员疏散速度、火灾烟气流动速度、火势蔓延时间、建筑物安全牢固的基础上,人员疏散的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其中rset涉及的参数主要包括人流密度、行走速度、出口流动系数等;aset涉及的参数主要包括火灾增长系数、火灾热释放系数、烟气蔓延速率、排烟系数、建筑强度衰减系数、烟气能见度、空气温度、co浓度等。火灾中,在保证建筑物基本强度的基础上,对人员疏散影响最大的是烟气能见度、烟气浓度和空气温度。依据资料,允许逃生的空气温度不应高于60℃,允许逃生的co浓度不应高于500ppm,允许逃生烟气能见度不应小于13米。烟气浓度可以通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进行控制,同时,由于大空间建筑空间高、体积大的特性,本身具有较强的蓄烟功能,而应用排烟系统可能会破坏火灾中已经稳定的热烟层。因此,最好是对此类大空间建筑的烟气流动模式建立一个基于实验室或实际数据的数据库,通过对烟气蔓延的模拟,建立一个可性能化设计的平台,为排烟设计提供指导性依据。
2、建筑物的防火能力:鉴于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的功能特点,其承重构件主要为钢梁和钢柱。因此,在对大空间建筑的性能化设计中,主要应将防止钢结构强度失效作为设计的一个重点。钢结构失效时的临界温度与钢结构的材质、结构的几何形状、截面系数、负载情况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钢结构的模拟试验,建立数据库模型,确定不同情况下钢结构的临界温度。从消防工程的观点看,如果火灾中钢结构在要求的耐火时间内没有达到临界温度,则不需要额外的防火保护;如果达到临界温度,则需要计算等效时间来确定钢结构的保护时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柱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5h,梁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1.0h,屋面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1h。目前,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分为薄型、超薄型、厚型三种,而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因其美观及易施工、易装修等特点,使用频次最高,钢结构管材网架的内循环水冷却保护法还停留在研究探讨阶段。优良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可以将钢结构的耐火时间提高至3h以上。具体的耐火时间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设计等级来确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形态生理指标 调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50-02
米是府谷县旱地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府谷县试验县多年示范研究表明,在正常降雨年份(472.2mm)产量达500kg或500kg以上是完全可能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旱地玉米的生产潜力,实现栽培技术的规范化、指标化,去年结合示范重点研究了杂交种农大108玉米亩产500的产量构成指标、群体动态指标和不同生育时期的苗情指标及关键调控技术,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府谷县麻镇刘家坪,属黄土地貌,半干旱易旱气候,年平均温度11.9℃,年均降水472.2mm,土壤为黄绵土。示范地前茬绿豆,冬季休闲,基础肥力每亩产量300kg,示范时按施N5kg,配施P2O54kg;增产100kg玉米进行施肥,所以需肥料播前整地时底肥一次施入。试范品种,选用了适宜当地种植的杂交品种农大108,该品种紧凑型中晚熟高产杂交种,抗旱、抗病、高产、稳产、优质。试验密度分每亩3200株、4200株、5200株、6200株、7200株五级,人工挖穴,按不同密度播种。出苗后按70%出苗率定点取样进行测定,管理同大田。
二、结果与分析
1.旱地玉米亩产500kg形态生理指标
1.1产量构成指标
玉米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大因素构成的。亩穗数是群体发育在产量上的表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个体发育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三大因素发展较为协调时,才能实现旱地玉米的高产、稳产。去年试验,旱地玉米亩产500kg的产量构成指标见表1。
表1 旱地地膜玉米亩产500k量构成指标
从表1看出,五种密度中以每亩种植5200株的产量结构较好,产量最高。五者平均,旱地玉米亩产500k量结构指标大体是:一般每亩总穗数3640穗,穗粒数490.6粒,千粒重301.1g。由此看来,在产量构成中,三者都占有相当比例,因而在大面积生产中,对旱地玉米来说,应在基本苗5200左右的基础上,以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均衡发展为宜。旱地玉米亩产500kg以上,每亩需留苗5200-6200株,实收穗数3500-4500穗,每穗粒数400-500粒,千粒重290g以上,单穗重130-160g左右。
1.2群体结构动态指标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充分利用光能和增加干物质生产的前提,也是提高经济产量的基础。旱地玉米群体结构动态变化可用种植密度、、亩产收穗数表示,据试验研究,旱地玉米亩产500kg的种植密度,亩产收穗的动态结构指标是:种植密度是5200-6200株,实收穗数的3500-4500穗。
1.3苗情诊断指标
苗期,要求苗全苗匀、苗齐、苗壮。缺苗率不超过5%。幼苗生长整齐,分布、高矮、粗壮、叶色一致;生长健壮、幼基粗扁,叶片宽厚,颜色深绿,心叶重叠,根系发达,根层多,根量大;拔节孕穗期,植株生长整齐健壮,茎基扁粗,节间粗短,叶片宽厚,叶色浓绿,叶片较挺,根粗而多;开花灌浆期,株形紧凑,茎杆粗壮,穗上叶上冲,叶片肥厚,颜色浓绿,花粉多,果穗大,功能叶10片以上;成熟期,秆青、叶绿、棒大壳黄,结实满尖,籽大粒饱。
2.实现各项指标的调控技术
2.1蓄水保墒,防旱抗旱
干旱是制约旱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实现高产稳产,必须树立有旱要抗,无旱要防的思想,千方百计做好蓄水保墒工作。目前,蓄水保墒的耕作措施有旱地整地,遇雨耙耱收墒,合口过伏,减少水份蒸发。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糜草覆盖,即在玉米收后将地翻耕耱平,将糜草均匀撒于地表,可起到既保墒,又肥地的作用。近年来,在秋收后尽早翻地,将地面耙耱平整,然后起垅,垅上覆盖地膜,沟内覆盖糜草,这样可2倍面积上的降水聚积于垅沟中,使水份能入渗到深层,发挥黄土层深层贮水能力强的特点,使有限的降水量最大限度地保存于土壤中,为高产及其它调控措施的实施打下基础。
2.2增加投入,合理施肥
增施肥料,科学配方是玉米高产的保证。据研究结果,府谷县旱地在正常降水年份,施N5kg,配施P2O54kg,约可增产100kg玉米籽粒,按此配方,在地方基础300kg的基础上每亩需再施纯N10kg、P2O58kg,即可达到500kg或500kg以上。旱地氮磷化肥作底肥一次施入效果较好,底肥施足后一般不再追肥。。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于大喇叭口期每亩5-7.5kg,尿素即可。
2.3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选用抗旱高产品种,是提高旱地玉米产量经济而有效的途径。目标产量为每亩500kg宜选中晚熟紧凑型高产品种,以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大,光合作用强,茎杆粗壮抗倒的优势,每亩只需5200株,即可实现目标产量,这样群体密度比较合理,通风透光,可减轻病虫危害。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也是实现旱地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据试验,府谷县旱地,玉米最佳播期为4月20日至5月1日。在适宜播种期内,旱地气温高时可推迟2-3天,雨涝气温低时可提旱2-3天。
2.4合理密植,调控群体
计划产量每亩500kg,选用紧凑型中晚熟品种,播量每亩5200-6200株,使基本实收穗数达3640-4340穗。玉米播后要加强管理,遇雨地表板结要及时破除,保证出苗均匀整齐。总之,通过控制播量,田间管理,保证实收穗数达3640-4340穗,这样,可保证有足够的穗数获得高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汽轮机发电机组真空系统严密性
1.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汽轮机组真空严密性是一个重要的试运、经济技术指标,为提高机组真空严密性,电建施工企业做了大量细致缜密的工作。。二是当漏入真空系统的空气虽然能够被及时地抽出,但需增加真空泵的负荷,浪费厂用电及用水。三是由于漏入了空气,导致凝汽器过冷度过大,系统热经济性降低,凝结水溶氧增加,可造成低压设备氧腐蚀。
1.2 机组真空严密性的要求
对于汽轮机来说,真空的高低对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真空高,排汽压力低,有效焓降较大,被循环水带走的热量越少,机组的效率越高。通过凝汽器的真空严密性试验结果,可以鉴定真空系统的工作好坏,以便采取措施对负压区进行查漏并进一步对发现的渗漏加以消除。新颁电力行业标准规定, 汽轮机真空下降速度合格标准平均不大于0.3 kPa/min。
2.真空系统查漏措施
2.1真空系统灌水查漏
2.1.1准备工作
a. 凝汽器底部采取牢固的临时加固刚性支撑(可以使用工字钢和槽钢加固),防止凝汽器底部应超重而变形。
b. 部分进水的蒸汽管道或空气管道的支吊架进行弹簧锁住及临时加固。
2.1.2步骤及方法
2.1.2.1灌水范围:凝汽器的汽侧、低压缸的排汽部分以及当空负荷时处于真空状态下的辅助设备与管道(包括各低加及其疏放水、抽汽、抽真空管道及其他与凝汽器相连接的管道等)。
2.1.2.2灌水步骤
真空系统严密性检查:开启凝结水输送泵,通过凝汽器补水管道向凝汽器内灌水,打开与凝汽器相连的设备及管路上的阀门及放气管道上的阀门,当放气管道有水流出后,关闭放气阀门。。灌水过程要缓慢,灌水过程中同时注意检查凝汽器四周及底部有无变形等异常,有异常及时停止灌水,解决问题。
通过真空系统严密性检查应确认下列各部位无泄漏现象:
所有处于真空状态的容器、管道、阀门、法兰结合面、焊缝、堵头、接头等。
凝汽器和加热器的水位计。
凝结水泵和低加疏水泵的格兰。
与真空系统连接的阀门、疏水器及U形水封管的外露部分等。
凝汽器冷却管及其胀口与低压缸的接缸焊缝等。
本体疏水扩容器及与凝汽器连接的其他设备。
2.2采用新技术检漏
采用真空检漏仪这种新设备、新技术作为辅助措施,对真空系统进行检漏。真空检漏仪系采用氦气作为检漏介质,它能十分精确地测得氦气的存在。氦气穿透力强, 空气中含量极少, 利用其物理性质, 可以进行不停机在线检漏。检漏仪器主要由调节阀、测试仪、抽吸泵组成。测试仪是关键设备, 必须掌握其性能特点,熟练使用。检漏仪通常接至真空泵入口真空表处。检漏仪启动正常后, 在可能漏气的地方喷氦气, 抽吸泵吸到氦气后, 测试仪立即发出讯号,从而判断出漏气点, 且能分辨出漏气程度。根据现场设备位置和真空系统情况, 列出待测点, 选择重点先测, 一般点后测。这些漏气点能在线处理的在线处理,不便运行状态处理的,待停机消缺时及时消除。该方法适用于通过灌水查漏法无法查漏的水面以上部分的检查及运行状态查漏,主要包括大机低压缸及给水泵汽轮机的低压缸等部位。
2.3 真空系统检漏的其他方法还有火焰法、小旗法(使用布条)等这里不再赘述。
3.提高真空严密性的其他措施
3.1 对低压缸端部汽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配准汽封间隙,并尽量向标准的下限靠。
3.2 凝汽器安装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冷却管涨口完好、空冷区包壳不漏焊,冷却管涨接完成后进行灌水查漏,灌至冷却管以上100mm,24小时后仔细检查。
3.3对凝结水、凝结水补充水等系统与凝汽器接口的阀门尽量采用水封阀,减少阀门格兰漏气。
4. 效果检验(以华能德州发电厂三期2×660MW工程5号机组为例)
#5机组进行了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机组负荷560MW,高压蒸汽参数为16.4Mpa/521℃,再热器出口蒸汽参数为16.4Mpa/521℃。试验开始时凝汽器内绝对压力为8.0kpa,低压A缸排汽温度为36℃,低压B缸排汽温度为40℃。5分钟后凝汽器内绝对压力为8.4kpa,低压A、B缸排汽温度为42℃。取后3分钟计算出凝汽器真空下降值为0.133 kpa/min(新版电力行业标准要求不大于0.3 kpa/min即为合格),质量评定为优良。该指标高于其他同类型机组的指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