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l4卷第1期 免药物挥发。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必要 时戴眼罩,可以有效地避免皮肤与消毒液的接触。此外,应严 格遵守消毒剂配制的时间。 2.3心理压力的防护对策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满足护士 的重视,树立护士为患者服务,管理者为护士服务的管理理 念。血液净化中心环境封闭,设备繁杂,血液需经体外循环, 且实施有创性操作频繁,护士有较高的职业损伤危险,如防护 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或防护措施落实不严,可致使护士发 的合理要求。采取弹性工作制,保证护士休息,避免过度劳 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培养护士对本职工作的热 生职业性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充分认识血液净化中 心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护对策,加强综合 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我们在现有的条 爱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业务 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危急重症和突发事件的操作流程。工作 中一旦出现不稳定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4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 康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有调查指出:导致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意识淡漠、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 对职业损伤后果的认识不足有关。中心成立的职业防护小 件下,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努力为护士提供一个安全的 工作环境。只要各级人员引起重视,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制定 完善的防护制度,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率就可以明显降低,切实维护护士的身 心健康。 参考文献: 组,定期组织职业防护培训,灌输职业安全理念,全面施行标 准预防措施,进行常规性防护知识、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 [1] 王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 护理杂志,2000,35(5):290—292. 的考核,使护士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防护 意识,规范操作规程,减少和避免职业性损伤,提高社会和经 济效益。 3讨论 [2] 徐荣贵.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2004,14(6):717-718. [3] 毛秀英,吴欣娟.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收稿日期:2007—11—14 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其健康状况应该得到竹理者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体会 蔡燕 山东枣庄277102) 化学指示卡,包外贴指示胶带,写明消毒日期,普通包的体积 不得大于25em×25cm×30em。包装后2h内进行灭菌,保证 灭菌物品质量。 1.4正确选择灭菌方法一般治疗包、金属器械、敷料采用 (枣庄市立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它无 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 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为了提高供应室的工 作质量,我院自2006年以来实行了新的管理措施,效果满意。 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再生物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心导管、内镜等,采用环氧 乙烷气体灭菌。 1.1重视污染物品回收和分类的质量管理凡传染病患者 1.5重视消毒物品灭菌后验收的质:量管理 消毒员对灭菌 或可疑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由使用单位先做初步处理, 浸泡在lO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再按常规处理…。普 后的无菌物品逐一进行验收。验收时,重点检查包的完整性、 干燥度、灭菌标识的色泽、消毒日期是否正确、清楚,验收不合 格的无菌物品重新处理,并追查造成不合格的原因,验收合格 的无菌物品分类放入无菌物品存放架上。 1.6重视无菌物品储存灭菌后的物品经检查确认质量合 格后,放入无菌物品储存间存放。储存间温度保持在18~ 22℃,相对湿度35%~50%,储存物品距地面20em以上,距天 花板50era以上,距墙5em以上,要求无菌间无过期物品,每日 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1.7无菌物品发放的质量管理发放人员按《无菌物品交换 通患者使用后的污染物品消毒、清点、回收后,装放在密封车 内,由下收人员收到供应室。污染区人员检查回收器械是否 满足再次使用的性能、质量,根据材质、污染状况、科室进行分 类,并记录物品名称、数量、日期、科室、清洗消毒处理。 1.2重视污染物品清洗灭菌的质量管理如果物品不能适 当地清洁,随后消毒和灭菌过程的成功很难得到保证 。我 院使用全自动清洗机配合低泡多酶清洗液对污染物品及时分 类进行清洁。由于手术器械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对手术室的 器械单独清洗。一般情况下,复杂器械必须拆卸后仔细清洗, 因为器械上残留的有机物数量越多,灭菌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清洗彻底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对清洗的器械 进行灭菌效果监测,以保证灭菌成功。 1.3重视物品包装的质量管理包装前,检查清洗后的器械 单》上物品的名称、数量进行发放。发放时,认真检查无菌包 的名称、数量、包装的完整性、灭菌标识、日期,按先进先出的 原则发放无菌物品,定期检查各类无菌物品的失效期,杜绝不 合格的无菌包或过期包发出。 1.8加强下送质量管理下送车为全封闭式,下送人员服务 是否达到无锈、无污垢、无血迹,检查器械咬合点性能是否良 好、剪刀是否锋利,符合标准的器械按要求进行包装,包内放 96 热情周到,送物准时,下送车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 拭,用清洁巾擦干备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薹} 理 蠢2008年第14卷第1期 2环境、工作人员手、灭菌器的质量监测 须每锅放置,放在最难灭菌处。灭菌后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灭 对各区空气、 菌效果,生物检测合格率应达100%。 3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管理 3.1使用前质量管理我院使用的-- ̄Jt性医疗用品是经过 2.1各区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监测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防止物品在处理过程中被 污染,每月常规对各区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监测, 均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2.2高压蒸汽灭菌监测每锅进行工艺监测并记录.每个灭 菌包进行化学监测,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每日第1锅进行B —医院严格招标达标的物品。送货时要验收每批产品出厂时的 热源检测合格证,领取后由专人负责,登记时间、生产厂家、产 品名称、数量、规格、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等。 3.2使用中及使用后质量管理专室存放,顺序排列。发放 D试验,使用洗过的旧棉布做成B—D试验包,每月进行生 物监测。 2.3认真进行ED灭菌检测 2.3.1工艺检测包括锅次、温度、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灭 菌物品的种类及数量、操作者签名。 2.3.2化学检测包括包内检测、包外检测。包外检测注意 观察3M胶带的颜色变化,由白色变成黑色,表示灭菌成功;包 内检测根据包内指标卡的颜色变化确定,指示卡由黄色变成 黑色,表示达到灭菌效果。 2.3.3生物检测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进行生物检测,必 门诊护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赵彬 (武汉市普爱医院湖北武汉430033) 门诊是医院对外的重要服务窗口和患者就诊的主要场 所,门诊护理工作细琐、繁重。门诊具有患者构成复杂、就诊 高峰相对集中、就诊手续繁琐等特点…,常常是发生医疗纠纷 的原发地。在门诊医疗活动中,护士是与患者接触的“第一 人”,门诊一系列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投诉的发生。现 将门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1存在问题 1.1服务意识淡薄,护患沟通不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疗模式已由原来以“医疗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 模式,而个别护士尤其是高年资护士服务观念仍然停留在计 划经济时代,认为患者是来“求医”,服务态度生硬、冷漠,主动 服务意识不强,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回答问题不够耐心,解释 不够仔细 j。个别年轻护士由于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工 作上仅满足于完成医嘱,业务不精,缺乏必要的医患沟通技巧 和交谈艺术。 1.2责任心不强,有章不循门诊患者流量大,护理人员相 对不足,在输液、治疗高峰期工作比较忙乱时,个别护士工作 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慎独”精神,减少护理操 作程序,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对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视而不 见,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导致护理缺陷,引起护理投诉。 1.3门诊管理体制和护理需求不协调,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许多护理服务收费项目欠合理,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 因此,门诊许多科室不愿增加护理人员,分诊台多数只有1名 护士,她们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分诊,无法进行环境、人文管 理,从而导致就诊环境拥挤、候诊程序混乱、插队现象严重、保 洁监督不到位、接听咨询电话不耐心等现象发生。 1.4门诊流程不畅,便民措施不到位患者从挂号开始到诊 前检查有无破损、有无过期,使用后高压毁形处理。注射器一 对一发放,专人回收并登记,由市卫生局指定专业医疗机构统 一回收。 参考文献: [1] 王梅素,施杏梅.医用物品清洁灭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653—654. [2] 周惠平.中心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84—385. 收稿日期:2007—11—09 治完毕要经过多次排队,检查科室分散,标识不清晰,部分医 技科室发出报告时间长或取报告时间告知欠缺。各楼层无开 水供应或供应不足,不能为老年患者、残疾患者主动提供轮 椅,安排提前就诊,给患者造成不便。 2对策 2.1加强岗位培训,培养全能型人才首先,要加强岗位培 训,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目标的培养,建立全院医 疗护理质量目标考核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将考核 结果与奖金挂钩,将奖惩制度落实到实处;其次,要定期开展 一系列护士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学习,培养护士救死扶伤、奉 献付出、服务至上、诚信于民的高尚职业道德品质,树立稳固 的专业思想,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再次,要加强业务素质培 训,提高技术水平,过硬的技术才是沟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 员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2.2简化护理流程,优化就诊程序①利用现代化信息工 具,实行电子排队叫号,电子显示屏自动显示患者姓名和顺 序,避免插队、争吵的现象。②实行分楼层挂号,分楼层收费, 门诊量大的科室设置单独的挂号、收费窗Ll。③合理调配人 力资源,实行弹性和科学排班制,做到“闲时让人歇,忙时有人 顶”的合理排班方法 j,在治疗高峰期增加护士人数,开设早 晨、中午治疗门诊,延长部分窗Ll的服务时间。 2.3采取便民服务措施,方便患者就诊采取便民措施,设 立“绿色通道”、小超市、流动售货车、自动取款机、饮水机、自 动保险柜等,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完善标识系统,张贴 专家简介、出诊表、各楼层分布图、各科室路线,方便患者就 医。实行价格公示制度,设置电子触摸屏公布各项收费项目、 药品价格、收费依据等,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成立“门诊综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