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礼貌(详案)

谈礼貌(详案)

来源:智榕旅游
 谈礼貌

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预习展示

1. 课文都预习过了吧?谁来读读这组词语。(逐行指名读词) (出示词语 岳飞 牛皋 小校场 纠纷 和谐 朱师傅

讨人嫌 彬彬有礼)

(1) 小校场 这个词读得很好,这个字在这里应该读jiao。知道小校场是

什么地方?(古时候比武的地方)所以这个“校”在这里是比较、较量的意思。一起读。

(2) 知道岳飞是谁,牛皋是谁吗?(抗金英雄)可惜,这两位抗金英雄最终都

被奸臣秦桧所害!让我们向这两位抗金英雄致敬(齐读词语) (3)这个词读得好,师傅的傅读轻声(齐读)文中的朱师傅是谁?(给总理理发的人)

(4)“和谐”是什么意思呢?(出示文中句子)读读文中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我们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和谐”。(融洽、和睦、安定、稳定„„) (5)嫌什么意思?那“讨人嫌”就是(惹人厌烦)看来,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就能„„

这个“嫌”字最容易写错,老师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在书上写。右半部分特别容易错,看清楚笔画。

2.看来同学们的词语掌握得很好。《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就是向别人说清楚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以前也学过类似的文章,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说理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

3.真好。孔子有句名言:温故而知新。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这些说理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板书:提出观点 列举事例 总结观点) 三、整理感知

1. 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谈礼貌》这篇课文在谈一个什么观点?(待人要有礼貌,要使用礼貌语言)

2.作者为了引出自己的观点,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引用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谁来读?

(2)你能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解释一下这句古训的意思吗?(生回答) (3)“色”字本来有这几种意思(出示:色①颜色②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③种

类④情景⑤物体的质量)在这句古训中,这“色”应该是哪一种解释?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对古训的解释来选择。

那“失色于人”的意思就是(引:态度粗暴)“不失色于人”的意思就是(引:彬彬有礼)

(4)对。看来,同学们是真的明白这句古训的意思了。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句古训诵读一遍,牢牢记在我们的心里。(生齐读古训) (5)引用古训、俗语是说理文中经常用来说明道理的方法之一。

3.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板书:问路、踩裙、伤脸) 4.课文的2、3、4小节讲的就是这3个事例。

(出示学程单一:1.默读课文2、3、4小节,想一想,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 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学习时间:3分钟。) 5.交流: 相同之处:

(1)你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它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的,这三个事例都是运用了“先叙事后议论”的说理方式。

(2)你很会观察,发现了它们表达上的相同之处。是的,作者在讲述这三个事例时,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事例是为作者的观点服务的,作者所选的事例必定和“礼貌”有关。

不同之处:

(1)你的观察很敏锐。三个事例,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伟大领袖,既有大人,又有孩子,真是富有代表性,十分典型。

(2)你是用心在读书呢!是的,虽然3个事例都与“礼貌”有关,但是,他们的议论角度却各有不同。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学语文就是要这样,不仅要关注到语言文字的表达,还要关注到作者谋篇布局的巧妙。 四、重点感悟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事例。 (出示学程单二:

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中的牛皋和岳飞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圈画出相关语句。

2.学习时间:3分钟。)

(1)你觉得牛皋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感受到的?

牛皋说话前在马上“吼”道,“吼”就和“说”不一样。不同在哪里呢?谁来吼吼?

这个“呔”字还达不到吼的力度,充其量是大声喊了一下。再来一遍。 这回像了。很好!这么一吼,“无礼”就表现出来了。

如果你是老者,当你看到一个年轻人骑着马,高高在上,傲慢无礼地朝你大吼,你会想„„?

当你听到一个年轻人自称为爷,却喊你为老头儿时,你会想„„? 牛皋的表现正应了这一小节中那句俗话中的什么?(无礼讨人嫌)

(2)那你觉得岳飞是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岳飞问路是离镫下马后上前施礼。古人怎么施礼的,请一个同学学一学。(指名一生上前“施礼”)

这是中国古人行的鞠躬礼!身体倾斜15度左右。这也应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彬彬有礼)

谁能来彬彬有礼地读一读岳飞的话?

如果你是老者,当你看到年轻人离镫下马,向你施礼问路时,你心里会想„„ 当你听到这个年轻人彬彬有礼地唤您为老丈时,你心里会想„„

岳飞的表现也正应了俗话中什么?(礼到人心暖) (3)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俗语(齐读)

2. 同学们,岳飞和牛皋在战场上都是英勇善战、血气方刚的男儿,在“问路”这件事上表现却截然不同。一个大将军能从马上下来对一个老者施礼问路,就叫“卑己尊人”。礼貌待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这是需要自己谦卑的。我们一起记住这个词。(卑己尊人)

3.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个事例,明白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下一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个事例。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生字的描红与临写。 2.搜集关于礼貌的俗语或名人名言,再读一读。 3.和同学合作表演,把“问路”排演成一个小课本剧。

板书设计:

谈礼貌

提出观点 礼貌语言 优良传统

例举事例 问路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总结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