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2021)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2021)

来源:智榕旅游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

一、身心适应 发展目标 具体表现 1.能记住校名和班级,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学1.喜欢上学 生。 2.愿意了解校园环境,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 童顺利开启小学生活。 1.创设与幼儿园衔接的学校环境。入学初期,创设与幼儿园相近的班级环境,如:允许儿童适当携带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增强心理安全感,缓解入学焦虑;根据需要灵活摆放课桌椅,支持教师以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在一年级的户外活动区域提供适宜的体育器材和游戏材料;张贴温馨的图文提示,帮助儿童熟悉校园环境。 2.帮助儿童逐步融入学校生活。了解和接纳每个儿童的发展差异和入学准备程度的不同。入学初期,应确保每个班级都有教师全程关注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需求,帮助儿童逐步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新同学,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建议 喜欢上学,是儿童入学适应的起点,积极的入学体验有助于儿 - 1 -

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助于儿童适应小学生活,面对新环境不紧张、不焦虑。 1.能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 2.对学习、生2.快乐向上 活中遇到的困难,愿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1.注重观察了解儿童。观察每个儿童在校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及时了解他们在入学适应方面的需求和问题,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引导儿童排解不良情绪。要特别关注有特殊需求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给予充分的关爱和帮助。 2.营造关爱融洽的班级氛围。教师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状态,以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儿童的积极情绪,让儿童感受快乐向上的氛围。 3.引导儿童调节控制情绪。理解并接纳儿童的情绪变化,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如:给予儿童缓解情绪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儿童主动向成人和同伴表达不开心的事情等 1.喜欢参与3.积极锻炼 活动。 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促进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有助于儿童精1.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创造条件为新入学儿童提供相对独立多种形式的体育力充沛地应对小学学习与生活。 2.养成坚持的活动场地,提供与幼儿园相近的运动器材和设备,确保儿童充足 - 2 -

参加体育锻炼的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儿童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习惯 2.培养儿童体育锻炼的习惯。建立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儿童每天坚持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因地制宜安排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和活动,如:拍球、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抽陀螺、滚铁环等,1.精细动作促进动作协调灵活,锻炼力量和耐力。家校配合,强化锻炼意识,4.动作灵活 发展协调灵活,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 3.促进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手部精细动作的灵活发展,是儿童正确书写的重要生理基础。开展编织、剪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发展儿童精细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握笔和运笔的控制能力

二、生活适应 发展目标 1.生活习惯 具体表现 1.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能够适应小学生活。 教育建议 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逐步 - 3 -

逐步适应从幼儿园变。 生活和卫生习惯,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对初入学儿童可适当调整作息安排。家课、下课时间安排,听到上课铃声会自己进教室,下课会主动喝2.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强化儿童的护眼意识,每天到小学的作息转校配合,督促儿童早睡早起,上学不迟到,知道上学、放学及上2.具有良好的水、如厕。 能主动喝水,学习按时做眼保健操。严格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次,单保护视力的基本方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法 入学适应阶段,儿童会遇到更多需要独立应对的生活问题,1.不用成人的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儿童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独立性和自提醒和帮助,能做信心。 2.自理能力 基本的自我服务,照料好自己。 1.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注意观察初入学儿童生活自理状况和个体差异,鼓励儿童独立穿脱衣服、系鞋带、进餐、收拾餐具、2.学会及时收整理床铺等自我服务,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等,增纳、分类管理好自强初入学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 己的物品,做好课2.指导儿童有序整理学习用品。家校合作,引导儿童根据课程 - 4 -

前准备 和活动安排,学会独立清点、带齐每日学习和生活用品,分类摆放;课间准备好下节课所需的书本和学习用品;放学时收拾整理好个人物品 小学环境中儿童活动的独立性和空间更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儿童适应小学新环境。 1.指导儿童认识理解安全标识。结合日常生活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引导儿童认识并理解交通指示灯、人行道、防火防电、逃生通道等标识及意义,如:在上学、放学路上能认识红绿灯并遵守执行,活动时远离有危险标识的场地和设施。 2.指导儿童安全开展课间活动。教师要参与初入学儿童的课间活动,指导儿童正确使用运动器械等校园设施,引导儿童注意课间活动安全,不追跑打闹,有序上下楼梯,防止踩踏。 3.教会儿童自护和自救方法。引导儿童学会识别危险情境和行为,教会儿童简单的自护和求救方法,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向可靠的人求助。做好新入学儿童安全演练 1.认识安全标识,学会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3.安全自护 2.能安排好课间活动,不做危险游戏 4.热爱劳动 1.积极主动参热爱劳动,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儿童融入集体,增 - 5 -

与班级劳动。 2.能分担力所强责任感。 1.鼓励儿童独立承担班级的自我服务。和儿童一起讨论班级自能及的家务劳动。 我服务内容,列出劳动清单,做好任务分工,认真完成,如:分3.做事认真负餐、打扫卫生、给植物浇水、照顾体弱的同学等。 责,有始有终

三、社会适应 发展目标 具体表现 班级的一员,能逐步融入班集体。 体活动,能感受集1.知道自己是的小学生活。 1.融入集体 1.帮助儿童逐步融入新班级。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帮助初入学儿童相互认识,组织儿童集体讨论环境布置、班规制定、活动计划2.引导儿童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通过组织开展小组游戏、集教育建议 认同所在的班级,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助于儿童开启美好2.指导家长安排孩子做适当的家务劳动。如:准备餐具、洗碗、擦桌子、垃圾分类等,知道每个人都需要为家庭出一份力 2.积极参加集等,感受自己是班级的一员。 - 6 -

体生活的快乐 体活动等方式比一比、赛一赛,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帮助儿童熟悉老师、结交伙伴,逐步1.愿意主动接融入小学生活。 近老师,有问题能1.积极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入学前,教师应通过查阅儿童成找老师寻求帮助。 长档案、与幼儿园教师交流、与新生家长沟通等多种途径了解新生2.人际交往 2.能与同伴友的基本情况。入学后,教师关注每个儿童的适应情况,尊重和接纳好相处,有经常一儿童的个体差异。多与儿童亲密接触,通过微笑、爱抚和拥抱对儿起玩的小伙伴。 工合作完成任务,突时会协商解决 1.了解并遵守童表示赞许和喜爱;耐心倾听儿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尊2.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帮助儿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或任务,引导儿童互帮互助,发生冲突时学习协商解决 3.遵规守纪 儿童具有明确的规则意识、较强的执行规则的能力,有利于适《小学生日常行为应并遵守新的班规、校规,逐步融入集体生活。 3.能与同学分重和平等对待。 互帮互助,发生冲童在新集体中找到小伙伴,不让儿童落单。为儿童创造交往机会, - 7 -

规范》和校规的基规则意识。 1.帮助儿童理解并学习遵守小学规则。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际案例,分析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帮助儿童理解并学习遵守规本要求,有明确的式,帮助儿童理解班规校规的作用,结合违规引发的同伴冲突等实2.能积极参与则。要给儿童一定的时间理解和学习遵守规则,做不到时,不要简班级及各类活动规单地批评和指责。 则的制定,想办法动 1.能初步分辨是非,做了错事能承认和改正。 4.品德养成 2.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 3.具有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具有初步的责任感,诚实守信、热爱集体,有助于儿童积极适应新学校,参与社会生活,形成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注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结合身边发生的同伴互助、矛盾冲突等事情,引发儿童积极的道德情感和体验。 2.增强集体责任感。引导儿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每个人都应为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在组织开展活动时,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儿童安排一些小任务,并鼓励指导儿童认真完成。 3.激发和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升国旗、传统2.引导儿童自主制定班级和活动的规则。组织班级或小组活动扩展游戏或推进活时,鼓励儿童出主意、想办法,讨论制定规则 - 8 -

文化教育、校园特色文化等多种活动,激发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学习适应 发展目标 具体表现 1.在观察、阅读、互动讨论等情境中,能发现1.乐学好问 问题、提出问题。 2.有好奇心,能够对不懂的现象进行追问和探究 1.做事专注,能有意识地调整注意力。 2.学习习惯 性,逐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

教育建议 儿童天生好奇好问,好奇心、求知欲有助于儿童主动学习。 1.创设敢问想问的氛围。面对学校和课堂的陌生环境,新入学儿童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教师应鼓励儿童主动提问、不懂就问,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回应儿童的各种问题。各学科教师都应给儿童充分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不急于给出答案。 2.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教师应注意发现儿童在课堂上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儿童不断追问,持续深入探究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入学初期儿童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巩固和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1.引导儿童专注做事。通过趣味性、挑战性、合作性的活动或任务,锻炼和培养儿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 9 -

2.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更重要。 3.遇到困难经常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2.指导儿童学习制订计划并坚持完成。鼓励儿童用图画、符号、文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订计划表或任务清单,指导和督促儿童按时完成,体会有计划做事的重要性。成人要注意观察儿童完成任务的情况,儿童遇到困难时,不急于干预,鼓励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时,引导他们与同学讨论,必要时给予指导 1.对新知识、新环境动。 3.学习兴趣 2.喜欢到图书馆或班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兴趣是儿童入学后主动学习、积极适应的内在动力。重和接纳儿童不同的起点。 1.为儿童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新入学儿童仍以具体需求为儿童提供可直接操作、亲身体验的材料,如:拼图、七2.创设轻松的听说环境。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引导感兴趣,积极参加各类活初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尊级图书角看书,积极参加形象思维为主,可借鉴幼儿园准备游戏材料的经验,根据学习3.愿意用数学的方法巧板、积木、折纸等,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1.在日常生活和课堂儿童讨论感兴趣的话题,交流有趣的见闻、故事、图画书等,4.学习能力 教学中能领会同学和老营造儿童敢说想说的氛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表达。 - 10 -

师说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积极做出回应。 2.喜欢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乐于在阅读的语境中识字。学习认识汉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初步掌握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 5.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

3.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校要为班级提供多种多样的、适合初入学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在走廊、班级设立图书角供儿童自主取阅,支持儿童广泛阅读、轻松阅读;教师坚持每日为儿童读故事书,定期给儿童推荐好书,指导家长亲子共读,培养儿童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鼓励和支持儿童在生活和阅读中识字。 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指导儿童借助田字格把握汉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通过给自己制作小书签、给爸爸妈妈写生日卡等方式,感受写字的意义和乐趣。对控笔能力弱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照,允许他们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5.丰富儿童的数学经验。提供丰富的数学游戏材料,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积累数学经验,如:去超市体验购物、小组活动的统计记录等,帮助儿童在实际操作中积累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加减运算问题的经验 - 11 -

决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