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
1 .下列有关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核酸说法错误的是 ( )
A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 C D 2 A B C D 膜等
3 RQ= 放出的 CO 2 量/吸收的 O 2 量)小于 1
R 基
DNA 和 mRNA 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
DNA 、 RNA 、核糖体和细胞膜
( )
.花生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含碳的..下列有关细胞叙述错误的是.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可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叶绿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上都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与细胞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为抑制华师园路旁绿化带杂草生长,一般选用绿色透水的薄膜覆盖
B .在柑橘园的地面铺设反光膜可增加光照强度,进而增强柑橘树的光合作用
C .用保鲜膜包裹新鲜水果可抑制呼吸作用,可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D .采用透析型人工肾治疗肾功能障碍的血液透析膜是一种选择性透过膜
4 .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比较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
B .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比较两种杨树叶细胞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
C .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
D .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培育红叶杨树
5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思路都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B .离心技术可用于分离各种细胞器和探究 DNA 的复制方式
C .荧光标记技术可用于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 .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由 38 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有 4 个谷氨酸( R 基为 -CH 2 -CH 2 -COOH ),则该环肽至少有 5 个游离羧基
B .某蛋白质由 m 条肽链、 n 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n+m
C .某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一基因位点可有 8 种复等位基因,则该群体杂合基因型总数可达 36 种
D .一段双链 DNA 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 20% ,由该段 DNA 转录出来的 RNA 中胞嘧啶的比例是 10%
29 .( 10 分) NAGase 是催化几丁质(一种多糖)降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
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研究发现一些糖类物质对 NAGase 催化活力有影响,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以果糖、蔗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作为效应物,这四种糖对 NAGase 的催化活力均有 (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影响该酶作用最强的是 。
( 2 )某小组开展实验探讨这四种糖影响该酶催化活力的机制,下图 甲 是效应物影响酶催化活力的两种理论: 竞争性 抑制剂 对酶活性的影响和非竞争性 抑制剂 对酶活性的影响 。
图 乙 是依据这两种理论判断这四种糖类降低 NAGase 活力类型的曲线图,其中曲线 a 表示不添加效应物时的正常反应速率。请根据图 乙 简要写出探究实验的实验思路,并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推断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 。
实验预期:若实验结果如曲线 b ,则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理论 ;
若实验结果如曲线 c ,则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理论 。
30.(10分)依据下列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将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具有氢受体 DCPIP 的水溶液中,给予光照后有氧气放出。反应的过程如下:
DCPIP (蓝色) +H 2 O ¾¾ 光 DCPIP — H 2 (无色) +O 2
(注: DCPIP 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能使 DCPIP 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合物是 _____________ ,该物质在 _____________ (“类囊体薄膜”或“叶绿体基质”)产生。
②若上述反应过程在密闭条件下的蒸馏水中进行,则容器中 O 2 浓度不能持续增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小球藻和培养液,先通入 18 O 2 ,后给予适宜的光照,一昼夜后,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中检测到 18 O ,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 9 分)先天性夜盲症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X 染色体的 CACNA1F 基因编码视杆细胞的钙通道蛋白,若该基因突变则导致视杆细胞释放谷氨酸(神经递质)减少引起“静止性夜盲症”;常染色体上的 GRM6 基因编码的是谷氨酸受体蛋白,该基因突变则患“进行性夜盲症”。下图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且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
( 1 )甲家族出现的是 夜盲症,甲、乙两个家族所患夜盲症均具有 _____________ 遗传的特点,除此以外,甲家族的夜盲症还具有 遗传的特点。
( 2 )甲家族Ⅲ -1 与乙家族Ⅲ -2 结婚,所生孩子患夜盲症的概率
是 _____________ 。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手段,甲家族Ⅲ -2 与乙家族Ⅲ -4 结婚, ____________ . (“需要”或“不需要”)对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行筛查,其理由 _____________ 。
( 3 )先天性夜盲症体现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32 .( 10 分)下图是果蝇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图,其中果蝇复眼的颜色可受多个基因控制。如某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生不同位点基因突变,则会分别出现为褐眼、猩红眼和白眼的个体。某研究小组在养殖的野生型红眼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伊红眼雄果蝇,并对果蝇复眼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相关研究。
( 1 )用该伊红眼雄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 F1 均为红眼,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F2 中红眼♀:红眼♂:伊红眼♂ =281:138:141 。由此杂交结果分析:
①控制伊红眼基因 性基因;
②关于“伊红眼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的合理假
说: _____________ 。
( 2 )已知白眼果蝇是 X 染色体上相应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所致。若实验证实伊红眼基因也位于 X 染色体上,为确定伊红眼基因与白眼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
①实验思路: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 ________ _____ ,则说明两者为不同基因突变而成的非等位因;
若 ________ _____ ,则说明两者为同一基因突变而成的等位基因。
37. 【生物——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
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流程如下图所示: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 EMB 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
( 1 )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________ _____ 。
( 2 )从培养基功能上划分, EMB 培养基属于 ________ _____ 培养基,为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对于该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________ _____ 。
( 3 )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 ________ _____ 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 ________ __ __ ___________ 。
( 4 )该同学进一步思考,利用滤膜法也可能用于测定待测水样中其他微生物的数目。他取了两份水样,一份待测水样来自变酸的果酒,从中检测到两种微生物,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 _ _ 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份来自湖泊,若要通过测量蓝藻的数目来研究水华,则培养基配方中则必须添加 ___ _______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选择题答案 1-6 : CCDCAB
29. ( 10 分)
( 1 )抑制( 2 分) 葡萄糖( 2 分) ( 2 )(加入定量的效应物后)持续增加底物浓度,检测反应速率是否能恢复到正常反应速率( 4 分) A ( 1 分) B ( 1 分)
30. (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 1 )① [H]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②缺乏 CO 2 不能进行暗反应,无法为光反应提供合成 ATP 和 [H] ( NADPH )的底物,所以光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3 分)
( 2 ) 18 O 2 经有氧呼吸作用产生的 H 2 18 O 再用于有氧呼吸产生 C 18 O 2 , C 18 O 2 用于光合作用可产生 C 6 H 12 18 O 6 。(或含 18 O 的有机物)( 3 分)
31. ( 9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
( 1 )静止性 隔代 交叉( 2 ) 0 需要
甲家族Ⅲ -2 有 50% 的可能为静止性夜盲症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将致病基因传递给
他的儿子导致患病( 2 分)
( 3 )①多个(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 分)
32. ( 10 分,每空 2 分)
( 1 )隐( 2 分)①尹红眼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②伊红眼基因同时位于 X 、 Y 染色体( 2 分)
( 2 ) 方案一:
①伊红眼♂×白眼♀,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2 分)
②子代♀全为红眼,♂全为白眼 ( 2 分) 子代全为白眼或伊红眼♀:白眼♂ =1:1 (红色>伊红和白,伊红>或<白眼)( 2 分)
方案二:
①伊红眼♀×白眼♂,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子代♀全为红眼,♂全为伊红眼 子代全为伊红眼或白眼♀:伊红眼♂ =1:1 (红色>伊红和白,伊红>或<白眼)
37. ( 15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 1 )滤杯、滤膜和滤瓶
( 2 )固体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 3 )黑色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 分)
( 4 )有无细胞核 水、无机盐、氮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