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制订制订修订修订审定组审定编码 人 日期 人 日期 (人) 日期 必修彭尾2015.9 课 才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学 分:2分 学 时:32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对象:三年制初教专业 开课学期:每周2节课 三年制初教专业第一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在于认识自然本质和演变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以及自然科学对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文、理、英、音、体、美所有方向学生的通识类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在职小学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有利于现代生活及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同学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我国许多地区小学教师文理兼教的实际需要。
四、本课程的要求是:课程内容按照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认知到应用,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解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员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使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适应21世纪
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周 教 学 进 度 次 第一章:自然科学概述 第一节: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 第1第二节: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周法 (2课时) —3第三节:科学和社周 会 (2课时) 第四节:自然科学的发展 (2课时)
第四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第一节: 宇宙观的演化 (2课时) 第4第二节:宇宙的起源和演—7化 (2课时) 周 第三节:人类对宇宙的探测 (2课时) 第四节:宇宙的未来 (2课时) 第五章:地球环境的演变 第一节: 地球的起源 (2课时) 第第二节: 地球圈层的演8-1化 (2课时) 1周 第三节:地表环境的演变 (2课时) 第四节:地球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 (2课时)
第12周-15周 第16-19周 第20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智慧的演进 第一节:生命的本质 (2课时) 第二节:生命的起源 (2课时) 第三节:生物的进化 (2课时)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智慧的发展 (2课时) 第九章:人与自然 第一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 (2课时) 第二节: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 (2课时) 第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 (2课时)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 (2课时) 期末考试
周 六、教法说明具体措施:采用 “互动式”地理课堂教学。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学生认知的工具。这三个环节不是机械地独立,而是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1.教师会激,学生乐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精选图片、动画、声音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学生在欣赏、观察中乐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例如,在讲述泥石流时,给出泥石流发生地的景观图
片,爆发时的壮观场面,爆发后的悲惨景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反映的地形条件、植被状况、降水情况等。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教师设疑,学生勇思:教师设疑,应重在一个巧字,教师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环境日宣传漫画“啊!地球出汗了。”并设计如下疑问:①、漫画中经纬网地球周围被废气包围着,这些废气从哪里来?②、图中滥伐树木的痕迹说明了什么问题?③、图中经纬网地球表面老人愤怒的面孔和上方的水滴表示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本能独立地解答了这些问题。这样,学生由于成功产生了喜悦,并且得到了满足,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事物的热情。
3.教师善导,学生勤究:教师善导,学生勤究是指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励学生勤勉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提供的相关信息与资源,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或问题进行独立地思考,或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同下,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分析问题的结构,构思解题的思路,共同实现意义的构建过程。
七、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考核方式从学习
素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 其中1、学习素养占20%,包括考勤(随机考勤4次)、按时完成课外学习任务(布置任务能完成任务加1分/次)、按时完成作业(布置作业4次,能独立完成加1分/次)、课堂表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较好1分/次)、学习诚信(无抄袭作业,小测试,论文,总分为4分)等。2、学习能力占30%,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助学习能力、自评与互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表达展示能力等。3、学习效果占50%。按照学生学习效果对照教学要求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具体实施细则参照下表: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考核总得分 评成绩 学习素考勤 随机考勤4 养占次,出勤者的20% 1分/次 按时完布置任务能 成课外完成任务者学习任加1分/次 务 按时完布置作业4
成作业 次,能独立完成者加1分/次 课堂表积极参与教现 学活动,表现较好者1分/次 学习诚无抄袭作业、信 小测试、论文者奖励4分 学习能自主学视学生实际力占习能力 表现评价0—30% 6分 协助学视学生实际习能力 表现评价0—6分 自评与视学生实际互评能表现评价0—力 6分 收集处视学生实际理信息表现评价0—能力 6分 表达展视学生实际示能力 表现评价0—
6分 学习效能快速45—50分 果占完成,50% 表现优秀,达到学习要求 能完35—45分 成,表现良好,达到学习要求 能基本30—35分 完成,表现一般,基本达到学习要求 不能完0—30分 成,表现差,不能达
到学习要求 八、教材 教材:使用教材:人教版《自然科学基础》教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