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
一、
二、
三、
四、
五、
团队精神
成员组成
工作划分 细化管理 工作汇报
一、 团队精神
认真负责,全力以赴
二、 成员组成
唐培文(组长)
辛建敏,辛海涛,郑婷
三、 工作划分
唐培文:组长。统筹安排,规划管理。
辛建敏:财务部长,兼执行副部长。管理
团队金库,记录收支情况;模型制作监督管理。
辛海涛:执行部长,兼纪律监督部长。模
型制作监督管理。
郑 婷:外交部长,兼后勤部长。与其他
组交流,管理组织本组卫生等情况。
- 1 -
四、 细化管理
〈一〉财务情况
1. 原则
“先期预交,长退短补” 2. 内容:(单位:元) 用材 雪弗板 手术刀 裁纸刀 玻璃 玻璃纸 砂纸 胶水 泡沫板 石膏粉 合计 花费 60 10 10 9 4.4 5.5 22 10 10 198.6 用材 铁丝 毛刷 牙刷 PVC管 树毛 草毛 喷漆 钉子 车费 人均 花费 3 4 2 10 9 11.7 9 3 6 49.7 3. 经验总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做好一个项目,资金问题理所当然是大问题。我们预估了所需材料,做了初步预算。接着集资,用作“小金库”。由财务部长辛
- 2 -
建敏管理。在合作期间,团队成员相处融洽,大家平时都大方请客。但大家同样有一个共识:公私分明。所以,这样科学合理的管理下,大家都没有怨心,还决定挑个日子去吃个庆功宴呢。 〈二〉作业任务
(1) ppt部分
1. 原则
“实事求是,使人昭昭” 2. 过程
上网查询资料,图书馆、资料室收集资料(文字、PPT、SketchUP、CAD图);
筛选、打印、复印资料;
研究资料,寻找线索,整理概括。 3. 成品(提纲)
一、时势造英雄 英雄亦应时 1、时代背景与大师传奇 二、赏花须欠身 近水观楼台 1、地理环境 ★
- 3 -
2、材料颜色 ★ 3、形体几何(蒙太奇) ★★ 4、空间功能(私密与公共) ★★★ 5、立面光影 ★★ 6、平面交通 ★ 三、风雨同舟路 雨后见日出 1、各周工作情况 2、胜利后的喜悦 4. 演讲稿(省) 5. 经验总结
从一开始,就决定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当第一周向老师汇报本组查找的资料时,大家都自信满满的背出了查的资料,等着被夸奖。当老师问了为什么资料上那么说时,大家都哑口无言了。于是,我们感到了自己的肤浅;明白了做学问就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说话应该由依有据;意识到只有自己先弄懂了,才可能让别人懂。那次汇报完,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好奇心,向自己提了很多问题。才发现,原来我们知道的还真是少。再一次查资
- 4 -
料,就全面多了。光打印的文字资料就有4厘米厚。而千方百计下载的四个版本的Sketchup,就更不知看了多少遍。
第二个经验是向别的组学习的。做PPT应该有逻辑,而且尽量将这种逻辑线向观众展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观众不混乱,更了解汇报者的意图。推而广之,做任何事都该有逻辑的啊。
第三,PPT和演讲稿是两码事。PPT的展示更直观,所以主要配图,而文字部分则应精炼而专业。这样做的好处是,观众看到的全是最关键的,看完之后,知道自己知道了什么。演讲稿则不同。为了带动观众的情绪,讲稿字里行间要充满感情,跌宕起伏。而不该照着PPT上的文字读。
希望,没有让大家失望。
(2) 模型部分 1. 原则
先搞懂空间关系,然后合理化相关
数据,最后再上手;
一旦上手,就得尽心尽力,尽量减
- 5 -
少误差;
主动与各组交流,对提出的建议与批评认真研究,“知不足必改”。
2. 过程
本阶段分建筑楼体部分与环境部分。 楼体初步设想是可以分层拆卸。起先,先把每层楼板及墙板裁刻好。可粘接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板的大小对不上了。实践再一次反衬出理论的单薄。于是,我们决定采取“裁和粘结合”的战略,遇山平山,遇海填海。
既然有了取西经的决心,就做好了与妖魔鬼怪战斗的准备。第一个问题是玻璃。先用了有机玻璃,不好裁,粘好以后又有划痕。所以迅速做了调整,改用玻璃纸,效果大大改善了。第二个问题是老师提出的,做窗框和门,当然也圆满完成。第三个问题好生困扰了我们一番。史密斯是纯白建筑,可原材料本身就脏,再加上我们制做之前没洗手,白色建筑就名不副实了。我们想了好几个方案解决它,最终决定用洗洁精洗。洗完效果
- 6 -
很好,有雕塑感。而且以后在制作之前,洗手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了。
此外,家具的完成,让建筑本身添色不少。
制作环境前,我们手绘了三种图纸,斟酌着用什么材料能表现山、水、草、树。最后,就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了。
3. 经验总结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五、 小组工作汇报
本次作业是本学期初步的第三次作业,《名作空间分析》。有幸得到韩瑛老师的信任,将组长重任交付于我,又有吴迪老师不厌其烦的帮助,还有组员们的大力支持。我只有竭心尽力,才能表达我个人对老师和同学的感谢。现将我组本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在做作业之前,我很苦恼。为什么这个专业有这么多需要自学的理论?为什么这个专业有这么多需要自己动手的地方?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动工了。
- 7 -
在查找资料、购买材料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每个人是什么性格,适合做什么工作。二哥(辛建敏)性格外柔内刚、任劳任怨,动手能力强,且心思缜密。海涛做事严肃认真,有点小幽默,想法很多,虽然其中有些还不成熟。郑婷大大咧咧的,挺招人喜欢,和周围同学打成一片,但太细的工作不太适合。我,逻辑思维稍强些,动手能力也不错,就是惰性大。所以我给大伙都安排了相应的职务。就效果来看,还不错。
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利用了自主学习的作用。了解了相关历史,很多建筑的老前辈不再是模糊的、遥不可及的,至少是有血有肉的:知道他们开始学建筑的时候,也是和我们一样普通平常,后来因为对建筑的执着热爱,对社会的关心,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此外,我们还了解了诸如蒙太奇手法、私密与公共空间的区分、块面加减法等等相关建筑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除了得到新知的满足感,还有一种自学后的成就感。
- 8 -
可是,我们还获得了许多未曾预料到的东西。五个礼拜的事情,过电影一般的在脑海里闪现。买材料时,一起与商家讨价还价;每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扫地拖地;一起在忙累了时打会儿乒乓球,虽然海涛经常胜,我总是输;几乎每天晚上一起工作到宿舍快锁楼门,然后三个男子汉护送一个美女回宿舍。我们也有过争论,有过意见不合,但绝对只是在学习方面的不合,一番辩论后,总会统一意见,然后又说说笑笑。原来,这已经不仅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铁哥们儿的感情,我们包容彼此,互敬互爱;我们协调配合,我们知错就改,我们各抒己见„„原来,我们还能收获感情,锻炼能力!
这个专业,其实挺好。
我作为小组成员,因为个人在友情上处理不当,情绪低落,且未能及时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以致初步前两份作业都很糟糕,拖了小组的后腿。我深感抱歉。在与吴老师交流后,心理上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舞;随后,韩老师
- 9 -
又把组长重任交给我。我作为组长,虽然也存在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但我绝对是用心做事了,下狠功夫了。因为我觉得,我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组员,对得起老师。感谢你们。
每一个结束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这次我们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希望我们能把这段时间的学习劲头坚持下去,希望我们友谊长存。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