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预制装配式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技术要点

预制装配式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技术要点

来源:智榕旅游
2019年第10期 Vessel & piping

v

雜与管道1

预制装配式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技术要点

李思聪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40 )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由于施工质量高、建造周期短,现代化程度高及绿色节能等优势已成为建筑产业现 代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装配式住宅建筑中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技术要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 应用,为住宅建筑的产业化升级,在设计施工一体化方面提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管线预留预埋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19) 10-0044-0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 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 宅建设是关系到人民曰常生活的最基 本问题。

为了提高住宅建设质量,推动住 宅产业化发展,上世纪90年代建设部 就颁布了《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 大纲》。按照要求,建筑领域的新型 发展目标是住宅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到 集约型的转变。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 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生产 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能显著提 高住宅的建造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和能耗。

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是推动我国 住宅产业化升级的关键建造技术,目 前已较为成熟,并广泛应用。本文结 合国内成功案例,介绍预制装配式住 宅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技术要点及在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至施工现场并组装、连接,再对关键 的框架梁柱节点及叠合楼板等部位进 行现场浇注而成的住宅样式。与传统 的住宅建造方式相比,预制装配式住 宅具有以下优势:

(1 )施工精度高,易于保证产品 质量。一体式的生产方式能更好的解 决传统建筑常有的窗框漏水、保温性 能不佳、保温板脱落等弊病。

(2)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预 制混凝土构件,可节省现场大量的模 板工程,机电管线预留预埋到位、现 场安装迅速,可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 产率,缩短工期。

(3 )构件生产与施工现场分 开,现场湿式作业很少。大量建筑工 人由“露天作业”向“工厂制作”转 变,有效改善施工环境,减少建筑施 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前至设计阶段——即通过在预制构件

中进行管线的预留预埋。将“设计— 施工—发现问题—设计变更—施工” 这种往复式的生产方式改为“设计— 构件生产—施工”的高效生产方式。

结合预制装配式构件的生产特点 及二次结构配管要求,需要在构件生 产阶段就做好套管、孔洞及管件等的 预留预埋工作。因此,需要给排水专 业设计人员提前介入方案设计,与设 备厂家配合确定在构件上预留预埋的 安装要求,并将安装及检修要求返提 建筑专业设计人员配合确定户型。给 排水专业施工图中应有预留预埋部分 节点设计,以供预制构件生产使用。

合理地对管道系统进行设计,例 如尽量减少管道穿梁及穿楼板,以减 少预制构件的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简 化设计节点,以减少不同形式预制板 及构件的数量,使其标准化、通用化

2给水排水专业设计要点

1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定义及优势

预制装配式住宅是前期将建筑的 部分构件在预制构件厂浇注完成后运

与传统的设计方式相比,预制 装配式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最大的 不同是将施工阶段需解决的问题提

程度变高,提高施工中的装配效率。 2.1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 2.1.1排水管线

为节约成本,减少不同形式的预

44

Vessel & piping 总第327期

f容器与管道

制板,装配式住宅的卫生间由于管线 件内的设备附件在制作及运输 较多,楼板一般采用现浇方式,若采 过程中应注意附件的清洁,避免 用叠合板,构件厂需根据设计图纸上 混凝土等杂物堵塞附件。精确定位的排水管位置在预制叠合板 2.3管道支吊架

上预留孔洞。施工现场的现浇层按预 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应根据 先留好的洞口二次留洞[11。管道材质的不同而确定,一般遵 2.1.2给水管线

循如下要求[31:

给水管线敷设方式有楼板下明 (1 )管道的起端和终端 装和地面垫层或沿墙槽内敷设两种方 应设固定支架。

式。开槽位置需避开结构墙连接套筒 (2)横管的两个接头之 的位置。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中,应 间应设支撑,但支撑不得设在 通过调整建筑布局尽量避免将给水点 接头上;横管在转弯处应增设 设置在预制剪力墙上,以免增加预制 支架。

板规格及增厚装饰面层。(3)立管和支管的支架应在靠 规格的情况发生,装配式住宅卫生间 2.1.3管线预留预埋要求

近接口处设置,立管底部转弯处应设 应尽量采用同层排水方式。一般做法 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的设计做法 承重支吊架。

是将卫生间的楼板局部降低不小于 应根据室内装修要求及管道材质而确 (4 )给水点处必须用金属管卡 300mm作为管道的敷设空间。经与土 定,一般遵循如下要求P1:

或吊架固定,安装位置在距配件40 ~ 建工程师沟通,卫生间降板区域与其 (1 )管道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 80mm 处。

相邻楼板间按照图集要求应有400mm 应预留洞口,其管顶上部净高不得小于 (5 )热水管道固定支架的安装 宽的现浇段(见图2 )。

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给水、消防管道 应满足管道膨胀补偿的要求,冷、热 不小于〇.1m,排水管道不小于0.15m。

水管共用支吊架时应按热水管道设置 (2 )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时应 要求确定。

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给水、消防管 道预埋套管,套管大于管道外径50~ 3设计案例

100mm;排水管道预留孔洞,?L洞直 3.1工程概况

径大于管道外径50 ~ 100mm〇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某区,地下一 (3 )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应预埋 层车库大底盘上托多栋住宅楼,住宅 防水套管,防水套管的选型应按照《防 楼均为6层,建筑高度18m,为共有产 若按图2中1方式将建筑墙砌在 水套管》(02S404)中的规定进行。

权保障型住房。户型为89m2,紧凑小 现浇段外侧,虽可保证卧室、书房美 (4 )热水管道预留孔洞与预埋套 三居,住宅户型平面图见图1。

观,但是污水管道及风道无法贴墙 管的设计做法同给水管道,但孔洞和套 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外墙、 安装,占用卫生间面积,为保证使 管的尺寸应考虑管道保温层的厚度。 局部内墙、楼梯及空调板采用预制混 用要求则需扩大卫生间,压缩住户 2.2预埋管道附件

凝土构件,楼板为叠合楼板,局部内 客厅、书房的使用面积。若按图2中 设置在屋面、空调板、阳台板上 墙采用现済。2方式将建筑墙砌在现浇段内侧,虽 的地漏、雨水斗、泄水管包括需要局部 3.2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给水排水系

能满足卫生间的布置要求,但卧室顶 预埋的管道等设备附件,可供人操作的 统设计

板底下有局部墙体突出,装修不易处 空间狭窄不易安装,可采用直接预埋在 3.2.1卫生间平面设计

理,影响美观。另外,局部降板增加 预制构件内的设计方式。预埋在预制构

为了减少管道穿楼板增加构件

了楼板、相邻墙体等多种构件规格,

45

2019年第 10期 Vessel & piping

与管道^

造价增加。业主提出设计要求:要在 100mm垫层内解决卫生间内排水管线的安装。

根据《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 设计宜居建设导则》的要求,建设规 模在2万m2以上的集中新建共有产权 4结语

通过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给水排 水系统设计,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所 思考:

(1 )在建造周期内将设计工作

住房应按照《关于印发<北京市保障 性住房模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应用 技术导则(2015年版)>的通知》安 装建筑中水设施。据业主要求采用模

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根据厂家提 供的工程实例,该系统有两种安装方 式:下沉式与侧立式。侧立式的降板 要求较小但仍需120mm垫层,不满足 业主的设计要求。

通过与土建工程师及厂家的 设备工程师协商后,若将原安装方 式中最占垫层空间的坐便器的排水 支管在垫层以上明排直接接入后方 的排水立管,可将安装垫层高度减 小至90mm。但对坐便器与户内中 水核心模块的布置方式提出严格要 求:户内中水核心模块需布置在坐便 器正后方并穿楼板留洞尺寸不小于 400mmx400mm,安装完毕后预留检 修口。这样的布置会使卫生间内转身 空间较为紧张,与业主沟通后将卫生 间的宽度由1800mm增加至2000mm, 长度不变。调整后的卫生间平面图及 排水系统图(见图3、图4 )。

图4系统图中,同排模块将除坐 便器外其他卫生器具产生的废水收集 排至核心模块,模块内设置集中5cm 防臭深水封(兼排堵清通口),水封 的补水来源较传统做法的地漏增多, 不易干涸。集中设置水封有利于减少 垫层厚度。

46

图3卫生间排水平面图

3.2.2预留孔洞及墙槽

给水及集中热水立管采用衬塑钢 管,统一设置在楼梯左侧的水暖井内141, 不需预埋套管。预制墙上敷设的给水支管预留宽40mm、深15mm的墙 槽,墙槽位置需避开结构墙连接套筒位置。

室外空调板上设有空调冷凝水排 水管,采用防紫外线UPVC管道,预留 中100mm洞口。部分空调板上设有外 排雨水管,采用防紫外线UPVC管道, 预留中200mm洞口。3.2.3预埋管道支吊架

管道支架安装于管道相邻侧墙 体,每层在0.3m、1.5m高度处各预 埋一个支架。

主、建筑构结构专业及设备厂家的配 合,了解预制构件的拆解情况及预留预埋条件。

(2 )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管线综 合。卫生器具应尽量布置在条板墙或 现浇墙体一侧,减少支管长度,以减 少预留的墙槽,水平管线走向尽量减 少与其他专业的管线交叉;竖向管线 宜集中设置,并尽量布置在核心筒的 公共管井内,减少管道穿越楼板留 洞,减少预制构件规格。

(3)机电系统与预制构件的一 体化程度低,机电安装方式较传统方 式差别不大.机电集成技术和设计技术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丨1丨李悦,满孝新,刘京.等.预制装配式住 宅机电管线设计研究[Jl.住宅产业,2016 (05) :21-25.

[2]路文丽,庞志泉,孙兵.预制装配式住宅给

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丨J丨.建筑,2009 (04) : 48-50.

[3】赵年河.预制装配式住宅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 与应用初探丨A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 261.

⑷王颖.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建筑设备设计与技

术IJ1.住宅与房地产,2017 (03) :103-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