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

来源:智榕旅游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

部门: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基本生命支持的ABCD,有( ).

A.开放气道 维持呼吸 维持循环 电击除颤 B.电击除颤 维持呼吸 维持循环 开放气道 C.开放气道 维持循环 维持呼吸 电击除颤 D.开放气道 电击除颤 维持循环 维持呼吸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为( ). A.猝然发生 B.有休克表现 C.两个都是

3.过敏相关的症状: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的有( ). A皮肤粘膜表现 循环衰竭表现 B呼吸道梗阻症状 其它症状 C意识方面的改变 其它症状 D皮肤粘膜表现 呼吸道梗阻症状 循环衰竭表现 意识方面的改变 其它症状 4.护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沟通问题 B服务态度 C技术精湛

D沟通问题 服务态度 技术精湛 胆大心细要自信 自我保护意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3分,共30分)

1中毒救治中注意事项中,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时,发生 人以上成批中毒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及有关领导报告, 涉及法律问题应向有关公安部门汇报。

2中毒救治中,凡经充分而积极抢救,中毒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明确

消失,神志完全消失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 心跳、呼吸停止,心电图显示无电生理活动(即呈一直线状态)时,方可考虑 抢救。

3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是什么方法 .

4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有 骨关节损伤者禁用。是 .

5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 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是 .

6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 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 ,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 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 。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是 .

7 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8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 和走行方向顺序。

9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 各个部位,但不便于 ,也不够 。 10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 ,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 。

11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急救的方式是 。 12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电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是什么 事故.

13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的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使体温维持在 ℃左右。担当周围环境气温超过皮肤温度,尤其当湿度较高,通风不良时,身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仍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畜积余热,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

成为中暑。夏季暴晒于烈日下,由于受热较多,而引起中暑者,成为日射病。是 事故.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有

2.急性中毒救治原则有

3.急性中毒的救治措施有那些.

4. 压迫包扎法:

5. 加垫屈肢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