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联网取名很关键
2014年7月19日新出的中国互联网市值排名top20,单位是亿美元。
搜狐只计算了它本身,他持股的搜狗,搜狐畅游 等没能估算。
阿里巴巴、小米、大众点评、美团还没上市。但估计市值分别1300 100 40.30。
一般大家比较熟悉的互联网企业也就这几家。或者再加上快倒闭的快播,属于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日薄西山的盛大跟人人。
通过以上几十家互联网公司的名字,我总结了如下几个结论。
1.简洁,具体点说就是名字就该是两个字的,比如腾讯,百度。京东,淘宝。假如你不是两个字,至少能让人很容易的简化成两个字。比如马云的讲话一般都是称我们阿里人。从来没有听到说我们阿里巴巴人,因为连他自己也会觉得那样念着拗口。一个企业简洁的名字便于传播,更容易让人记住,大大提高人们将这个名字口口相传的可能性。
2. 名字的押韵,两个字的发音就是平仄,前一个升调,后一个降调。说简单点就是念着顺口。比如你把腾讯叫迅腾的话,估计就没几个人记得住了。比如有个游戏网站叫17173.虽然貌似挺有名的,但是说实话真的很难记住。
3.名字别太直白,大概是国内喜欢玩这种类似“你懂的”的小默契。饭否跟开心网就是这样死掉的。当年偷菜那么火,结果基本上我看到的公司开心网都会被网管拉进黑名单。因为员工开心了,老板就不开心了。还有名字别太直白还能让客户有联想,比如我曾无聊的去百度了一下腾讯这个名字的含义,结果就是因为创始人叫马化腾他搞网络通讯所以叫腾讯,不过还是要庆幸一下幸亏腾讯的创始人叫马化腾,不是叫乔布斯。
4.个性,不知道谁开创个性化取名之后,互联网公司的名字越来越百花齐放。吃的不再是吃的,比如苹果、小米。用的不再是用的,比如锤子。但是这样的取名永远会是把双刃剑。要不颠覆产业,要不没人记住。
5.别用人名或者地名,中国的文化向来不喜欢直呼其名,这跟外国不一样。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国人没有这样的情怀,这就是为什么老干妈叫老干妈而不是叫陶华碧的原因了。至于地名嘛当然中国跟银行除外。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最有驳我观点的取名,这个名字叫“中国硅谷在线”。然后我悲哀的发现,(1)它无论如何都压缩不到2个字。(2)最押韵的读法应该是“中硅在线”或者“中
谷在线”,不过好像都不合适。(3)你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是B2B就是B2C。(4)和(5)这我不用多说了。
名字就是财富。尤其在互联网上,名称是你最有价值的资产,这正是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的主要不同之处。
因为在真实世界里,有很多途径可以帮助公司建立形象,比如店铺的独特位置使你不必记住店名也能找到它。然而在网络上,名称就是一切,除非你进入网站,否则找不到有关它做什么的线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