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导学案

来源:智榕旅游


六年级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一)

1、使学生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倒数、百分数的意义。 复习目标 2、使学生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读和写这些数。 3、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复习重点 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整数 复习难点 熟练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自主学习: 一、复习学过的数。 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看书中76页的插图,说说这些数的具体意义。 二、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三、分数单位及分数的分类: 1、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 分数可以分为( )分数和( )分数,真分数( )1,假分数( )1. 23、 练习:(1)2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它减少(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 1(2)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 81(3)分数单位是 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8预 习 学 案 四、说说小数的分类?什么是循环小数? 练习:9÷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 五、复习计数单位和数位: 1、回忆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数位及计算单位。 2、做一做:(1)( )个0.1是1,( )个0.01是0.1。 (2)2.94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一个数由4个10,3个1,3个0.01和4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 六、复习数的读写: 1、 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的读法和写法。 2、 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 52000803100读作: 4060600050读作: 73008004读作: 4000700000读作: 0.0034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五万六千三百四十二 四百八十万零七百 十五亿零四百七十六万 四十又十二分之七 七、复习数的改写: 1、把84000000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2、把199163000“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记作(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记作( )。 八、数的大小的比较: 1、 说说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做一做: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5411134-7○ -5 1.5○ 0○-1.5 -3.5○3.5 ○ ○ ○ 2999345 987○897 3.025 ○3.25 九、复习倒数: 1、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2、5的倒数是( ),1.8的倒数是( ),2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1,( )没有倒数。 7导学案 板书设计 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2、老师点拨。 数的认识 1.数的意义 2.数的读、写 3.数的大小 4.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数的认识(二)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复习目标 2、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重点 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复习难点 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出示复习目标:本节课我们的复习目标是:(出示) 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77页的中间的问题3、4、5,思考并回答: 1、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3、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是什么?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预 习 学 案 先学: (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小组进行讨论。 (二)检测(课本第79页的7、8、9题) 1、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适当引导。 后教: (一)更正:推火车完成,或者小组长推举后进生陈述并解释 (二)讨论:1、我们先来看第79页的第7题:对不对?为什么?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看第79页的第8题:对不对?为什么?什么叫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是什么?? 3、看第79页的第9题:对不对?为什么? 过渡:老师发现,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认真,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 补充练习:1、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0.300 2.5 4.3 000 2、20的因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 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数的认识(二),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课堂检测 当堂训练(课本第79练习十三) 作业:见新动力巩固提高部分写作业本上) 数的认识(二) 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 书 设 计 1.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基本性质 数的认识 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 2、3、5倍数的特征 2.倍数和因数 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公因数与公倍数。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复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复习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 一、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二、说说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1、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整数加减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时,要注意当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2、说说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说说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 被减数= 减数= 一个因数= 被除数= 除数= 四、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五、练习。 1、 计算下面各题。 预 习 学 案

11122171(0.75— )×( + ) ×3÷ ×3 0.5×[5 ÷( — )] 169355581665375+450÷18×25 0.6 ÷[ ×(4—4.2× )] 1.9—1.9×(1.9—1.9 ) 572、 列式计算。 温馨提示:a÷b可以读作:①a除以b ② b除a ③a被b除 ④b去除a 2(1)一个数的 比160的25%多2,这个数是多少? 5(2)一个数的3 是21,这个数的7 是多少? 3(3)用 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4(4)0.8与0.6的和除以这两个数的差,商是多少? 3、估算:587×8≈ 486+302≈ 808-95≈ 27.495 ÷3.14≈ 导学案 板 书 设 计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简便运算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自主总结小学阶段的简便算法,进一步熟练掌握运算定律。 2、进一步理解算法多样化,形成较好的简算策略,并能够灵活应用简便算法计算。 合作交流: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 2.四则运算的方法。 数的运算 数的运算(一) 3.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4.四则运算的关系。 15复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 复习难点 通过拆、分、移数据进行简便运算。 自主学习: 一、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并用字母来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6)除法的性质: (7)减法的性质: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运用了什么定律。 447716(1)8— — — (2)786÷12.5÷8 (3) +2.25+ +8.75 15151523231125341111(4)4.7× +1.3÷3 (5) ×( + )+ (6)( + + )÷ 356453462417(7) 32×99.9 (8)12.5×102 (9)39× 38预 习 学 案 82975155(10)25×9 ×5 ×8 (11)2 ÷4 +2 ÷4 (12)125×32

导 学 案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251(1) ÷8+ × +0.125 (2)1880×199.9—1999×187.9 7788312(3)2.73— — +7.27 (4)( + )×19×17 11111917课堂总结:本堂课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101(1)2.4× + 4.6÷ —0.9 (2)1.8× +7.2×25%+0.25 (3)12.5×32×0.25 109414613(4)( ×7— ×7) ÷1 (5)439+998 (6)1.25×64×2.5×0.5 151515课 堂 检 测 (7) 板 书 设 计 1111111 + +…+ (8)2 +6 +20 +30 3×44×529×30 简便运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应用题导学案(一)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复习难点 2、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说说解答应用题有哪些步骤? 二、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1、 时新手表厂原计划25天生产10000只手表,实际每天生产了500只。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生产任务? 2、 时新手表厂原计划25天生产10000只手表,实际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手表? 3、 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4、3台收割机4小时收割12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收割机收割400公顷需要几小时? 5、甲乙两港相距14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驶往乙港用了4.5小时,返回时因为逆水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 预 习 学 案

6、有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每小时行驶45km ,乙的速度是甲的1.2倍,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90km? 7、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8、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9、润民一小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12道题,小王得了84分,他做错了多少题? 导学案 合作交流: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 板 书 设 计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步骤 (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4)计算。 (5)验算。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应用题导学案(二)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2、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复习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复习难点 能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预 习 学 案

自主学习: 一、找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的量,并写出等量关系。 21(1)鸡的只数是鸭的 。 (2)杨树比柳树少 。 34二、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小明家养60只鸡,105只鸭。(1)鸡是鸭的几分之几?鸭是鸡的几分之几? (2)鸡比鸭少几分之几?鸭比鸡多几分之几 72、小明家养60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 ,鸭有多少只? 47 3、小明家养60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 ,鸭有多少只? 434、小明家养60只鸡,鸡的只数比鸭多 ,鸭有多少只? 4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导 学 案 1(1)某工厂计划每天烧煤16吨,实际每天烧的吨数比原计划少 。工厂现有煤560吨,实际可8以烧多少天? 11(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360个,第二天完成总数的 ,两天正好完成总数的 。这批零53件有多少个? 11、一个机械加工厂,九月份生产一种零件1000个,比原计划多生产 。原计划生产多少个零4件? 课 堂 检 测 22、一只油桶装了半桶油,倒出油的 后,还剩15千克。桶内原有油多少千克?这只桶能装油5多少千克? 23、工人们包装糖果,已经包装的是糖果总数的 ,再包装21千克,则已包装的正好是糖果总53数的 。这批糖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4应用题(二) 板 书 设 计 1、两个数的差量占另一个数(即单位“1”的量)的百分之几。 2、解题方法:用甲数表示一个数,乙数表示另一个数 (1)甲比乙多百分之几:1(甲-乙)÷乙 2甲÷乙-1 (2)乙比甲少百分之几:1(甲-乙)÷甲 21-乙÷甲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用单位“1”的量作除数。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式与方程(一) .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复习目标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解简易方程 复习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复习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自主学习: 一、填空。 1、比x多5的数是( ),比m少3的数是( ),4个b相加的和是( ),1a的3倍是( ),3个a相乘的积是( ),a的 是( )。 32、食堂有一批煤,每天烧去x吨,烧了a天以后还有12.8吨,这批煤有( )吨。 3、公交车上原来有50人,到第一站后下去x人,第二站又上来y人,现在车里有( )。 4、人的身高早晚会相差2厘米,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一个人早上身高a厘米,晚上身高可预 习 学 案

能是( )厘米。 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一个是a其余两个分别是( )和( )。 6、学校买了8个篮球和6个足球,每个篮球a元,每个足球元。8a表示( ),8a+6b表示( )。 7、甲数是a,比乙数少2,甲乙两数的和是( )。 8、工地有y吨沙子,每天用2.5吨,用了6天后还剩( )。 9、当x=4时,2x – 2 =( ),x +2x=( ) 10、姐姐今年a岁,弟弟今年( a-6)岁, 再过c年后,姐弟俩相差( )岁。 11、三角形的面积是s 平方厘米,高是h厘米,底是( )厘米。 12、一个边长是a分米的正方形,边长增加1分米后,面积可以增加( )平方分米。 二、解方程。 36.521 9x - 5 = 8.5 : 18% = x + x = 1 20x36(12+x)× 9 = 162 70.2÷ x = 4 26.4 – 2x = 9.6 三、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车,甲车每小时行a千米,乙车每小时形40千米,6小时后还相距b千米。 (1)用式子表示两地之间的路程。 (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a=50,b=140时,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导学案 板 书 设 计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合作交流: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式与方程(一) 未知数 方程的两个要求 等式

式与方程(二)

复习目标 1、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解简易方程。 2、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能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自主学习: 一、解方程。 113 : = 8: x x –20% x = 40 4125 9 x ×2= 8.7x – 6.3 = 8.7 2(x – 4 ) = 12 10 二、列方程解答。 预 习 学 案 11、比一个数1.5倍少 的数是8,求这个数。 4 2、4.5与1.2的积,加上x 的2倍,和是15.4,求 x 。 3、一个数的60%比它的40%多6,求这个数。 三、列方程解决问题。 1、小强今年1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小强今年是几岁? 合作交流: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导学案 式与方程 板 书 设 计 ①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为X。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常见的量 1、通过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中的计量单位,进一步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实际、人民币等计量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目标 2、理解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掌握各类计量单位的进率,会进行同一种量中不同单位的改写。 3、学会复习方法,培养系统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复习重点 分清各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复习难点 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一、填空。 5平方米=( )平方厘米 50毫升=( )立方分米 3500毫米=( )米 2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15.48米=( )米( )分米( )厘米 4吨180千克=( )吨 2吨80千克=( )吨 3.8吨=( )千克 3.25时=( )时( )分 150秒=( )分( )秒 2时40分=( )时 12 小时=( )小时( )分 120时=( )日 42千米80米=( )千米= ( )米 5公顷40平方米=( )平方米 8.21吨=( )千克 120时=( )日 7千克40克=( )克 85000毫升=( )升=( )立方米 3元8角=( )元=( )角=( )分 采用24时记时法,下午1点就是( ),夜里12时就是( ) 2011年的2月份有( )天。 1900年是( )年 温馨提示:平年、闰年的计算方法。根据公历年份判断,整百、整千的年份是400的倍数,其他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都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度量单位。 (1)一条裤子长110( );10个苹果约重2(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 ) (2)小明一口气喝了200( )水。他的体重42( ) (3)一名小学生安静时心脏1( )大约跳80次;一个烟盒的体积约是65( ); (4)长江全长约6300( );矿泉水瓶底面直径6.5( ),容量600( )。 三、判断。 (1)爸爸出差要到6月31日才回来。 ( ) (2)每个月的上旬都是10天。( ) (3)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重。( ) (4)2006年3月5日是星期日,则这年的6月5日一定是星期一。( ) 四、智慧闯关。 (1)时针与分针在12时重合,最少在过多长时间两针有重合? (2)王芳今年12岁,可她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3)每到星期日,红红都要帮助李奶奶做一次家务,你知道2010年的4月红红最多可以帮助李奶奶做几次家务呢? 合作交流: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预 习 学 案 导学案 板 书 设

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 (㎝) (dm) (m)

计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容积单位 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 (㎝) (dm) (m) 立方毫米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 (㎝) (dm) (m) 毫升 升 (mL) (L) 33332222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比和比例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解比。 提高对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解比。 复习难点 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1、填空。 ①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②我校图书室里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5%,故事书与科技书的比是( )。 ③如果A×3=B×5,那么A:B=( ):( ) ④如果a:4=3:12,那么a=( ) 32⑤甲数的 的与乙数的 相等,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53⑥2.1 : 0.6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⑦4.5与它的倒数比是( ):( )。 3⑧( )÷24 = =24 : ( )= ( )% 8⑼已知小圆半径是2cm ,大圆面积为3.14平方厘米,则大圆和小圆周长的比是( ):( ),大圆和小圆的面积的比是( ):( )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⑴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 ⑵每天生产的服装件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总件数。( ) ⑶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 ⑷每公顷的施肥量一定,公顷数和施肥总量。( ) ⑸车轮的直径一定,行使的路程和转动的圈数。( ) ⑹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 预 习 学 案 ⑺用同样规格的方砖铺地,每块砖的大小和需要的数量。( ) (8)圆的周长、直径( ) 13、化简比:2cm : 5m 1 : 0.75 2

1.253.82154、 解比例: = : = : x 2.5x31065、解决问题。(用比例知识解答) (1)修一条水渠每天修3.5千米,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0.5千米,实际用多少天完成任务? (2)从儿童节那天开始,明明前5天看了90页书,照这样计算,这个月明明一共看了多少也书。 (3)一种苍蝇药,用药液和水按照1::15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750.5千克,需要药液与水各多少千克? 导学案 合作交流: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比和比例 板 书 设 计 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和比例 3.比、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途。 4.比例尺、比例尺的应用。 5.用比例解决问题。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数学思考(一)

复习目标 会找出数与图形之间蕴含的规律。 复习重点 发现数与图形之间蕴含的规律。 复习难点 发现数与图形之间蕴含的规律。 本节课我们的复习目标是:(出示) 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91页到第9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将例5补充完整。思考: 1、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2、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预 习 学 案 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94页的第1、2、3题) 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适当引导。 后教:(一)更正: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1、第1题:对不对?为什么?规律是什么? 2、第2题:对不对?为什么?你是怎样找到规律的? 3、看第3题:对不对?为什么?你是怎样找到规律的? 4、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 课堂检测 当堂训练(课本练习十五) 板 书 设 计 点数 . . 1 数学思考(一) . . . . . . . . . . . . 2 3 3 6 4 10 增加条数 总条数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数学思考(二) 复习目标 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复习目标是:(出示) 自主学习:认真看课本第93页的第7题思考:1、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2、(1)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A只可能和D、E或F同班。) (2)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或E同班。) (3)从第三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同班。) 预 习 学 案 3、那么B和C分别与谁同班? 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B只可能和E或F同班。所以,C只可能与E同班。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95页的第6题) 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用表格表示,并写出思考过程。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后教:(一)更正: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1、我们先来看表格:对不对?为什么?理由是什么? 2、再看推理过程:对不对?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检测 新动力夯实基础和巩固提高部分。 作业为95页第5、6题 数学思考(二) 板 书 设 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F ○ ○ √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空 间 与 图 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

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联系。 复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角、复习重点 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复习难点 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6页例1的内容,重点看下面的图。思考:例1中的三个问题?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先学 (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预 习 学 案 (二)检测(课本第99页的1、2题)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后教:(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 一、判断题 1、看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射线、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不可以出测量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 2、看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大于90度角有钝角、平角和周角。 3、看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说

明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所以其他3个角也是直角。 4、看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必须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行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看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要从A、B两点各修一条小路与公路连通,那么就各做连接A、B垂直公路的垂线段。 六、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更正错题。 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 课 堂 检 测 填空题: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0度,它的顶角是( )度,它也是一个( )三角形。 3、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4、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板 书 设 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 1、射线、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不可以出测量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 2、大于90度角有钝角、平角和周角。 3、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说明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所以其他3个角也是直角。 4、两个完全相同的梯行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复习目标 能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复习重点 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复习难点 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自主学习:看课本第97页例2做一做上面的内容,完成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97页的做一做)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预 习 学 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后教:(一)更正: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1、认为三角形的周长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认为梯形周长的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认为组合图形的周长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师总结: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 2、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认为梯形面积的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认为组合图形的面积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师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3、看计算过程和结果。

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更正错题。 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 补充练习:(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 ) 2、半径是2分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一 个梯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 ) (二)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5.7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圆。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哪个大呢? 课堂检测 作业:练习十九6、7题 练习:练习十九3、4、5、8、9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板 书 设 计 四边形梯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立体图形

复习目标 1.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能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重点 明白所学立体图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复习难点 能根据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预 习 学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8页例3和例4的内容,认真思考例3 的问题,完成例4的表格。理解并记忆这些立体图行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做一做、练习十九的10题)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后教:(一)小组讨论,并订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 1、认为第一步做对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2、认为表面积公式对的请举手?

案 3、看计算结果。4、认为体积公式对的请举手?5、看计算过程和结果。 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更正错题。 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 补充练习: 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31.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2、一块圆木底面直径是20cm,高是30cm。把它平均切成(横切或竖切)两块,表面积分别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是4厘米。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之和比原圆锥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4、把一块长15.7厘米,宽6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铝锭,和一块直径6厘米,高12厘米的圆柱形铝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为6厘米的圆锥形铝块,求这个圆锥形铝块高多少厘米?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课堂检测 作业:练习十九13、14、15题 练习:练习十九11、12、16、17题 长方体表面积:S=(ab+ah+bh)×2 长方体:V=abh 表面积 正方体表面积:S=6a 体 正方体:V=a 圆柱表面积: S侧+S底×2 积 圆 柱:V=sh 1 圆 锥:V= sh 323板 书 设 计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并复习目标 能应用求积公式解答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求积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求积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1.表面积与体积的意义。 (1)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并举例说明。(2)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体积?并举例说明。 预 习 学 案 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出示下图三种图形,让学生个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公式。

(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长=(ab+ah+bh)×2 S正=6a (2)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公式。S侧=2rh=dh=Ch S表=2rh+2r 22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1)出示上面三个立体图形并另加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2)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上面四个图形的体积公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统一公式。其余同学完成书本上的体积公式填空。 4.口算求积:(1)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与宽都是5厘米,高是2分米,求这个容器的容积式多少?(2)一个圆柱形石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米,这个石柱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3)一个圆锥形铅锤高3厘米,底面直径2厘米,这个铅锤有多大? 1.要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分米、高是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的铁丝? 课 堂 检 测 2.将15.7毫升溶液倒入内直径为2厘米的圆柱形玻璃内,玻璃内溶液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形大油罐的底面周长62.8米,高4.5分米。做这样一个油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钢板?如果每立方米可装饰有700千克,这个油罐可装饰有多少吨? 4.用3个相同的正方体,粘接成一个长方体,粘接成的长方体总棱长40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各是多少? 板 书 设 计 ①V长=abh ②V正=a V=sh 3③V圆柱=sh 1 ④V圆锥 sh 3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图形和位置

1、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 复习目标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复习重点 掌握平移旋转的方法,和位置。 复习难点 会用数对表示出一点地点的位置。 预 习 学 案

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03页和106页的内容。重点看103页同学们所剪的图案各采用了什么方法?思考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 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103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2题)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后教:(一)更正: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二)讨论:1、认为堂上同学写对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 2、第二题,认为第一个空对的请举手?怎样表示海洋馆位置? 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更正错题。 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 补充练习:填空题:1、下列现象中各属于什么变换现象?(1)山倒映在湖中:______;(2)•滑雪运动员在笔直的雪地上滑雪:_________;(3)将一张照片的底片印制成各种不用尺寸的照片:________;(4)将挂钟中的时针从五点钟的位置拨到七点钟的位置:_________. 2、小红驾驶着摩托车行驶在公路上,他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一辆汽车的车牌为“”,根据有关数学知识,此汽车的牌照为______________ 3、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下( )、左( )右( )。 4、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方格上的点来表示,再用数对来描述点的位置,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5列,第( )行。B(1,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 )列,( )行 5、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 )45°方向上。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 课堂检测 作业:练习二十6、7题(写书上)练习二十一的1题(写书上) 练习:练习二十1、2、3题,练习二十一的3、4题 板 书 设 计 图形的变换、图形和位置 明确位置 怎样才能确定位置 确定距离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3.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

复习目标 使学生系统第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复习重点 使学生系统第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复习难点 使学生系统第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预 习 回顾与交流:

学 案 1.收集数据,统计表: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学生讨论、交流。 (1)调查表:为了清楚第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 名 身 高/cm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性 别 体 重/kg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特 长 ①填一填。②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有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美术 体育 其他 ①根据上一张表中“最喜欢的学科”统计各学科人数。②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③你认为用体积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交流。 2.统计图:(1)你学过那些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2)教学例1. ①认真观察例题中的图表。②指出个统计图的名称。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④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⑤做一项调查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2)出示例题。①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②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③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4题。 课堂巩固:新动力夯实基础部分和巩固提高部分 统计 板 书 设 计 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可能性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复习重点 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复习难点 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一、回顾与交流:一定、可能、不可能。 下面哪些现象是一定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 (1)明天会下雨。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会创造110米栏的纪录。 (3)王明身高会达到14.5米。 (4)人每天都需要水。 (5)明年手机会大幅度降价。 预 习 学 案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可能的现象。 可能性的大小:出示转盘,提出问题 (1)指针所停在的区域有几种可能性?是什么情况? (2)指针停在什么区域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3)指针停在什么区域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你还能举出那些实例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 如摸球游戏。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 红红蓝红红蓝红红 红 白 黄 3.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摸球游戏: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到蓝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2)掷硬币:投掷硬币后,硬币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哪个大?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全班学生观察结果。 课堂检测 完成课文练习二十二的第5~7题。 巩固练习:新动力夯实基础部分和巩固提高部分 可能性 板书设计 一定、可能、不可能 可能性 可能性的大小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4.综合应用 有趣的平衡问题 复习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复习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活动准备: 1.选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或一根细空心管。(长约1米) 2.在竹竿中点的位置打个小孔并拴上绳子。 3.从中点开始每隔8厘米做一个记号。(或刻小槽) 如图所示: 8cm 8cm 预 习 学 案 探索规律: 1.平衡(一):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让学生通过操作后得出结论。 (3)你有什么体会?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右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到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平衡(二)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让学生通过操作后得出结论。

(3)你有什么体会?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平衡(三)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②将实验结果纪录下来。③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3)汇报结果: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乘什么比例?(反比例) 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中练习 巩固练习:新动力夯实基础部分和巩固提高部分 板 书 设 计 有趣的平衡 平衡(一)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右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到中点刻度要相等。 平衡(二)要保证竹竿平衡: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平衡(三)要保证竹竿平衡: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运动场的设计

复习目标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复习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复习难点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场的设计,来为学校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吧! 组织活动:1.介绍运动场的形状。 (1)运动场有1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 预 习 学 案 (2)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 (3)运动场公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 (4)直线跑道的长定为50米。 出示示意图:解决问题。(1)画一张比例尺是1的平面图。①说一说你想怎么画。②直线跑800道在图上用多少厘米表示?③学生画平面图,教师巡视。④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平面图,师生

共同评价。 (2)这个运动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①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运动场的占地面积?②计算时要注意什么?③算一算,将结果与同学交流。 (3)设计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①你认为先确定哪一道的100米起跑线。②终点线不变,第2道100m跑的起点线在哪里?③照这样计算,第3道、第4道100m跑的起点线在哪里?④如果是200m赛跑,应该怎样确定各跑道的起跑线? (4)如果要给4条跑道铺设塑胶,每平方米价格17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①说一说你的解答思路。A.先求跑道的面积。B.再求铺设塑胶价钱。 (5)运动场内还可以设计其他什么运动设施? 课堂检测 完成课文练习 巩固练习:新动力夯实基础部分和巩固提高部分 板 书 设 计 设计运动场 跑道面积=整个运动场占地面积-运动场内部面积(非跑道面积) 椭圆面积=长方形面积+圆面积 总价=跑道面积×单价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复习目标 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复习重点 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复习难点 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揭示课题:实物投影出示课文中的邮票。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 说一说:(1)上面这些邮票都是普通邮票,你还见过哪些邮票?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 组织活动:出示邮政相关的费用。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1)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预 习 学 案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资费?①学生说一说个小红可能的邮资?②引导列表描述。 (2)只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80分 1.2元 两张: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0.8×2+1.2=2.8元 1.2×2+0.8=3.2元 (3)你可以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①设计各种面值邮票。②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4.如果想最多只用4中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1)先看看从101~400g的信函,有哪些可能的资费? (2)你想设计什么面值的邮票?①自行设计。②与同学交流。 (3)你见过你设计的这种面值的邮票吗? 课堂检测 完成课文练习 板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邮寄范围和质量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会考模拟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1.25小时=( )小时( )分 4公顷840平方米=( )公顷 2、有5吨化肥,15天用完,平均每天用了这批化肥的

,每天用了( )吨。 3、1÷( )=0.125=( ):16=

24=( )%

4、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5、钟面上9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钟组成的角最小的( )度。

6、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万千米,写作( )千米,改成用“亿”千米作单位的数是( )亿千米。

X 4 ? 17、30米减少后是( )米,( )吨增加20%是72吨。 Y 80 100 68、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填( )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填( ) 9、一种书每本定价15元,售后可以获利15%,如果定价八折出售可获利( )元。 10、工程师设计一幅高架桥平面图时,用3厘米表示桥长3。6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每题1分,共7分)

1、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a和b一定成反比例。 ( )

2、甲乙两个足球队的比赛结果是3:1,这个比的前项是3后项是0。 ( ) 3、一次福利彩票的中奖率是1%,小明买100张彩票,他一定会中奖。 ( ) 4、任何两个数的积不一定比他们的商大。 ( ) 5、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6、右图

由四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阴影部分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1。 ( ) 47、3900÷200=39÷2=19„„1 ( ) 三、对号入座(填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1分共6分)

1、栽了一批树苗,成活40棵,死亡10棵,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 A、75% B、80% C、25% D、20% 2、下列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7102812 B、 C、 D、

2512029303、小明的妈妈要买一块台布盖住家中一张直径1米的圆形桌面,你认为选( )种比较合适。

A、120厘米×120厘米 B、120厘米×80厘米 C、3140平方厘米 D、314平方厘米 4、a÷b =7(a、b都是不为0和自然数)7和b都是a的( ) A、质因数 B、约数 C、公约数

5、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A、2 B、4 C、8 D、9 6、一根绳子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12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 ) 45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D、无法确定

四、合理计算

1、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5分)

31111+ = 7÷2.5 ÷4= 4.8÷0.12= (-) ×12= (25%-) ×7.5= 42465231133442.2+3.57= 2÷= 0.25×40= ÷-÷= +÷=

955557772、求未知数x(每题2分共6分)

X-0.8x+6=28 (3+x)×0.4=30×0.8 3、脱式计算(注意简便每题4分共12分)

7.43+4.85-2.43

4: X=3.2:9 93223×[(-)÷] 835101111+×(-) 5.8×0.375+8.625×5.8 23454、列式或列方程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

23与它的倒数的和,除9与 的差,商是多少? 510

(2)、一个数的五、操作题

11比58的多1.5 ,这个数是多少? 321、①在图中标出你从A穿过机动车道的最短的线路(2分) ②求机动车道的实际宽度。(2分)

人 行 道

机 动 车 道 人 行 道

比例尺是 1:1000

2、在右边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

在图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出圆的面积。(4分) 六、应用题

1、一件工作甲独做8天完成,乙独做8天只能完成件工作的这样工作的

2。甲乙合作,多少天能完成33? 42、一个圆锥形沙堆,量得底面周长是37.68米,高是1.5米,每立方米沙重1.4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3、如图,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新浦和南京南京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修一条500米长的水渠,前三天修了全长的(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5、一客厅长6米,宽4.8米,计划在地面是铺方砖,商店里有以下几种.

①边长为30厘米的方砖块 ②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块 ③边长为60厘米的方砖 你认需选用哪种规格的方砖,这样规格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6.某班有40名同学,期中测试有2名同学生病缺考,这时班组平均分为89分,缺考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平均分是多少分? 3.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1,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水渠需要多少天?5

某汽车制造分厂男.女职工人数统计表

车 人 数 间 性别 合计 男 女 总计 一车间 二车间 三车间 245 110 50 110 215 135 7.根据上表中男、女职工人数,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8、学校把一个堆成底面直径是2米,高5米的圆锥形沙子,填铺到一个长8米,宽3.14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