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单元

来源:智榕旅游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红军长征的历史史实。

时间跨度:本单元的时间跨度为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到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

课节概述: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随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等人总结城市武装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的胜利完成,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阶段特征: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1.知道中共“三大”的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2.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领导人、起义时间、地点和结果;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3.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重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的背景及意义;遵义会议。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原因;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1.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

2.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