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研究
本文通过已建成电网系统,构建配网故障强度一体化调度系统,旨在对电网系统内部配电故障信息进行动态调取,并结合GIS 系统,可视化展示故障信息,并智能生成抢修策略,以此促使配电故障抢修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强化供电服务质量
标签: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研究
1构建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必要性
(1)厂家、性能不同的信息化系统,技术性能不同,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较差,易行成数据孤岛,导致设备重配、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降低抢修方案制定效率,弱化抢修工作具体实施的可靠性。
(2)常规抢修模式中,管理系统、调度系统、监控系统均为独立存在,无法统筹调度,导致故障抢修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财力、人力、物力浪费现象,抢修质量、效率无法达到
智能配电网需求;而且常规配电网的故障抢修模式,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监测技术手段,无法快速准确的查找故障位置,只能通过经验知识分析故障点,用时较长且可靠性较差。总体而言,现有有独立调控管理系统、常规电力抢修模式均不具有良好的节能性、经济性、准确性、可靠性、实时性,无法满足当下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抢修需求以及客服服务调度管理需求,因此,构建配电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势在必行。
2应用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原因
2.1信息化系统的兼容性较差
信息化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信息化设备出自于不同的厂家,且不同的厂家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具有较大的差别,使得信息化系统较难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进而使得各种信息设备孤立,无法实现兼容。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电力系统内部的信息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传递,当发生配网故障时,工作人员无法对故障点进行及时抢修,对用户的正常用电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而激化了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矛盾。比如,当发生配网故障时,由于营销管理系统与维修系统无法进行有效对接,使维修人员无法选择适合的装备,无法及时深入现场进行排障工作,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系统无法对维修工具以及材料进行快速审核,延长了审批时间,严重降低了维修的效率。
2.2常规的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常规检修模式而言,由于其系统内各部分孤立存在,使得相互间的信息无法交换,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排障工作的效率。同时,由于常规的检修模式缺少相应的监测技术,当出现故障时,大多数需要用户进行自我维修,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用电体验,对于企业而言将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常规的检修模式缺乏有效的调度,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点、故障原因无法进行及时了解,严重影响了抢修的工作效率。
3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构建方案
某供电企业所构建的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是在国网 GIS 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联合 95598 客服系统、MIS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负控系统等既有系统,对系统间的功能接口进行集成整合,例如,MIS 营销系统、负控主站系统、95598 坐席系统等,
从而达到交互共享系统间数据资源的效果。这种交互共享,可以保证配网出现故障时,客服人员、抢修人员可以在用户报修之间,便准确了解配网故障运动工况,并且一体化调度系统内部的智能模块已经形成了合理化服务策略。配电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可以通过一些系统接口,例如MIS、GIS以及95598,掌握用户基本信息、故障设备台账等,通过智能软件的分析,为客服人员、抢修人员制定相应决策,以此促使故障抢修实现可视化、主动化、实时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4配电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应用分析
4.1故障报修
(1)客户报修
配电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有机结合了 95598 客服系统,可以实时传递终端用户信息。用户报修时,通过一体化调度系统,95598 客服人员可以准确了解用于的特征信息,并通过 GIS 地理图形,对用户地理位置进行准确标注,确保客服人员可以对抢修工作进行合理化调度。
(2)故障定位
①借由接口,获得负控主站、MIS 及SCADA 等系统内部的故障信息;
②巡检人员通过 PDA 终端,将巡检发现的故障,或是安全隐患上传至系统,系统结合信息严重程度、来源,借助国网 GIS 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地理图形,区别展示并定位相关信息,通过故障信息、GIS 地理图形,运检人员可以准确定位故障来源,并获取相关
实时信息,进而有效处理故障。
(3)抢修工作单
系统遵循《抢修工作单》中对故障信息的需求,自行读取相关系统中的故障类型、地址以及用户资料等信息,填写完成《抢修工作单》后,可以对抢修队伍进行智能优选,以此保证抢修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参考 GIS 地理图形上车辆分布状况,可以智能明确故障区域距离最近,且为待命状态车辆的信息,从而指派抢救车辆配合抢修人员工作;除此之外,参考SCADA系统,对故障相关信息进行明确,例如,周边配电装置、故障部位、基本线路等,从而发放事宜的抢修工器具、材料。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缩减抢修时间,还能提高抢修可靠性,强化用户服务满意度。
(4)评价
完成抢修工作后,95598 客服人员会参考故障处理单,回访用户的服务满意情况;并做好评价单、竣工单、任务单的关联工作,确保调度审批人员可以综合审核评价工单,从而及时有效的明确不足之处以及服务可优化之处,有利于对抢修质量进行监督、完善抢修任务,并可以作为参考信息,为此后的管理评价工作服务。
(5)抢修统计
参考设置时间需求,该系统可以对特定时间段内的故障信息进行自动化统计,并借由曲线图、柱状图、列表等形式,同期对比分析各种故障信息,进而明确故障率较高的类型、线路,为决策人员制定整改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4.2 GPS 车辆定位跟踪
当抢修中心获得故障信息或接到国家电网客服的抢修电话后,就会参照系统 GIS 智能定位分派人员和车辆安排决策进行人工复核,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完成抢修人员及车辆安排。系统实时获取抢修车辆上车载 GPS 返回的定位坐标信息,并结合 GIS 地理图形合理优化抢修车辆行驶路线,以达到车辆行驶路径实时跟踪和动态优化,缩短抢修时间。
4.3材料与工器具管理
一体化调度系统可以参考抢修人员的故障现场描述信息,自动登记故障抢修所需的材料、工器具的调度信息,缩减材料、工器具申請、审批时间,不仅可以提高配网抢修管理的精细化,还能强化抢修效率、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使配网故障引发的损失降到最低。在配网故障抢修的过程中,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能够科学合理的调度抢修人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的缩短了抢修的时间,提高了抢修的技术含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兴东.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探讨[J].工业 b,2016
[2]刘贤杰,张钟秀.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
[3]汤 亮.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
[4]郑 刚.电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决策系统[J].农村电工,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