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来源:智榕旅游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卷的试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着称的是 (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 )

A.正声雅乐 B.贵族诗歌 C.宗庙祭祀乐歌 D.民间歌谣 3.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4.下列属于曹操的作品是( ) A.《陌上桑》 B.《行路难》 C.《短歌行》 D.《兵车行》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

A.《尚书》 B.《孟子》 C.《庄子》 D.《礼记》 6.《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D.严刑峻法,奖励耕战 7.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燕歌行》,其作者是( )

A.曹丕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8.《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反语 D.拟人 9.《山居秋暝》是( )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乐府诗 10.李煜是 ( )

A.唐代词人 B.南宋词人 C.北宋词人 D. 五代词人 1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12.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

A.田园诗 B.讽喻诗 C.弃妇诗 D.爱情诗 13.先秦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4.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15.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

16.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源头是( )

A.《楚辞》 B.《左传》 C.《诗经》 D.《论语》 1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悼亡词 B.中秋词 C.端午词 D.爱情词 18.“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一般用法 19.《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

A.刘向 B.左丘明 C.司马迁 D.战国史官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 A.《行路难》 B.《杜陵叟》 C.《蜀相》 D.《泊秦淮》 21.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22.“日薄西山”这个成语源自( )

A.《陈情表》 B.《寡人之于国也》 C.《谏逐客书》 D.《季氏将伐颛臾》 23.下列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是( )

A.曹操 B.陶渊明 C.王维 D.居易

24.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郊 C.王昌龄 D.贾岛 25.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辛弃疾 C.柳永 D.苏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 _____________,人生几何? 27.倡导“三界革命”的________。

2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 29. __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30.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31. 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32. ____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33.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

34.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的是__________。 35.《白鹿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每小题1分,共10分)

36. 姜氏何厌.

之有? 37.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8. 泰山不让.土壤。 39. 上下相孚.,才德相位。 40. 引.

绳而绝之。 41. 旁观者徒.艳慕其功之成。 42.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3. 养其根而俟.其食。 44. 举地千里,至今治.

强。 白 45.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四、翻译: 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10分)

46.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47.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8.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9.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50.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五、理解与分析 (第51、53、55题各7分,第52题8分,第54题6分,共35分) 5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 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 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请回答:

(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细节刻画南霁云?(4分) (2)这两个细节表现了南霁云什么性格特征?(2分)

(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1分) 5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请回答:

(1)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这种变化凶何而起?(1分) (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箫声的?(3分)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3分) 53.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请回答:

(1) 这段文字中孟子是如何评价梁惠王治国的?(3分) (2) 孟子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观点的?(2分) (3)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 (2分) 5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

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请回答:

(1)概括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2分)

(2)文章结尾的家境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有什么表现作用?(2分)

(3)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2分) 5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

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它大概在想心思。不管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断的喧嚣、熙攘的行人的漩涡里,那它就不会不想心事…… 请回答:

(1)作者描绘暮色晦暗,湿雪飘飞的景色有何作用?(2分) (2)马车夫披雪呆坐说明了什么?(3分)

(3)这段文字对小母马的描写有何意义?(2分)

六、诗词赏析(10 分)

56.阅读下面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短文。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作文 (50分)

57.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罗曼·罗兰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渺小的人与最伟大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这就意味着,人生就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大学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5 分)

1-5BDDCD 6-10CACAD 11-15BCDBD 16-20CBBAA 21-25BA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对酒当歌 27.梁启超 28.《吕氏春秋》(《吕览》) 29.春蚕到死丝方尽

30.千树万树梨花开 31.泣涕涟涟 32.空山新雨后 33.长使英雄泪满襟 34.白居易 35.陈忠实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每小题1分,共10分)

36.满足 37.靠近 38.推辞、拒绝 39.信任,融洽 40.拉 41.仅仅,只是 42.祈祷 43.等待 44.安定,安稳 45.刚才

四、翻译: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10分) 46. 岂不要责备你们吗? 47. 认真搞好学校教育

48. 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所耻笑。 49. 给他粗恶的东西吃。

50. 就修治好仁义道德的教化来招致他们。

五、理解与分析 (第51、53、55题各7分,第52题8分,第54题6分,共35分) 5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1)拔刀断指,抽矢射塔。

(2)表现了南霁云疾恶如仇、忠心为国的性格特征。 (3)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5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1)由乐转悲。箫声。

(2)一是直接描述箫声的哀怨情调;二是写箫声细长悠远的余音;三是写箫声的感人效果。(3)通感(答“比喻”也算对)。 5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1) 梁惠王与邻国之君没有根本的区别。 (2) 类比法。

(3) 五十步笑百步。 5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1)父亲晚年心境的颓唐。

(2)既显示动荡不安的生活境遇,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 (3)外在行为或“以外显内”的心理刻画方式。 5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1)渲染阴冷凄凉的气氛,为人物的悲剧做铺垫。

(2)说明他已很长时间没有揽到活儿,也暗示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麻木。 (3)以马对应人,暗示出马车夫牛马一般的处境。

六、诗词赏析 (10分)

56.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短文。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关于母爱的诗,作者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全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开头两句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用白描手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七、作文 (50分)

57.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罗曼·罗兰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渺小的人与最伟大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这就意味着,人生就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