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组织会议者的工作任务

组织会议者的工作任务

来源:智榕旅游


组织会议者的工作任务

1、安排议题

先急后缓,即把急需解决的问题排在前边;先重后轻,即把重要的棘手问题排在前边;先同后异,即把性质相同、互相有联系的问题排列在一起,不属同类的问题要插在中间;先宽后窄,即把保密性较强的议题放在后面,以便有关人员到会和有关人员退席;准备些后备议题,以便在会议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拿出来供会议讨论。

2、提名与会人员

与会人员有三类:会议主持人、会议出席人员、会议列席人员。应该列席的要防止遗漏,否则影响会议对某些问题的议决;不需要列席的要从严管理,列席人员过多会影响会议质量;遗漏应当与会的人或把不应与会的人召集来开会,都会造成工作被动。

3、发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分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标题包括“单位名称、会议名称、会议通知等。大型会议,如各种代表大会的通知要编发文号。一般性的日常工作会议,可只写会议通知而不编发文号,会议单位应写在通知正文下面并注明年、月、日。正文应写明何单位、何时、何地、开何会议,会议的目的、期限、内容、日程,与会人员应做哪些准备,报到时间、地点等等。文字要简明、准确。

4、报名

接到与会人员报名后,会议工作部门应当为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制发证件、排列坐次、准备文件、安排食宿和交通工具等。报名一般采用信函、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等形式。许多会议的与会人员不是指定某个人,因而与会人员经常发生变化,会议秘书人员接到更换信息后,应立即做好相应的修正工作,如换发证件、调配住宿等。

5、报到

指与会人员到达与会地点并告知会议秘书部门。报到时会议秘书人员应将事先准备好的文件袋(包括文件、证件、餐券和会议用品等)发给本人,同时注意登记到达的时间和随员人数情况。要随时掌握报到人数,发现该报到而未及时报到的应抓紧催促,保证其按时参加会议。尤其应注意有外埠代表参加会议的报到工作。

6、与会人员编组

在确定了与会人员名单之后要对与会人员进行分组。编组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地区编组,二是按专业编组。编组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小组活动或分组讨论等。大会中间常常需要穿插小会(或者说小会是整个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的许多具体工作要靠小会去完成。许多具体议题总是需要分组进行讨论研究的。与会人员的编组名单,最后要经领导审定。

7、布置会场

应根据会议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一般大中型会议的会场布置应设主席台与代表席,在许多情况下,主席台与讲台是合二为一的。中小型会议的主席台应与代表席更近一些。另外要注意设置一些标记牌放在桌子上,以标明哪里是主席(包括会议主持人)的

位置,哪里是代表席,哪里是列席人员席,哪里是记者席等等。还要注意根据会议需要悬挂旗帜、徽牌、横幅等等。

8、排列坐次

大中型会议须以此来保证开会的秩序。凡是固定坐次,应在出席证上注明坐号,或者在会议桌上摆置名签,并同时印制”坐次表”发给与会人员。与会人员第一次入场时,会议工作人员应做适当的引导。并非所有的会议都要排列坐次,多数会议可自由就坐,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9、制发证件

一般来说重要会议须制发会议证件,以便证明与会人员身份,保证会议安全及会场的秩序,统计到会人数。证件一般分为出席证、列席证、来宾证,另外还有工作证、记者证等等。制发证件要简明美观。

组织会议的要点

一、会前准备

1.记录室

大型的会议一般可有一个记录室,它是控制和调配音响效果、视听设备以及安放必要的会议所需的一切相应设备的理想场所。一般的面积为8m2~18m2。音像师可在此放置调音台,安装灯光控制按钮、各种接线板、总供电开关以及放音、放像设备的开关等等。内设几把坐椅以供工作人员休息时使用。如需要还可为记者准备电话、传真机或文字处理

机、打印机等设备,以方便传送各种信息。当然,一定要准备好各种录音、录像设备,以利于会议秘书圆满完成会议的记录工作。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此控制放映机、幻灯机、电脑等,以供演讲者使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间小小的记录室可以容纳整个会议要求的全部硬件。一个大型的会议,与会者往往很难听清、看清,会议的精神往往不能够清楚地传达,有了记录室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2.安排餐饮

3.安排停车

必须做好车辆的管理工作。会议的车辆管理包括车辆的组织、调度、车况检查以及停车管理、驾驶员的管理、派车用车等。

会议秘书人员应该清楚每个与会者到达、离开的日期和时间,安排人员在机场、车站接待,有自己车队的要与车队事先拟定接送与会者的细则,无自己车队的要备有出租汽车机构的名单、电话,计划好租车事宜:用车日期、时间,需要多少坐位的车以及需要几辆等。如有与会者要求自己租车,应该提供帮助并做好记录。

关于接送与会人员的车辆停放问题,要有物质保证并确保安全。所有车辆到会前检查停车场的容量是否足够,确定供电系统是否正常。无论是地下停车场还是地上停车场,都要安排固定人员看管,负责引导车辆入位,确保秩序正常。

4.电话联系

邀请与会者是召开大会的序曲。一个延续1天~3天的重要工作——电话联系,是需

要认真对待的。在会议召开的前一个月,就得有人天天坐在电话机前,一个个确认被邀请者是否出席,因为接到邀请的人往往疏于回复。

5.预定和检测视听设备

如果公司不是经常召开需要较多视听设备的大型会议,可以向专业的机构租用这些设备。要在会前预先试用并能熟练掌握,从电源开关开始逐一进行检查,并进行音、像等的试播试放,以确保这些设备完好并保证在所有的坐位上都能看到图像。

6.监督会议安排

会议的监督安排主要体现在催办工作上。

首先明确催办对象与催办时限。一般应比会议各项工作的承办时限提前一至二天,即对有关承办部门是否把催办事项及时办理完毕进行查询、督促。如遇特殊情况或办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措施,保证被催办事项的有效处理。

其次是填写催办登记。催办对象与催办时限一经确定,便应立即登记交办。可采用簿式登记方式的催办卡,也可采用电脑登记的办法,将催办事项输入电脑,同时填写一份催办单随文件发给承办单位,催办时限一到,电脑便能自动将当天需完成的催办事项显现出来。

催办的要求,即建立催办系统明确分工。通常文件由秘书、文件管理人员进行催办,重要会议文件由各级领导人员亲自负责。

建立催办的登记报告制度。对需要催办的文件以表格或卡片的形式逐件进行登记,并

追踪记录催办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汇总上报,向领导反馈信息。

坚持全面、及时的原则,这对会议与活动的组织很重要。全面地调查和反映会议文件的处理和实施情况,及时督察及时反馈,保证文件及时办理完毕并发挥效用,惟其如此,催办才能真正成为加速文件运转的”催化剂”,以确保会议与活动的高质量完成。

二、准备文件

1.准备并检查文件的准确性

准备和检查文件的准确性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必要的任务,文件主要是会议日程、会议通知、主席日程和报告。检查文件的准确性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每一项细节,尤其是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与会人员名单、车辆、会议名称、出席人数、主持人名宇等,要确保每一项都与实际相符。

会议的日程要尽快检查核对,印发给与会者,以便主办单位人员同与会者能尽快熟悉,互相沟通。

制定会议生活管理的计划,必须了解将要召开的会议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如会议日期、会议规模、会议日程(或议程)、会议通知、主席日程及报告等,根据掌握的总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然后报请会议主管领导审批。计划一经批准就要立即着手实施。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应对准备工作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确认没有问题以后,把准备情况向会议主管领导汇报,并将计划印制成图表分发大会使用。

2.整理文件

印制讲话稿、会议日程安排表、会场指示图、宾馆内部示意图,并将以上文件及附送的本市交通图等装订成册,注意不要缺页要便于携带和查阅。印制这些文件要根据与会人数并注意留出足够的份数,以备与会人员遗失文件时用。印制好的文件要根据与会人员不同的单位、部门、级别整理好,以便分发。

3.分发文件

人数较少的小型会议,会议的资料可放置于会议室的桌面上。较大规模的会议可在与会人员签到时由工作人员分发给与会人员(餐券可以根据会议长短一次发给与会人员或每天发给与会人员)。

组织会议的会前准备

1.记录室

大型的会议一般可有一个记录室,它是控制和调配音响效果、视听设备以及安放必要的会议所需的一切相应设备的理想场所。一般的面积为8m2~18m2。音像师可在此放置调音台,安装灯光控制按钮、各种接线板、总供电开关以及放音、放像设备的开关等等。内设几把坐椅以供工作人员休息时使用。如需要还可为记者准备电话、传真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印机等设备,以方便传送各种信息。当然,一定要准备好各种录音、录像设备,以利于会议秘书圆满完成会议的记录工作。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此控制放映机、幻灯机、电脑等,以供演讲者使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间小小的记录室可以容纳整个会议要求的全部硬件。一个大型的会议,与会者往往很难听清、看清,会议的精神往往不能够清楚地传达,有了记录室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2.安排餐饮

3.安排停车

必须做好车辆的管理工作。会议的车辆管理包括车辆的组织、调度、车况检查以及停车管理、驾驶员的管理、派车用车等。

会议秘书人员应该清楚每个与会者到达、离开的日期和时间,安排人员在机场、车站接待,有自己车队的要与车队事先拟定接送与会者的细则,无自己车队的要备有出租汽车机构的名单、电话,计划好租车事宜:用车日期、时间,需要多少坐位的车以及需要几辆等。如有与会者要求自己租车,应该提供帮助并做好记录。

关于接送与会人员的车辆停放问题,要有物质保证并确保安全。所有车辆到会前检查停车场的容量是否足够,确定供电系统是否正常。无论是地下停车场还是地上停车场,都要安排固定人员看管,负责引导车辆入位,确保秩序正常。

4.电话联系

邀请与会者是召开大会的序曲。一个延续1天~3天的重要工作——电话联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在会议召开的前一个月,就得有人天天坐在电话机前,一个个确认被邀请者是否出席,因为接到邀请的人往往疏于回复。

5.预定和检测视听设备

如果公司不是经常召开需要较多视听设备的大型会议,可以向专业的机构租用这些设备。要在会前预先试用并能熟练掌握,从电源开关开始逐一进行检查,并进行音、像等的

试播试放,以确保这些设备完好并保证在所有的坐位上都能看到图像。

6.监督会议安排

会议的监督安排主要体现在催办工作上。

首先明确催办对象与催办时限。一般应比会议各项工作的承办时限提前一至二天,即对有关承办部门是否把催办事项及时办理完毕进行查询、督促。如遇特殊情况或办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措施,保证被催办事项的有效处理。

其次是填写催办登记。催办对象与催办时限一经确定,便应立即登记交办。可采用簿式登记方式的催办卡,也可采用电脑登记的办法,将催办事项输入电脑,同时填写一份催办单随文件发给承办单位,催办时限一到,电脑便能自动将当天需完成的催办事项显现出来。

催办的要求,即建立催办系统明确分工。通常文件由秘书、文件管理人员进行催办,重要会议文件由各级领导人员亲自负责。

建立催办的登记报告制度。对需要催办的文件以表格或卡片的形式逐件进行登记,并追踪记录催办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汇总上报,向领导反馈信息。

坚持全面、及时的原则,这对会议与活动的组织很重要。全面地调查和反映会议文件的处理和实施情况,及时督察及时反馈,保证文件及时办理完毕并发挥效用,惟其如此,催办才能真正成为加速文件运转的”催化剂”,以确保会议与活动的高质量完成。

选择会议地点

在任何会议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什么场合,都要保证与会者集中精力开会,但不要让他们舒适得想打瞌睡。检查并使外面噪声保持在最低水平,取暖和通风设备要有益于会议工作,但不要过分。大凡房间带有很好的空调但缺少自然光,而自然光对于维持一种活跃的气氛是重要的。

有几个原因使会议场所选择得不好。当你寻找和预定会议场所时,应预计到并避免下列常见的缺陷:

(1)参加会议的人比预计的要多——房间不够大,人们感到不舒服,或出席人数比预计的少得多,空荡荡的房间令人尴尬。

(2)空调不合适,房间闷热气温太高,难以调节。

(3)会议中的灯光开关或插头出现技术问题。

(4)会议地点或附近缺少服务部门,如咖啡厅、银行

http://www.china-mishu.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