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摘要]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戏”,最好的智力开发形式就是“玩”。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不仅可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拓展创造力等,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交际本领。无数事实证明,爱玩的孩子都很聪明,这绝对不是巧合,教育只是辅助因素。因为孩子在玩中充满了积极性,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思想在不断地闪出火花。总之,玩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作用巨大。
关键词:玩 游戏 区域活动 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 学习品质
[正文]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戏”,最好的智力开发形式就是“玩”。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不仅可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拓展创造力等,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交际本领。无数事实证明,爱玩的孩子都很聪明,这绝对不是巧合,教育只是辅助因素。因为孩子在玩中充满了积极性,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思想在不断地闪出火花。总之,玩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作用巨大。
随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在幼儿早教中被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幼儿园的活动区域的划定就成为了刚需。许多幼儿园为满足幼儿的需求,打破传统的空间单一布局的模式,在幼儿园内灵活的设置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区域,给幼儿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然而在不少教师、家长的意识深处,幼儿的游戏总被认为是瞎玩,没意思,学不到什么东西;幼儿自己的生活不过是琐碎、零乱、无意义的玩耍。在某些成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地认为“灌输”、“训练”、“成人讲、幼儿听”是最好的教与学方式。显然,这些看法与做法是不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的。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这些教育观念,才能让幼儿享受属于幼儿期的独特生活,体验游戏娱乐,亲自动手,交流,表达自己所带来的自由的、富有激情的、成长的快乐,彻彻底底摆脱小学化幼教所带来的问题,从成人功利主义的
教育中出来,身心健康地获得发展。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对幼儿园开展区域自主游戏活动的必要性展开论述。
1.
通过脑科学研究表明
1.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孩子都有非常值得炫耀的才能潜力可供开发,所有的孩子都拥有足够多的智力因子去创造人生的美好未来。成才者与未成才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潜在的才能品质没有被埋没,而后者的潜能却不幸被埋没了。
2.
孩子的潜力是极大的,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出来,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呢?中国的孩子大多是在教育中长大的,先天的营养中最缺乏的便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玩”。俗话说得好,“聪明的孩子都爱玩,而问题儿童则是过于听话与依赖。”孩子的天性本身就是玩,我们不应该压抑孩子的天性,它不仅可以拓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对未知的探索能力,对事物的洞察力等,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非智力因子,例如:交际本领。
2.
区域自主游戏活动的简单介绍
1.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健康良性发展,为此幼儿园针对性的为幼儿设置了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希望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合理的人员配置组织幼儿在这里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进行交流合作,观察探索。区域活动旨在为儿童创造一个轻松自由,能够广泛学习,激发兴趣,舒适且安全的活动空间。在这里,每个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活动,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身发展需求,自主的选择伙伴与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东西,相约进行探索发现,可以寻找最适合自己学习方式,体验到快乐、成功和自信。相对于其他幼儿园教育活动而言,区域自主活动能够使幼儿主动的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并
通过游戏表现出来,老师也可以因材施教。因而可以更好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个性化学习与探索。
3.
符合幼儿的整体思维方式
1.
幼儿的学习方式其实很简单的,就是直接客观的学习,幼儿的脑子还没有很好的发育,过于抽象的东西他理解不了,所以幼儿学习的内容多半来源于生活,最多只是生活的拓展。幼儿的这一学习特点是由其年龄特征、认知特征、所持经验的特征等所决定的,幼儿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激情。教育研究表明,幼儿学习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知识:“一种是成人教给他们的现成知识,另一种则是在游戏中‘自我学习’的知识。”成人“教”的知识幼儿往往容易忘记,而他们自己在游戏自主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却能够长久法案保持并使用。
2.
其实,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幼儿时期是整个人生的最初级,阶段,是对世界最开始的认知,而有意义的游戏则是帮助幼儿构建这种认知最有效的方式,游戏中的幼儿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者”。因此学习的效果最好。
4.
幼儿园开展区域自主游戏活动对实施《指南》的意义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示我们:合理的游戏安排能够激发幼儿的潜力,是幼儿发展自身的重要途经。其中强调了区域活动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一个活动,学习是目的,游戏是途径。在广泛的实践中,区域活动的确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其主要特征是能够培养幼儿,互助,互学,互爱,以及自学,自爱,自乐的关键能力,是培养幼儿健康发展的持续探索。
2.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手段,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不知不觉中便获得知识”,这也是我国学前教育一直秉持的一个方针。就这一方针的重要性而言,我们能从幼儿和教师两方面加以论证。对于幼儿来说,不能单就进行理论教学,这不但抑制了幼儿本身玩的天性,还把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给压制了。这不符合他们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对于教师来说,学期教育相比起学校教育挑战性更高,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无法进行普泛化的教育,只能进行针对教育。因为组织和指导儿童游戏的专业技能,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专业能力,是其他学段教师难以取代的。因此,对儿童游戏的把握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体现。
5.
幼儿园开展区域自主游戏活动能实现教育目标。
1.
幼儿的全面发展目标包括认知、情感、技能等,这些内容有的通过上课的讲解来实现,有的则需要通过操作、实践来完成,幼儿在操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善用各种感官的特点,在探索中不断发现自己和世界的奥妙,积累经验,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会与同伴和玩具互动,在互动中可以透过当时的情境真切地感受不同角色带来的情感体会,从而得到内心的愉悦。 这也就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不同的需求,达到了让儿童在游戏中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2.
实践结果还证明,通过区域规则意识的培养、材料的选择和灵活呈现形式的选择、增强幼儿自我评价等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激情,引导幼儿能够正确的寻找合理的学习方式,以及塑造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为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幼儿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获得很大的益处,使幼儿受益终身。
6.
区域活动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关注幼儿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握其个性,以切合实际的指导策略来指导幼儿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观察,并依据观察结果制定接下来的课程及活动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选的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同时教师可以参与一些活动,与幼儿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与幼儿的情感,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
开展区域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置及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幼儿园课程背景、活动室空间设置、区域材料提供和内容来源,教师指导等重要因素。 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中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区域活动会让教师勤于探索,专业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创新意识和敬业品质都会得以提升。许多敬业的幼儿园教师常常放弃自己的业余时间,甚至发动自己的朋友圈,为丰富区域活动的各种场景而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创造,并鼓励幼儿和家长在生活中也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从而丰富区域活动的本土特色。
文献:
秦元东、 王春燕 ,《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 2008.10 李秀梅,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几点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6)38-0223-02
任晓迪,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读与写杂志,(2018)07-021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