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部分(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í) 娴熟(xián) 芋梗汤(gěng) 一瘸一拐(quã) ....B.匿名(nì) 精髓(suǐ) 血渍(zì) 半身不遂(suì) ....C.七杈(chà) 解剖(pōu) 消弭(mí) 樱花(yīng) ....D.绯红(fēi) 深谙(ān) 绽开(zhàn) 吮吸(shǔn)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B.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卲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 凰岛。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学生应遵守中学生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虽然让人难以相信,但却确有此事。他就是凭借一张假证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大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 兴,自立于世界民族。
B.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C.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里不发生伤害事故,学校体育教师采取了许多有效 措施。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必以情 (根据) 以残年余力(凭) ..以塞忠谏之路(以致) 以彰其咎(来) ..B.又何间焉(代这件事) 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 ...惧有伏焉(在那里)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原因) ...C.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虽欲言(虽然)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D.庶竭驽钝(低下的才能) 由是则生(因为 由于) ....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人恒过(犯过失) ...
6.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狮子岭清凉台两次看东方日出,第一次去迟了些,我只能为一片雄浑瑰丽的景色欢呼,第二次我才虔诚地默察它的出现。 ,可是它自己却在通体的光亮中逐渐隐着身子,和宇宙融为一体。
第 1 页 共 4 页
①它的光辉立即四射开来 ②随着它的上升,它的颜色倏忽千变,朱红、橙黄、淡紫„„③先是看到乌云镶边的衣裙,姗姗移动 ④它是如此灿烂、透明,在它的照耀下万物为之增色,大地的一切也都苏醒了 ⑤然后太阳突然上升了,半圆形的,我不知道它有多大
A.⑤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⑤① C. ④⑤②①③ D.③⑤①②④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古刹(chà) 贮藏(zhù) 阔绰(chuî) 花蕾(lěi) ....B.旋涡(wō) 喷薄(báo) 车辙(zhã) 寒噤(jìn) ....C.嶙峋(xún) 精髓(suǐ) 栈桥(jiàn) 焙烧(bâi) ....D.温馨(xīn) 腥臊(sāo) 稠密(chïu) 卓著(zuï) ....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 A. 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要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要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
B.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
C. 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D. 站在鱼池旁,你可以看到鱼的游泳动作:倏忽远逝,骤然起动,或跳跃腾空,或翻身转向„„真是游姿多变,十分自在。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前不久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
C.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坎的石头了。
D.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论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 A.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B.我有一个儿子,生活过得很幸福。
C.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很渺茫的。 D.今天开会他为什么不来?大概是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欲穷其林(走到尽头)肉食者鄙(行为恶劣)以遗陛下(给予) ...B.去国怀乡(离开) 余悲 之(感到悲哀)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C.见渔人,乃大惊(竟然)小大之狱(案件)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
D.颓然乎其间者(在) 时时而间进(表并列)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从前) ...12.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 (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壁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
A.①②④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①⑤④
第 2 页 共 4 页
(二)阅读文章,,完成13—19题。( 14分)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3.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
14.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
第 3 页 共 4 页
15.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2分)
16.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2分)
17.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2分)
18.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2分)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
19.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3分)
20.相关链接。 请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父 亲(节选)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 把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 一壶老酒
(1)《善良的种子》一文侧重凸显父亲的善良;而《父亲》(节选)则侧重表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划线的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父亲怎样的形象?(3分)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