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展

青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展

来源:智榕旅游
国睚|国—盈同2013年9月第1 1卷第26期 ・文献综述・335 青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展 黄 卫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梧州543002) 【摘要】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茵,阴性球茵和螺旋体感染,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特点,最常 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在各类抗生素中最高,为3%-6%。为此选用头孢类药物进行皮试,本文对青霉素类过敏者 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皮试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26-0335-02 对青霉索过敏的患者接触该药后,无论何种年龄、性别、给药途径 头晕、心慌、恶心等不适,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评价:患者理解 (注射、口服 外用等)、剂量或制剂,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的目的并愿意配合;操作程序规范,皮内注射方法 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制剂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 正确,试验结果判断准确,患者安全、满意。 药,同时要加强青霉素使用前后的观察,及时发现过敏反应并处理。 2青霉素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的使用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及试验方法 头孢菌素类为半合成的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 j,其化学结构主核为 1.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7-氨基头孢烷酸,与青霉素基本结构相似,抗菌机理也相似。与青霉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体(6- 素有交叉过敏反应,也可出现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管神经 氨基青霉烷酸)、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作为 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与青霉索相似,但严重反应少见, 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多糖及多肽分子结合形成全抗原,使T 在临床应用中约5%~10%的青霉素过敏者对头孢菌素类也可过敏。因 淋巴细胞致敏,产生特异性抗体IgE,lgE黏附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 此,对青霉素过敏者服用头孢菌素时要慎重。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 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该抗 在病情需要时可考虑应用头孢菌素类,但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史者则 原时,抗原即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相结合,导致细 应慎用,并做好一切抢救措施。对青霉素有过敏性休克者,应避免采 胞破裂,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 用头孢菌素类 。 质分别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 3头孢类药物的皮试事项 高,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J。 需要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前,为避免发生过敏反应,都要 1.2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进行皮试 】。同时,由于这两类药有交叉过敏反应,因此似乎皮试结 目的判断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作为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 果也能互相参考 】。比如,凡青霉素皮试阴性者,可选用青霉素或头 操作过程” 评估:①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用药史、过敏史、 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则禁用这两类药物,转而选择克林霉 家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禁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者 素、磷霉素等药物。 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做试验。②患者局部皮肤的完整性等。计 目前临床中存在这样一些状况,有的患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出现过 划:①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②用物准备:基础治 敏反应而使用头孢类药物却未见过敏反应发生 J;有的患者对于头孢类 疗盘、lmL注射器、2 ̄5mL注射器、4 ̄5号、6-7号针头、注射用青霉 药物过敏,使用青霉索类药物则未见过敏反应发生。所以患者经常需要 素、生理盐水。抢救用物:0.1%盐酸肾上腺素、急救车、氧气等 】。 先后接受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两种皮试。先进行青霉素皮试,遇其阳性时 ③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适宜。④患者准备:患者了解青霉素 再进行头孢菌素试验;对已知头孢类药物过敏者,直接行青霉素皮试, 过敏试验法的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实施:①皮内 皮试阴性时选择青霉素类药。有些医院则套用《基础护理学 中青霉索 试验液的配制:青霉素试验液以每毫升生理盐水内含青霉素200~500U 皮肤试验的配制方法,稀释配制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其他抗生素 为标准,注人皮内的剂量为20-50U(0.1mL)。具体配制方法如下: 皮试液,对所用药物均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减少用药中的隐患H。 将4mL生理盐水注入含青霉素8O万u的密封瓶内,溶解成含青霉素20 从观念上来讲,这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因为尽管青霉素和头孢 万U/mL水溶液。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lmL,则lmL内含青霉 菌素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但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使用头孢类药物 素2万U,将药液 昆匀。弃去上液0.9mL,剩余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 不一定安全;青霉素皮试阳性者不一定不能使用头孢类药物,因此不 lmL,则lmL内含青霉素2000U,充分}昆匀。再弃去上液0.9mL,剩 能用青霉素皮试阴性指导使用头孢类药物。 余液0.1mL(或弃去0.75mL,剩余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lmL,则 参考文献 lmLl ̄含青霉素200U(或500U),充分混匀,配成所需浓度的皮试 [1]赖菁,淦伟强,黄丽芬,等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素交叉过敏2例并文 液。②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前臂掌侧下段,按皮 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0):165—166. 下注射方法注人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20min后 [2]李凤美,赵让.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J]当 观察 判断试验结果并记录。③试验结果判断阴性:患者局部皮丘大 代医学(学术版),2008(3):201.202. 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患者局部皮丘 [3】 李江利,卫江英,王凯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过敏性休克[ 现 隆起,出现红晕硬结,直径>/cm,周围出现伪足并伴有痒感。可有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87—88. 336・文献综述・ September 201 3,Vo1.1 1,No.26圈衄 [4】 张芹.2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改用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的讨论[J]. Staphy1ococcus aureus[J].J Infectious Diseases,1980,141(3):289. 全科护理,2010,8(14):102・103. 【7]Fradet G,Brister S,Richards GK,et a1.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5]李玉容.头孢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的临床观察与对策 vascular surgery: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four commonly used [J].医药前沿,2012,2(36):357—358. cephalosporins[J].J Vascular Surger ̄1986,3(3):258. [6]Goldman PL,Petersdorf RG.Importance of beta-lactamase [8]陈历雄,李艳卿,邓伟坤肯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 inactivation in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endocarditis caused by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70-71. cT及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探究 管莱琪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l 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是冠动脉血管成像的两个重要过程。目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除了CT和磁共振阶段之外, 还有数字减影阶段。目前CT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非常广泛,但是目前该技术还存在辐射较大等缺点,因此研究一种低辐射的CT 成像方式非常必要。当前磁共振成像技术使用的不是很广泛,但是却潜力无穷,至于数字减影阶段则已经成为一种金标准。本文主要对 CT以及磁共振两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技术,从而更好运用于实际。 【关键词】CT;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 章编号:1671-8194(2013)26-0336-02 冠状动脉成像主要是用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或者冠心病, 种既能够保障图像质量,又能够减少辐射的CT成像技术。目前,低辐 这种技术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 射剂量的CT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有研究表面,当人体的心率不 断技术中,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按照成熟度,从较为成熟到未成熟依次 大于70次/min时,那么使用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成像扫描不 为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磁共振冠 但没有较大的辐射,得到的图像也比较清晰,完全能够满足医生通过 状动脉成像技术【】.。本研究对、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和磁共振 图像诊断疾病要求。在多层螺旋CT类型中,320 ̄CT使用过程中若合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两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这两个技术的应用进展。 并前瞻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那么将能够实现低辐射剂量成像 1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的目的 。 1.1发展现状 1.3临床价值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CT冠动脉成像多属于多层螺旋式,如64排 有多想研究和实验证明,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血管狭窄诊断中 CT冠状动脉成像,该技术能够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中应用,具有扫描 能够具有极高敏感度,可以说在这类血管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预测价 速度快、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以及探测范围广的特点。一些CT冠状 值。且这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还具有时间和空间分比率都极高、 动脉成像无法对心脏冠状动脉血管进行扫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心脏 且扫面速度快以及无创的优点,对于提高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上的价 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不停跳动的,因此若成像技术的扫描时间不够 值具有重大意义。 快,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那么就无法准确收集到心脏的心率变化情 2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况。对临床经验分析和总结得出,要对采集心脏心率变化情况,最好 2.1特点 选择在心室舒张时期进行,主要是因为该时期心室壁的运动幅度比与 相对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具有的成像率高、辐射也高的特点, 其他时间段幅度小,因此,能够比较准确的得出心率数据。时下,CT 仍处在发展阶段的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却具有无辐射以及无创伤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进步,如第二代双源CT机架的 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除了在成像 转速速度已经短至0.28s,z轴覆盖范围和时间翻遍率也所有提高,分 上具有可重复性之外,还具有能够准确诊断血管壁异常的优点。另 别为38.4ram和75ms口】;最先进的一种多层螺旋CT有320 ̄),这种320 外,该成像技术在易损板块的治疗当中,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 排cT z轴的覆盖面积已经能够将整个心脏覆盖在其中,范围非常大, 在这类型板块中顺利完成诊断。 且这种多层螺旋CT心率的扫描和采集模式都已经转变,即采用的是容 2-2发展状况 积扫描方式,采集模式为单次心搏采集方式。总之,CT冠状动脉成像 目前,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空问和时间分辨率均处在发 技术无论是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亦或者扫描模式、扫描速度上都 展壮大阶段,如由于冠状动脉的主干和分支血管的直径都比较细, 取得极大的进步。 因此要求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要小于0.5mm,目前临 1.2发展方向 床上使用最多的3.0T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空问分辨率就高达 向低辐射转变。随着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 0.7 ̄0.9mm X 0.7 ̄1.5ram,相信不断发展下去,该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 成熟,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症状隐秘疾病的重要诊断 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4】。由于心跳和呼吸是时刻进行的,因此磁共振 方式,但是这种越来越广泛使用的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却具有高辐射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也与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一致,要提高成像概率, 的缺点,若无法处理这个问题,那么久而久之,这种技术所得到的成 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时间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其磁场具有的特 绩将被高辐射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抹平。针对这一显著问题,很多CT冠 殊性,在提高时间分辨率上采用的是多线圈并行采集的方式,这种方 状动脉成像技术研究机构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努力设计出一 式不但能够天宫扫描和成像的速度,且还能够减少高磁场给患者带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