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年广东卫生应急培训-突发性急性传染病防控课后作业答案汇总

2016年广东卫生应急培训-突发性急性传染病防控课后作业答案汇总

来源:智榕旅游
..

现场流行病学概述 1、流行病学中的预防共分为几级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6级

2、JohnSnow提出“霍乱毒”在人体内繁殖并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是在哪一年

A、1831年

B、1849年

C、1854年

D、1883年

E、1890年

3、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

..

A、必要且充分

B、必要但不充分

C、充分但不不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紧急准备周期的是

A、计划

B、组织装备

C、培训

D、演练

E、收集数据

5、下列不属于确定因果关系必须要满足的五条标准的是

A、联系的强度

;.

..

B、结果的一致性

C、递进关系

D、言之有理

E、生物学梯度

新发传染病概述 1、新发传染病是指在过去20年内在人群中的____有所增加或者在将来有可能增加的感染性疾病

A、患病率

B、发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死亡率

2、“传染病发生在以前没有发现的地方”,属于新发传染病分类中的第____类型

A、一

B、二

;.

..

C、三

D、四

E、五

3、新发传染病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杂,下列哪种新发传染病所占比例最大

A、病毒性

B、细菌性

C、寄生虫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

4、新发传染病通常不会体现的特性的是

A、能够造成跨区域甚至全球性播散

B、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

C、公共卫生医生不认识,难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

D、发生的时间、空间和人间具有确定性

E、蔓延范围、发展速度、结局很难预测

5、下列属于新发传染病促进因素的是

A、科技进步

B、医学发展

C、环境改变

D、人类及微生物的改变

E、以上都是

6、下列属于是新发传染病的危险因素

A、富裕

B、旅行或贸易限制

C、城市化

D、环境保护

;.

..

E、和平

7、下列关于全球新发传染病的概况,说法正确的是

A、新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交替并存的格局

B、过去30年中,全球新发30多种传染病

C、这些新发传染病55%为人兽共患

D、新发传染病只发生在贫穷的国家

E、近30年来中国新发10多种传染病

8、中国尚未发现

A、莱姆病

B、巴尔通体病

C、裂谷热

D、巴贝西虫病

E、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

;.

..

9、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可体现在哪些方面

A、居民生命及健康的威胁

B、经济发展的影响

C、社会稳定及安全的影响

D、国家(地区)安全的影响

E、以上都是

10、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不包括

A、加强监测与应对

B、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C、提高疾病治疗水平

D、建立应用研究的计划

E、加强信息交流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与应急处置 1、下列哪项不属于监测系统的基本特点

A、前瞻性

;.

..

B、时效性

C、稳定性

D、周期性

E、可比性

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

A、白喉

B、百日咳

C、破伤风

D、麻疹

E、人禽流感

3、下列哪种禽流感病毒未发现可导致人类的直接感染

A、H5N1

B、H7N1

;.

..

C、H9N2

D、H5N2

E、H7N7

4、下列5例病例中,符合流感监测中流感样病例的是

A、患者咳嗽3天,伴有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无发热

B、患者发热37.5℃,伴咳嗽、咽痛症状,持续3天

C、患者发热38.5℃,伴咳嗽、咽痛症状

D、患者发热38.5℃,伴头疼、嗜睡症状

E、患者发热39℃,伴头疼、嗜睡症状

5、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为1~7天,通常为2~4天

B、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检测到A群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后,必须开展亚型分析

C、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为2~14天,通常为2~10天

;.

..

D、SARS的的潜伏期为2周,通常为2~10天

E、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A型流感病毒

6、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人禽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

B、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死禽类

C、接触健康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会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D、暴露于禽流感病毒(H5N1)污染的环境是人禽感染危险因素

E、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人-人传播

7、在人禽流感疫情发生地,下列哪类人员不属于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

A、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开展捕杀、处理病或死禽的人员

B、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人员

C、禽类销售人员

D、送患者前往医院的合租住户人员

;.

..

E、与患者发病前10天共同旅游的游客

8、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实施7天医学观察期限暂定为

B、医学观察期间,活动范围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范围内

C、在进行医学观察期间,每日开展1次体温测试

D、在进行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38℃伴咳嗽应立即按人禽流感诊断程序开展排查工作

E、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也必须实施严密的隔离措施,限制活动

9、发生动物疫情的地区,应急监测开始于农业部门发现疫情之日;止于农业部门解除封锁后的第几天?

A、7天

B、10天

C、14天

D、21天

E、1个月

;.

..

10、界划分上下呼吸道的标志是

A、咽部

B、喉部环状软骨

C、口腔

D、支气管

E、气管

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 1、发生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哪个型别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以上都可以

E、以上都不可以

2、构成流感大流行的条件有哪些

;.

..

A、必须出现新的病毒亚型,人群普遍没有免疫力

B、新病毒必须能在人体内复制并能引起严重疾病

C、新病毒必须实现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3、下面哪个措施不是流感大流行非药物预防措施

A、疫苗接种

B、注意个人卫生

C、健康教育

D、减少公共集会、学校停课

E、戴口罩

4、下面哪个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类型

A、H1N1

;.

..

B、H2N2

C、H3N1

D、H5N1

E、H9N2

5、发生流感大流行会导致下面哪些情况

A、出现大量病人和死亡,医疗卫生机构会将不堪重负

B、导致关键基础设施及服务瘫痪

C、大流行流感疫苗、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以及治疗其他疾

D、以上都会

E、以上都不会

6、下面哪种情况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还没有出现

A、新的流感病毒

B、病毒在动物中传播

;.

..

C、病毒可以感染人类

D、出现局限的人传人

E、出现局部的社区暴发

7、下面哪项不是2009年出现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

A、新的流感病毒

B、发病率高

C、病死率高

D、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

E、容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8、下面哪些为2009年出现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目标

A、让流行高峰来得尽可能晚一些,为防控准备争取时间

B、把高峰压得尽可能低一些,减轻病人激增对医疗服务造成的冲击

C、让影响(公共健康、经济和社会运行)尽可能小一些

;.

..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9、下面哪种动物在流感毒株变异中经常起着混合器的作用

A、鸡

B、鸟

C、猪

D、狗

E、人

10、下面哪次的流感大流行首发于中国

A、1918-1919年和2009年

B、1957年和1968年

C、1918-1919年和1957年

D、1957年和2009年

;.

..

E、1968年和2009年

病原微生物应急检测 1、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

A、37种

B、38种

C、39种

D、40种

E、41种

2、下列属于病原微生物应急检测目的和意义的是

A、识别暴发、确定病因

B、确定传染来源

C、确定传播链和流行范围

D、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

E、以上都是

;.

..

3、属于常用运送培养基的是

A、Stuarts运送培养基

B、Cary-Blair运送培养基

C、Amies运送培养基

D、STGG运送培养基

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5种常见临床标本的是

A、血培养标本

B、脑脊液标本

C、尿液标本

D、痰标本

E、鼻咽拭子标本

5、对不能及时送检的痰标本可暂时于4℃冰箱内保存

A、10小时

;.

..

B、11小时

C、12小时

D、13小时

E、14小时

人兽共患病及虫媒传染病应急处理 1、以下哪种疾病属于人兽共患病

A、手足口病

B、麻疹

C、鼠疫

D、猩红热

E、脊髓灰质炎

2、以下哪种疾病属于虫媒传染病

A、霍乱

B、流行性感冒

;.

..

C、炭疽

D、登革热

E、脊髓灰质炎

3、一旦怀疑鼠疫病例,应在多长时间内报告

A、24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8小时

4、以下哪项不是炭疽的传播方式

A、母婴传播

B、食用动物肉类

C、吸入带菌尘灰

;.

..

D、接触动物皮革

E、制作肉食品

5、以下哪种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

A、病人

B、老鼠

C、隐性感染者

D、蝙蝠

E、狗

6、以下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方式

A、母婴传播

B、经口传播

C、性传播

D、直接接触

;.

..

E、经血液传播

7、以下哪项是人猪链球菌病的传播方式

A、直接接触

B、经口传播

C、母婴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性传播

8、以下哪项是登革热的血常规表现

A、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

B、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正常

C、白细胞正常,血小板减少

D、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

E、白细胞升高,血小板正常

;.

..

9、以下哪项是登革热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A、病例隔离治疗

B、接触者医学观察

C、降低蚊媒密度

D、加强个人卫生

E、卫生宣传

10、以下哪项是基孔肯雅热最明显的临床表现

A、脑膜脑炎

B、心肌炎

C、关节疼痛

D、皮肤黏膜出血

E、头痛

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 1、肠道传染病现场调查用的应急箱主要放哪些物品

A、个案调查表、工具书、采样工作、个人防护用品

;.

..

B、个案调查表、工具书、采样工作、个人防护用品、常用消毒剂

C、个案调查表、工具书、采样工作、个人防护用品、常用消毒剂、常用预防药物

D、个案调查表、工具书、采样工作、个人防护用品、常用消毒剂、常用预防药物、设备等

E、根据个人喜好放置

2、下面哪个方法不能验证假设

A、病例对照研究

B、干预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以上都不能验证假设

3、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要点是

A、喝开水

B、喝开水、勤洗手

;.

..

C、吃熟食、勤洗手

D、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

E、勤洗手

4、制定病例定义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时间、地点、人群

B、时间、人群、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信息

C、地点、人群、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信息

D、时间、地点、人群、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信息

E、以上都不包括

5、病例可因下列哪些人为因素引起异常增多

A、报告程序(方式)改变、病例定义改变、诊断标准改变

B、报告程序(方式)改变、病例定义改变、重复报告

C、病例定义改变、诊断标准改变、重复报告

;.

..

D、病例定义改变、病例定义改变、诊断标准改变、重复报告

E、以上都不是

6、现场调查时哪些病例一定要开展个案调查

A、首例/指示病例、住院病例、重症/死亡病例

B、首例/指示病例、重症/死亡病例、特殊病例

C、住院病例、重症/死亡病例、特殊病例

D、首例/指示病例、住院病例、重症/死亡病例、特殊病例

E、住院病例与特殊病例

7、建立暴发疫情的假设需要具备下面哪些特性

A、具有合理性

B、可以解释大部分病例

C、描述性研究中有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证据支持

D、具有合理性、可以解释大部分病例、描述性研究中有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证据支持

;.

..

E、具有合理性、可以解释大部分病例

8、霍乱疫情应急处置中密切接触者要做哪些工作

A、医学观察、采样检测、健康教育

B、医学观察、健康教育、必要时,预防服药和/或疫苗应急接种

C、采样检测、健康教育、必要时,预防服药和/或疫苗应急接种

D、医学观察、采样检测、健康教育、必要时,预防服药和/或疫苗应急接种

E、健康教育、必要时,预防服药和/或疫苗应急接种

9、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基本原则是

A、管理传染源

B、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D、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E、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

..

10、切断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做好下列哪些工作

A、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好除三害工作

B、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管理、做好除三害工作

C、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管理、做好除三害工作

D、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管理、做好除三害工作

E、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管理

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时间分布通常用什么表示

A、面积地图

B、四格表

C、标点地图

D、流行曲线

E、散点图

2、在一起食物中毒现场调查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甲、乙、丙、丁四种食物进行分析,得出OR值及95%CI(可信区间)结果如下,请问,最有可能是导致暴发的中毒食品是

;.

..

A、甲食品,OR=5.2,95%CI(3.7~8.5)

B、乙食品,OR=1.2,95%CI(0.6~3.5)

C、丙食品,OR=0.8,95%CI(0.5~1.4)

D、丁食品,OR=0.5,95%CI(0.3~1.1)

E、戊食品,OR=5.2,95%CI(0.7~250)

3、1988年上海发生了甲肝暴发,当时调查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水源、生食毛蚶等。调查发现,年龄、性别、职业、饮用水源都不完全相同的肝炎人群的共同特点都是生食毛蚶。年龄、性别、职业、饮用水源相同人群中,肝炎与非肝炎人群生食毛蚶存在差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两个指标的峰值之间的时间差恰好为甲肝的平均潜伏期。请问,上述调查运用了何种逻辑推理方法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

..

4、假如在一起暴发调查中已知病原体,为直观显示目前疾病的发展趋势,调查人员决定绘制流行曲线图,请问下列选项中,横轴间隔取潜伏期的多长最不合适

A、1/4

B、1/6

C、1/8

D、1/16

E、以上均不合适

5、关于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食源性疾病属于食物中毒

B、食物中毒即食源性疾病,二者只是名称不同

C、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

D、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E、以上都不对

6、如果你是一名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人员,当某天你发现辖区内各个监测医院上报上来的沙门菌感染病例比既往同期有所增多,你需要考虑的是

;.

..

A、可能发生了暴发

B、可能与沙门菌监测医院数量增加有关

C、可能与加强培训后监测医院检验科沙门菌分离技术提高有关

D、可能与加强培训后监测医院医生更加重视粪便标本采集有关

E、以上均需要考虑

7、在一个赴**地区旅游的旅行团的团友中发生了疑似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暴发,调查人员做出了如下不同级别的病例定义,其中特异度最高的的是

A、B或C病例中,粪便/肛拭子/呕吐物标本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者

B、从2012年7月8日9:00~7月10日9:00,某旅游团赴**地区成员中,出现呕吐和/或腹泻(≥3次/24h,且伴有粪便性状改变),伴有腹痛、恶心、头晕、发热等症状之一者

C、在上述A或B病例中,其血常规(用药前)出现白细胞增加者

D、在上述

E、以上病例定义的特异度一致

;.

..

8、在一次食物中毒暴发调查中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锁定了食物A为可疑食物,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着可疑食物A进食量的增加,病例的发病的危险性(RR值)也逐步增加,由此怀疑该可疑食物是导致暴发的原因食品。这一推理主要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A、暴露(因子)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B、关联的特异性

C、剂量-反应关系

D、关联的强度

E、关联的合理性

9、假设在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现场,调查人员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以验证假设,经过搜集资料,获得如下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某可疑食物暴露上的四格表,请问,OR值是

A、OR=0.65

B、OR=49.48

C、OR=1625

D、OR=16.25

E、OR=∞

;.

..

10、假设在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现场,调查人员开展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以验证假设,经过搜集资料,获得了食用某可疑食物与不食用该可疑食物的两组人群的发病数据,请问,RR值是

A、RR=0.65

B、RR=49.48

C、RR=1625

D、RR=4948

E、RR=∞

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 1、什么叫灾害

A、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的所承受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就可以认为灾害发生了

B、人为事故造成的灾害多为非故意的,即无目的(无意),如交通事故、意外中毒、火灾、毒气或核泄漏、工农业生产的重大事故等

C、提高抗灾能力的人类活动

D、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原因常常接踵而至或是相伴发生,形成灾害现象

;.

..

E、由自然力(自然变异)造成的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下述不是自然灾害一般特征的是

A、潜在性

B、周期性

C、突发性

D、严重性

E、多因性

3、下述正确说法的是

A、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是由地球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

B、海洋灾害和海岸带灾害是由地球水圈变异活动引起的

C、气象灾害和洪涝是由地球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的

D、人为自然灾害是由地球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的

E、农业灾害、林业灾害是由地球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的

;.

..

4、灾后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增加的原因是

A、水、食物供应的压力和污染增加,食品供应短缺,营养不良

B、自来水和排水系统破坏

C、环境卫生恶劣

D、对媒介昆虫控制不力

E、以上都对

5、救灾防病工作开展前信息的收集方法是

A、直接到灾区实地考察

B、来自民政等部门的信息

C、来自灾区营救工作者的报告

D、来自宣传媒体的报道

E、以上都对

6、自然灾害后的常见传染病

;.

..

A、流感、霍乱

B、红眼病、皮肤病

C、出血热、钩体

D、痢疾、伤寒

E、以上都对

7、下述不是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原则的是

A、切断传播途径的公共卫生措施

B、恢复疫情报告体系

C、迅速调查疾病暴发事件、及时控制疫情

D、开展灾后慢性病的监测

E、及时发现爆发疫情

8、自然灾害后居家饮用水可靠、简便的消毒方法是

A、煮沸消毒

;.

..

B、漂白粉消毒

C、静化处理

D、过滤处理

E、紫外线消毒

9、对水源采取保护措施有

A、禁止人或动物进入水源地区,设置隔离墙和警卫人员

B、保证垃圾、粪便处理场距离水源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C、在河流或溪水取水点上游,禁止洗浴、游泳、清洗、饲养动物

D、要保证水源不被污染,应提高水井的质量

E、以上都对

10、灾后蝇类密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动物尸体增加和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清理

B、灾民太多

;.

..

C、污水不能处理

D、灾害太严重

E、以上都对

自然灾害病媒生物应急控制 1、下列生物不属于病媒生物的是

A、摇蚊

B、蟑螂

C、鼠

D、蝇

E、蚤

2、滞留喷洒使用下列哪种类型的喷雾剂

A、机动超低容量喷雾机

B、喷粉机

C、常量喷雾机

;.

..

D、热焑雾机

E、电动超低容量喷雾机

3、下列药物属于国家禁用急性灭鼠剂的是

A、氟乙酰胺

B、敌鼠钠盐

C、杀他仗

D、大隆

E、溴敌隆

4、热烟雾剂只能使用下列哪一种剂型

A、乳油

B、悬浮剂

C、粉剂

D、油剂

;.

..

E、颗粒剂

5、下列哪种剂型不适用于滞留喷洒

A、微胶囊剂

B、乳油

C、可湿性粉剂

D、悬浮剂

E、以上均不适用

6、超低容量喷雾量一般为

A、0.5~2ml/m

2

B、1~4ml/m

2

C、2~8ml/m

2

D、0.01~0.04ml/m

2

E、0.05~0.2ml/m

;.

2

..

7、杀灭成蚊最佳效果的雾粒大小为

A、1~5um

B、5~20um

C、20~80um

D、100~200um

E、50~100um

8、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鼠类传播的

A、鼠疫

B、钩体病

C、猴痘

D、流行性出血热

E、莱姆病

9、下列哪种病媒生物通过机械方式传播疾病

A、蚊

;.

..

B、蜱

C、蝇

D、恙螨

E、蚤

10、自然灾害造成大量垃圾积存,下列哪种病媒生物密度上升最快

A、蚊

B、蟑螂

C、鼠

D、蝇

E、蚤

传染病个人防护 1、下面这些场地中哪一个是污染区

A、医务人员值班室

B、医护人员办公室

;.

..

C、隔离病室

D、医务人员更衣室

E、以上都不是

2、传染病三级防护除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手套、工作帽外还需做什么

A、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B、N95口罩

C、外科口罩

D、戴医用防护口罩

E、以上都不是

3、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多少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A、6-8

B、9-12

C、24

;.

..

D、10

E、12

4、传染病疫情现场一般分为几个区域

A、6

B、4

C、3

D、5

E、2

5、传染病个人防护最高的防护级别几级

A、一般防护

B、一级防护

C、三级防护

D、四级防护

;.

..

E、以上都不是

6、传染病现场一般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和哪个区

A、不干净区

B、半洁净区

C、潜在污染区(半污染区)

D、干净区

E、以上都不是

7、传染病一般防护除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外还需做什么

A、穿医用防护服

B、注意手卫生

C、戴N95口罩

D、穿鞋套

E、以上都不是

;.

..

8、传染病二级防护除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工作帽外还需戴做什么

A、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B、戴手套

C、外科口罩

D、穿水鞋

E、以上都不是

9、传染病二级防护时个人防护用品一般是最先脱什么

A、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B、手套(戴二双手套时,先脱最外层手套)

C、N95口罩

D、穿鞋套

E、以上都不是

10、医务人员处理霍乱疫情现场需要进行几级防护

;.

..

A、一般防护

B、三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一级防护

E、四级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1、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源是()

A、病人

B、家禽

C、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

D、医务人员

E、动物

2、埃博拉病毒的易感人群为()

A、人群普遍易感

;.

..

B、婴幼儿

C、老年人

D、青少年

E、医务人员

3、一般发病后多长时间可以从病人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D、1周内

E、2周内

4、下列哪项不是WHO对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国家的建议()

A、国家元首应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B、全国人民共同承担防护疫情的责任

;.

..

C、建立强有力的物资供应体系

D、确保临床治疗中心和诊断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E、在疫情有效控制前应该考虑推迟大型活动

5、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诊治及医院感染防护 1、埃博拉病毒的病死率高达()

A、10%~50%

B、20%~60%

C、30%~50%

;.

..

D、40%~80%

E、50%~90%

2、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时间

A、20分钟

B、4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E、120分钟

3、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为()

A、24小时

B、2~21天

C、30天

D、30~180天

;.

..

E、24个月

4、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

A、接触传播

B、性传播

C、空气传播

D、医院内传播

E、母婴传播

5、下列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A、对症和支持治疗

B、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C、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D、控制继发感染

E、进行特效治疗

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

..

1、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不包括()

A、核酸

B、抗原检测

C、IgM抗体检测

D、IgG抗体检测

E、IgA抗体检测

2、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患者急性起病,发热一般在多少度以上()

A、37.2°

B、38°

C、38.2°

D、38.6°

E、39°

3、埃博拉病毒用煮沸法灭活需要()分钟

A、3

;.

..

B、5

C、7

D、10

E、15

4、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实验活动分级正确的是()

A、凡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需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内进行

B、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需在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活动

C、建议进行血清学检测时,所有材料需在100°,1小时灭活

D、进行核酸检测时,需在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内进行

E、进行核酸检测时,需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内加入核酸提取裂解液完成病毒RNA提取

5、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标本包装和运输说法正确的是()

A、院内转运,标本应该放在在耐用的玻璃容器中进行转运

B、可以使用气动传输系统来转运患者标本

;.

..

C、转运至CDC的Ebola标本应该充分包裹,转运时可以重新分装标本

D、标本转运的三重包装系统要求内层是主要的容器(一个可密封的标本袋缠绕以可吸收材料)

E、标本转运的时候二层包装即可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1、下列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的转运原则错误的是()

A、埃博拉疑似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转运,驾驶舱与医疗舱应密封隔离,准运救护车辆转车专用

B、选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启动负压装置时,舱内相对压强维持在-30Pa~10Pa

C、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分开转运,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

D、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宜戴外科口罩

E、转运疑似、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车内设备、污染物品必须清洁消毒后再转运其他患者。每次转运结束后,救护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医疗器具用后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或灭菌

2、下列不属于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急救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是()

A、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

B、医用防护服

;.

..

C、普通口罩

D、护目镜

E、防护面罩

3、在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中,急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正确的()

A、接到派车指令后洗手——戴N95口罩——戴工作帽——穿防护服——戴2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B、接到派车指令后洗手——戴工作帽——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戴2层手套——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C、接到派车指令后洗手——戴工作帽——穿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戴2层手套——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D、接到派车指令后洗手——戴工作帽——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2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E、接到派车指令后洗手——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工作帽——戴2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4、下列不能用表面喷雾消毒法消毒的是()

A、医疗舱内空气

B、医疗舱内壁

;.

..

C、物体表面

D、地面

E、门窗

5、擦拭消毒法不适用于()

A、车内物体表面

B、驾驶舱的消毒

C、负压车的消毒

D、医疗舱内污染内壁

E、用过的体温计、氧气湿化瓶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