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治验举隅

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治验举隅

来源:智榕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方药应用中|霸民弼膏藩 CHINA’S NATUR0PATH丫 讨论 的鉴别。本例系肝气郁结,肝络失和所致。以柴胡疏肝 散疏肝理气;加郁金、佛手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延胡 索、川楝子、丝瓜络以活络止痛。初以汤剂重剂取效,后 以散剂轻剂收功。 郁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 《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 寒气至,名日骨痹。”另《素问・痹经》云:“痹在骨则重, 在于膝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 膝痛无不因肝肾虚者。”中医认为该病以年老肝肾亏虚, 筋骨失荣为本;外力所伤,瘀血或外邪侵入,经络痹阻为 标。两者相互影响,虚实夹杂而为病。故本病的治疗根 本在于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本方熟地、枸杞子、桑寄 患者,女,48岁,2005年9月就诊。自述近来常觉 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闷胀痛,痛无定处。其 夫告知,该患者约从半年前因家中失盗事件刺激后性格 发生变化,沉默寡言,健忘易怒,心烦不寐,喜独处,1年 生、骨碎补、川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白芍、木瓜舒筋 活络,缓急止痛;黄芪、丹参、当归、鸡血藤益气补血活 血;桃仁、红花活血行血;威灵仙、秦艽祛风湿、通经络。 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活 血通络之功,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收稿日期2008—03一10) 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治验举隅 李志平 聂芳娥 马新生。 ,1.甘肃省庄浪县中医医院,744600、 2.甘肃省庄浪县南湖中心卫生院/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具有疏肝行气、活血 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结证。笔者根据谨守病机,异病 同治的原则,将原方化裁加减后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 症,取得满意疗效,兹举数例报道如下。 胁痛 患者,女,38岁,2005年3月来诊。自述两胁及双 侧乳房胀痛半月,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每遇生气情绪不 佳时发作或加重,伴胸闷不舒,暖气,善太息。经X线 胸片、肝胆脾彩超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西医诊 断为肋间神经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属 肝气郁结证型。治宜疏肝理气,和络止痛。处方:柴胡 12g,枳壳10g,白芍12g,川I芎10g,香附12g,陈皮10g, 甘草6g,郁金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丝瓜络6g, 佛手6g。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并嘱患者避免情 志刺激,保持精神乐观。服7剂后胁痛缓解,上方加合 欢花6g,7剂,共为细末,每服9g,每日3次,温开水冲 服。1年后随访,言服完散剂,诸症悉除,病告愈。 按:胁痛一证,首应明确诊断,注意与某些相关疾病 前已绝经。诊见: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西医诊断为 神经官能性抑郁症。中医辨证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所 致。当治以疏肝理气解郁之法。处方:柴胡12g,枳壳 12g,白芍10g,甘草10g,香附10g,川芎10g,青皮10g, 苏梗12g,郁金12g,合欢皮12g,牡丹皮10g,山栀子 10g,龙胆草12g。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并嘱避 免情志刺激,少独处。二诊:服上方7剂后,诸症稍有减 轻,可做日常家务,上方去川芎、龙胆草、牡丹皮,加茯神 12g,酸枣仁10g,小麦15g,大枣4枚。7剂,服法同前。 三诊:治疗2周后诸症减轻,精神好转,嘱以二诊方去大 枣、甘草、小麦,加川芎10g,当归12g,鸡内金10g,山楂 10g。取7剂,共为末,每服9g,每日3次;另每日取甘 草10g,小麦20g,大枣1O枚,水煎分3次温服,以汤剂 冲服散剂,直到散剂服完为止。四诊:诸症悉除,恢复常 态,嘱以三诊方散剂温开水冲服一料以善后。1年后随 访,病告愈。 按:郁证多因思虑不遂、情志刺激而诱发,好发于更 年期妇女,若不注意调养、及时控制病情,易发展成为癫 狂。本例系肝气郁结所致,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原 方去陈皮,加青皮、郁金、苏梗、合欢皮以增强调气解郁 之功;牡丹皮、山栀子、龙胆草清泻肝火;茯神、酸枣仁养 心安神;加服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改为 散剂时,加鸡内金、山楂以运脾消导,顾护胃气。因为本 证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刺激关系密切,所以在治疗上应重 视精神调节,只有药物治疗与精神调节相结合,才有希 望收功。 胃脘痛 患者,女,36岁,2005年4月来诊。自述胃脘胀痛, 甚则牵引背胁,遇生气恼怒时加重,断续发作3个月。 伴暖气,善太息,泛酸,纳差。曾服西药2周未见明显好 转。经电子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诊见:舌 苔薄白,脉弦。辨为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证。治以疏肝 理气、和胃止痛之法。处方:柴胡12g,川芎10g,枳壳 12g,炙甘草10g,陈皮6g,白芍12g,香附10g,佛手 中国民间疗法2008年第9期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方药应用中国民间疗法 CHINA’5 N TUROPATHY 10g,绿萼梅6g,代赭石24g,川I楝子lOg,延胡索6g,煅 瓦楞24g。水煎分3次温服,每13 1剂。每次加服西药 胃友2片,多潘立酮10mg,硫糖铝片1g,多酶片2片, 每El 3次,温开水送服,服用时间与中草药问隔1h左 右。嘱忌食生冷酸辣干硬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情志刺 激,保持精神舒畅。7 13后复诊,言胃脘胀痛缓 ,余症 减轻,上方去延胡索,加茯苓10g,再服7剂,西药同前。 三诊:如上治疗2周后诸症悉除,嘱以二诊方加神曲 log,白术10g,白扁豆15g,山药15g。取7剂,共为末, 每服9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每次服西药胃友1 片,硫糖铝1g,多酶片2片,每13 3次,再服7周。1年 后告知,药尽病愈。 按:胃痛一证,根治颇为不易。若饮食调理不慎,往 往愈后复发,或时愈时发。本证系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 致,治以本方加减。原方加陈皮、佛手、绿萼梅以增理气 解郁之功;代赭石和胃降逆;金铃子散增理气止痛之力; 煅瓦楞和胃制酸。散剂中加白术、白扁豆、山药、神曲以 健脾消食,保养胃气。病势正盛时处以大剂汤剂取效,缓 解后改为小剂散剂久服而收功。加用西药制酸、助消化、 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之品,有利于迅速控制病情。 讨论 柴胡疏肝散原方中柴胡疏肝 郁,调畅气机;白芍 柔肝缓急,养阴;枳壳行气;炙甘草扶正,调和药性,且芍 药、甘草相配,又可缓急止痛;川I芎、香附行气疏肝,活血 止痛。上述三证,虽临床表现各异,然均系情志不遂,肝 气郁结所致,同以本方治之,是谓异病同治,但各证又有 不同的兼症,故加减药味各异,当属同中有异。上证的 发生发展均与情志刺激关系密切,胃痛还与饮食不节有 很大关系,所以临床治疗时应注意下述几点:一是药物 治疗与情志调节相结合;二是药物治疗与饮食调理相结 合;三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要时中西药并用,相互取 长补短,共同达到治愈疾病、保护健康之目的。 、))_ 7 '。: ’协 7 7 砖7 , 7 7 砖7 ≯ , 7 7 7 ^ 【, 《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邮购启事 9 2 由于本刊刊登了大量疗效显著、中医药疗法,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近年来,不断有读者 操作方便、简廉实用的《 致电致函本编辑部,要求购买本刊往年杂志。为满足读者 需求,本刊编辑部整理出部分《中国民间疗法》往年杂志,有 1996年、I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 限。免邮费优惠广大读者.需要者请先打电话010一 ¥n 64405732向编辑部联系邮购事宜辜申 f国民间疗法日l 洁编强编辑部瓠 ;  28 中国民间疗法20(38年第9期 临证古方今用验案三则 张良登谢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古方今用一直为中医临床所探讨,是取得临床疗效 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于临床上多从古方今用之道,收 效甚佳,现将三例病案报道如下。 麦门冬汤证——肺痿案 患者,女,40岁,于2008年3月15 13初诊。主诉: 咳唾涎沫2周。刻诊:喜咳唾涎沫,咽干口燥,但饮水不 多,夜寐易醒多梦,纳差,大便干结,伴咳嗽,时有腰痛, 经量少,色暗,面色晦滞,舌红少苔欠津,脉二尺部弱,左 寸部小浮紧,关部涩。中医辨证属肺胃阴虚,火热伤津, 气血不畅。治以滋阴养胃润燥,佐行气活血。方取麦门 冬汤合生脉散加减。处方:麦门冬24g,太子参10g,清 半夏10g,石斛10g,肉桂3g,百合10g,北五味子5g,炙 甘草6g,紫丹参lOg,合欢皮10g,炙远志6g,胡黄连 5g。7剂。具体煎服法如下:取方药加水约200ml,先 温水泡30min,然后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文火煎煮 20min,后取汁;复煎加水200ml,武火煎煮约25min,再 取汁,将两汁混合兑匀,分2次早晚温服,每13 1剂。 2008年3月22 13二诊:服前方后,咳唾涎沫、咽干口 燥、大便干结等诸症已除,寐可,纳佳,刻下手足发冷,少 汗,皮肤干燥、抚之微粗糙感,舌脉同前,左尺弱。取前 方稍出入:上方去炙远志、胡黄连、肉桂、百合,加桑叶 6g,天花粉9g,茺蔚子9g,炒杜仲10g。继服7剂后,痊 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肺痿主要是由于肺脏机能痿弱不振,肺失濡润, 上焦气机失常所致,其证属本虚标实。肺痿首见于《金 匮要略》,其有载日:“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肺痿 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临床上以吐唾涎沫、短气 为主症,常伴有咽干口燥,不渴,小便数,大便干结,舌 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临床治疗肺痿的主方是麦门 冬汤。《金匮要略・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 七》云:“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 之。”麦门冬汤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共 6味药组成,方中重用麦门冬濡养肺胃,滋阴以清虚热; 轻佐半夏以降逆下气,化痰止涎,大量麦门冬与少量半 夏相反相成,不燥不腻;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养胃阴而 润肺燥,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四物汤证——人工流产后伴抑郁症案 患者,女,30岁,于2008年3月1日初诊。主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