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第26卷第16期 3071 阴道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检测1 820例结果分析 吴蓉丽姚红瑛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一种由一些厌氧菌和兼性厌氧 菌(主要是加德纳菌属、动弯杆菌属、革 表1两组妇女BV检测阳性率对比 兰阳性球菌等)的过度增殖以及正常菌 群(乳酸杆菌)的减少或缺失所引起的多 细菌性紊乱疾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 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逐渐引 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为了解本地区 BV感染的现状,2009年6月至2009 年12月。对本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 诊及体检中心的1 820份阴道分泌物 标本进行BV检测,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09年6月至2009 年12月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 就诊妇女1 002例,体检中心体检妇女 818例,共1 820例,年龄l8~55岁。 人选标准为取材前24 h内无性生活. 无阴道灌洗或阴道用药。 1.2标本采集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受 检妇女阴道壁下1/3处或后穹隆处分 泌物,同时采集2份,一份用于分泌物 常规检查,一份用于BV检测。 1.3检测方法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 行,BV检测严格按试剂操作说明书进 行。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软 件建立数据库,进行x:检验。 2结果 2.1两组妇女BV检测阳性率结果 见表1。妇科门诊的BV发病率为19.76%, 体检中心的BV发病率为7.58%,总 发病率为14.2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 心的BV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值为54.57,P<0.001)。从检测结 果分析,BV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1 ~3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递增发病率逐 渐下降。以40岁为界限,40岁以下妇女 doi:10.3969 ̄.issn.1006—5725.2010.16.091 作者单位:3l1100杭州市余杭区计划 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吴蓉丽);311100杭 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姚红瑛) 注:与体检中心比较,P<O.01 BV发病率为15.08%,40岁以上妇女发 以上妇女BV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病率为9.93%。40岁以下妇女与40岁 (x 值为5.17,P<0.05)。 表2 BV阴性与BV阳性感染其他病原体的比较 注:与BV阴性组比较.}P<O.001 2.2 BV检出率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的 趋于一致,即患病年龄和发病率呈负相 关系BV阴性组的霉菌感染率为 关,以4O岁以下人群为多发,佐证了性 16.67%,滴虫感染率为3.21%,BV阳性 活跃程度与BV感染的相关性。 组的霉菌感染率为28.46%。滴虫感染 此外.阴道炎时,病原菌或寄生原 率为18.08%,霉菌、滴虫的总感染率分 虫消耗了上皮细胞的糖原.阻碍了阴道 别为18.35%、5.32%。BV阳性组与BV阴 杆菌的酵解作用,阴道pH值上升,阴 性组在感染霉菌、滴虫的百分比上差异 道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致病原菌大 有统计学意义(xz值分别为20.69、97.69, 量繁殖,引发BV。本文对BV合并霉 P<0.001)。 菌、滴虫感染进行了相关性分析。BV阳 3讨论 性组较BV阴性组,霉菌、滴虫等疾病 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 的感染率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 性疾病。BV是由多种厌氧菌群感染生 著性。提示BV感染与病原菌、寄生原 殖道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这类细菌能 虫感染密切相关。 产生粘蛋白水解酶和唾液酸酶,破坏生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BV与尖锐 殖道具有保护作用的粘蛋白外壳成分, 湿疣复发及组织绒毛膜炎、羊水感染、 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进入官腔并激发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及其他妊娠不良 炎症反应r2]。本文为1 820例受检者阴 和妊娠并发症有关 】。由此可见.临床 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从结果分析来 医生应充分认识到BV的危害性。加强 看,BV总检出率为14.28%.与文献报 对妇科就诊者的筛查。以利于疾病的防 道l3j一致。表1结果证实不同女性人群 治及优生优育。 BV发病率有所不同.我们把妇科门诊 4参考文献 受检者与体检中心受检者进行比对.两 [1] 马玉楠.细菌性阴道病及其诊断r J]. 组BV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BV与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303. 发年龄的相关性上,各学者的观点基本 [2]袁江英,李琴芳.测定阴道唾液酸酶 3072 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第26卷第16期 活性诊断细菌性阴道病[J].实用妇 产科杂志,2001,17(2):75. [5]张烨,罗一平.细菌性阴道病对早产 [4]刘玉林,刘春,袁忠.细菌性阴道病影 发生率的影响及其治疗的研究[J]. 响阴道尖锐湿疣复发率的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1): 846. 分校学报,2001,24(2):89—90. [3]刘凤玲,吕苏成,刘求真.阴道加德纳 菌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及正常女性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2):150— 151. 生殖道中的分布[J].第一军医大学 (收稿:2010一Ol一26编辑:杜冠辉) 双胎妊娠1 8例临床分析 一次妊娠宫腔内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胎儿称多胎妊娠.最常见为双胎妊 娠。由于多胎妊娠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并 发症多.围生儿死亡率亦高,故属高危 妊娠范畴。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09 年12月间共收双胎妊娠共18例住院 分娩。本文主要对l8例住院分娩的双 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1—12月在我 院共住院分娩产妇为3 462例,其中 双胎妊娠为18例。双胎妊娠发生率为 0.5%。 18例双胎妊娠中产妇年龄20— 36岁.平均28岁,初产妇12例,经产 妇6例,孕周<34周为2例,34—37 周为13例。37—39周2例,39~4O周 1例。18例双胎妊娠中头/头位4例, 头/臀位6例。头/横位3例,臀/头位2 例,臀/横位3例。 1.2结果18例双胎妊娠均为先兆临 产或临产后入院,其中阴道分娩(包括 阴道助娩)l2例,剖宫产术5例,1例为 先顺产一活婴,后剖宫产一活婴。共36 例新生儿.体重<1 500 g为3例,1 500 —2 000 g 8例,2 000—2 500 g 19例, >2 500 g 6例.新生儿中轻度窒息有9 位,其余出生评分均≥8分,有14例新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0.16.092 作者单位:527200广东省罗定市妇幼 保健院产科 吴素晶 生儿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轻度窒息等 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观察。其中1例新 生儿因极低体重儿(1 100 g)继发呼吸 窘迫综合症而死亡,其余经治疗均存 活。产后出血≥800 mL有5例,均为子 宫收缩乏力所致,经对症治疗均治愈。 2讨论 近年来,由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 广泛开展,及各种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使得多胎妊娠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这里 主要讨论双胎妊娠选择分娩方式的临 床分析。 决定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妇的身体 情况。分娩史、孕周、胎位、胎儿大小等 多种综合因素考虑而决定的。经检查, 母体健康状态良好,无严重并发症。能 承受产程中产力消耗,胎儿储备功能良 好。NST反应型,胎心音无异常变化者, 宫颈条件良好。胎头衔接好.胎位为头/ 头位、头/臀位、头/横位.两胎儿体重估 计均<3 000 g,都应尽可能选择阴道分 娩。双胎妊娠的孕妇尽可能地完善产前检 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孕晚期监 测指标中,如胎动计数,无激惹试验[1],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超声多普勒脐血流 速S/D值等提示有胎儿窘迫或胎盘功 能不全者.则促胎肺成熟治疗后选择剖 宫产术分娩。母体有并发症(如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有压迫症状),经治 疗后不能缓解,都可选择剖宫产术分娩。 选择阴道分娩应密切观察产程进 展,监测母儿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第 一胎娩出后,助手应在腹部固定好第二 胎的纵产式胎位,并使其先露向骨盆入 口处推进,迅速检查无脐带先露或脱 出,行人工破腹,指导孕妇随宫缩屏气 用力,如为臀先露、足先露可行臀、足牵 引产术,头先露、产力不足时可行产钳 或儿头吸引产术助娩,两胎儿娩出时间 以15 min为宜l2_。如第一产程中出现宫 缩乏力,双头交锁、胎儿窘迫。经对症处 理无效时应即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第 一胎娩出后.宫颈回缩不易扩张.等待 时间过长,脐带先露或脱垂,还纳困难, 胎儿不能短时间内分娩者,子宫出现病 理缩复环,胎儿下降困难,第二胎胎位 异常,先露高,行外倒转术、内倒转术都 困难,应即行剖宫产术。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很重要. 必须要由有经验的高年资妇产科医师 在场,参与决定与操作.能密切监测产 程中一系列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以尽可能地选择保证产妇顺利分娩及 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的分娩方式,这 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3参考文献 [1]姚天一.多胎妊娠的分娩时机及分娩 方式选择fJ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杂志,2002,18(2):77. [2]廖文燕,左绪磊,陈涤瑕.双胎妊娠中 不同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 (7):433. (收稿:2010—02—01编辑: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