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化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白化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弘,2f( , }。 l : ( 一 : ,. 白化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④ 龚瑶琴邵常顺 郑红陈丙玺郭亦寿 (山求医科大学医学遗传研究室济南250012) R 6 6| ’搞翼本文应甩分离分析和血缘分析方法,对山束省1 00余万人群遗传病调在中发现的3,个 白化病核心家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化病存在遗传异质性.为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 白化病是Garrod最初研究的4种遗传性代谢病之一。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差异很 大 ,有的地区高达t/2o0,有的地区则低于t/20O0O,根据我们在山东省的调查,白化病 的患病率为0.0555‰(1/18000)m。一般认为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有人发现两 个白化病患者婚配,其子代均正常,说明白化病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遗传类型 ;发式实 验也支持白化病存在遗传异质性的观点 。由于该病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低,对其 进行遗传流行病学分析比较困难。这不仅不便于了解一般人群中白化病的遗传负荷,也 给遗传咨询带来诸多不便。尽管国外有些作者估计了某些群体审白化病的遗传参数,但 这些参数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人群,国内滁少数地区作过白化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外 ,尚 无遗传流行病学分析的报道,关于我国人群中自化病的遗传参数尚属空白。为此,我们采 用分离分析和血缴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100余万人的遗传病群体调查中发现的37个白 化病核心家系进行了遗传流行病学分析。 l捕倒来漂及分析方法 1.1病例来源 本组病例来自山东省遗传病调查资料 ,患者均经临床医师明确诊断为白皮肤型白 化病,调查其家庭成员的发病情况,绘制家系圈。 1,2分析方法 1.2.1分离分析 采用Morton(1 959)介绍的简单分离分析方法 。本组资斟收集方 法在遗传流行病学上属不完全确认(确认概率为O.s843),在不完全确认条件下进行假设 检验和最大』I;c然值估计(1,2)。作者应用BASI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在IBM镦机上 计算。 P(,一1)一{ 【 (1一 ) 】)/{ (:一 )[1一(1一 ) 】) (1) P(r>1)一{(1一 )【l一(1一却0 一 叫fr 1)『{ 如 (1一 )【l一(1一声 ) ])(2) 1.2.2血刍8}分析 根据Morton(19s0)的遗传负荷理论 ,致病基因的遗传负荷由随 机负荷 和近婚负荷B组成,其中 国车亢于1992年B月4日收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遗 传 学 报 ,一日 (3) B一,(F一 )/一 (4) 式中,为群体患病率, 为一般群体近婚系数的标准差, 为一般群体平均近婚系 数,F为先证者平均近婚系数。 隐性致病基因数的最小估计值 一B , 各致病基因的平均频率q一 ,B,携带者频率为2(a+ )。计算中所需的 和 值取各地汉族人群调查值的合并计算值 ,a一0.0006383,口一0.00003860。 2结果 2.1家系分析 本文通过37名先证者调查到31个大家系,包括37个核心家系,54名患者。54名患 者中,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1 9名,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 一4.74,P<0.05), 性比为l_84;54名患者中,家族性病例(家族中有1名以上患者)35例,占64.18%,孤立 病例(家族中只有1名患者)1 9例,占35.1 9西。35例家族病例中,同胞患病者33侧,所 有患者的父母均表型正常,未发现连续传递和交叉遗传现象。 2.2分离分析 37个核心家系的患者数r在同胞数f中的分布如表l。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当P一 0.25, 一0时,u,一1.5791,KPP一322 7833,u 一3.3647, 一49.8000,Kv 一 1 23.396,砟P一0.0077(P>0.05),礁 一0.2273(P>0.05)。 表l患者数(r)在同胞敦(s)中的分布 Table I Di stribution of affe ̄ted(r)among sib s(s) 5\r l 2 3 合计 Total 1 J 1 2 , 3 a 3 2 2 2 4 9 4 13 2 ● 6 6 2 2 7 ‘ j 1 台 计 22 l3 2 57 Total 2.3近婚水平及血缴分析 在54例患者中,l0例来自近亲婚配,占18.52弼,其中9例来自表兄妹婚配,1例来 自表兄妹婚配,先证者的平均近婚系数为 F—f8×1/1 6-+-1×1/64)/37—0.O1 393581 依式3,4计算得A—O.000043296,B—o.0191i 9476,因而基因数目的最小估计直 #一8,平均基因频率口一O.0023,群体中携带者频率为0.038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龚瑶琴等:白化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3讨论 3.1家系分析和分离分析 本文共收集白化病患者核心家系j7个,发现患者54名o54名患者中,家族性病例35 侧,其中33倒为同胞息病,所有患者的父母均正常,未发现连续传递和交叉遗传现象,表 明本组资料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进行分离分析时,假设白化病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分离比p一0 25,散发频率 一0,检验结果表明:蓐P一0.0077(P>0.05), 怒,一0l22 73(P>0.05),接受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散发病例的假设。 3.2基因数 血缘分析结果表明白化病存在遗传异质性,至少受8个隐性基因控制,各位点的平均 基因频率为0.0023,群体中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为0.038 3。支持白化病有多个基因的 证据有:1.早在1952年Trevor—Roper报道了1对白化病夫妇所生的3个子女均表型正 常 ;2.如果白化病为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来自表兄妹婚配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比 例的预期值为7.78%,而本文观察到的54名患者中9名来自表兄妹婚配,占l6.67%,显 著高于预期值,说明白化病不符台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发式实验结果也支持白化 病存在遗传异质性∞。 3.3性比 家系分析和分离分析结果均表明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理论上男女发病机 会相等。但在本组资料中,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患者性比为1.84。家系分析结果 表明,37个核心家系中未发现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在其它的一些研究中也观察到男性 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现象,如Aquaron调查的276名白化病患者中,男性患者160名,女 性患者11 3名,男性息者显著多于女性息者,患者性比为1.42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 究。 3.4近婚效应 根据Wright平衡定律,隐性遗传病的群体患病率是隐性致病基因频率g和群体中 平均近婚系数 的函数。在平衡条件下,群体中各种基因型的频率是:显性纯台子一 + 唧9,杂合子一zeq(t--,O,隐性钝合子一g。+apq。因此,群体患病率的大小由致病基因 频率 和平均近婚系数 决定,而且基因频率愈低,由近婚造成的患者比例高。在本组资 料中,54名患者中10名来自近亲婚配,占18.52弼。根据遗传负荷理论,近婚后代白化病 的预期患病率为 +BF,在堂(袁)兄妹婚配情况下,其子代白化病的患病率为0 0012 38, 比一般群体患病率(0.555‰)高22倍。 说明避免近亲结婚是降低白化病患病率的有效 途径。 参 考 文 献 郭亦寿等,I993n山东医科大学学报,31(4):27I一2 7| 杜若甫等,1981 中华医学杂志,61:723--728 张盎安等,I988。遗传,10(1):37—38 AquaTOn R.1990.Paediat r Gel-let.,11:25 一263 Mo rton NE,1959.Am.J.Hum.Gcnet11:I--16 MonoD NE.1960.Am.J.Hum Ge11 4 ̄t..12 J34B一363 l'revo卜&0pe c PD 1952.B ric.JOphthajtool。36:107—一l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72 遗 传 学 报 2l卷 8 Witkop CJ f .1970.Am.J.Hum Genet..22:, 一7● 9 Woolf CM f a1.t969.Scien‘e,164:j0—37 Study ou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AlbinismX Gong Yaoqia¥Mo Changshun Zheng Hong Chert Bingxi Guo Yishog (Laborotery。}Medlcal Genfti ̄s s 4na。^l M ‘|l Uni:,fnity 2500t2) Ab0Iract Segregation anaIysi s and consanguinity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37 albinism fa— arllies ascertained from Shandong province fP.R.China)to study the genetic heter- oTeDeity of the disease.Our results show that albinism is an autosoma1 recessive di- sense with multilocus.The least number of the detrimental Ioci iS 8.The average frequence of detrimental genes is 0.0023,and 3.83弼individuals in general populati- On are carriers.The incidence among the offsprings of the first cousin marriages would be 2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K町words Albinism,Segregation analysis,Consanguinity analysis,Heterogeneityr Autosoma1 recessive inheritance,Inbreeding effect Reoelved Augu st 4.19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