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实践全人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实践全人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智榕旅游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 实践全人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深圳特区报》 2012.02.07

▲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效果图。

澳门大学为学生创造全天候、全方位的全人教育模式。

澳门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徐兴东 20年内澳门大学要培养出澳门特首

深圳特区报:澳门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主要特色是什么?

赵伟:澳门大学以国际化的办学方式、卓越的教学及创新科研培育优秀的人才,努力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最佳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并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一流大学。在30年的办学实践中,澳门大学从一所私立大学转变为公立大学,从教育港澳华人子弟发展到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招生,开创并引领了澳门的现代高等教育。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澳门大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优势和教学理念上。澳门大学的教学语言主要是英文,有个别专业采用中文、日文和葡文作为教学语言。澳门大学与国际接轨比较好,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按照现代的国际化的方法设置。在教学理念上,澳门大学正在实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通过课堂内外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手段,提供综合平衡的教育。这样的模式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先进的,也是澳门大学的独特之处。

深圳特区报:您曾提出:澳门大学要在20年内培养出澳门特首。这样的目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赵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大学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为本地培养各个领域的领袖,所以澳门大学必须培养澳门特首。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立足澳门,为澳门、为祖国、为世界培养人才。培养未来的澳门特首与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深圳特区报:澳门大学建校之初提出要建立一所区域性的优秀大学,但是随着澳大的发展,澳门大学将办学目标设立为创建一所具有区域特色、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是什么?

赵伟: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教育都很发达,各地在高等教育投入都很大,而且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的大学进步很快,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等按照排名都是全世界前100名,已经非常接近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是争夺人才重要手段,澳门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被边缘化,因此澳门必须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说到底这是我们一个决心和愿望,要做起来是一个比较艰苦的长期的过程,因为建设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盖一栋楼,三两年就可以完工;大学需要有相当大的沉淀,有相当大的实力,这需要一个过程。

深圳特区报:您是如何计划把澳门大学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学的?

赵伟:从其他学校经验看,一个大学转型可能要花10年、20年或者更久时间。比如,香港城市大学目前的世界排名在100多名,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这所大学在1990年还是大专院校,花了20年时间转型成为一所相当好的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国际大学。 澳门大学30周年校庆上有一个活动是“许愿树”,把自己的心愿和对学校的祝福写上去,我就写了几句话:“澳门大学三十而立、四十腾飞,五十辉煌。”我们希望花10年、20年时间在学科建设、教师素质和学生培养上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为学生创造全天候、全方位的全人教育模式

深圳特区报:为了把澳门大学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学,澳门大学在教学管理上做了哪些改革和创新?

赵伟:澳门大学今年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新的改革,制定了专业、通识、研习和社群教育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创建荣誉学院,推行新的通识课程,引进住宿式书院制度,推行本科生研究实习计划,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模式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为了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加强学术管理,澳门大学于2008年制定了教员发展方案,健全完善了教师评估与奖励机制、邀请海外专家审评晋升机制,设计教授学术计划和讲座教授计划,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澳门大学加大对科研领域的经费拨款,为个别科研领域提供更多资源,扩建澳门大学科研人才队伍。同时澳门大学强化特色学科,重新确定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扶持新兴的特色学科,促进成立人文社科研究基金。

深圳特区报: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吗?

赵伟:澳门大学努力为学生打造全天候、多方位的全人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我们创新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全方位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同需求、为学生创造独特的成长环境,为社会培养优秀通才。

这不是我们的发明,是教育理念的一种转变。一般上大学就是进行专业教育,比如到某一学院一个系,这个系有一个老师会对同学进行教育,可能是英文、物理专业的老师,老师有物理、英文专业的专长。实际上只有一个简单的专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型领袖型学生是不够的,可以设想任何一个单位领导式的人物,当他逐步走向领导岗位的时候,他和不同人打交道,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需要有沟通的技巧、谈判技巧需要各种本领,他需要做判断和决定,大学应该给学生做好这样的准备。

深圳特区报:也就是说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赵伟:是的。专业性是大学教育重要特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非常必要。澳门大学坚持强化专业课程,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确保提供优质的国际化专业教育。但只有专业教育不够,我们要提出四位一体、全天候、多方位的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还有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广博的教育,突破专业教育的界限,开设通识课程,满足学生作为一个公民的人生需要。

仅有这两块和仅通过老师的简单授课我们认为不够,因为同学在学校里上课时间毕竟少,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时间,所以我们引入了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研习”是研究与实习,换句话说同学在课堂学习了理论方面的专业教育,下课可以进入实验室进一步做科研,到社会上进行实习,把他所学到的专深的知识用起来或者加以拓展。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自己发掘、学习知识。

社群教育,这个概念就更广泛了,社是社会,群是群体,我们希望在学生和社会的互动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中达到教育目的。住宿式书院就是实现社群教育的手段,不同年级、专业和种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和娱乐,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经验证明这种教育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学生性格的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产生正面影响。澳门大学已于2010年9月开始实行“住宿书院计划”,新校区建成后也将全面推行住宿式书院制度。

在横琴岛建设1平方公里的新校园

深圳特区报:2009年中央政府将珠海管辖的横琴岛上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划拨给澳门大学做新校区,目前建设进度如何?

赵伟:我先介绍一下横琴岛小区的一些参数。横琴岛是离澳门200米的一个岛,离澳门非常近,一般人游泳能够游过去。现在经过中央的批准,在广东省和澳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在横琴岛有一块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一所新的校园。这个新的校园有80多栋楼、8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比现在的校园约大20倍。新校区将于2012年底交付澳门大学,建成后可容纳至少10000名学生。

深圳特区报:迁入位于内地的新校区后,对澳大有何重要的意义?

赵伟:这不仅仅是校园建设扩展,也不仅仅意味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校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澳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澳门大学实践精品本科教育、优秀师资团队、卓越科研。

应该说,新校区建设不仅能够推进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更能够达到内地与澳门的双赢。澳门大学新校区是“一国两制”的体现,是粤澳合作“先行先试”的创新模式。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校园建设好以后,在校园内将适用澳门的法律,由澳门政府实行管理,所以这个就是对“一国两制”的一个重大的突破。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澳门大学的平台扩大了,澳门的舞台也大了,澳门成长空间放大了。而且我坚信,这个只是第一个项目,我们叫“先行先试”,以后内地和澳门教育以及其他行业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机会,在管理模式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来达到澳门长期稳定繁荣的目的,同时将加速澳门和祖国的融合、和广东省的一体化的过程。

深圳特区报:新校区建成后,内地学生到澳门来学习的机会是否会明显增加? 赵伟:目前澳门大学可以在内地所有的省市以及自治区招生,现有超过2000位来自内地的学生就读澳门大学的博士、硕士以及学士学位课程。本学年共收到3000多份入学申请,最后共有约210名内地优秀学生注册入读学士学位课程。澳大硕士课程研究生报名人数也有大幅增长,报读硕士学位课程内地学生共1703人,注册学生共423人,较去年增加38%。

在整体注册本科新生中,广东省学生约为整体注册学生三分之一,其余学生则主要来自北京、福建、浙江等地。澳大继续为广东省考生实行加分政策,广东省考生可在其高考分数加10分。随着新校区的建设完工,内地学生到澳门大学求学的比例将会有所上升。 深圳特区报:深圳新建了一所南方科技大学,目标是要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这所年轻的大学,您有什么建议?

赵伟: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荐产业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需要人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更加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适应了这一需求,对深圳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澳门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南科大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也需要社会大众给予关注,但是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澳门大学也正在努力探索。

校长名片

赵伟教授于197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完成大学本科学习,1983年和1986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分别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美国阿莫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并于2008年就任澳门大学校长。

赵伟教授是国家九七三计划(物联网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分布式计算、实时操作系统、计算网络和信息与网络安全等研究领域卓有贡献。

大学简介

澳门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综合性大学,前身为1981年创立的私立东亚大学,1988年由政府收购为公立大学,1991年改名澳门大学,成为澳门唯一的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澳门大学拥有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科技学院、中华医药研究院和荣誉学院,开办博士、硕士、学士等约100个学位课程,在校学生7800多人,其中本科生5700多人。澳大拥有一支400多人的国际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卓越学术背景的教师队伍。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将于2012年底落成,届时将为澳大创建成为一所具有区域特色、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采访手记 在困难面前 不要放弃希望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徐兴东

在见到赵伟教授之前,我查了不少他的资料。“澳门大学第一位内地校长”、“电镀工人”还有“国际学术精英”等很多词汇让我逐步对这位陌生的大学校长建立了初步的概念。见到赵伟教授并能够和他坐下来,边品茶边谈论澳大和学校,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儒雅幽默的学者和高瞻远瞩的校长形象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形成,并以他的睿智和学问深深震撼了我。 赵伟教授祖籍苏州、生于西安,身上继承了江南的优雅和西北的豪放。1974年他从一名普通的电镀工人变成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大学生,1983年赴美留学,逐步变成了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作为一名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建议年轻人要学会坚持。“人生终会遇到挫折和不如意,但是千万不要在困难面前放弃希望,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赵伟教授寄语莘莘学子。

赵伟教授是互联网专业的领军人物,曾担任多个国际核心期刊的编委和十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谈起专业,赵伟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最后他告诉记者“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精神在于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资源利润最大化”。

2008年赵伟教授受聘为澳门大学校长,履新不久他就创设了澳门第一所荣誉学院为澳门未来培养顶尖人才和社会领袖。同时,他致力推行教育改革,旨在提升澳门大学的学术地位和国际知名度。“学校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每个时期都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澳门大学的发展就是要顺应这个规律”,赵伟教授对澳门大学这所年轻的学校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