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辩证治疗肠炎
[诊断要点]
1.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腹胀,腹痛,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起病突然,病程短。
2.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中医证型
1.寒湿困脾 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少,苔白滑,脉濡缓。
2.肠道湿热腹痛即泻, 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食滞胃肠腹满胀痛, 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治疗方法]
1.汤剂
(1)寒湿困脾: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2g, 苍术10g, 厚朴10g, 半夏8g,陈皮10g,甘草6g,生姜10g,白术10g,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紫苏10g,白芷10g。
(2)肠道湿热: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l0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10g,木香8g,苡仁10g,厚朴l0g,神曲10g。
(3)食滯胃肠:保和丸加减。焦神曲10g,焦山楂10g,焦麦芽10g,莱菔子10g,鸡内金10g,半夏8g,陈皮10g,茯苓12g,连翘12g,白术10g。
2. 中成药
香连丸6g,每日3次;葛根芩连微丸6g,每日3次;保和丸6g,每日3次。
[注意事项]
1.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若出现口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这是脱水的表现,要及时补充体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