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来源:智榕旅游
2011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SOCIALSCIENCES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陈守义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G642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1003-4145[2011]文章编号]专辑-0259-02医院工作呈现出了勃勃生机。2010年,医院开展,门诊工作量较同期增长11.33%;出院病人增长17.10%。一、抓教育、促党建,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当前,医疗行业的行风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质量和诚信”作为内涵建也是医院取信于患者,建立和谐医患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的关键。医院党委把干部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三学三创”“加强干部作风、开了和提升执行力”动员大会,推行了医德医风违规一票否决制度,制定和《医德考评方案》,实施了全体医护人员都建立了医德电子档案,把医德医风情况纳入到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和个人评优及职称聘任等体系之中。组织党员和科室负责人到廉政建设教育基地进行警示教育,建立医疗服务三级承诺机制。加强完善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的三级承诺机制。明确“红包”、承诺内容,统一标牌悬挂于各科室,对收拿“回扣”行为人,取消行医资格。医院设立院长信箱对外公开,公布了监督投诉电话。在各病区、住院部大厅、门诊大厅等显著位置,放置了医疗收费项目明码标价公示牌、触摸屏等,便于社会和群众监督。同时,对住院病人收费实行“一日清单”和“查询制,度”接受病人及家属的监督。病人对于在住院期间每天的支出情况一目了然,增加收费的透明度,减少医患矛盾,密切医患关系。“问题发现在一线,为营造转变作风在一线,贴“政风心服务在一线”的氛围,院领导带头走进全市行风热线”直播室,倾听群众意见,现场解答问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针对患者反映强烈的药品价格3月21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的专家们又来到了济宁市市中区唐口镇河长口村,对村民于良义进行健康复查,看到村民于良义精神焕发的笑谁能想到4个月前于良义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容,一样。于良义于2010年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疼痛难忍,精神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父亲在外出筹款看病时不行车祸去世,母亲一气之下身亡,爱人又“一对苦命鸳鸯”此事被市电视台以不幸患上肾炎,报道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分重视,立即将病人接到医院进行救治,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由于此手术“爱心捐助”治疗费用高,医院就在全体党员中进行活动,短短一天时间就捐助4.8万元,使其顺利完成手术,恢复了生活的信心。而河长口村村民也为医院善举而感动,赶制有全体村民签名的大牌匾,敲锣打鼓的送到了医院。这仅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爱心救助活动的一个缩影。具有百年历史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职13个党支部。开放床位工2900人,党员676名,2006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8人,设有70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省级重点特色专科4个,是一所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巾帼文明岗”、体、全国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10改革创新医院”、“文明单位”、全国百家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全省东慈善奖”等称号。医院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工作,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院、和谐创新、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按照党组织建设“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要求,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以党建促进了医院工作的259

问题,医院党委强化监管力度,一抓到底。对药品比例超标的科室在医院周会上给予通报,并与绩效工作挂钩,对用药量前10名进价降低10%、对连续3个月用药量排名前三名的药品采取停用处罚,对开大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批评并做处罚,有效规范了药品价格,减轻了群众负担。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惠民医疗,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遵循医改方针,主动承担公立医院职责,率先提出“健康济宁行动”,以“心连心健康直送车”为平台,以人才、技术、资源、服务为纽带,以服务基层群众健康为目标,加快三级甲等医院优质资源为基层服务步伐。投资480万元购置了全省首台“心连心—-健康直送车”,载着博士、专家们先后走进山区、湖区、黄河滩区、革命老区、偏远农村群众就医不方便区及部分社区等150多处乡镇、村庄、敬老院、学校等,开展送健康、送温暖大型系列义诊活动,健康济宁行动开展以来,先后义诊、咨询服务15万余人,查体8万人,诊断病例30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60万余份,健康大讲堂80场,其中为育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8000余人、13所中小学学生查体7000人、教师查体5000余人、农村老党员查体5000余人。举办农村医生培训班80次,培训农村卫生人员30000人次。在“七一”来临之际,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关爱农村老党员健康”行动,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党员来医院就诊,门诊挂号费全免,门诊检查费减免20%,住院农村老党员,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再减免5个百分点。为5000多名老党员建立健康档案。针对大批农民工子女在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根据团中央青春助力行动要求,医院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健康”工程,设立120万元健康基金,设立青春咨询热线,建立手拉手志愿者服务,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优质医疗服务,对特困家庭农民工子女实施医疗救助和生活帮扶。曲阜市农民毕启玲和三个12岁以下的儿女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由于家境贫困,丈夫外出打工,无钱治疗。医院得知后,立即安排眼科专家来到毕启玲家中,为他们进行会诊。经过专家会诊,对适宜手术的儿童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使儿童重新看到了光明,全家专门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260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医院优质资源走进农村,让偏远的群众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医院组织开展了博士专家进农村行动。医院450余名博士、硕士与全市140个乡镇卫生院、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开展医疗卫生帮扶工作,进行业务查房、坐诊、会诊和技术培训,实现双向转诊。为全市5600余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出诊箱,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技术工作水平。三、抓服务、促和谐,努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医院坚持走“创建无痛微创医院、创建百姓服务家园、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着力“打造内秀型环境,争当感人型员工,提供家园型服务,塑造经典型医院”活动,把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让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为切实优化门诊就医环境,设立14名导医,建立开放门诊服务台,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化验报告单自动打印,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扩大病人候诊区,增加轮椅,手机充电器等便民设施;实行无节假日门诊,实行弹性工作制,开展24小时预约服务,增设收费挂号服务窗口,减少患者排队现象;设立投诉回访中心和监督电话,24小时接听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投诉,并及时进行反馈处理问题,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倾听患者意见,畅通了患者投诉渠道,实现了医患沟通和谐,医疗纠纷案件明显下降。为打造百姓服务家园,医院执行了“处方”点评制度,合理用药,收费透明;完善电子叫号系统,建立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实行诊疗预约,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开辟急诊“绿色通道”,改善服务流程与规范;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有效减轻患者负担。完成医院花园升级改造,绿化、美化院区环境,实现三季花开、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医院”,让患者在家园般的温馨中享受到舒适医疗服务。医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先后4次对医院“健康济宁”活动进行了报道,《人与社会》和《讲述》栏目3次介绍了我院爱心救助弃婴“小新奇”的故事,并被多家省市卫视转播,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全市17个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单位“双评”活动中,医院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责任编辑:宋绪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