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哈尔滨医药2008年第28卷第1期 5l·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江美芳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1) 摘要文章综述了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感染、五官感染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同时归类综述了罗红霉素的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重点分析了过敏反应、头痛等不良反应。随着罗红霉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呈现多样化,需 要引起广大医师的重视,I临床应用时应全面观察患者反映,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罗红霉素;感染;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P078.1 [文献标识码】 A 学科分类代码:350.10 文章编码:1001—8131(2008)O1—0051—03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oxithromycin and adverse reactions JIANG Meif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Shenzhen,Shenzhen 5181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oxithromycin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 tions,genitourinary infections,facial ifnection,the classification of roxithromyci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 tions,focusing on allergic reactions,headache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Wiht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rox— ithromycin,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ll becoming diversified,physicians need to attract impo ̄ance to hte instance.Roxithromycin was clinical application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reflects patients to en- sure that medication safety. Key words roxithromycin;infection;allergic reactions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是红霉素的醚肟类衍生物,是 的咳嗽,效果较单用罗红霉素理想。 新一代十四元环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常见的革 1.2治疗泌尿生殖感染:罗红霉素对由衣原体和支原体引 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 起的尿道炎、宫颈炎和阴道炎治疗是非常有效的。高锡 活性,其体内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1—4倍,具有血和组织中 霞 J用罗红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88例,总有效 浓度高、半衰期长、蛋白结合率高、胃肠反应轻等特点。因此 率达92.1%。王绍钧 采用芙欣(罗红霉素)治疗尿道非淋 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 菌性炎132例,痊愈率为80.88%,总有效率为91.18%,病 疗效显著。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可忽 原体清除率为82.35%。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 视。本文对近年来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 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周德惠_5 采用罗红霉素联合 情况进行综述。 维生素c阴道片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阴道炎103例,结果治 1临床应用 愈93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停药1 1.1 治疗呼吸道感染:作为大环内酯类抗药物的罗红霉素, 个月后进行随访,复发7例,复发率为8.5%,结果表明联合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且细胞膜的穿透性强,极易渗入 用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肺、肝等组织,起抑菌作用。对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1.3治疗五官感染:吴炳光 采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 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尤其对某些 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结果表明症状改善81.0%,鼻内窥 特殊的制病菌如军团菌、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有很好的抗 镜检查治愈3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4%。 菌作用。因此临床上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效 治疗前后平均STY分别为(43.6±10.2)min和(23.5±5.8) 果显著。段敏超…采用罗红霉索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 min。通过本组观察,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 定。对患者给予常规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治 和鼻息肉,确实可改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使鼻息肉缩 疗的基础上加用罗红霉索150mg,2次/d,疗程2周。研究结 小,且服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李健鹰 应用小剂量长时 果表明,用罗红霉素配合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 问口服罗红霉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治疗l2 方法能较快消除症状和体征,提高肺功能,并能有效地降低 周后,总有效率为80%,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 患者EOS水平。治疗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因此,对经糖皮 数,血清细胞因子IL一5、IL一8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哮喘患者,加用罗 研究表明小剂量长时间口服罗红霉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 红霉素治疗有确切的效果。欧阳喜雷 应用罗红霉素联合 炎有效。可能通过减少机体细胞因子IL一5、IL一8,抑制EOS 雷米封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总有效率为92.7%。研 在鼻黏膜的聚集而发挥其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刘瑞 究表明由于两者联合应用的双重协同作用,更有利于促进炎 清_8]应用香菊片加罗红霉素治疗慢性副鼻窦炎280例,获得 症渗出的吸收和消散,从而提高疗效。尤其对缓解重而持久 较好疗效。治愈203例,显效3l例,好转27例,无效I9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2· 哈尔滨医药2008年第28卷第1期 及风团,主要分布在胸上部及双臂,并有双耳垂红肿,双下肢局 总有效率93.3%。香菊片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炎、抗过敏、 镇痛作用,能抑制鼻腔粘膜的分泌,促进粘膜纤毛的运动,恢 复鼻粘膜功能,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罗红毒素为大环 内脂类抗生素、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可能还具有潜在的免 疫调节作用,且可直接抑制成纤维的细胞生长,使鼻息肉缩 小,单独使用效果缓慢,二者联合使用,既抑制细菌生长,使 炎症很快控制,同时恢复鼻腔粘膜的功能,促进鼻粘膜纤毛 部亦有瘙痒红肿。口服氯苯那敏,第2天清晨皮疹完全消失。 2.2头痛:蔡丽丹 l 报道口服罗红霉素致头痛2例 其中l 例患者,患者右中指甲沟处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疼痛,无头 痛、发热,被诊断为右中指甲沟炎。予口服阿莫西林3d后效 果不佳,改用罗红霉素分散片75mg/次,口服,2 OZ/d,治疗后 症状明显好转。2d前,患儿自述头顶部及枕部出现疼痛,下 的正常运动,使病程缩短,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1.4治疗其他疾病:近年来有研究结果表明,罗红霉素具有 对胃酸稳定,发挥强大的幽门螺杆菌作用。王道福_9 采用 罗红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合并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有幽门 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溃疡患者。罗红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合并 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到93.5%。这表 明以罗红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具有对除幽门螺杆菌很高的 根除率。同时近年来发现罗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在 餐后诱导胃产生类似于消化期间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 相,引起胃窦强大收缩,降低幽门压力,从而引起消化道反 应,这种作用与罗红霉素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用该药治 疗原发性胃轻瘫是让其激动胃动素受体,促进胃的排空,及 时降低胃内压力,改善症状_ l。 2不良反应 罗红霉素其不良反应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 应为主,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细 胞下降等。现将近期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归类分析如下: 2.1过敏反应:唐巧萍_l“报道1例患者,因咽喉肿痛,经医 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与罗红霉素胶囊150mg(1粒), 次日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周身出现玫瑰样糠疹,发痒、面部 红肿、神志清楚,烦躁不安,停药观察。本例患者用药单一, 未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无特殊食物史,无明显过敏接触史, 怀疑是罗红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故门诊使用脱敏药5天 后,症状基本消失。陆雪梅等 刘报道1例患儿因发热、咳嗽 入院,诊断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3d,症状明显减轻, 改用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37.5 mg,2/d。当日晨起服用,2h 后诉全身皮肤瘙痒,体检发现四肢及胸背部风团样荨麻疹, 无其他不适,诊断罗红霉素分散片致皮肤过敏。立即停服罗 红霉素分散片,并肌肉注射5 mg地塞米松,口服扑尔敏 2mg,8 h后皮疹渐消退,自诉瘙痒明显减轻,血生化检查未 见异常。李清_l 报道1男患者,因咳嗽、咳黄痰7d,头面部、 四肢、躯干广泛性皮疹、瘙痒、呼吸受限,0.5d就诊入院。服 用罗红霉素2粒后,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入院后给予吸 氧,盐酸异丙嗪20mg口服,葡萄糖酸钙1g+地塞米松lOmg 静脉注射,皮疹逐渐消退,3d后出院。李向平 报道1男例 患者。因发热、咽部红肿、充血。口服罗红霉素150 mg,bid, 空腹服用。同时口服吗啉胍0.1 g×2片,tid;Vc银翘片3 片,tid。第2天,患者颈部、额头出现少量红色丘疹,未引起 注意。第3天,头、颈部、四肢、躯干均出现大量散在红色丘 疹,在阴茎冠状沟处有两片剥脱性损伤。疑为罗红霉素过 敏,随即将罗红霉素停药,其余两药继续服用,同时给予阿司 咪唑lOmg,qd,连服3d后全部停药。3d后丘疹明显减轻,1 周后丘疹全部消失,阴茎损伤恢复正常。魏庆华¨ 报道1 例女患者,因咽喉红肿,早晨和中午各口服罗红霉素150mg, 于下午6时左右,出现躯干皮肤瘙痒,搔抓后出现皮肤红斑 楼及蹦跳时加剧,今前来就诊,考虑为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致 头痛。停用罗红霉素,改用头孢氨苄片,ld后头痛消失,症状 未再复发。另l例患者。因左上肢刀割裂伤清创缝合3针, 为预防创口感染,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剂量为75 mg/次,2 OZ/d,连服5d。服药第3天后,患者出现头痛,为持续性痛, 咳嗽时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进行性加重,故未引起重视,继 续服药至第5天,头痛未消失,遂来我院就诊,疑口服罗红霉 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创口无感染,停服罗红霉素,头痛消失。 2.3血管性水肿:王宏泽等_ l报道1例男性患者。因急性 咽峡炎自行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150mg。服药30min后因 龟头部水肿、瘙痒、排尿困难前来就诊。见其大腿内侧、会阴 部位皮肤发红,整个阴茎及包皮部Ⅱ度水肿,既往无药物过 敏史。服药前未接触高敏物质,未食有致敏食物,会阴部无 蚊虫叮咬史及外伤史。诊断为罗红霉素过敏,龟头部血管性 水肿。肌注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2ml+地塞米松5mg+维 丁胶性钙lml,1h后水肿减轻。继续口服盐酸苯海拉明 25mg,3次/天,2天后痊愈。 2.4脱发:张永雪 报道1例男患者。因脚气感染口服罗 红霉素片0.2g,每日3次,3d后出现散在头发脱落,呈小斑 片状,并范围逐渐扩大,无明显不适症状。经口服黄芪颗粒、 活血通脉胶囊、阿塞松片、转移因子胶囊、甲状腺片等药物, 外用达霖森搽剂等综合治疗,1月后脱落头发开始生长,半 年后基本恢复。两年后因外伤感染再次使用罗红霉素,又出 现头发脱落,从头顶向四周扩散,逐渐加重,头发大面积脱 落,再次综合治疗,半年后长出新发。 3结束语 罗红霉素由于其良好的抗菌效果,广泛的应用于l临床, 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耳鼻咽喉 等。但随着罗红霉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呈现 多样化,尤其一些不常见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更需要引起广 大医师的重视,因此提醒临床应用罗红霉素时应全面观察患 者反映,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I] 段敏超,李家萱.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6例临 床观察[J].华夏医学,2007,2(19):314—3I5. [2] 欧阳喜雷.罗红霉素联合雷米封与罗红霉素单用治疗肺炎支 原体感染各90例的疗效比较[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6。4(5):32—33. [3] 高锡霞,殷红阳.罗红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官颈炎88 例[J].分析职业与健康,2004,9(20):I12一II3. [4]王绍钧.芙欣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J].齐鲁 药事,2005。II(24):696—697. [5] 周德惠,国玉寒.罗红霉素联合维生素C阴道片治疗解脲支 原体所致阴道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I4(7)t 32l2—32l3. [6]吴炳光。谭丽蓉。黄耿.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哈尔滨医药2008年第28卷第1期 肉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4(20):44O一441. [7] 李健鹰,汪贺媛,黄健,等、小剂量长时间【1服罗红霉索治疗常年 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6,2(28):88—89. [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1):44. 53· [13] 李清,王美玲.罗红 索敛急性过敏l例[J].临床医药实践 杂志,2005,10(14):791. [8] 刘瑞清,董庆汉,孙希才.香菊片加罗红霉素治疗慢性副鼻窦 炎28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27):29. [14] 李向平,李电明,郭庭江.罗红惫索致全身性药疹l洌【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5(14):271. [15] 魏庆华.口服罗红霉素致荨麻疹l例[J].中国药师,2005。l1 (8):963. [9] 王道福。菊保文,王莹.罗红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 杆菌的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07,3(24):309. [1O] 李勇,李万吉,张文国.罗红霉索、甘露醇联合治疗原发性胃 轻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巾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6 (3):646—647. [16] 蔡丽丹,杨品品,漆析友、口服罗红霉索致头痛2测[J]、中 国医药导报,2007,9(4):l14. [17] 王宏泽,罗智翔,张贡和.口服罗红霉素致龟头部血管性水肿 [11] 唐巧萍.口服罗红霉索引起的过敏反应1例[J].中华现代 内科学杂志,2006,1(3):113. l例[J].西南军医,2006,6(8):44. [18] 张永雪.罗红霉索引起脱发1例[J].实用临床医学,2005,2 【12] 陆雪梅,马海林,申长清.罗红霉素分散片致过敏反应1例 (19):3. 收稿日期:2008—01—04 参考文献 [上接第5O页] 白含量大于4g/L,应稀释血浆后重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如血浆纤维蛋白含量低于0.8g/L,需浆原血浆改为l:2或 1:5稀释,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结果后除以5或除以2。仪器 法可用自动或自动凝血仪,按凝血酶时间(1-I')测定法测定。 [1]Samia Mora。Nader Rifai,Julie E.Bufing,et 1a.Additive Value of lmmunoassay—-Measured Fibfinogen and His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Levels for Predicting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 vents[J].Circulation,2006,l14:381—387. 可自动打印出结果。一般仪器法比手工法精密度高,尤其是 在含量高时,仪器法比手工法更好。本法的干扰因素主要是 肝素。克劳斯法与另两类方法(沉淀法、免疫法)以及同类 [2] 邢宏运,廖小平,肖锋,等.B一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单体 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分析[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6, 29(5):328—335. 其他方法(双缩脲法)相比,简单、快速、准确,这是当前和今 后纤维蛋白原测定和标准化的必然趋势。 4基因多态性研究 [3]余元勋,王爱玲,陈森,等.13纤维蛋白原基因一455ntG/A多 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15(4):21—22. [4]Satomi Kani,Fumiko Terasawa,Kazuyoshi Yamauchi,et a1.A— nalysis offibfinogen variants at 387He showsthatthe side chainof 387 and the tertiary structure of the C—terminal tail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assembly and secretion offibfinogen but also forlateral aggregation of protofibrils and Xllla—-catalyzed—-dimer formation 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的 结果,某些基因位点多态性被认为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 关。目前分析过的纤维蛋白原Bp基因多态性位点有1O余 个。纤维蛋白原的基因序列含有众多变异,从而产生个体间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不同,为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分析 提供了可能L1 。 [J].BLOOD,2006,108(6):1887—1894. [5]Jennifer L.Mullin,Stephen O.Brennan,Peter S.Ganly,et a1. Fibfinogen Hillsborongh:a novel Gly309Asp dysibrfinogen with 在单独分析大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病时发现一 455A基因纯合体更多,因此认为A/A基因型更易出现在脑血 impaired clotting[J].BLOOD,2002,99(10):3597—3601. [6] Feffrey A.Kant,Susan T.Lord,Gerald R.Crabtree.Partila mRNA S ̄luence8forhumanAalpha,B beta,and gammafibrino- 管病中,能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从而增加发病率。在一 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D)的研究中发现,在一455A/A gen chains:evolutionary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J].Prcc Nail Acad Sci,1983,80(13):3953—7. 基因型患者较一455G/A、一455G/G基因型患者CAD病程进 展快,一455G/A多态性与CAD的进程有关。推测可能一455A 等位基因引起了更强烈的纤维蛋白原急性期反应,导致更高的 血浆FIB水平,形成CAD进展的病理学基础。 研究显示:TT基因型组较C/T、C/C基因型组颈动脉粥 [7]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38—40. [8]Margaret A.Keller,Jose Martinez,Timothy C.Baradet,et a1. Fibrinogen Philadelphia,a hypodysfibrinogenemia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polymerization and fibfinogen hypercatabolism due to 样硬化的程度重,其危险性增加了6.17倍,与FIB浓度、吸 烟摄人量无关。进而推论一148T/T基因型与无症状的颈动 脉粥样硬化有关,一148T/T基因型和FIB水平是除年龄、载 ¥378P mutation[J].BLOOD,2005,105(8):3162—3168. [9]彭黎明,曾着黎.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J].检验医学, 2004,19(2):163—166. 脂蛋白E(ApoE)、吸烟摄入量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外与颈动 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的预示因素;Fg启动子区一148T/T基 [1O] 刘蕊,段樱.州国产凝血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与评价 [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1):28—29. [11]史文斌,郑妙卢,侯进军.四种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比 较[J].青海医药杂志,2004,34(2):41—42. [12]程烽,朱忠勇 5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比较[J].临床检验 杂志,2000,18(1):l2一l4. 因型是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遗传性危险因素Ll 。 5总结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心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其 浓度测定成为常规检测项目中重要一项。随着相关技术的 不断发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其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是今后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分子生 物学诊断技术飞速发展,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检测不仅只 限于一些科研目的及前瞻性研究,必将走向临床成为常规的 检测项目。 [13 J 刘蓉,李家增,穆红.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m性一C憎血管 病的关系[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3(9):453—456. [14] 杨美荣,张海霞,王英曼.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及纤维蛋 白原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 志。2007,lO{2):116—117. 收稿日期:20o7一Il一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