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来源:智榕旅游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创新教育;思维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

2.【答案】B。解析:这些同学缺乏意志品质,故需要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3.【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出自《师说》,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4.【答案】A。解析: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体现了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5.【答案】D。解析: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答案】C。解析: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情况,老师最好的处理办法应该是因利势导,巧妙地化解课堂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而不是视而不见。故选C选项。

7.【答案】A。解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的要求。其中,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而体现,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三者形成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8.【答案】D。解析:身教重于言教,题目强调了行为示范的重要性。

9.【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故选B。

10.【答案】C。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11.【答案】D。解析:根据《教育法》第九章法律责任,“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余各项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故选D。

12.【答案】C。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3.【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C选项中学校确实违反了法律规定,但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14.【答案】A。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做到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5.【答案】A。解析:BCD均是柳公权的作品。

16.【答案】B。解析:老舍,有“人民艺术家”之称,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17.【答案】D。解析: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包括:中书省——发布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行政管理。尚书省分成六部:户部(财政)、吏部(吏政)、兵部(军政)、礼部(学政)、工部(工程)、刑部(刑狱)。

18.【答案】B。解析:拉菲尔作品优雅,秀美,笔下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形象著称。

19.【答案】C。解析:诗中提到的“直臣”是指楚国大夫屈原,屈原忠而被黜,投楚江自尽。传说中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20.【答案】A。解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 21.【答案】D。解析:胡笳是吹管乐器;小铙是打击乐器;竖琴是西洋乐器;箜篌是拨弦乐器。 22.【答案】C。解析:美杜莎和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人物,湿婆是印度教三神之一,刑天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战神。

23.【答案】B。解析:第四部吝啬鬼登场作品是《欧也尼•葛朗台》。

24.【答案】D。解析: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750米,有“高原大陆”之称。 25.【答案】B。解析:A是萧,C是葫芦丝,D是埙。

26.【答案】C。解析:选中Excel工作表中的所有单元格可以点击行号与列标的交叉按钮。 27.【答案】C。解析:若要导入其他软件制作的图片,可以使用插入图片命令来获取。

28.【答案】D。解析:今天可能是星期三,也可能不是星期三;野生的可能是动物,也可能不是动物。故选D。

29.【答案】C。解析:图形中最短竖线的底部与最长竖线的顶部相连,选C。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正,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材料中,班主任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以及日常表现,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认为他是“低能儿”放弃他,而是给予他爱和帮助,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帮助,最终使学生奋发向上。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做是发展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在发展阶段犯错误实属正常,要宽容和理解学生,相信他们可以更改正错误。材料中,班主任老师没有像监考老师一样,一味的惩罚批评,而是从学生的涂鸦中看到了学生不甘于落后的精神,并且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进步,感动和激励了学生。

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正视学生现有的问题,看到学生身上的潜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31.【参考答案】

该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2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首先,教师的做法违反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材料中,教师极力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不择手段地要求学生购买新书。给学生成长和整个教育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其次,教师的做法违反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爱国守法要求教师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包括《教师法》规定的相关内容,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材料中,教师向学生强制索购书籍,违反了《教师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情节严重者应当受到法律的处罚。

作为教师,应该以此为戒,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一名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的合格教师。

32.【参考答案】

(1)①真情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②形塑我们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2)现实主义热潮之下,一些混淆视听的“伪现实”电视剧仍存在。

①有的剧集悬浮于生活披着。披着“现实题材”的外衣,本质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偶像剧。不接地气,细节失真,迎合的是感官愉悦,而非艺术审美。

②有的剧集悬浮于时代。当下部分现实题材作品题材重复、视野狭,止步于对生活的浅层复刻,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社会变迁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的审美诉求以及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③有的剧集悬浮于人性。当下一些现实题材电视剧追求狗血的戏剧冲突,开着情节的列车狂奔,却将人物留在了始发地。单薄的创作路径下是脸谱佗的人物以无病呻吟、小情小爱、笑闹取代。对人物的深入刻画和人性的探寻追问,既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不符合艺术的真实。

三、写作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立意。

此文属于材料作文,要求不脱离上述材料,根据材料可抓住主题“规则的重要性”。 立意:

此题可作议论文。可以围绕材料中的反面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心理,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现象进行反思。

找做法:

文章可将议论重点放在对当今社会一系列类似材料中的不文明现象的分析上,即讨论为何会出现类似的不文明现象,这些现象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以及这些不良后果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反思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会频频出现此类现象的深层原因。

第二步:结构布局

本文适合用引议联结式进行谋篇布局。具体结构如下:

引 议 联 结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3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规则的重要性” 针对材料和中心论点,作出必要的分析 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 对全文的论证作总结,解决问题,总结全文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第三步:写作素材 事实论据

1.2017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

2.上海浦东机场八旬老太为了祈福,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致航班延误

第四步:

【参考范文】

尊重他人 恪守规则

当“女子为等丈夫上车阻拦高铁关门”的视频不断发酵,广大网友纷纷表示不满时;当视频中的女子为了阻拦高铁发车而撒泼叫嚣时;当当事人的孩子无奈的看着母亲与人争执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视频中的女子如此漠视规则?是什么让原本应该以德与人的女教师如此蛮不讲理?而又是什么让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生活中频频出现、屡见不鲜?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若人人都能恪守社会规则,不以一己之私践踏社会公约,或许我们的生活中就能少些针锋相对,多些和谐之声。

规则,是束缚,亦是保护。遵守规则本是社会每一份子都应牢记于心的公约,但却因为近些年来不断的物欲膨胀,被越来越多的人弃如敝履、抛诸脑后。为了追求更加舒适便利的物质生活,在快节奏生活中打拼的一代人,更愿意相信“百事临头,利字当先”。这原本无关对错,只是人生追求的不同。但如果一味的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侵犯了他人利益,甚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时,我们不得不为此反思:原本“懂规矩、知礼仪”的文化传统为何会在当今时代中显得无足轻重?可悲的是:我们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就像材料中的罗女士一样,身为小学教导处主任的她并非不懂遵守规则的道理,只是得失计较之心蒙蔽了本应正视规则的眼睛,才会上演那样一出令社会各界都为之愤怒的闹剧。

试想一下,假如规则形同虚设,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马路上将拥堵着各类不守规则的车辆与行人,喇叭声与叫骂声混杂于市井,原本便捷的道路就这样水泄不通;各类公共场所将会被垃圾填满,吸烟吐痰的现象也将屡见不鲜,原本整洁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脏乱不堪;文明礼仪也将沦为一纸空谈,因为没有了规则的约束人们多了几分肆无忌惮,少了很多小心谨慎,从而让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了滋生的温床。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的自由,必将走向混乱。

反观材料中的罗女士,其实我们不难找到与其类似的案例。“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中,当事人无视园区警示和工作人员提醒,导致悲剧发生;八旬老太为了祈福,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致航班延误,令人后怕……同这些人一样,拦高铁的罗女士为了一己之私“绑架”全车乘客的做法,都是漠视社会规则,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这些做法将“以德与人”的价值观随意践踏,终究也被全社会所唾弃。罗女士的案例,最终以撤职、罚款告终,而此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却一直挥散不去。身为父母,在孩子眼里当言传身教;身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当做表率。显然,罗女士的做法,有违父母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凸显责任之匮乏,守规之淡薄。

文至此处,我陷入沉思。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丢掉了曾经渗入骨髓的道德标准?答案千奇百怪,最主要的莫过于人性的自私。自私自利的人类本性在速度与效率里蝇营狗苟,恪守规则的价值判断在物欲与贪念中沉沉浮浮。要在社会大背景下,改善现今的价值观却非易事。但好在,总有榜样在路上,总有仁者在身边。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4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