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2年2月 Feb.2012 第1卷第1期 蚌埤学院学幸j乏 Journal of Bengbu College Vo1.1.No.1 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安玉侠 (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投资最为活跃,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微观主体,也是我国发展国民经 济的关键。根据各国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发展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已成为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的重要举措之一。从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入手,阐明了当前我国必须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实现风 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风险投资;中小企业;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2)01—0070—07 The Influence of Sound Risk Investment to High-tech SMEs Development AN Yu.xi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ngbu College,Bengbu,233030,Anhui) Abstract:SMEs is the most active in investment in Chinese economic system.alSO the mos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innovative spirit of micro—main,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M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isk investment,establishing a sound risk investment system to foster high.tech SM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from a risk investment and the growth of SMEs i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rt.it is elaborated on the current China that must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risk investment mechanisms.and achieve the growth of SMEs.risk investment of a virtuous circle. Key words:VC;SME;risk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 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 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 年均增长28%左右。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 的重点。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 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 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积极地创造各 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二是成为扩大 种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加快科技型中 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 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以上在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成为推 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相当大一部分农民工在中小 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 企业务工,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 量。当前,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素质不断提 业的重要渠道。三是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 高,活力显著增强,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 前,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是由中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小企业完成。无论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目前,我国有中小企业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 高新技术领域,还是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现代物流 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十五期间,国民经济 等新兴服务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都十分活跃。四 收稿日期:2011—10—23 作者简介:安玉侠(1980一),女,安徽怀远人,助教,硕士。 安玉侠 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是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少中小企业已 经从早期的制造、建筑、运输、商贸等领域,向基础设 71 经济的大潮中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 经济指标每年均以30%一60%的速度增加。广大 施、公用事业、新兴服务、高技术产业等领域拓展,实 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方 中小企业也已成为吸纳高科技成果的最有效载体, 研究院所、高校产生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由中小企 面迈开了步伐,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 发展迅速,优化了产业组织结构。五是成为扩大对 外开放的新生力量。近年来,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 迅速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市 业吸纳、转化。截止2003年底,全国共有科技型中 小企业12万家,从业人员960万,资产总额约4.5 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36%;总收入约3.7万亿 元,比2002年增长43%。我国高新技术开发企业 达32857家,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达2360家;民营 场。统计显示,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皮鞋 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高达90%以上,在通 讯设备、电子产品、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 中小企业出口比重逐步提高。 事实证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其 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由于缺乏可靠的融资 渠道,不仅高技术的开发立项受到限制,而且大批技 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也难以实现商 品化、产业化。据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资料显 示,我国每年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取得省部级以上 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但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10% 左右。 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中,绝大多数处于开创期或发展期的初始阶段,迫切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银行在传统的资源配置 上普遍存在着一个逆向选择问题,他们往往把资金 投向发展成熟、风险较小、收入趋于稳定的企业,最 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却因为风险较大而得不到 贷款。 高科技企业初创期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死亡率 决定了它难以在传统的资本市场上融资,因而必须 开辟其它的融资渠道,而风险投资正适应了这种要 求。美国一大批优秀企业如英特尔、微软、思科、雅 虎等的成长与崛起都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支持,硅谷 的成功就是风险投资创造高科技的典范。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 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它 富于创新,具有灵活的高科技产品研发机制和经营 机制,是技术创新中最具活力的源泉,正成为新经济 发展中的亮点。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却一 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1.1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 科技型企业l2.49万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 有限公司达61597家。2003年实现高新技术总产 值2.75万亿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21.4%。这 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具有建设周期短、所需资金 少、管理成本低和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等特点,而且 在创新机制、创新效率和决策、运作机制方面具有其 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 化的有效载体,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科技型中小企业己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 中的主力军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截止2005年 6月底,已公布拟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0家企 业,以及《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出的2004年度最 具成长性的2l家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 占90%和62%。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企 业以其48.5%的资产,安置着69.7%的职工就业, 提供了57.1%的社会销售额,为国家创造了43.2% 的税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了很大部分,这些企 业创造的新增价值占到GDP的40%以上,是除农业 之外的第一大就业领域。在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 全国大约66%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创新和 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 力量和源泉。 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 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 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据上海银行对上海 27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反映融资困难的占 68%,反映融资很困难的占14%,反映融资无困难 的仅占18%。在对停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 中,有47%的企业是因为资金短缺而停产,占停产 原因的第一位。科技部研究中心2005年完成的一 份调研评析报告也传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近 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 势,盈利能力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 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据统计,我国在高新技术产 业的投入只占GDP的0.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72 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2月 第1卷 第1期(总第l期) 3%的水平。 据统计,只有三分之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度 过3年初创期,北京中关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均 存活期为2.7年。其原因涉及技术、市场、人才、环 境、政策等多个方面,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一 个有潜质的企业得不到资本的青睐,很难在千帆竞 发的商战中脱颖而出。由于缺乏可靠的融资渠道, 不仅高技术的开发立项受到限制,而且大批技术水 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也难以实现商品化、 产业化。据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 国每年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 成果达3万多项,但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10%左 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投向高科 技产业的资金不足,对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 力度不够,是制约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 原因。因此,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更好 的融资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健康、更快速发 展,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融资特点 1.2.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经历从创立、发展、成熟到衰 退的生命周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能脱离企业成 长的一般规律。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科技型中 小企业发展的典型路径是历经种子期、创立期、成长 期和成熟期几个依次继起的阶段。 第一阶段:种子期(seed stage)。 在这一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或者产品 还仅仅处于构想状态,通常只是一个创意、一项专利 或者一项尚未开发成功的新技术。创业者需要投入 相当多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以验证其创意的可行 性。由于技术产品研发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产品 在技术、商业上的可行性,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也难 以预料,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因此种子期的主要 任务就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企业在种子期内 能否突破技术上的难关,将处于创意中的产品开发 出来,取得雏形产品是关键问题。一颗精心挑选的 “种子”如果能够成功地孵化出来,就预示着在未来 它可能会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回报。正是这种良好前 景使风险创业家和风险资本家甘愿冒着巨大风险投 身于高科技创业领域。 第二阶段:创立期(start—up stage),又称导入 期。 这一阶段指的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试产试销阶 段,一旦产品开发成功,创业家为实现产品的经济价 值,会着手进行试生产。 在这一阶段,企业已经掌握了较为完善的生产 工艺流程,但在与市场相结合的过程中尚需完善,使 新产品成为市场乐于接受的定型产品,为规模化生 产做好准备。这是新产品由刚刚研制出来到能够批 量生产,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阶 段。在创立期,企业对相关的技术风险已经有所控 制和降低,企业相对简单的组织构架己经形成,在生 产、销售等方面己经有了初步的把握,但由于产品的 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市场潜 力究竟有多大尚不能确定。 第三阶段:成长期(developing stage)。 这一阶段是指企业初创期之后的技术发展和生 产扩大阶段。经过了初创期之后,企业在生产、销 售、服务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新产品的设计 和制造方法已经定型,并且己经具备了小批量生产 的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期需要扩大生产经 营能力,组建完善的销售队伍,大力拓展产品市场。 另外,由于高技术产品替代周期比较短,企业应在提 高产品质量、抢占市场份额、树立品牌形象的同时, 积极着手研究开发,做好产品更新换代的准备。随 着产品市场空间的不断开拓,企业的规模也处于迅 速扩张的过程中,与此相联系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 在成长期中的企业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迅速膨胀的 步伐,从而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第四阶段:成熟期(mature stage)。 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已经得 到承认,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技术、管理能力相对成 熟。此阶段的销售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总体生产能 力达到高峰,行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随着行业成长 率的降低,替代产品的引入为新产品开创了一个新 的企业生命周期。此时,企业的技术、财务和市场风 险已经大幅度降低,其知名度和社会信誉度开始建 立。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往往会选择规模化生产 的路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在创 业板上市。据统计,国外成功的创业企业中有一半 以上是通过创业板市场谋求进一步发展的。 1.2.2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特点 事实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 (包括种子期和创立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 和之后的衰退期与转型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 不同的资金需求特点,其融资结构在发展进程中也 处于不断的变化调整之中。 首先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安玉侠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73 特点。在这一阶段,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设备、产 品的进一步开发完善以及开拓销售渠道等。企业通 常还没有销售收入,而只是投入,这个阶段企业为满 足资金需求,首先会筹集自有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能 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债务性融资。 一般来说,初创期的企业生存能力难以预测,具有很 高的风险,又没有抵押品,一般很难申请到银行贷 款。也就是说,贷款银行和信用评估机构对其评价 很低,必然会增加企业资金的获得性成本,同时企业 的资金使用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是需要风险投资支 持的重要阶段。此时,技术风险已不是很大,主要是 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但由于市场营销模 式和企业管理模式远未成熟,尤其是企业管理团队 尚未定性,所以,通常能承担较高风险的“零阶段风 险投资”开始对其进行投资。 其次是处于成长期扩张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 金需求特点。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具有开拓 性,在成长阶段的初期,企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在此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很大 的资金缺口,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将成为企业 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而,此时是企业生命 周期里的一个转折阶段,企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 筹集足够的资金。企业在这个阶段距离股票发行上 市尚有很大差距,若从金融机构贷款进行债务融资 则会受到担保、抵押诸多条件的限制。由于控制权 的让渡成本降低,同时由于权益性融资的资金成本 低于债务性融资,这个阶段企业的融资选择通常是 倾向于权益性融资的。正因为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 力,这一点也正为风险投资公司所看重的,在风险投 资业发展较好的情况下,风险资本的参与正好弥补 这一缺口。所以,在资金需求上,风险资本具有重要 的地位。由于有了稳定的现金流量和良好的经营业 绩,传统融资渠道也逐渐打通,对以银行贷款为主的 债务性融资需求开始逐渐增加。在成长期的后期阶 段,银行可能会考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但其数量远 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此时,银行贷款可以 作为一种选择——此时企业资本相对增加,有了更 多的资产作为贷款抵押,但只能满足流动性资金和 购置资产的需要。 再次是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特点。在企业成长阶段的末期或者成熟阶段的初 期,产品市场份额趋于稳定,销售增长速度开始减 慢,由于资本的持续追加,总体生产能力也逐渐达到 顶峰,此时企业有能力依靠留存利润满足自身发展 的部分资金需求。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是 一个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市场,为了保持企业在市 场中的竞争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 升级和产品的更替,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用于研究 开发和市场拓展,即使到了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在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现金流 量基础上建立的信誉使得企业可以更为广泛地利用 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包括发行公司债券、以更高的 价格发行公司股票、商业银行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 和更大的贷款额度等。在这一阶段,企业的技术、财 务和市场风险相对降低,其知名度和社会信誉度开 始建立,已经能从银行正常获得贷款,在达到上市条 件后,还倾向于选择公开上市融资,而风险资本则开 始考虑为上市做准备,以实现成功退出。 最后是处于衰退期和转型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资金需求特点。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产品会逐渐被替 代,市场前景黯淡,资金需求仅用于满足其日常经营 所需。而企业如能实现转型,着手研制新技术和新 产品的开发,开始新一轮的创业,其资金需求与初创 期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阶段特性使得其 资金需求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很显然,依赖传统 的融资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 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资金供给 缺口之间的矛盾,需要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这 一矛盾,风险投资就是这样一种融资方式。 2风险投资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有 效途径 风险投资(venyure capita1)是指向具有科技型、 高成长性特点的未上市的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资本, 并为其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育 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高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 为。 风险投资的使命就是将一些无法确定风险的高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进 器。没有它的参与,就没有今日美国的硅谷以及微 软、英特尔、苹果、辉瑞、甲骨文。 众所周知,美国由于新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 末重新确立了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它的巨大成功不 仅使美国经济持续了十年的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 胀,而且大大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改 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方式。通 过这种新经济繁荣,可以发现它的基础正是互联网、 通讯、计算机软硬件、生物科技等高科技产业。可以 说,一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高科技产业 74 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2月 第1卷 第1期(总第l期) 2.1.3投资方式为有别于普通股权投资的权益投 资 的发展史。美国的新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 的发展,与风险投资的发展密不可分。 目前,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的风险投资在促进技 术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本国经济实力等方 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发展及科 风险投资是一种有别于普通股权的长期的且流 动性低的权益资本,它不是一种借贷资本,因而其着 眼点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它们的发 展前景和资产的增值,以便通过上市或出售达到退 资并取得高额回报。 这种投资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风险投 资为创业企业不仅提供资金,而且提供一系列的咨 询服务和管理服务,因而风险投资既是一种投资行 为,同时又渗透着管理因素。风险投资一般是以股 技创新的孵化器,风险投资通过多层次的资金网络, 迅速集聚分散资金投向风险企业,满足高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所需的资金。多渠道的风险资金 来源可使高科技企业的创业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同 时,风险投资公司通过组合投资和分阶段投资等投 融资组合策略,加之专业化的经营经验和管理技巧, 也可以降低、分散经营管理风险。 风险投资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加速 了自身的发展。一方面,风险投资向中小企业注资, 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另 一权的形式对一家公司或企业进行投资。风险投资家 的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2.1.4以公开上市为主要形式获得收益并退出投 资 方面,中小企业发展拓宽了风险投资的投资渠道, 风险投资机构在将资金投入创业企业后,他们 所期待的并不是对被投资企业控股,而是使风险投 为风险投资获取高收益创造条件。 2.1风险投资的特点 2.1.1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高科技领域 资取得成功后尽快实现回报,再从事新的投资,也就 是等所投资的企业发挥潜力和股票增值后,将股权 转让,实现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型为:向创 业者注资(播种期)——让企业生产出适当的产品 并设计好包装(孵化期)——在证券市场上市(收获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般而言,风险投资就是对 高风险项目或企业的投资,而高风险的项目或企业 往往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项目或企业,主要存 在于高科技领域。从具体行业来看,风险投资主要 集中在电子产业和生命科学领域。风险投资的最终 目的是追求高额的回报,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附加 期)——在二级市场上套现(退身期)。因此,一个 有利于资金顺畅流动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风险投资 的撤出机制是保证风险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 2.2风险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值和收益远远高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 产业,因而对风险投资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说 风险资金与高新技术两要素构成推动风险投资事业 前行的两大车轮,二者缺一不可。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风险投资对美国和 世界经济一直发挥着一种鲜为人知但却极为深刻的 影响,它是企业家精神的催化剂,推动着经济增长和 2.1.2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潜在高成长性的中 小企业 革新。对美国经济而言,风险投资的贡献是巨大的, 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风险投资在美国促成了闻 名全球的“硅谷”科技园区的崛起,造就了全球最活 跃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同时它创造了无数的就业 机会,提供了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刺激了竞争的活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风险投资的直接 投向是中小企业。如前所述,一般金融投资主要支 持市场相对稳定、技术成熟程度较高的产品或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使讲究安全性的银行资金对 这类企业的贷款十分谨慎。由于高风险,加之没有 抵押担保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融到银行 资金。而与此相反,风险投资致力于发现新的科技 突破口,着眼于项目是否有巨大的竞争潜力和高成 长性。对于具有创新性的、先进技术的企业,风险投 资则会在企业及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包括资金 力,传播了企业家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风险资本孵 化的新公司和新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 作的方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w・米勒认 为“在科学技术研究早期阶段,由于风险投资的参 与和推动,使得科学技术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 由原来的20年,缩短了10年以上”。美国《外交》 杂志中曾说过:“知识比以往更有力量,一个国家能 出色地领导信息革命,这个国家就将比其他任何国 家都强大。”由此可见,风险投资的重要性是不容忽 视的。 和管理在内的全方位的支持。而且,风险投资往往 是在创业企业初期就投入资金,一般需经3—7年才 退资取得收益,而且在此期间还要不断地对有成功 希望的企业进行增资。 安玉侠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75 2.2.1风险投资是科技企业成长及科技成果产业 化的“催化剂” 我国改革开放的创始人邓小平曾说:“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经济的 发展。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国越来越清晰 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 来,各国面临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与开发 的问题。研究与开发能力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基 石,没有研发能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就无从谈 起。因此,培育研究与开发的能力,提高研究与开发 的水平是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 关键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风险资本正越来越成为 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中, 其研发费用的投入比一般企业通常要高出三倍,这 就使这类企业有着比其他企业更高的研发能力,从 而使一些大型企业也不得不在研发方面寻求与他们 的合作,因为这些大企业不可能在每一个有潜力的 研发项目中都有所投入。因此,风险投资是研究与 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的建立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2.2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引擎 因为新经济的产生必然伴随社会的产业结构和 经济结构的变动,或者说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 构的变动必然导致新经济的产生,而风险投资在这 种结构的变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风险 资本的扶植,推动了高科技企业的兴起,加快了高科 技企业的发展速度,扩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模, 从而带动了以IT业为代表的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利用高科 技产业改造传统工业的进程。因此,风险投资促进 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动 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加速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 型。 2.2.3风险投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由风险投资所支持的高科技企业的资产增值速 度、市场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等方面 都是任何传统企业无法比拟的,有数据表明,风险资 本的收益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这使美国国内 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上升,并且提高了美国的投资回 报率:在风险资金的支持下,1997年有3575家新企 业在硅谷成立,风险投资家们为新建公司投入37亿 美元,比上一年增加60%,每5天有一个硅谷创业 公司进入股市,每天则可以创造62个百万富翁。几 乎所有的美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经历证实,主要用 于研究与开发的风险资本创造的投资效益是新设备 之类有形资产投资的4~8倍,其中软件业达到26 ~30倍。典型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也 远远超过传统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如英特尔、思科、 3COM、SUN以及网景等五家公司年收入为400亿 美元,资本额为257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汽车巨人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所创造价值的总和。 2.3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系 2.3.1 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化过程中,通常需要 较大的资本投入,并且常常会遇到来自技术和市场 方面的风险,传统的金融机构对这一领域极为谨慎, 因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的资本很有限。在这种情 况下,创业投资作为一种融“组合投资、专家管理、 风险分散”于一体的投资制度,以科技型、高成长的 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对象,提供股权资本和创业管理 服务,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提供了有效的资本 来源,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高风险、高 投入的难题;同时,通过创业投资所提供的增值服务 及其特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改 善法人治理结构,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促 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科技型中 小企业作为创业投资的对象,一方面为创业投资的 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尤其是具有高科技和增长潜 力的企业为创业投资的资本回收提供了保证;另一 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大多数是处于创业初期 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通过传统的渠 道融资困难非常大,于是催生了创业投资这种高风 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可以说风险投资过程本身就 是一个不断培育、发展中小企业的过程。 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近2000家,每年为 大约10000项高技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说, 美国高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高速度,风险投资是 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如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SUN 微系统公司、微软公司、LOTUS等高技术公司都是 借助风险投资起家而迅速发展的。 2.3.2 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了风险投资的投资渠 道 总结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不难发现, 风险投资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 资金,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给风险投资发展创造了 无数生机。中小企业的“高科技”、“高成长”概念, 吸引了无数的资本和人才,有利于激发投资者的投 资力度。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风险投资的持续 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比较典型的4 76 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2月 第1卷 第1期(总第1期) 个阶段: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生命周 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资金需求程 度、资金来源等也都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分析企业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应用可以看 出,为了提高融资效率,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的成 长阶段对资金的来源需要做出不同的决策。从表1 来看,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尤其是对于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显得更 为重要。 表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与融资策略 种子期 创、l 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资金需求 小 较大 大 不定 市场前景 不明 较明 看好 稳定 风险 大 大 中等 较小 资金来源 个人 天使投资天使投资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 银行贷款银行贷款 创业板市场 3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建议 3.1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 风险投资的发展史表明,立法与监督是促进科 技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保障,科技风险投资必须遵 循依法规范、依法经营、依法监管的基本原则。风险 投资在我国是新生事物,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 改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投资 的发展。例如《证券法》中“同股不同权”的规定不 利于风险企业的上市,其它如《专利法》、《技术合同 法》等也需要完善,以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3.2 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资本 现有的风险资本中,80%来自于国家或国有企 业的投入以及国外资本,而国内的民间投入不到 20%。一方面,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缺乏资金,另一方 面,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民间资本徘徊在风险投资 市场的门外。因此,目前急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吸引民间资金的参与,扩大风险投资规模,最终使政 府能以少量资金引导大量民间资本,实现对风险投 资的“引导而不控制、支持而不干预”。 3.3发展以创业板为主的多种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 金融供给,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必须能够顺 利退出,才能够实现风险资金的良性循环。而创业 板市场则是风险资金有效的也是主要的退出渠道。 从NASDAQ的运作经验来看,当风险投资运作到一 定阶段,高科技企业已经到了成长期的后期,技术、 产品、市场、管理水平都已经上升到一定水平,具备 了创业板市场融资条件,此时风险投资就会选择创 业板市场上市以撤出资金用于再循环。创业板市场 有利于促进创业投资机构的股权转让和套现,实现 资本增值,激励新的风险投资,保证整个风险投资链 条的良性循环。美国有30%左右的风险投资是从 创业板市场退出的,并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风险投资还可以通过上市转让、非上市转让、并 购、回购和清算等方式实现投资退出,但由于非上市 转让和并购只能私下进行,不仅必须面临一个寻找 转让方和并购方,以及与转让方和并购方议价的过 程,而且风险投资方多处于被动地位,往往难以收回 应有的收益。回购作为投资退出的方式之一,受创 业者资金实力所限;清算则往往是投资失败后的一 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应该建立以创业板为主 的多层次退出机制,拓宽资本回收的方式,恢复和发 展当前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企业能够通过产权交易 市场实现战略重组和资源整合;完善兼并收购、柜台 交易等不同阶段的退出方式,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 成长阶段的企业,为风险投资的进出创造通畅的路 径。 参考文献: [1]成思危.我国风险投资的几个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 [2]王东.中小企业R&D融资与风险投资研究[J].科学管 理研究,2007(3):104—107. [3]孙石煌.浅议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业投资、创业板市场 的互动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59—61. [4]程静.论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成长的良性 互动[J].资本纵横,2004(12):25—26. [5]刘杉.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理论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 2005(1). [6]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2004. [7]Kortum S,Lerner J.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 (4):674—692. [8]Katleen,Baeyens,Manigart Sophie.Dynamic financing strategies:the financing strategies:the role of venture cap— ital[J].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2003(7):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