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来源:智榕旅游
新课标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上)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x,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t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

avvv0 tt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①注意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的区别,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

而是速度变化的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②加速度的定义式avvv0不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在该式中加速度并不是速度变化ttF,m量和时间t决定,不能由此得出a与v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的结论,加速度的决定式a即物体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即加速直线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即减速直线运动)。 7.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定义中的“相等时间”应理解为所要求达到的精度范围内的任意的相等时间。 (2)规律: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3)公式:⑴x=vt ⑵t=x/v ⑶v=x/t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vx 若t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t9.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v2x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t10.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又定义为物体沿一直线运动,而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均匀增加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 1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推论

1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at2

2位移速度公式:v2v022ax 平均速度公式:vv0vx

2tvv0vvt/2 (Vt/2表示时间t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恒量.即xⅡ-xⅠ=xⅢ-xⅡ=……=xN-xN-1=△x=aT2或xM-xN=(M-N)aT2

说明:①公式涉及五个物理量V0,V,x,a,t每一个公式各缺一个物理量,在解题中,题目不要求和不涉及哪个物理量,就选用缺这个物理量的公式,可少走弯路,找到最优解法.

②公式均是矢量表达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讲,通常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他矢量取正或负数代入公式运算.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12:22:32:……: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x1:xⅡ:xⅢ……:xN=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t2:t3:……:tn=1:(21):(32)::(nn1)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V/(ms-1)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 ①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0 T1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 t/s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x/m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X② ③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0 t/s

12.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3)规律:vt= gt ; h=

12gt ;vt2= 2gh 。 2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