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来源:智榕旅游
10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10.1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0.1.1 通用工艺规程的特点:

1. 通用工艺规程应根据相关法规、 产品标准、 有关的技术文件和 JB/T4730.4-2005 等相关检测标准要 求编制; 2. 针对检测机构的特点和检测能力进行编制;

3.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涵盖本单位(制造、安装或检测单位)产品的检测范围; 4. 通用工艺规程应有一定覆盖性、通用性和可选择性; 4. 通用工艺规程一般为原则性条款,以文字说明为主;

5. 通用工艺规程川级人员编写,检测责任师(川级人员)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10.1.2 通用工艺规程的内容: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适用范围; (b) 引用标准、法规; (c) 检测人员资格; (d)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e) 检测表面制备; ( f )检测时机;

(g) 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

(h)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分类; ( i )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 j )编制(级别) 、审核(级别)和批准人; (k)制定日期。

10.2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

10.1.1 检测工艺卡的特点:

1.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应根据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 JB/T4730.4-2005 等检测标准的要求编制;

2. 检测工艺卡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或产品上的某一部件而单独编写的,一般为一件一卡; 3. 检测工艺卡制定的是有关磁粉检测的细节和具体参数条件,多为图表形式; 4. 检测工艺卡n级或n级以上人员编写,检测责任师(n级或n级以上人员)审核; 5. 检测工艺卡用以指导相关检测人员进行磁粉检测操作。 10.2.2 检测工艺卡的内容:

磁粉检测工艺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工艺卡编号(一般为流水顺序号);

(b) 产品部分: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制造、安装或检验编号,承压设备类别,规格尺寸,材 料牌号,热处理状态及表

面状态;

(c) 检测设备与材料:设备种类、型号、检测附件、检测材料; (d)

法、检测比例、检测部位、标准试块或标准试样(片) (e) 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验收级别; (f) 检测程序;

(g) 检测部位示意图:包括(检测部位、缺陷部位、缺陷分布等) (h) 编制(级别)和审核(级别)人; (i )制定日期。

检测工艺参数:检测方;

1023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时主要磁化方法的选择:

1. 焊缝表面:

① 交叉磁轭法一一对接焊缝; ② 磁轭法一一对接焊缝、角焊缝;

③ 绕电缆法(线圈法)一一管子对接环焊缝、角环焊缝,且仅检测平行于焊缝的缺陷; ④ 触头法一一对接焊缝、角焊缝。

2. 焊缝坡口及炭弧气刨面: ① 焊缝坡口一一触头法; ② 碳弧气刨面一一交叉磁轭法; ③ 层间检测——交叉磁轭法。

3. 螺栓:

线圈法(纵向磁化),剩磁法、荧光湿法主要检查横向缺陷。

4. 三通或四通管件: 绕电缆法(线圈法),(注意:电缆的绕向)。

5. 轴类件(包括同径、变径、塔形类) 轴向通电法。

: (注意:变径、塔形类件,根据尺寸不同,分别通电检查。顺序是从最小直径到最大直径逐阶 磁化)。

6. 起重吊钩:

① 绕电缆法(线圈法)一一检查横向疲劳缺陷; ② 触头法一一检查纵缺陷。

7. 铸钢件:

① 在固定式探伤机上至少两个方向磁化,并用湿法检验一一精密铸钢件体积小、重量轻;

② 触头法、磁轭法 ------ 砂型铸钢件一般体积和重量较大,壁较厚 。

1023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写的一般格式和内容: 1.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写的形式一:

表1

产品或工 件名称) 热处理状 态 题中给定 题中给定 材料 牌号 检测 部位 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

No.GT-MT-001 题中给定 尺寸 规格 被检表 面要求 题中给定 (见注1) 焊接接头/具体部件、材料 1) 焊后 2) 焊接完成至少 检测 时机 24h后 1) CXE交叉磁轭 检测 设备 2) CDX- n磁粉探伤机 3) 球罐:焊后至少 3) CJE交叉电磁轭 1) 一 般:A1-30/100 标准试 2) 较高:A1-15/100 曲面:A1-15/50 片(块) 3) 4) 小检测面:C1-15/50 36h后 1) 非荧光湿法 连续1) 被检表面的光照度》1000IX 光线及 检法(剩磁法) 2 缺陷记 录照相、录像和可剥性塑料薄膜 等方式测环 检测 方法 2) 黑光辐照度》1000卩W/cm, 环2) 荧光湿法 连续法记录,并应用草图标示 方式 境 境光照度w 20lx (剩磁法) 一般为:AC 1) 2) 3) 磁化 方法 4) 磁轭法 交叉磁轭法 轴向通电法 触头法 1) 2) 3) 电流种 类4) 磁化 规范 5) 6) 7) 疋 提升力》45N 提升力》118N,间隙0.5mm 5) 线圈法 6) 中心导体法 I=(8~15)D=**A I=(4~5 )L=**A I=**A,(N=*) I=(8~15)D=**A 磁化规范最终以标准试片确 1) HK-1黑磁粉+水/煤油 10g/L-25g/L 磁粉、 载2) YC2荧光磁粉+水/煤油 液及 磁0.5g/L-3.0g/L 悬液 配3) 固定式探伤机: 0.1ml/100ml 〜0.4ml/100ml 制浓 4) 磁悬液喷灌:HD-BW黑磁 水悬液度 或HD-YL荧光磁悬液 5) (见注2) 质量验 收等级 磁悬液施 加方法 1) 一般:浇法或喷洒 磁悬液 2) 剩磁法:浸法 1焊接接头: 检测方 法标准 JB/T4730.4-2005 I 1)不允许任何裂纹; 磁粉检测 质2)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35mm x 100mm ),长径d< 1.5mm,且评疋框内不大于 1个。 3)圆形缺陷磁痕(评疋框尺寸为 2受压部件或材料: 1)不允许任何裂纹和白点。 里评级 要求 2)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2500mm),长径d < 2.0mm,且评疋框内不大于 1个。 23)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 磁化方法示意早图: 3紧固件和轴类零件:不允许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磁化方法附加说明: (1) (必要时填)先周向磁化,后纵向磁化; (2) **焊缝用交叉磁轭磁化; (3) **焊缝用可变角度电磁轭磁化,在垂直或平行焊缝的两个方向磁化; (应画,现略) (4) 75mm〜200mm之间, 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 在磁化时施加磁悬液; 保证磁轭磁极与工件接触良好 ,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50mm的范围内,保证有效磁化区 15mm的重叠, ⑸用轴向通电法或中心导体法磁化:截面取大尺寸= **mm , l-15D-**A ; (6) 用触头法磁化从**通电,并安装接触垫,以防打火烧伤;用连续法检测I=5L=**A ; (7) 用绕电缆法(线圈法)纵向磁化:T Y = S线圈截面/ S工件截面~ **,D eff~ **mm , L/Deff =*/*=**,N=** ,•••用 *充填因数公式计算,I=**A ; L/D > 15 时,取 15; 编 制 (8) 磁化规范最终以 A1-30/100(C1-7/50、D1-15/50)标准试片上磁痕显示确定; NDT责任工程师 (MT n级或川级) 审核 年 月曰 注1. 被检表面要求: a.清除并打磨焊缝及热影响区 ,Ra < 25 m ; b. 除去漆层,露出金属光泽;

c. 打磨掉工件表面与电极接触处的非电导覆盖层;

d. 使用干法检测时:清除油污等,工件表面要干净和干燥。

注2 .油基载液使用:

a. 对腐蚀应严加防止的某些铁基合金(如经过加工的某些轴承或轴承套) b. 水可能会引起电击的地方;

c. 在水中浸泡可引起氢脆的某些高强度钢; d. 油基载液可填写“ LPW-3号煤油”。

注3 .偏置芯棒法:

交流电l=(8~15)D中的D = d + 2T, 每次有效检测区宽度约为

年 月曰 ;

4d,重叠10%。

2.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写的形式

表2承压设备磁粉检测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

工序 号 工序名称 操作要求及主要工作参数 (见注1) 设备选 择 磁化方 法 磁化规 1 预清理 1) CXE交叉磁轭 2) CDX- n磁粉探伤机 3) CJE交叉电磁轭CDX- n磁粉探伤机 1)磁轭法;2)交叉磁轭法;3)轴向通电法;4)触头法;5)线圈法; 6)中心导体法 1) 磁极间距应控制在 间; 提升力》45N,磁轭的75mm〜200mm之 2 磁化 范 磁化次 数 试片校 核 2) 提升力》118N,间隙 0.5mm ; 3)I=15D=**A ; 4)I=5L=**A ; 1) 周向和纵向各一次; 2) 每种磁化方法,均应考虑有效磁化区及其重叠。 1) 固定式探伤机:先用E(B)型标准试块校验设备的综合灵敏度; 2) 磁化规范最终以 A 1-30/100(C 1-7/50、D1-15/50)标准试片确定, 放置区域在两磁极连线外侧的 (1) 3 施加磁悬液 1/4处。 可,检测螺纹根部磁悬液浓度用 磁悬液施加喷或浇洒均0.5g/L ; (2) 磁轭行走方向的前上方; 光线 **焊缝:磁悬液施加在交叉**焊缝:磁悬液施加 ) 在父叉磁轭行走方向的止前方; 1) 被检焊缝表面光照度》1000lx ; (500lx为100W灯泡距离 30cm处的照度,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检测环境 2) 黑光辐照度》1000卩W/cm。 1)/ 2)在暗区进行,环境光w 20lx,至少3min暗区适应。 必要时可采用2〜10倍放大镜观察磁痕。 磁痕观察与 辅助观察器材 4 记录 磁痕记录内容 记录缺陷位置、形状、尺寸及数量。 磁痕记录方式 照相、录像和可剥性塑料溥膜等方式记录, 并应用草图标示。 超标缺陷处理 发现超标缺陷后,清除至肉眼看不见,再采用磁粉检测复验, 直至缺陷清除。 确认是相关显示,按 5 缺陷评级 JB/T4730.4-2005第9条评级 6 退磁 1) 可不退磁; 2) 磁后使工件表面 清除残余磁粉或磁悬液(必要时反差增强剂) 用线圈通过法退磁,退Br w 0.3mT. 7 后处理 检测报告 (MT n级或川级) 8 编制 按JB/T4730.4-2005第10条出具磁粉检测报告 审核 NDT责任工程师 (MT川级) 年 月曰 1023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写实例:

年 月 日 某液化石油气站一台在用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材质为 16MnR规格为$ 2000mn¥ 18mm其结构如图

JB/T4730.4-2005 ,

2所示。要求对该容器人孔接管 C、D类焊缝外表面进行 100%磁粉检测,检测标准为

采用中等灵敏度探伤,合格级别为n级,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孔接管

图己液化石油气储罐

现有如下探伤设备与器材:

1. CJE — 1单磁轭探伤仪(交流电,磁轭带活动关节)

长3m的软电缆,触头1付。

。CDD-1000交流磁粉探伤仪,该探伤机配置

2. GD-3型毫特斯拉计。 3. ST-85型照度计 4. UV-A黑光辐照计

5. 黑磁粉、BW-1型黑磁膏、水、油 6. A1-30/100、A1-15/100、C-8/50、 7 .磁悬液浓度测定管 8. 2-10倍放大镜。

解题思路:

①对于工艺题,解题时首先要读懂题意,弄清工件的结构、制造工艺、使用环境,确定可能产生的 缺陷(横向、纵向、表面、近表面)

C-15/50 型试片。

② 然后根据缺陷情况及题目要求确定磁化方法;

③ 再确定检测方法(连续一一灵敏度最高、剩磁一一效率高、湿、干) ④ 最后才可能计算出磁化规范;

⑤ 同时,相应的设备选择、磁化时间、磁粉种类都能确定了。

表1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

产品或工 件名称) 热处理状 态 检测 时机 检测 方法 液化石油气储罐 材料 牌号 检测 部位 检测 设备 光线及 检非荧光湿法连续 法 测环 境 被检表面光照度》1000IX 16MnR C、D类焊缝,100% CJE — 1 尺寸 规格 被检表 面要求 标准试 片0 2000mX 18mm 除去漆层,露出金属光泽 / / (块) 缺陷记 录方式 磁粉、 A1-30/100 照相、录像和可剥性塑料薄膜 等方式记录,并应用草图标示 磁化 方法 交流磁轭法 电流种 类磁化 规范 交流电 提升力》45N (最大极距) 载液及 磁悬液 配制浓 度 质量验 收等级 BW-1型黑磁膏+水 10g/L-25g/L 磁悬液施 加方法 浇法或喷洒法 检测方 法标准 JB/T4730.4-2005 n 磁粉检测 质量评级 要求 1)不允许任何裂纹; 2)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35mm x 100mm ),长径d< 3.0mm,且评疋框内不大于 2个。 3)圆形缺陷磁痕(评疋框尺寸为 磁化方法示意早图: (应画,现略) ! ■人孔接管 磁化方法附加说明: (1) 米用交流磁轭法磁化;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对焊接接头进行磁化; (2) 保证磁轭与工件接触良好,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 75mm〜200mm之间,检测 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 50mm的范围内,保证有效磁化区 15mm的重叠,在磁 化时施加磁悬液; £ i ? 1⑶磁化规范最终以 A1-30/100标准试片上磁痕显示确定。 编 制 日 (MT n级或川级) **** /年 ** 月 ** 日 审 核 日 期 NDT责任工程师 **** /年**月** 日 期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的填写内容说明:

产品或工件名液化石料气储罐规格尺寸、热处理状态:依据题意填写; 检测部位:具体标出检测部位和检测百分比。

被检表面要求:根据预处理要求填写。如果被检工件表面漆层厚,可填写“除去漆层,露出金属光 泽”,或填写“打磨掉工件表面与电极接触处的非导电覆盖层” 工件表面要干净和干燥”。

检测时机:一般焊缝可填写“焊接完后”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填写“焊后至少

。使用干法检测时,可填写“清除油污等,

24h后”;

对《GB12337钢制球形贮罐》的焊接接头,应填写“焊后至少 36h后”。

检测设备:根据工件尺寸、形状等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填写“ 伤仪,CJE交流电磁轭”。

CXE交叉磁轭,CJX-2000型交流探

标准试片(块):承压设备一般选用“ A1-30/100试片”,灵敏度要求高时选用“ A1-15/100试片”, 根据被检工件表面较小或是曲面可选用“

C1-30/100试片”,有条件最好选用“ M1试片”。

E型试块”,直流探伤机用“ B型试块”进行综合性

当采用固定式探伤机检测时,交流探伤机用“ 能试验。

检测方法:承压设备检测对裂纹敏感材料和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或重要产品和工件时填写 光磁粉”,其余填写“非荧光磁粉”。因为承压设备磁粉检测一般对质量要求高,所以用“湿法”

“荧 ,一般

不用“干法”。凡经过热处理(淬火、回火、渗碳、渗氮及局部正火等)的高碳钢和合金结构钢,矫顽 力在1KA/m,剩磁在0.8T以上者,才可进行“剩磁法”检测,尤其高压螺栓螺纹根部或筒形件内表面 检测必须用“剩磁法”。其余用“连续法”检测。

光线及检测环境:使用荧光磁粉检测时,暗区的“环境光照度<20lx ”,“黑光辐照度》1000卩W/cm2 ”。 使用非荧光磁粉检测时“可见光照度

>1000lx ”,无法满足时也“不得低于 500IX ”。

缺陷磁痕记录方式:用“照相”、“贴印” “录像”或“可剥性塑料薄膜”等。 磁化方法:根据工件尺寸、结构、外形和欲发现缺陷的方向,选择“磁轭法”

、“交叉磁轭法”、“轴

向通电法”、“触头法”、“线圈法”、“中心导体法”等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来行检测。

电流种类:根据产品或工件,对发现缺陷的要求,并根据 用的“ AC”、“ DC”、“FWDC ”和“ HW”等磁化电流。

磁化规范:电磁轭填写提升力,如交流电磁轭的“提升力》

3.1.5条如何选用磁化电流的原则填写选

45N”,交叉磁轭填写“提升力》118N ,

间隙0.5mm”、触头法填写“l=5L=1000A ”,轴向通电法(连续法)填写如“l=15D=1500A ”,线圈法(连 续法)填写如“ l=2000A , ( N=5) ”。“磁化规范最终以 A1-30/100试片上的磁痕显示确定”。

磁粉、载液及磁悬液浓度: 磁粉有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对在用承压设备进行检测时,如制造时采用高强度钢以及对裂纹(包 括冷裂纹、热裂纹和再热裂纹)敏感的材料,或是长期工作在腐蚀介质环境下,有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 纹的场合,其内壁宜采用荧光磁粉方法进行检测。 可填写经过认证的“ YC2荧光磁粉”其余填写“ HK-1 黑磁粉”等。

载液油基载液优先使用如下场合:

①对腐蚀应严加防止的某些铁基合金

(如经过加工的某些轴承或

轴承套):②水可能会引起电击的地方;③在水中浸泡可引起氢脆的某些高强度钢。油基载液可填写经 过认证的“ LPW-3号煤油”其余可填写“水载液”。

磁悬液浓度,现场磁粉检测一般填写“配制浓度” 式探伤机磁粉检测时,一般填写“沉淀浓度” 可用磁悬液喷罐,可填写经过认证的“

,如非荧光磁悬液填写“ 10g/L-25g/L ”。在固定

,如荧光磁悬液,填写“ 0.1mL/100mL-0.4mL/100mL ”也

HD-BW黑水磁悬液”或“ HD-YL荧光磁悬液”。

,剩磁法用“浸法”灵敏度更高。

磁悬液施加方法:一般可用“浇法”和“喷洒” 检测方法标准:填写“ JB/T4730.4-2005 ”。

质量验收等级:共分I、H、川、W四个级别,根据承压设备产品或工件验收级别内容填写, 级”。

如“I

磁粉检测质量评级要求:

(1) 对于焊接接头可填写“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 如对于n级焊接接头可填写“不允许线性缺陷磁痕”

(焊接接头不产生白点)。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

35mm X

100mm),长径d < 3.0mm,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 2个”。

(2) 对于受压力部件和材料可填写“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和白点”

,紧固件和轴类零件填写“不允

许任何横向缺陷显示”。如对于川级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可填写“线性缺陷磁痕长度iw 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 6.0mm ”,“圆

2500mm2,其中一条矩形边长最大为

150mm)长径d w 6.0mm,且在评定

框内不大于4个”。

磁化方法附加说明:填写①磁化顺序;②某焊缝用磁轭法,某焊缝用交叉磁轭法等;③磁(电)极间距,与被检测表面间隙大小;④周向和纵向使用磁化方法; ⑤计算公式,N=

L/D= 。

编制审核和审批:填写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

,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