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记叙文
燕昭王求士
【思考练习题】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什么?
二、 郭隗所说的“古服道致士之法”指什么?郭隗为什么要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
三、 文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 试分析“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段话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 卑身厚币 ,以招贤者。
2.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4.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l]
5.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管晏列传
【思考练习题】
一、《管晏列传》所写的管仲和晏婴,在时间上相去百余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婴则十分简朴,两人并不相近,司马迁却用合传的形式写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作者对管晏的评价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管晏列传》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这句话体现了管仲的什么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四、《管晏列传》中引用了管仲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这句话是赞美鲍叔牙的,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管仲的传中?
五、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焉:‘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孔子为什么小看管仲?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六、注意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l]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3.管仲贫困,······鲍叔终善遇之。
4. 弗谢······摄衣冠谢曰。
5. 鲍叔既进管叔仲,以身下之。
6. 岂管仲之谓乎?
7. 贵轻重,慎权衡。
8.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又是一年芳草绿
【思考练习题】
一、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三、文章中说:“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作者为什么愿意“大家傻一点”?
四、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
l]
五、模仿该文的风格,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短文。
听听那冷雨
【思考练习题】
一、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何独特之处?
三、试分析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四、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五、以《听雨》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怀念萧珊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回忆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二、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萧珊怎样的感情?各是通过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
三、本文开头说:“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
l]
却写不出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四、请通过本文内容概括一下萧珊的个性特征?
五、阅读《随想录》,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对于读书持何种态度?你对读书的重要性是如何看的?
二、归纳文中所介绍的读书方法。
三、作者认为:“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谈谈你对泛读与精读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五、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六、给你的一位同学或朋友写封信,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和看法。
第二单元 议论文
l]
谏 逐 客 书
【思考练习题参考】
一、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达到了么?
因为秦王下了逐客令,而李斯正在被逐之列,所以李斯写了这个奏章,来分析阐明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性。正是他的这个奏章,让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从骊邑追回了回家途中的李斯。
二、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李斯为何在文章中独独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为例来说明用客的重要性?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三、李斯为什么要对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进行铺张描写?
四、作者用“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作比喻来说明什么道理?
五、本文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主要来自哪里?
六、解释各句中加点的字: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3.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l]
4.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5.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驳《复仇议》
【思考练习题】
一、作者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驳论方法?
三、文中反驳的对方论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反驳的?
四、作者对礼与法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2.其本则合,其同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3.向使刺?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4.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l]
六、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于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1.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反驳了什么观点?提出了什么论点?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据?
3.这段文字属什么论证类型?其反驳的着眼点是什么?
留 侯 论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这篇史论的论点是什么?
二、举例说明这篇史论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史论在写人物上与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四、张良之所以能够辅佐刘邦灭秦建汉、 成就功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l]
五、翻译句子:
1.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2.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3.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4. 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5.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应该注意哪两方面堕落的危险?
二、作者送给大学毕业生的三种防身的药方是什么?你认为这些药方现在还是否有效?为什么?
三、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如何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四、写一篇演讲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题目自拟。
l]
文学的趣味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二、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文学趣味上的分歧?
三、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是什么?
四、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有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2.这段话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3.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l]
失败了以后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谈谈本文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
三、本文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四、本文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本文中说:“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中战取胜利,这是从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请运用快速阅读方法(可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条件),找出三个以上有关名人的典型事例作为材料,以这句话的内容作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理工科学生也要有文史知识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二、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学习文史知识的重要性?
三、作者在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l]
四、谈谈本文在写作上的总体特点。
五、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学习文史知识重要性的体会。
论言谈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
三、作者认为:“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怎样才能掌握好谈话的分寸?
四、试分析说明本文在写作风格上的主要特点。
五、你认为应怎样讲究谈话的艺术性?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
第三单元 诗歌
采 薇
【思考练习题】
一、反复朗读吟诵全诗,并回答问题如下:
l]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2.诗的四、五节主要表现了什么?
3.诗的开头和全诗的句式结构各有什么特点?结合过去读的《诗经》作品,看看它们是否也有这些特点。
二、背诵诗的第六节,并回答问题如下: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2.分析这四句的抒情特点。
三、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2.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l]
4.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5.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6.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春江花月夜
【思考练习题】
一、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二、如何看待这首诗的思想价值。
三、分析这首诗的烘托与铺垫手法。
四、找出诗中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五、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蜀 道 难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的内容是以什么线索进行组织的?试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l]
二、找出这首诗运用想像和夸张的诗句,说明其作用。
三、这首诗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后三次咏叹,各起到什么作用?
四、找出这首诗中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并作具体分析。
五、朗读并背诵全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二、分别说明词人是怎样通过气候、淡酒、晚风、过雁、黄花和梧桐细雨等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三、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四、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五、具体分析开篇七组叠字 包含的思想内容与作用。
六、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天 狗
l]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说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二、天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四、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雨 巷
【思考练习题】
一、如何看待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诗中的“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试分析这首诗在音乐美方面的特点。
四、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光 的 赞 歌
【思考练习题】
l]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光”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三、这首诗在抒情上有哪些特点?
四、第8章内容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五、反复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西 风 颂
【思考练习题】
一、《西风颂》是雪莱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是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二、结合注释,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节大意,并进而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怎样理解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点?
四、举例说明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的?
五、阅读雪莱的《云》,谈谈它在写作手法上与《西风颂》有何相似之处?
第四单元 小说戏剧
l]
席方平
【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划分这篇小说的段落层次、概括各层意思。
三、分析席方平的性格特征。
四、分析这篇小说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五、小说后半部分写了一段判词,有什么作用?
六、将文言译成现代汉语。
1. 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2.席以道路之口,犹未深信。
3. 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
4. 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贫墨以速官谤。
5. 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
l]
围 城
【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方鸿渐是一个什么的人物?结合课文分析其性格特征。
三、试分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果然高松年写信收回成命,同时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满意,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倒像自己撒谎,收到了信在抵赖。
1.这段文字分别写出了高松年和方鸿渐怎样的性格特点?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是如何产生讽刺效果的?
春 之 声
l]
【思考练习题】
一、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阅读全文,指出哪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三、小说是怎样将主人公的见闻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的?体会小说的 “意识流” 特点。
四、“春之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主义?
五、分析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赫克托耳之死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荷马史诗,复述特洛伊战争的经过,具体讲述《伊利亚特》所述的故事。
二、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三、分析阿契里斯和赫克托耳二位英雄的形象?
四、举例说明课文中 是怎样利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
l]
五、举例说明课文 所具有的民间口头文学的艺术特点。
老 人 与 海
【思考练习题】
一、怎样理解桑提亚哥的 “硬汉性格” ?
二、怎样埋解《老人与海》的寓言化和象征性特征?
三、《老人与海》运用了许多独自式的心理刻画,这是为什么?
四、试结合《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和简练的语言特点。
五、阅读《太阳照样升起》,分析作品是怎样描写“迷惘的一代” 的。
游 园
【思考练习题】
一、本折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二、分析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并说明作者是怎样刻画杜丽娘内心世界的。
三、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l]
四、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2.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3.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4.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5.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哈 姆 雷 特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全剧,复述全剧的故事情节。
二、为什么说哈姆莱特的形象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三、怎么理解哈姆莱特行动的犹豫和延宕?
四、“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怎样的内心世界?
五、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思考其主题,并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同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爱情加以比较。
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