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少儿中国画教学□周摘哲要:从小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爱好,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画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创作写意画熟悉笔墨,在循序渐进的中国画教学中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早一点接受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可为其今后更好地理解中国悠久的艺术文化和美学成就做好铺垫。关键词:少儿中国画教学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物质生活进一步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选项也增加了,很多孩子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中国画也在其中。文章探讨中国画教师怎样让学生喜欢中国画,从小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地抒发画者的感情。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少儿中国画教学中,创作应主张神似,注重用墨,对形似、水分等方面的要求较低,强调学生的个性发挥。所以,少儿中国画从写意画开始是非常适宜的。一、了解中国画知识,增强学习兴趣中国画是历史悠久的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简称“国画”。中国画创作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中国画是我国独具民族风格的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创作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中国画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教师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熟悉毛笔的性能,熟练掌握用笔的正、侧、卧、逆、散的不同方法和效果,学会简单的调色方法。通过玩墨、玩笔,让学生发现侧锋、中锋会产生不同的笔迹,墨加水量的不同会产生浓墨、湿墨等不同效果。学习用笔、用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画法表现出来。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透彻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教学内容。在初学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水果、蔬菜、动物等,力求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工具与他们以往常用的绘画工具是不同的,画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浓厚兴趣。三、循序渐进助长学习信心著名画家米罗曾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教师要在教学导入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阐述自身的看法,进行讨论,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中国画十分讲究形式美,要求画面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各种技法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举一反三的形式,从梅、兰、竹、菊入手,由此推及其他花卉,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中,让学生多了解物体的特点、形成的环境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再采用示范跟画、临摹、写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墨色、笔法和构图,逐步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信心。练习中,教师要反复示范调颜料时的用水量,这样学生才能了解用水的标准并运用于创作实践。熟能生巧,对水分的掌握需要学生多体会、多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课前准备新颖的课程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中国画教学中提高艺术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画的信心。二、熟悉笔墨从写意画开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学中国画的学生需要的基本国画工具有:一支大号羊毫斗笔,一支中号的羊毫毛笔,一支大白云,一支小白云,一支大叶筋,一支小叶筋。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一般选用一得阁的书画墨汁。中国画颜料有锡管装的,一般直接买专用的国画颜料。调色碟可以选择花瓣形陶瓷的。洗笔的容器以比碗口大一点的为宜,选择陶瓷的为好。镇纸是压在画纸边缘的重物,使画纸不随笔而移动,镇纸要有分量,铜、铁、石块都可以。试笔纸用来预试墨色的深浅,调试笔中的水分。在少儿中国画教学中,通过写意画创作训练让学生接触笔墨、熟悉文房四宝、探索笔墨意境,是非常适合的教学形式。少儿中国画教学主要分写意画和工笔画两种。写意画历史久远,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和欣赏者。写意画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对象的神韵,也更能直接结语少儿学习中国画只有长久地坚持,才能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精髓、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融为一体的艺术体系融入生活。让学生尽早接受中国画的基础教育,为他们今后更好地理解中国悠久的艺术文化和美学成就做好铺垫。参考文献:[1]常锐伦.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2]杨福音.墨分五彩——金枝玉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武汉市青少年宫)编辑王旭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