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校园交达电脑最新版)
一,炭疽(P114) 病原:炭疽杆菌
剖检:脾脏显著肿大,皮下,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流行病学:马牛易感,以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以散发为主,有地区性,发病急,少死亡率高.6—9月龄.
防制:无毒炭疽芽孢菌,14天产生免疫力,1年. 二,大肠杆菌病(P46)
1,仔猪黄痢:七日龄内(1—3)天,以腹泻,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以头胎母猪仔猪多发,诊断通过测PH值,PH>7属分泌性腹泻;PH<7为病毒性腹泻.
2,仔猪白痢:2—3周龄仔猪,10—30日龄,症见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具腥臭,剖检症见肠黏膜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3,仔猪水肿病 病原:溶血性大肠杆菌
流行病学:多发于膘肥体壮的猪(吃得多,肠蠕动慢),与饲料改变,蛋白质,糖类高有关,40—60日龄见(4—5月龄的也有),发病前一至二天有轻度腹泻的先兆.
剖检:结肠系膜水肿,空肠,回肠黏膜弥漫性出血,肺充血,出血.胃壁水肿。 症状:体温可升到39—40度,叫声嘶哑,多处水肿,后期体温不高或低于常温.
防治:1--2两大蒜每10千克预防.可用氢化可的松,以及磺胺类的药.一般病程超过三天的好治.
4,禽大肠杆菌病(为一类疾病的总称)
(心包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慢性肿瘤样肉芽肿)
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家禽均易感,幼禽最易感,消化道,呼吸道,垂直传播;免疫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常为并发,继发性疾病.
剖检:①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6—9周龄高发),排白色,黄绿色稀便,气囊壁增厚,肝脏肿胀,坏死,肠气囊干酪性渗出物;卵黄性腹膜炎,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有恶臭,渗出液体混浊.
②幼雏脐带炎,卵黄吸收不良,脐孔闭合不全,吸收不良,脐孔周围皮肤红肿. ③卵巢炎及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变形,腹壁变绿,气味恶臭; ④输卵管炎:膨大,干酪样渗出物,有软皮蛋,内容物呈乌绿色. ⑤肠炎:黏膜充血出血,充满黄绿色物.
⑥禽蜂窝织炎:腹中线与大腿之间,皮肤发红,破损,皮肤增厚,变硬,皮下白色,黄白色的干酪样坏死物.
防治:主要从饲管,消毒,环境,疫苗(自家苗),药敏试验确定用药(三个月做一次). 三,沙门氏菌病P52
流行病学:幼畜易感性高,经消,交配或胎盘传染,(经卵传播),带菌率达到50%.
①猪沙门氏菌病:剖检橡皮脾,肝实质有黄灰色,慢性型可见肠黏膜堤状样溃疡(糠麸样溃疡),胆囊肿大,扁桃体溃疡等. 临症:亚急性,慢性,有顽固性下痢,中后期出现弥漫性痂状溃疡,耳廓充血,出血,坏死,血便. 本病应注意与猪瘟的区别:抗生素治疗的有效和无效;仔猪副伤寒下痢更严重,甚至带血;剖检橡皮脾,糠麸样溃疡.
②鸡白痢:(2—3周龄) 该病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剖检可见肝脏有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充盈,脾脏肿大出血坏死;肺脏肉芽性坏死灶(为脓性,灰白色);心脏有白色隆起坏死灶;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凝结物. 临症主要是一些基本的临床病变,粪便白色黏液状粪便(隅尔带绿);鸡冠萎缩,发紫;全眼球炎,角膜混浊,云雾状,呼困,跗关节肿胀,蛋品质下降.
③禽伤寒:三月龄以上的禽发,病原为鸡伤寒沙门氏菌. 剖检:肝脏呈铜绿色,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有时黄色坏死灶;肠道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脾脏肿大坏死,斑驳状. 临症:排淡黄色,黄绿色粪便;渴欲增加,鸡冠可视粘膜苍白.
1
④禽副伤寒:主要见于1月龄内的幼禽; 剖检主见肝脏有暗红色与黄白色相间的条纹及针尖状出血点;纤维素性心周炎,肝周炎;肠道出血,斑点,溃疡坏死灶;肺肾出血;胰腺有灰白色坏死灶(与禽流感区别);胆囊肿大. 临症:卵内,孵化器内感染在一周内死亡,或表现出壳死;排白色水样粪便.
沙门氏菌病的防制:切断传播途径,搞好净化工作;孵化消毒,开展雏鸡药物预防;采用药物预防(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四,布氏杆菌病P72
病原:布氏杆菌,阴性菌,无芽孢,鞭毛;常用柯兹洛夫斯基氏法染色(抗酸染色成红色). 流行病学:多见于牧区,能转移到其它动物;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高峰),怕冷,母畜中以头胎发病较多(50%以上),二胎减少,局部(乳房炎).
剖检:流产胎儿胃壁水肿,肝,脾肿胀,胎儿皮下有浆液性浸润,睾丸,附睾有化脓坏死灶;胎衣,绒毛叶覆有不同色泽的纤维蛋白絮状物.
防制:诊断中可用牛全乳环状试验.可使用猪二号苗,羊五号苗,人可用Ba-19苗. 五,巴氏杆菌病P67
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 阴性
四十五度折光下荧光观察可分为:Fg蓝绿色荧光型,对猪牛强毒;Fo,桔红荧光型,无荚膜,对禽类强毒;NF无荧光型,无荚膜,无毒力.
流行病学:同种动物,哺乳动物,禽与禽之间传播,不同种动物不易相互传播.易发于营养状况好的动物,慢性—亚急性—地方性流行.呼吸道接种呈一过性病变(抵抗力下降的动物易发).
①猪肺疫:淋巴结出血,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脾肾肿大出血;肺充血出血,克鲁布氏肺炎(大理石样外观);胃肠道粘膜出血斑块. 临症:以纤维素性肠膜肺炎为特征;体温可达到42度,大红颈. 防制:猪肺疫AL(OH)3灭活苗;弱毒冻干苗;药物可用土,四,头孢,喹诺酮类,磺胺类.
②禽霍乱:剖检:心冠脂肪出血斑点,肝脏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 临症:肥大的表现过夜死;口腔中血性粘液性液,混浊;肉髯肿胀变厚,黄绿色稀粪便. 防制:禽霍乱AL(OH)3甲醛灭活苗,喹乙醇预防.增效磺胺.饲管等.
六,口蹄疫P149
病原: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剖检:虎斑心.
临症:以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防制:牛猪口蹄疫灭活疫苗,上报,捕杀. 七,狂犬病P159
病原: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流行病学:春季发生较多,所有的温血动物易感,通过直接咬伤传播.
病变:非化脓性脑炎和脊髓炎,血管套,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内基氏小体. 临症: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防制:严格检疫,捕杀野犬,无害化处理,狂犬病疫苗(7针法,5针法). 八,伪狂犬病P207
病原: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
流行病学:冬春多发,猪最易感,带毒猪,老鼠传播.
病变: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全身淋巴结,内脏器官有出血,坏死灶(与猪瘟区别).组织不变化,脑血管套,围管现象.
临症:除猪外,以奇痒症,呈神经症状而死亡;仔猪体温升高,新生的表现神经症状,侵害消化系统,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呼吸系统症状.
诊断:动物试验,颈部皮肤接种,二至五天,表现奇痒.
2
本病应注意与猪水肿病的区别:水肿病,40度左右,呈现水肿病;而伪狂犬病表现41度,小肠弥漫性出血,有轻微痒感.
九,痘病P143
该病病毒为痘病毒科中的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中的六个属.呈砖形或椭圆形.以皮肤,黏膜上发生丘疹,疱疹为特征,其中猪以2-8月龄架子猪易发,可通过吸血昆虫,直接传播.禽类为白喉,增生性,肿瘤性病变.
十,钩端螺旋体病P125
本病的临症表现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黏膜坏死,水肿等.在猪有“大头瘟”之称,慢性,茶色尿. 剖检:皮肤,浆膜黄疸,肝肿大,棕黄色,膀胱积有血红蛋白尿,头颈肩胃壁水肿.
防制:土,青霉素G,GS,Vc,强心利尿. 十一,破伤风P119
本病临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神经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以破伤风抗毒素,扩创进行治疗.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P165
病原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乙脑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临症上猪表现流产,死胎和睾丸炎,人马呈现脑炎症状. 剖检成非化脓性脊髓炎.
十三,衣原体病P136
本病临平上可表现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等,以羊牛猪易感,对青,四,氯,红霉素敏感.
十四,轮状病毒病P173
本病主要是幼畜动物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脱水为特征,成年动物呈隐性经过,病变可见小肠肠壁菲薄,内容物液状,灰黑色,胃内充满凝乳块,乳汁.有时小肠广泛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十五,李氏杆菌病P100
本病主要致家畜表现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妊畜流产,家禽和啮齿动物则表现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关节内的化脓性灶区别于其它有神经症状的疾病.
十六,流行性感冒P169
以发热,急性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禽类有败血症,体温至40.3—41.5度,人可应用复方金刚烷胺片防治.
十七,疯牛病P176
临症以牛表现行为异常,运动失调,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神经元空泡化的形成为特征,病原为朊病毒.
剖检:脑干神经元空泡化,海绵样病变,可见大量异常纤维蛋白.
与此相关的疾病有:CJD(克雅氏病),vCJD(新型克雅氏病),KURU(库鲁病),羊的痒病,TME(貂传染性脑病),GSSD(格施谢氏三氏征),FSE(猫海绵状脑病).
十八,蓝舌病P263
病原: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蓝舌病病毒.
剖检: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及心肌,心内外膜均有小点出血,脾脏肿大.舌部颜色变化.
主症:早期白细胞下降,颜面部水肿,舌部病变,消化道,粘膜弥烂,出血,假膜,恶臭,蹄冠,蹄叶发炎,跛行,脱落.(发热,消瘦,流泪).
十九,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P241
病原: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本病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腹泻,急性糜烂性口炎,胃肠炎为特征.
剖检:咽喉头黏膜有溃疡及弥散性坏死,消化道,淋巴结病变,皱胃水肿,出血,溃疡,以食
3
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为特征.
注,本病毒与猪瘟病毒属同属的,具有相同抗原性,因此,临床上二者之间可互用疫苗进行疾病的防制.
二十,牛瘟(烂肠瘟)P240
本病临床特片为体温升高,病程短,黏膜特别是消化道黏膜发炎,出血,坏死.1956年灭. 二十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P243
本病因有红鼻子症而称为红鼻病,表现出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汁等病. 二十二,牛流行热(三日热)P245
病原为弹状病毒科成员,临症特征为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剖检:肺气肿,出血.
二十三,马传贫P282
本病称为马的AIDS,可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传播,7—9月多发,该病特征为,病毒持续感染,免疫病理反应以及临床反复发作,呈现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消瘦等症.
防: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 养,检,隔,封,消,处. 二十四,羊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P261
本病为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体温至41—42度,肺炎症状,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变:肺肝变区呈大理石样外观,胸腔常有淡黄色液体. 防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AL(OH)3苗,鸡胚化弱毒苗.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