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课题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学情 体情境时,如“跑完100米,小明用了15秒,小红用了18秒,谁跑得快?”(跑相同距离,分析 用时短的跑得快),“小雨一分钟跑了210米,小阳一分钟跑了245米,谁跑得快?”(跑相同时间,跑得远的跑得快),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第5课和第6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科学概念目标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目标 1. 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习 2. 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1. 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重点 动慢。 难点 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猜测答案 观看视频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观看视频能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1. 新课聚焦 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如果鸵鸟,豹子和羚羊百米赛跑,你们知道谁的速度最快?谁的速度最慢? 播放视频《动物运动会!鸵鸟,豹子和羚羊百米赛跑谁最快?》 在相同的距离内,猎豹的速度最快,鸵鸟第二,

羚羊最慢。 展示课本上面的图片,有汽车、自行车、行人在大桥上行进,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 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 说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入课题。 根据图表,填写时间和名次记录 表。 以动物王国进行赛跑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从原有的体育学习活动中迁移评判方法,按所用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出名次。 知道人类在百米赛跑中的最快速度。 知道树懒是哺乳动物中时速最慢的动物。 拓宽知识面。 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 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 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 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09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方法。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 (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实验步骤 动手实验,亲自体会两个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 尝试对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 斜坡。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完成实验内容,(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 观察两个小球的快慢,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与教师总结对比是否一致。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方法。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动手实验,亲自体会两个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 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距离内,红球用时短,所以红球运动的快。 探索三、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 操作步骤: (1)将轨道的一端垫高,使轨道成为一个斜面,上端是起点,下端是终点。 (2)几个同学分工合作,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

量3次(为了减少误差)。 (3)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观察两个小球的快慢,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对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教师总结对比是否一致。 试对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 实验分析:在同一条轨道上,黄球用时2秒,红 球用时3秒,用时短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运动相同距离所花时间较短的小球,运动的较快。 3. 交流研讨 研讨: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的快慢? 教师点拨: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方法:让所有的物体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比较它们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用时越短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以归纳得出结论。 及引导,让学生 得出结论: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即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4.科学词汇 词汇一:距离 两个物体相隔或间隔的长度就叫距离。 词汇二:时间 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某一段时间间隔。 5. 科学拓展 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数据? 教师点拨: 学习距离和时间的科学解释。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方法。 学生经过重复实验,测得两个小球在同一个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的数据较多,让学测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如果测量3次得到 了不同的数据,可以继续多测量几次,取同一数

据出现频率较高的 ,比如连续测量10次,出现 生讨论选择哪个数据进行比较,是为了让他们初步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如取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等。 课后作业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的数据分别是2,2.5,2.5,3,2.5,2,3,2, 2.5,2.5。这里2.5出现的次数较多,可以作为实验数据。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采取计算平均数的形式 来处理数据,比如测量3次的数据分别是3,2.5, 2.5,取平均值为(3+2.5+2.5)/3≈2.7。 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完成同步练习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实验中利用了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板书 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实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我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难度较大。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好。比如学生在观看动物奔跑后不能将注意力及时转到实验操作与观察中,过于兴奋。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一堂实验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得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开展实验常规操作的训练,这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