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ABS 透明 大批量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塑件的工艺分析 ……………………….…………………….. 成型设备的选用与注塑工艺参数的编制….…………………. 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成型零件尺寸的计算……………………………………….…. 注塑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模具总装简图………………………………………….………. 主要参考文献…………..………………………………..... 总结…………………………………………….……………….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如下所示
2.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此塑件没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因此可按照MT6级精度计算 3.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是某器件的外壳,要求外观美观,无斑点,无熔接痕;表面粗糙度可取RA1.6,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4.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此塑件外形为长方体与圆弧体的组合,腔体深45MM,壁厚均匀5MM,总体体积约为160立方CM,塑件成型性能良好;塑件上有六个圆形通孔,要求成型后轮廓清晰,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要用线切割成型,保证圆形通孔光滑.
(二)成型设备的选用与注塑工艺参数的编制 1.计算塑件的体积: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查询到塑件的体积为V1=161056.2925mm3
浇注系统的体积:V2=1524 mm3
一次注射所需的塑料总体积为:V= V1+V2=162580.2925 mm3 2.计算塑件的质量
查手册 取密度ρ=1.05X10-6Kg/mm3
塑件的质量:M1=V1*ρ=0.169109 Kg=169.1g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质量:M=V*ρ=0.170709 Kg=170.7g 3.选用注塑机
根据塑件的体积和质量,取一模一件的模具结构,查《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手册》,初步选定注射机型号为:G54-S-200/400 4.塑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三)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注射模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的应该选择在塑件截面最大处,尽量取在料流末端,利于排气,保证塑件表面质量.该零件的分型面如下图所示 2.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序
该塑件采用一模一件成型,型腔布置在模具的中间,这样有利于浇注系统的排列和模具的平衡。 3.浇注系统的设计
模具浇注套主流道球面半径R与注塑机喷嘴球面半径Ro的关系为:R=Ro+(1~2)=20
模具浇注套主流道小端直径d与喷嘴出口直径do的关系为:d=do+0.5=1.5
流道呈圆锥形,其锥度取3O
浇口采用侧进浇口,从塑件的上端进料 4.型芯和型腔结构的确定
考虑到加工的工艺性,型芯采用整体,直通式外形结构, 型腔采用组合式,
5.推出方式的选择
此模具的型芯在动模,开模后,塑件包紧型腔留在动模一侧,根据塑件是壳类零件的特点,采用推板推出形式,这样推出平稳,有效保证了塑件推出后塑件的质量,模具的结构也比较简单. 6.标准模架的选择
标准模架经选定,可以到市场上购买到,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FUTABA标准,根据上述分析,此模具是含推件板,大水口类型的,所以选用“FUTABA- 71 × 56 40 40 100 ” 其中参数含义是
71 × 56---------模架的长和宽分别是710㎜和560㎜ 40---------定模板(A板)的厚40㎜ 40---------动模板(B板)的厚40㎜ 100---------垫板(C板)的厚100㎜ 中小型模架标准:GB/T12556.1~12556.2-1990 大型模架标准: GB/T12555.1~12555.15-1990 (四)成型零件尺寸的计算
塑件上未标注公差的,它是塑件上次要的,要求比较低的尺寸,在实际生产过程钟中,为了简化计算,这类尺寸在计算时往往只加上它的收缩量,公差则按模具的经济制造精度取得,这一类尺寸的计算如下图所示:
塑件上无公差尺寸的计算
类型 塑件上的计算公式 制造公差 计算结果
尺寸 型芯径向尺寸 190 90 收缩率 Lm=(Ls+Ls*Scp%)-§z:IT6级公§z 差 Scp%=2% 193.8-1.30 91.8-0.74 型芯尺寸 R10 Lm=(Ls+Ls*Scp%)±§z:IT6级公10.2±0.115 (§z/2) 差 Scp%=2% 型腔径向尺寸 100 Lm=(Ls+Ls*Scp%)+§z:IT6级公§z 差 Scp%=2% 102+0.86 型腔尺寸 φ=20 Lm=(Ls+Ls*Scp%)±§z:IT6级公20.4±0.155 (§z/2) 差 Scp%=2% 50 Lm=(Ls+Ls*Scp%)±§z:IT6级公(§z/2) 差 Scp%=2% 51±0.275 40 Lm=(Ls+Ls*Scp%)+§z:IT6级公40.8+0.275 §z 差 Scp%=2%
(五)注塑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G54-S-200/400注塑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标称注射量 200-4 00 cm3 最大开模行程S 260mm 喷嘴球头半R=SR18 径 最大装模高度Hmax 最小装模高度Hmin 模板最大安装尺寸 1. 注塑量的校核
如前所述,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体积为V=162.58.注塑机的标称注塑量为200-400
2.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由装配图可知模具的闭合高度:H闭=246
最小装模高度Hmin =165最大装模高度Hmax =406 能够满足Hmin≤H闭≤Hmax,故能满足安装要求 3. 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该模具的外形尺寸为:200×100 注射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为 532×634 故能满足安装要求
532×634 165mm 中心顶杆直φ=50 径 顶出行程 0--240 406Mm 喷嘴孔直径 φ=1 定位孔直径 φ72
模具定位圈的直径为φ=125
注塑机定位孔直径φ =125 ,符合安装要求
浇口套的球面半径为R=20>喷嘴球头半径R=18 符合要求 浇口套小端孔径φ=1.5 喷嘴孔直径 φ=1 符合要求 4. 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如图所示,模具的开模行程S模=塑件的高度+浇铸系统的高度+顶件的高度+(5~10)=50+50+8+8=116<260,符合要求
5. 顶出部分的校核
模具上顶杆孔的直径为φ=72>注射机中心顶杆直径φ=50 注射机最大顶出距离=240>模具上所需的最小顶出距离50 6.模具装配图 见附图
七参考文献
1、<<塑料成型模具>> 申开智 主编 2006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塑模具>> 付宏生 著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3’< 4<<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手册>> 吴生绪 主编 2008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八本设计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经过将近两个星期的设计与调整,将该外壳设计好了。本设计的优点:注塑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缺点:生产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比较高,他的适宜模温为80度左右,不可低于50度,否则,会造成塑件表面光泽度差或产生熔接痕等缺陷;成型收缩率大,易产生缩孔,凹陷及变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