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高校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魏少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150001) 喃要】公共选修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校各专业学习的有益补充。所以要进一步探索新的管理 思路与途径,从而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的开展。本论文针对综合性大学利用多学科多门类,开设跨 学科、院(系)选修课,以体现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J高校;公共选修课;必要性 一、开设选修课是实行“学分制管理 体制改革”的需要 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 重中之重,也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要全 面铺开学分制管理体制改革,依然要紧 紧抓住开设选修课学分制这个突破口, 以此为切人点.深入到必修课学分制改 革。但学分制改革要求选修课比重占一 定比例,恢复开设选修课,扩大选修课范 围和课程门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 一0 二、开设选修课有助于学生个性化 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高 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的 核心是以人为本。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有 更多机会来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和 能力.促进人与环境协调发展。选修课的 开设.烘托学校人文气氛,体现人文关 怀,凝练人文精神,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也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高 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大学毕业生能百 分之百找到工作的情形已一去不返。大 学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择业困难。 有关资料报道:只有22%的毕业生对于 找到满意工作有信心。在学科专业方面, 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 师范等科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较旺. 而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马克 思主义理论、艺术学、体育学、国贸、财 经、新闻、管理、职教、中医、动植物、轻 工食品、农业推广、农林工程等科类专业 毕业生社会需求较少。毕业生在找工作 时感觉最大的阻力之一是专业与用人单 位的期望之间不相符合。有68.9%的用人 单位希望毕业生有实际操作能力,有 40%的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辅修第二 专业。这说明我们现在的专业设置与社 会需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说明若仅限 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不少大学毕业 生是难于找到工作的.现在大学毕业生 78活力2009.11 一出校门就改行或几年后就改行的比比 皆是,他们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有用知识以面对社 会的需求。在这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要 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主 动找准自己的服务面向,应根据生源的 档次和以往毕业生的就业层面来客观地 确定自身的服务层面,才不致盲目性。高 校应正确对待近期市场和潜在市场,处 理好社会需求与保持学科特色的关系。 专业的设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 专业内涵的建设。专业口径必须进一步 拓宽,必须让大学生们适量了解和掌握 一些专业之外的有用知识以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任意选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 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形势 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着重考虑实用 性、素质性、创新性、市场性。要达到这些 目标.一方面应注意加强专业教育.另一 方面应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当 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就需 要在开好专业课的同时,适当增加选修 课特别是任意选修课的课程数。这其中 专业选修课对于增加专业知识的作用是 显而易见的,此处不再多说,本文着重对 任意选修课的作用予以说明。任意选修 课包括本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必修 课以外的全校其他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 教学的所有课程.以及各院系、各部、中 心为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任意选修 课改变了传统的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 程体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管理.统一 要求的大一统模式.是教学管理上的一 种突破.设置任意选修课有如下作用: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任意选 修课集学科之众,层次之多的开放性特 点,使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是造就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 措。任意选修课的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特长、爱好、能力,选择专业知识以外 的学科学习,或者选择比一般专业基础 知识要求更高的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以 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极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 生能利用任意选修课学分,跨年级、跨专 业.在全校范围内选课,变被动学习,被 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主动接受来自 不同层次、不同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信 息。 4.任意选修课的设置。对教师的教 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课是真正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学生能自主地选择 他们喜爱的老师,选择喜爱的课。它使教 师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知识群体, 教师的教学要能满足这个群体中的每个 个体的需要.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5.有利于全校教学资源共享,使有 限的教学投入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 效益。目前.在一些大学中任意选修课在 总学分中所占比重已达10%~l5%,这其 中有与专业课程有联系的边缘学科、新 兴学科:也有与专业课程没有直接联系 的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其在 当今的经济建设中有直接的实用价值, 在许多行业和岗位上都能用上,对于增 加学生的实用知识和综合能力都有帮 助 参考文献: (11靳义亭.对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的思考f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1). 【2】苗贵松,孙钦荣.高校艺术类选修课程 体系建设与管理规范『J1.贵州大学(艺 术版),2005,(4). 【3】张志霞,段燕华,邵必林.网络环境下 构建选修课教学新模式研究【JJ_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学报f社会科学版), 200I6,(4).口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