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国内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8国内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来源:智榕旅游
View 博览Photos 影像

“嫦娥奔月”、“北斗”耀空、港珠澳大桥通车、“复兴号”添丁……2018年,我国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结出硕果,令人振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了强劲动力。2018国内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耿肃竹A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

动物体细胞克隆

2018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2018年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B我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肺

脏再生

“从患者支气管刷取出的几十个干细胞,在体外扩增数千万倍之后,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教授团队经过3至6个月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成年人体肺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实现了人类肺脏再生。

C“慧眼”卫星填补我国空间X射

线探测卫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其进入科学成果产出的新阶段。据介绍,“慧眼”卫星已多次参加了国际空间和地面的联测,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直接测量到了目前最强的中子星磁场回旋吸收线,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

16 | 创新世界周刊 | 2019.1

D“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揭示

水稻遗传信息密码

2018年4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长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中国研究人员用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平台,对这些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和大数据分析,解析了水稻种群基因组多样性本质。

E“天鲲号”海试成功 中国疏浚事业 迈向深蓝

“天鲲号”于2018年6月8日-11日进行海上试航,期间,“天鲲号”完成多项考验,如航速测定、停船试验、回转试验、抛锚试验、操舵装置试验、船舶动力系统功能试验及其他辅助系统功能试验。返航后开始为后期挖泥试验做准备。

H首个国产抗癌“明星药”获批上市

2018年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这是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创新药品,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I“复兴号”添新丁

2018年12月24日,“中国红、琉璃金、国槐绿、海空蓝、长城灰”等一批高颜值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亮相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展,其中,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是首次公开亮相,并将在2019年1月5日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陆续投入运营。

F“新版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

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建设者们用4年时间创造了“中国速度”。

G“嫦娥四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

距登月只“一步之遥”

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顺利进入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此后,嫦娥四号环绕月球轨道飞行,实现环月降轨,最后着陆月球。

J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已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也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Innovation World Weekly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