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评《大红灯笼高高挂》
简介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苏童编剧,名导张艺谋导演,演员巩俐,马精武,何赛飞,曹翠芬主演于1991年出品的一部极富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影片全长125分钟,影片通过讲述20年代女大学生颂莲被贪钱父母嫁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陈家大院后在和其他三位姨太太的斗争过程和在各自的互动下看到人生百态却无力逃脱命运的牢笼的故事,表达出对害人的封建礼教的声讨和封建礼教下女人之於性爱、忠贞、阴险„等方面的深刻探讨。
笔者看来,本影片主要从场景,人物,色调,声音四个方面与现实生活中的强烈反差突出了本影片的特色,从而深刻的揭示主题。下面我将就这几个方面作具体的分析。
一,场景布置
影片开场就营造了一个阴森可怖的深宅大院。刚刚嫁入的颂莲推开院门看到的是满院的漆黑色的砖瓦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院中狭长的巷死胡同向黑暗的尽头。凄清阴冷的场景布置隐隐预示着主人公悲剧宿命的开始。颂莲的屋内摆设简单却也不失精巧,空而宽敞的房间反映出女主人公寂寥的生活,间接的解释了深闺大院女人争风的原因。从而为颂莲的抗争埋下伏笔。戏子出生的三姨太,身份不同,自然花哨一些,生前屋内处处都是脸谱,处处是戏具,看似活跃华丽的装饰
影视鉴赏课影评
也就只属于这间小小的屋子,与庞大阴森的院落比起来就像一个女人一丁点无力的挣扎之于封建礼教庞大的枷锁。饭桌似乎是个和谐的场所,但常会起纷争,老古董大姨太那里一样清冷,似乎习惯了几十年的禁锢,灰黑的屋内稍显一些质朴与平和。
影片用不同的场景刻画了燕儿的死,铺满白雪的院落,漆黑又窄小的却又挂着几盏似乎象征着希望但又颇显诡异的红灯笼,最终是被那静静燃烧的火苗与那屋顶上高高耸立的黑屋结束了一切妄念,红杏出墙的燕儿那么一丝的挣扎越发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同样的方式,三姨太也走了,那个站在屋顶上唱戏的女人。走后的屋里,颂莲挂满了灯笼,摆置好原来的装饰,开着灯,挂满了彩帘,暖暖的很温馨,现实却很残酷,不觉让观众发瘆。
二,人物刻画
整个故事中人物的刻画,都离不开封建礼教,在他的蚕食下,人物性格变得格外扭曲。
大太太:最最传统的女性,没有任何特征。片中她的言语都是很封建的,比如四太太要求她惩罚丫鬟,她就说按规矩办事。
二姨太看起来热心肠,但心肠最最恶毒,人面兽心或者连兽也不如!!可能在封建势力面前,她只想站稳自己的地位,而不择手段。开始的笑面虎原来阴险奸诈,她越是笑得柔软,观众越觉得阴险,封建吃人礼教的悲剧色彩就越发浓重。
三太太:倒觉得她本性不坏。可以说其实她是片中比较反叛的角色。
影视鉴赏课影评
为了自己的生活,选择高医生,在当时这种行为和是封建是相抗的。 然而最终没能免去一死,永远关入地牢,封建礼教对妇女思想的禁锢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太太颂莲:不知道把她定为什么性质好。只能说她个性、好强、泼辣。骨子里带着一股抗争,对新生活的向往,但却是个不深谙世道的姑娘,无奈也只能沦为“阶下囚”。为点灯想法子,做怀孕假象,到亲眼看到黑屋杀人的惨剧的恐惧,到最终绝望,似乎已经把她彻底毁灭。
老爷:个人认为未露出真面目的老爷是本片最好的构思。在暗处,看似屋里的主人,主宰这一切。实际也被现实主宰着。他爱他的姨太,却也不得不按“制度”办事。
雁儿:占欲心极强、倔强。但遇事一样的害怕。和颂莲有点像。但是不守家法,只能被屈服。
只是新过门的五太太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与那句与她面容极不相符的\"那女人谁阿,她干什么呀?\"让人看到一年前的她。看似孕育着希望的片尾人物,或许预示着更大的悲剧。为影片蒙上浓重的惨雾。
三,色调对比
红红的灯笼,本事喜庆的象征,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蚕食的大口;绵绵白雪,明明销毁肮脏的使者,是和平宁静的主宰,却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纷争的色彩。
影视鉴赏课影评
影片中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红色,火红的大灯笼本是节日的象征,但在女人眼里却是显得那么的刺眼。我认为,红色预示着女人不幸的开始,一个命运将被封建主宰的征兆;影片从头到尾都没看见过宅院主人的脸面,但他的身影却是无处不在的。就像黑暗封建势力,虽然表面上无迹可寻却处处可见。黑暗封建势力操控这一切,女人们无处躲藏。在灰黑色笼罩着的封闭的院落,在那诡秘的死人屋里,都是显得那么得恐怖。冬天,白雪皑皑,乔氏院落,女人们的勾心斗角愈加强烈。一切的是是非非在铺天盖地的白雪中显得如此凄凉可笑。白色掩埋了一段段可悲的故事,但却掩埋不了女人们心头的凄凉和恐惧!加上白色雪地与黑色院落的对比,以及红灯笼的强烈衬托,强烈的色差引起的视觉效果的变化足以表现“凄惨”和“绝望”二字。
四,声音强调
除了鲜明的颜色以外,声音方面绝对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一会儿是紧密急促的京剧锣鼓点,一会儿又是“西皮”腔被拖长了的女声伴唱。剧出身的二太太的几段唱腔在影片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了故事结尾,突地又放起她的清唱,飘渺的歌声带有一些恐怖的味道,这种恐怖作用既来自于她死后的鬼魂,又是暗示旧社会黑暗势力的恐怖。片中紧密的京剧锣鼓点颇有空间感和爆发力,同时对白没有出现任何失真的现象,清晰的对白很好地表现出演员们比较有特色的嗓音与性格。尽管故事里的老爷一直没有出现正脸,但是他的声音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种从背后发出指令的威慑力,虽然看不见,可是
影视鉴赏课影评
却无处不在。影片本身也没有过多声音重叠的场景,也没有任何后期添加的音效,比如为了显示黑暗势力的统治地位,一直没露面的老爷的对白就比较简单,却非常有效果,仿佛老爷并不存在,却掌握着大院中每个人的生死。无声风格对听觉的要求不是很高,只不过导演很好地利用了京腔和锣鼓,与利用大红灯笼如出一辙,因此在声效上对整条音轨没有大的考验,各个声音根本不会相互干扰,修复之后则更是近乎完美。
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说,这部影片是很成功的。虽然看完之后给人的心中打上一个沉重的烙印,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但是对于喜欢品味艺术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份盛宴。《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进行了批判,一方面也继承了部分鲁迅对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恐怖手段描画。这可能主要归功于小说原著和张艺谋邀请的一些理论界人事参与。影片具有很强的象征和寓意,在那个时代表现了人们的某种心情。而大红灯笼这个中国传统的象征物体,不是代表着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着的人性和权力人物的存在。如此强烈的震撼,虽然影片出世好久,只有在影视鉴赏课上才一睹其芳容,至今,影片末颂莲迷茫的眼神、幽深封闭的灰色大宅院、鲜艳夺目的大红灯笼这一切的一切仍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挥去,所以当之无愧成为我作影评的首选。
影视鉴赏课影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