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图中,在①中产生的_________是将②中二氧化碳还原为b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在②中RuBP不断被利用,但含量仍能保持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若要分析黑藻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制备色素提取液时需加入_______可使研磨充分,色素提取液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
(3)若将黑藻突然转入暗室培养,短时间内图中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科研小组通过改变白炽灯和水溶液之间的距离,可以研究__________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供能,细胞呼吸的另一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若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3.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
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的过程能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酶能提闻反应速率的机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
A.氨基酸a+氨基酸b(酶)→二肽+H20 B.麦芽糖+H20(酶)→2葡萄糖 C.蔗糖+H20(酶)→葡萄糖+果糖 D.H202(酶)→H20+02
(4)若该酶是人的胃蛋白酶,在坐标中画出当pH值从10.0降低到2.0时以及从2.0升高到10.0时酶活性随之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
4.下图甲为土壤水分含量对某植物叶绿素的影响,图乙为植物叶肉细胞模式图(只画出两种重要的细胞器)。 请回答:
(1)叶绿素分布于乙图的________ (填序号)上,要测得叶绿素a、b的含量并计算(a+b)值需先用_______ (溶剂名称)提取色素。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该植物的叶绿素含晕降低会减少_________,降低光合结构遭光氧化破坏的风险。 (2)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减少,除因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反应外,还因_________而影响_________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的生成。
(3)上述循环中三碳糖以后的许多反应,都是为了再生_________,以保证此循环的不断进行。有的三碳糖离开循环在乙图的_________(填序号)处合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5.下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在12~24h期间,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主要是________,作出该判断的理是_______。
(2)图甲中,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呼吸方式中的_______呼吸速率迅速升高。第48h后,萌发的种子O2吸收速率超过CO2释放速率。其原因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中还有__________等物质。
(3)图乙中,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区间是曲线___________段所对应的时间,乌云消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________点对应的时刻。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_______(选填“高”或“低”)。
6.图1、图2分别表示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大叶黄杨代谢强度的影响,代谢强度用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mmol/单位面积·h)表示;图3表示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北沙参代谢强度的影响,代谢强度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面积·h)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在研究某环境因素对该植物代谢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均为最适状态):
(1)图1中曲线A和曲线B分别代表大叶黄杨的真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温度为42.5℃时,大叶黄杨从外界吸收CO2的相对量为_______。30℃以后两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2)结合图1分析,图2中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CO2吸收量是在温度为_______℃下测定的。
D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如果大叶黄杨在图2中E点所示光照强度下,光照9h并黑暗处理15 h,则该植物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
(3)图3中,20℃条件下,F点以后北沙参干重增加速率不再增大的因素是_______。
30℃、5 klx光照条件下的真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5 klx光照条件下的真光合作用速率。 7.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有五个步骤,依次是:取口腔上皮细胞
制片、_______________、冲洗涂片、染色和观察。
⑵ 在《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中,刚开始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然后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现象,……。请问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周围的清水换成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为了检测产物中的C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检测,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是:①绿叶中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无
水
乙
醇
中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个组,经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葡萄糖溶液浸泡葡萄糖溶液浸泡蒸馏水浸泡水中 蒸馏水浸泡水中 实验处理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液中通入空气 液中通入O2和N2 通入空气 通入O2和N2 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无淀粉 无淀粉 (1)欲检测叶肉细胞中有无淀粉的生成,应先使用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进行检测,如叶片变为________色,说明叶肉细胞中产生了淀粉。
(2)与5组相比,6组无淀粉的原因是因为无光照,叶肉细胞缺少___________,影响了暗反应进行。与5组相比,7组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影响了暗反应进行。
(3)2组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此时该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如果4组的溶液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大量淀粉产生。 9.(1)CO2传感器是近年用于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好器材。下图甲是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装置为密闭容器的条件下,测量1
h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图中AB段CO2浓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点时,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_____会积累。装置中绿色植物前30 min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μL·L-1 CO2·min-1。 (2)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乙A所示,其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或提供CO2,保证小室中CO2恒定)。
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________点
②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怎样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在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将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1小时,保持温度恒定。观察并记录________速率。 10.
(1)图中D是_____,_____(字母代号)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用_____法,可以研究物质B的去向。
(2)场所Ⅱ是_____。多种化学反应能够互不干扰地在场所Ⅰ、Ⅱ、Ⅲ内进行,是由于___(结构)的分隔作用。
(3)选用A、B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A、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mL)
灯泡的功率(单位:W) CO2浓度 20 A植物 0.1% B植物 A植物 0.03% B植物 3.4 2.6 2.3 1.8 50 75 100 200 56.5 75.6 27.5 75.2 300 56.5 102.6 27.6 101.8 16.0 28.2 40.5 9.1 19.2 55.7 11.2 19.8 27.6 8.4 18.9 .2 ①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________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处于灯泡功率为200 W、CO2浓度为0.03%条件下的A
植物,采取________________措施能显着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A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由300 W再逐渐增大至400 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 ATP、NADPH(写全给分) 三碳糖(三碳糖磷酸) RuBP可以再生 二氧化硅(Si02) 红光和蓝紫光(写全给分) c 光照强度
2.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其它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暗反应 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
3. 专一性(特异性)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注:10.0—2.0与横轴重合
4. ④ 95%乙醇 对光能的吸收 (水分含量减少)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气孔关闭、C02吸收减少也得分) 卡尔文 RuBP(核酮糖二磷酸也得分,C5不得分) ②
5. 无氧呼吸 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 有氧呼吸 脂肪 B~I D 高
6.-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敏惑(或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更耐高温)30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能24小时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零温度大于
7.水解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两到三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绿叶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
得快;反之则慢
8.酒精碘液蓝ATP(或三磷酸腺苷)和[H](或还原氢)CO2(或二氧化碳)葡萄糖ATP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
9.容器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ATP和【H】146光照强度、温度18(或g)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CO2O2吸收速率
10.(1)丙酮酸 F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标记) (2)膜)
(3)①B ②增大CO2浓度 ③保持相对稳定
线粒体 细胞器膜(或生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