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近代科技馆展示方案汇编

上海近代科技馆展示方案汇编

来源:智榕旅游
上海近现代科技馆展示策划方案

朱顺龙

目录 一、展示架构

1、总体架构 2、实现目标

二、展示理念

1、展示内涵诠释 2、展示基本要求 3、展示逻辑处理 4、展示手段说明

三、功能分区详解

1、序厅

1- 1 展示主题及其诠释 1- 2 展示副主题及其诠释 1- 3 展示手段和方法举例 2、主展厅

2- 1 主展厅展示内容概要 2- 2 主展厅展示方法举例 3、副展区

3- 1 副展区展示内容概要 3- 2 副展区展示方法举例 4、户外展区

4- 1“神奇的长廊”展区内容与展示手段举例4- 2“思想的隧道”展区内容与展示手段举例4-3“未来的天空”展区内容与展示手段举例

四、展示内容举例

1、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工业 2、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教育 3、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交通 4、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生活

五、展示布局示意

1、总体平面布局图 2、展示动线规划图 3、分区平面布局图 3-1 主展厅平面布局图 3-2 其他户外展示区平面布局图 4、主展厅展示立面效果图举例 5、其他展区立体展示效果图举例

1

、展示架构

1总体框架

上海近现代科技馆展示的总体框架,根据现有场地条件、主办方基本思路和资金状况, 拟分为四大展区六个部分: 作用。

1、序厅;2、主展厅;3、副展区;4、户外展区。(详见总体框

架图),分别承担参观引导、科技史脉络把握、历史场景回眸、当代上海科技发展以及未来 科技展望等不同的

海上升明月科技耀中华 主展厅

科技与百年上海 副展区

申江科技遗痕 户外展区

神奇的长廊 思想的隧道 未来的天空 2、实现目标

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参观动线顺畅,展示逻辑清晰,展示内容系统,展 示重点突出,展示节奏递进,展示效果生动,同时与上海科技发展现状以及卢湾区展示区域 环境相匹配,有回味、有思索的目标。 二、展示理念

1展示内涵诠释

1- 1确认展示的时间范畴

根据世界科技史的划分, 近代科学技术时期是从 16世纪到19世纪末约400多年,现代 科技是从19世纪末到今天为止。而本馆展示的上海近现代科技史的时间范畴,按照目前为 止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划分方法,即从

期、民国初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间加以适当调整。

1-2明确展示的主要对象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今天为止。它经历了清朝晚

约170年左右。这一时间概念还需参照上海开埠的时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学技术走在生产前面已成为不可违抗的客观规律。 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并且已经开始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现代以来,无数事实证明,社会生活对

科学技术具有越来越大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贡献已经难以用数字来 表达,因此,科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本馆展示的内涵应该紧紧

科技与生活;科技与交通;科技与

围绕科技改变生活这个主题,大致可以分为科技与工业; 通讯;科技与休闲;科技与文明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2、展示基本要求 2- 1提出明确的展示态度

精心准备标本精品,设计制作有关观众参与的项目,把科学性、逻辑性、观赏性、参与 性、体验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采用体验感的场景展示与互动的展示方式, 大大提高参观的吸引力。

2- 2 采用高新科技手段 提高布展的科技含量,烘托展示气氛;广泛采用防火、阻燃、环保的新型布展材料,

2

达 到绿色布展的效果;

2-3 大量采用模拟技术 在展厅中精心设计和制作典型的景观, 用直观、 形象的手段展示深奥的科技内容; 采

用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信息化展示系统。

3、展示逻辑处理

3-1 掌握节奏 正确掌握上海近现代科技发展史的逻辑和节奏, 以及各自的内在联系、 基本进程及其阶 段特

征。 以科技发展为线索, 以科技转折为节点, 重点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其它现 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找到科技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切入点。

3-2 加强比较 比较上海与西方、 上海国内其他城市走向科技近代化的异同点, 从中获得展示的高度和 启示。

联系现代上海区域科技的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岸能成为我国 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区域, 揭示上海近现代科技发展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为社会进步带来的巨 大作用。

3-3 注重内涵 准确掌握近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内涵,从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 理认同等

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把握。联系时政热点,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提倡科教兴国、 弘扬 和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展示手段说明 4-1 改变形式

必须改变陈列形式单调、 死板, 基本上是展品加文字再加图片的静态陈列, 注重观众的 参与性。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更新展示手段, 以烘托气氛, 增强陈列 内容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在陈列中要有创新思维, 构筑独具匠心的陈列, 大胆采用新材料和 新的展示技术。 要及时展示新理论、 新成果, 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 要了解社会观众需要 什么,把他们感兴趣的热点内容展示出来。 注重计算机展示技术的应用, 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研制相关的多媒体软件,使观众通过鼠标、触摸屏等,自行浏览更多的内容。

4-2 把握联动

在进行本馆陈列设计的时候,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注重实物与信息的关系把握; 注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把握;注重专业与科普的关系把握;注重展品与受众互动的把握。 三、功能分区详解

1、序厅

1-1 展示主题及其诠释- “海上升明月 科技耀中华”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上海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而成的产物。 近百年来上海可谓是 群英荟萃,光耀中华。这里既是科技文化的重镇,又是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前沿。上海,这座 在短短百年内充满着太多传奇色彩的城市, 在科技革命的强势推动下, 一直引领中国社会风 尚的变革, 不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科技日益成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不断拓展的资源和 不竭的动力时,上海,也将成为科技昌盛的中国典范、世界都会。

1-2 展示副主题及其诠释- “科技与百年上海”

近百年来, 上海凭借地理和人文的文化强势, 迅速地由传统商埠走向近代都市转轨的第 一步, 形成近代上海都市的核心区, 也成为国内展示近代都市社会与生活的先行区。 中西文 化的共处、 融合、提升、创新是近代上海城市最有魅力之处。近代上海塑造了一个开放而充 满创造力的近代城市形象。 它历史性地站在近代上海走向世界的前沿, 为转型期的上海社会 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宽阔视野, 留下了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 也为世界了解近代上海社会变迁 的轨迹,开启了一扇不可忽略的窗口。而这一切, 与上海在近代科技的引入、借鉴以及创新 密切相关。

100 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时中国告别了这个世纪曾 经的苦难,经过

3

100 多年的真理求索与科技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 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

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 21 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1-3 展示手段和方法举例

序厅是展馆的灵魂, 为了打造一流经典, 不循惯例、大胆创新,以凸现上海近百年的科 技精神为主题诉求,充分利用多种现代技术,加上半景画、室内置景、雕塑、大型沙盘等综 合手段,为观众在室内营造出上海科技发展的效果。

序厅的设计最忌随意创意新颖、技术先进,一味照搬其他展馆。既要借鉴,更要创新、 出奇, 发挥本馆自身优势、潜力,让观众真正欣赏到精品中的经典之作。这样才能激发起观 众强烈的参观欲望,以达到我们预想中的寓教于乐之目的。

其中以百年上海大型浮雕 (大型铜版壁画) 为背景, 揭示上海近百年来在科技的驱动下, 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背景浮雕选择上海近百年来科技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 加以创造表现。 同时合理配有背景音乐, 适当采用多种展示技术并举, 适度灯光等等, 从而 创造出一种庄严、凝重、富有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整体气氛。

2、主展厅

2-1 主展厅展示内容概要

主展厅是整个展示的核心, 起到交待背景, 普及系统知识以及把握展示全局的关键作用。 主展厅主要展示上海近现代 100 多年以来科技发展的历史。 通过专题展示的方法, 对上海近 百来科技发展的时间脉络进行梳理解读, 对近百年来科技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重要人物及其 重大发明进行深度挖掘和展示,在此基础上,达到“科技改变人生、科技提升文明”的回味 和思索。

上海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位居中国海岸线中段和长江出海口, 背靠广袤的长江流域 腹地, 面对浩瀚的太平洋, 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为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鸦片战争前,上海已是东南沿海著名的商贸港口城市。

20 世纪初年,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以作为 衡量近代城市的几

个要素,如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市政设施和管理及新式科技、 文化、教 育事业等, 在这里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上海已从一个旧式县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城 市。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 为实现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目标, 上海把科 教兴市作为提升上海综合实力的惟一道路, 科技创新已经是催生上海经济繁荣的最直接的动 力。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必然是城市科技、人文、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 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加速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 大幅度提高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 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4

2-2 主展厅展示方法考虑

主要以图片、 文字、 文物精品以及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展示的目的。 主展厅的展示应该关 注以下方面:

2-2-1 要提炼精深的主题 主展厅的展示决不是精美文物及展品、 珍贵资料的简单罗列陈设, 而是通过每一件

展品 的有机组合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内涵,使展品变成活的东西。通过它们的“自说” ,达到陈列 的目的。

2-2-2 要具有精美的设计 如何恰到好处地体现精深的主题, 达到主题要求的目的, 同时使观众在参观中得到

美的 享受, 这就要求设计的精美, 不论是从整体效果还是局部考虑都应如此。 它既是精深主题的 体现,也是把主题展现给观众的手段。

2-2-3 要完成精细的制作

它是对设计的具体体现。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以及新型的装饰材料的应用, 为陈列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 是所用材料越高档越华丽越好。 之又细,力求完美无缺。

2-2-4 要策划精彩的解说 无论是哪

但材料的选择应紧紧围绕主题, 同时考虑陈列的环境, 并不 当然在具体制作上, 不论是每一张展板, 还是展柜都应当细

一种类型的陈列, 个目的就离不开精彩的解说词。

2-2-5 主展厅展示框架

a、 时空交错:历史的印迹 b、 风云际会:伟大的人物 c、 科教兴市:城市的崛起 d、 科技之光:科技的碰撞 e、 海纳百川:海派的华章 f、 国际接轨:文明的彼岸

使各种层次的观众得到最大的收获是最终目的, 而要达到这

3、副展区 3-

1 副展区展示内容概要-申江遗痕 副展区主要展示两组代表近现代上海科技发展改变城市生活的场景复

原。

3-

2 副展区展示方法举例 场

景式展示力求真实,以立体景观的方式呈现。以声光电高科技手法,通过半景画、 实物展示等营造环境氛围, 让观众通过参观, 身临其境回到从前。 以此揭示上海在科技的支 持下的成长过程,从贸易港口到航运中心,再由工业基地、金融中心、

科创天地而壮大为多

功能的大都会。 着重渲染上海近百年来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历史故 事。

4、户外展区 4- 1“神奇的长廊”

4-1-1 展区内容 对于一个科技博物馆来说, 单凭文字、 图像或者实物上的展示来让游览者了解科技是远 远不

够的, 增加大众的参与机会, 使其切身认识并体会到科技的力量和神奇, 寓教于乐才是 现代科技馆所倡导的新理念。因此,在“神奇的长廊”这一部分,我们的主旨就在于让游客 无论年龄长幼,都可以直接的感受到科技的神奇,以及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4-1-2 展示手段举例

这一区域的设计, 建议以活泼多变的风格为主, 再配合各种奇妙的科技展品, 使游客能 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参观学习。 同时, 展品的安排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使游客在充满 好奇的同时, 也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展示的亮点主要是通过一些高级科技技术, 如 红外扫描系统、触摸系统、感应系统等, 用

5

直观、形象的手段展示深奥的科技内容,让游 客可以通过自己对展品的操控等各种参与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真切体 会到科技的奇妙,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

4- 2“思想的隧道”

4-2-1“思想的隧道”展区内容

自开埠以来, 上海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前沿。 它不但科技文化的重镇, 还是理想与现实 碰撞的前沿。在中西文化的融合和撞击之下,出现了无数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他们 都为上海的发展, 和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向青年一代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果, 加强 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诚, 无疑是意义非常的。而“思想的隧道”这一展区就是为这些 伟大人物所保留的, 主要展示的是近现代以来上海地区著名的科学家、 思想家的智慧的结晶, 也可以说是百年上海的名人回顾。

4-2-2 “思想的隧道”展示手段举例

在展示上除了采取一般的图片、实物等手段之外,多媒体技术展示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编排上, 无论是人物还是展品, 都建议以时间顺序为主轴, 并且要注重展品之间在主题上 的联系与衔接, 要使展品与展品间没有“记叙”的间断, 观众看展览就像阅读一篇完整的历 史故事一样, 一气呵成。 使他们通过了解和认识这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和科技成果, 不但 学到了这些伟大人物的创新精神, 也领略到了科学研究的无穷魅力, 并且对今后上海的发展 充满信心。此外,也可通过一些名人的专展,或表演的形式来进一步想游客介绍这些人物, 不但能加强游客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使科技馆中融入了一种“人性因素” 。

4-3“未来的天空”

4-3 -1 “未来的天空”展区内容

众所周知, 一般科技馆多以室内展示为主, 即使有室外部分, 也主要是起美化整体环境 的作用,很少有所谓的“博物馆公园”也就是

museum park。而“未来的天空”就是这样一

个绿色的,与整个博物馆融为一体的室外展区。该展区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通过展示, 激发游客对未来科技的无限遐想; 另一个则是向游客宣扬一种节能、 环保、健康的生活概念。 与室内封闭且复杂的展示相比较 “未来的天空” 能提供给游客一个少有的机会去体会自然和 科技的结合。绿色的自然景致, 鸟语花香的自然感受,加之现代科技的装点,让游客在过去 和未来,自然和科技相交织的布局中深刻体会到绿色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4-3 -2“未来的天空”展示手段举例 因此在展示上我们主要突显的就是一些天然的可持续能源,

如太阳

能、 风能、水能等生

成、转换和利用。 也就是把它变成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现场观看这一奇 妙的过程, 而且还能亲自参与实验过程, 掌握这些繁复的科学原理, 从而体会到探究和发现 的乐趣。 在设计上我们也将采用完全绿色的设计理念, 不但让游客体会到可再生的概念, 还 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如何将这些创新的自然保护概念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

些绿色科技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这一展示正好利用展示区内复兴公园的户外场地, 五、展示内容举例

1、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工业

并且感谢这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为中国近代工业在上海兴起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 提。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一批洋务企业及民间资本企业陆续在上海创办,开始用先进的 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推动了上海城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甲午战后, 列强 的资本输出, 加剧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在外资企业大量开办的同时, 民间资本企业 也在上海纷纷创办。工业的发展,明显推动了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 的发展。

2、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教育 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带动了城市科技和教育的近代化。早在洋务运动发端时期,

上海 就于 1863 年设有广方言馆,后并人江南制造总局,成为企业附属的新式学堂。一批有近代 意识的科学家

6

如华蘅芳、徐寿等人,积极从事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引进和应用。 1897 年, 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上海设立; 次年,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经正女 塾创办。与此同时, 近代新闻事业也在上海兴起和发展, 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上海 的城区范围,也有极大的扩展。

3、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交通

1928 年上海港进出船舶净吨位已居世界第 14 位, 1931 年跃居第 7 位,港口货物吞吐 量达 1400万

吨。1925年至 1933年,经上海港完成外贸进出口的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 55%,

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 38%。到 1936 年,全国 500 总吨位以上的中国资本轮船企 业共 99 家、船

404 艘,其中总部设在上海的有 58 家、船 252 艘;以上海港为始发港或中继 港的航线总计有 100 条以上,高

居全国首位。

4、近现代科技与上海的生活

上海开埠后, 繁忙的进出口贸易直接推动了上海城市生活的发展。 与此同时, 服务于进 出口贸易的船舶修造业等陆续创办。 此外, 外商为适应他们在华活动的需要, 还在上海陆续 开办了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印刷厂等一些轻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业。在此基础 上,上海的公用事业也开始建立和发展。 19 世纪 60 年代,大英自来火房和法商自来火房建 立,租界开始供应煤气。 80 年代租界又先后建立了电厂和自来水厂,电灯、电话、电报、 自来水在上海相继出现。水、电的供应,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加速了工业的发展。近代 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上海城市的生活领域, 是上海城市近代化历 程的重要方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