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借助文字,想象场景,从细节中感受“慈母情深”。
2.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对比、反复手法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作用,并练习运用。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理解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章主要内容,导入学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读《慈母情深》,了解到文中的“我”所处的“时代”---那样穷困,家庭生活是----那样的艰苦,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这套书的书钱是那样的多。我对自己一再怂恿,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
让我们继续深入到课文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去感受这位母亲的仁慈之心和舐犊之爱吧。
二、感知“那样的场景”
师:这就是母亲挣钱的那个地方。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哦? 生:自由读,谈体会。
师:什么样的描写让你们有这样子的感受,聚焦这段文字,对于作者的写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场面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板书:场面)
生2:反复词语的写法“七八十……”
师:在这样的地方日复一日地工作,母亲怎么受得了?你知道母亲怎么想? 小结:这就是慈母的心,这就是慈母的情。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场景越压抑,越闷热,越嘈杂,就越能体现------慈母情深。 三、感知“那样的角色” (多媒体播放缝纫机声)
师:静静地聆听,这是什么声音?
同学们想象下,让这声音乘以七八十倍,在这样的噪声下发生的对话应该怎么读?和同桌试试看。 生:练习对话:
师:能推荐朗读高手来为我们演绎一下吗?请其他同学思考:三组对话在内容上、形式上、符号等方面,你能不能取得独家发现。 (板书:角色)
生:对话中的省略号,表现出“我”说话时的吞吞吐吐,犹犹豫豫,母亲恰恰相反,说话时简单干脆,因为她正在干活,没时间。
师:真棒,你发现的这个符号,为我们破译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母亲的回答很简短,却能看到一个慈母的灵魂。你能读懂母亲的意思吗?
师:“大姐,你傻不傻啊,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母亲大声回答说——
师:“ 梁晓声,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大声回答说——
师:“大姐!别给!没你这样当妈的!” 母亲大声回答说——
师:这就是一位慈母的心声,甘用自己的青春作土壤,换得孩子的快乐成长。世上最伟大的父母总是能为孩子计长远。梁晓声能会如此描摹场景、塑造角色,正得益于母亲对读书的支持,喜欢写作的梁晓声后来成为了一名作家,一名优秀的编剧,专门为电视电影打造剧本。所以,他总能把故事写得像放电影一样。 (板书:台词、镜头) 四、感知“那样的表达”
师:同学们看这样两个对母亲的特写镜头,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很有电影镜头的味道。
镜头1:慢镜头,反复写法。体现母亲的劳累和机械劳作的麻木。
师:镜头慢慢地推进 推进 定格在母亲的眼睛,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吃惊也望着母亲 ,想——噪声仿佛停止了,时间仿佛定格了,周围仿佛静止了 镜头2:快镜头,反复写法,体会母亲的争分夺秒。缝纫机转起来了,噪声响起来了,一切的一切挤压着我的心。
师:细节刻画如此浓墨重彩,这是情到深处的喷薄千里,这是记忆深处刻骨难忘。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感知“那样的鼻酸” 1.感知文中“我”的鼻酸:
(1)我呆呆地伫立在那里,看母亲是如此地劳累,如此忙碌,如此拼命地挣钱,我手心里攥着的还仅仅是钱吗?
(2)攥着震撼我、戳痛我、温暖我的慈母情深,叫我怎能不——鼻子一酸!可怜天下父母心!
2.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
师:知道怎样写既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他人吗? 生: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师:今晚就把“鼻子一酸”的经历记录下来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