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球概论

地球概论

来源:智榕旅游


【样卷A】

一、完成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1 该图是采用___________(坐标系)编制而成,坐标系原点为_______,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纬度和经度分别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相应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横坐标规定向左度量(即左旋)可使恒星按其_______由_______相继过中天,同时也方便采用中天恒星的______来表达___________。

1.2 天文图件可以想象举在头顶来阅读,所以图件的上、下、左、右实际所指方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天球周日运动方向是沿_______方向向______,而太阳周年运动沿_______方向向______。太阳周年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自转周期中________较_______长(约4min)的必然结果。

1.3 天文学中常用的后、御、熊、琴“四瓣”简明星图是按_________等间距划分的,每瓣中心处的坐标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太阳(0h38m02s)所处位置,推测此时它位于_______(星区),上半夜可见星区、彻夜可见星区和下半夜可见星区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狮子座α星(+11°58´02\",10h08m22s)过中天时的时间是__________。

1.4 当太阳周年运动到达黄经90°(或赤纬23°26´)时,北半球为______(节气),表现为昼________、夜________,并且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达到________;而南半球为______(节气),表现为昼________、夜________,并且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达到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2.1 黄赤交角与黄白交角 2.2 极移与进动 2.3 绝对星等与视星等 2.4 恒星周年视差与光行差

2.5 恒星时与太阳时 2.6 上合与下合 2.7 东方照与西方照 2.8 恒显星区与恒隐星区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24分)

3.1 天球仪“三校正” 3.2 黄道12宫 3.3 春分点西移及意义 3.4 月相变化原因及规律。

四、综合题(每题16分,共32分)

4.1 上海(31°N)某房屋开发商拟在一小区建六层楼房(层高2.6m),楼房近东西走向,为尽可能多盖楼房同时又不至于在冬天后排楼房被前排楼房遮挡阳光,请问楼房间距至少为多少?如在北京(40°N)、广州(23°N)盖同样要求的楼房,楼间距又该多少?(请列出解题思路并解释)

4.2 试述海洋天文潮汐运动的规律性和地理意义。 (完)

【样卷B】

一、完成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1 该图是采用___________(坐标系)编制而成,坐标系原点为_______,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纬度和经度分别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相应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横坐标规定向左度量(即左旋)可使恒星按其_______由_______相继过中天,同时也方便采用中天恒星的______来表达___________。

1.2 天文图件可以想象举在头顶来阅读,所以图件的上、下、左、右实际所指方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天球周日运动方向是沿_______方向向______,而太阳周年运动沿_______方向向______。太阳周年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自转周期中________较_______长(约4min)的必然结果。

1.3 天文学中常用的后、御、熊、琴“四瓣”简明星图是按_________等间距划分的,每瓣中心处的坐标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太阳(0h38m02s)所处位置,推测此时它位于_______(星区),上半夜可见星区、彻夜可见星区和下半夜可见星区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狮子座α星(+11°58´02\",10h08m22s)过中天时的时间是__________。

1.4 当太阳周年运动到达黄经90°(或赤纬23°26´)时,北半球为______(节气),表

现为昼________、夜________,并且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达到________;而南半球为______(节气),表现为昼________、夜________,并且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达到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2.1 天象预告 2.2 太阳常数 2.3 红移与紫移 2.4 秒差距

2.5 地球自转偏向力 2.6 晨昏蒙影 2.7 正午太阳高度 2.8 引潮力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24分)

3.1 地理方位 3.2 太阳系 3.3 地球公转周期及其不同表达 3.4 海边的人们有感:“初三潮十八水,眨眨眼没到嘴”。请予以解释。

四、综合题(每题16分,共32分)

4.1 上海(121°30´E)某公司为赶在国庆前完成一项工程,同时为了减少工程建设中的能源消耗,公司经理决定天一亮就开工一直干到天黑。请问在给员工的通知上怎样规定上、下班时间?

(提示:工程的最后冲刺阶段可以理解为国庆前的半个月,请分别列出解题思路)

4.2 试述太阳回归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完)

【A卷答案】

一、完成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1第二赤道坐标系,春分点;春分圈,天赤道;赤纬,赤经;0~±90°,0h~24h;赤经,小到大;赤经,恒星时

1.2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天赤道,西;黄道,东;太阳日,恒星日

1.3赤经;(0°,0h),(0°,6h),(0°,12h),(0°,18h);后,御,熊,琴;21:30:20

1.4夏至,最长,最短,最大;冬至,最短,最长,最大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2.1黄赤交角与黄白交角:黄道与天赤道之间的交角(23°26'),黄道与白道之间的交角5°9'。

2.2极移与进动:地轴变化引起地球南、北两极位置的微小变化;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造成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

2.3绝对星等与视星等:恒星按光度不同而划分的等级,是在标准距离下的视星等(m),M=m+5—5lgd (d为恒星距离,秒差距);对于大多数恒星来说:M>m。而视星等表示的是恒星的亮度等级,视星等愈小,亮度愈大;视星等以等差级数递减,亮度以等比(R=2.512)级数增大。

2.4恒星周年视差与光行差:地球椭圆轨道引起恒星在天球上投影位置的微小变化,当日地连线同星地连线相垂直时同一恒星视差位移达到极大值,谓之。地球轨道速度对光行

方向的偏转影响,光行差常数20\"(与恒星距离无关)。

2.5恒星时与太阳时:以春分点作为参照的计时系统,用春分点时角表示;春分点时角在任何时候都等于上中天恒星的赤经;恒星时同春分点时角一致(时角即时刻)。太阳时则是用太阳时角度量,太阳时=太阳时角+12h;太阳时同太阳时角有12小时的差值,即:时刻=时角+12h。

2.6上合与下合:地内行星分别位于地日延长线上和地日连线之间的两种天象。

2.7东方照与西方照:地外行星绕日公转分别运行到太阳东、西方向距角为90º位置的一种天象(地外行星:东方照、西方照,合日、冲日)。

2.8恒显星区与恒隐星区:前者是指恒显星(周日圈位于地平以上、终日可见的恒星)在天球上的赤纬范围。恒隐星区——则指恒隐星……。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24分)

3.1天球仪校正:方位校正是将地平圈上的东、南、西、北对准实际地理方位(子午圈自然也会与实际的一致);纬度校正使天北极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时间校正是把观测时刻(区时、北京时间、地方时等)换算为地方恒星时,再将地方恒星时所表达的赤经线置于午圈下。

3.2黄道12宫:黄道12等分自春分点开始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称、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由于春分点西移,白羊宫实为双鱼座。

3.3春分点西移及意义:地轴进动导致二分点沿黄道西移(“交点退行”),使回归年

<恒星年(我国古称“岁差”)。岁差周期(?)是导致全球气候冷暖波动变化的重要周期之一。

3.4月相变化原因及规律。太阳与月球分别沿黄道和白道向东运动,月球速度大于太阳速度,表现为月球的赶超运动。当月球赶上太阳时为朔月(距角为0°)、之后出现新月(距角略>0°)、上弦月(距角为90°)、满月(距角为180°)、下弦月(距角为270°)、残月(距角近360°)。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4.1解题思路包括如下4点:(每个要点4分)

1)楼房间距(X)应该理解为楼房冬至日正午时的影长;

2)楼房高度:h=6×2.6=15.6m;

3)楼房影长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故有:X = h×ctg(90°-φ+δ)。

4)冬至时的太阳赤纬(δ)取-23°26',将上海、北京、广州的地理纬度分别代入便可计算出它们的X值。

三地比较:Xbj> Xsh > Xgz

4.2海洋天文潮汐运动的规律性和地理意义各有2个要点:(每个要点4分)

1)周期性:每太阴日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每朔望月有两次大潮(朔和望)和两次

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每年中秋时月最圆,潮最大(此点可不答)。

2)复杂性:每日两次高潮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存在白赤交角和二焦点分处南、北两半球;月球赤纬(δ)愈大,日潮不等愈显著,在φ≥90˚﹣δ的地方会变成“全日潮”。

3)地理意义1(资源):为潮滩地貌的塑造提供动力;潮汐动力资源(发电、“钱江潮‘旅游资源)

4)地理意义2(灾害):影响航运、渔业、侵蚀地貌过程/灾害等。

【B卷答案】

一、完成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1第二赤道坐标系,春分点;春分圈,天赤道;赤纬,赤经;0~±90°,0h~24h;赤经,小到大;赤经,恒星时。

1.2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天赤道,西;黄道,东;太阳日,恒星日。

1.3赤经;(0°,0h),(0°,6h),(0°,12h),(0°,18h);后,御,熊,琴;21:30:20。

1.4夏至,最长,最短,最大;冬至,最短,最长,最大。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2.1天象预告:用图和文相结合的形式预告太阳、行星和月球三者的空间关系,具体:

1)太阳相对于其他恒星的位置(赤纬/黄经)变化,即太阳周年运动的月度预告;2)太阳系行星运行态势及主要天象(上合/下合、东大距/西大距,合/冲、东方照/西方照等);3)月球的位置及主要月相(朔、望、上弦、下弦)。

2.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太阳光垂直照射、排除大气影响下,地表接收的太阳能大小,该值为一常数,合8.16J/cm2•min。

2.3红移与紫移:恒星会发光,因而通过研究恒星光谱来了解它。发现同一恒星发出的光谱在不同时间点有所不同——光谱的谱线会发生位移,即著名的多普勒效应,或红移或紫移;红移反映恒星离我们远去;紫移则相反。(特别是,红移支持了宇宙膨胀论和大爆炸学说,霍金香港演讲讲到过)

2.4秒差距——天体(某恒星)对地球轨道半径所张的角为1秒时的星日连线距离,为天文学上常用的三个距离单位之一。(另俩:天文单位、光年)

2.5地球自转偏向力——也称科里奥利力,自西向东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相对于自转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用公式表示为:F=2 V mωsinφ(φ为当地纬度)。

2.6晨昏蒙影——日出前(天亮)和日落后(黄昏)的相对明亮天气,民用取太阳低度6°(航海取12°,天文取18°)。

2.7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太阳距离地平的高度(角度)。根据公式H=90°-φ+δ,H因纬度(φ)而不同,因季节(δ)而变化。

2.8引潮力——天体对地表各点实际引力与地球平均引力之差,用公式F1=2Grm/d3来表示(式中G为引力常数,r为地球半径,m为天体质量,d为天体距离)。即不同天体的引潮力大小仅取决于天体的质量(m)和距离(d)。太阴潮较之太阳潮大得多。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24分)

答3.1:地球上表达东、南、西、北实际所指空间方向(2分)。经线方向指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纬线方向指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2分)。余2分,如:1)科学表示法:正北为0°,按顺时针方向,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再回到正北360°;2)中国古代用12地支自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表达12种方位……;3)测量地理方位的常用方法有罗盘、GPS等;4)根据环境可以大致判断,……

答3.2:(根据赫罗图)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具有代表性的恒星(2分)。围绕该恒星有八大行星,从内而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分)。(2分)组成中还有小行星带,彗星和若干星际物质;或……;行星绕转遵循“三大定律”,……;或……

答3.3: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2分)。依据参考点不同分为四种(各1分):恒星年(恒星)365.2564d;回归年(春分点)365.2422d;近点年(近日点)365.2596d;交点年(黄白交点):346.6200d。

答3.4:海洋天文潮汐中每朔望月有两次大潮和小潮,分别对应于月相的朔(旧历三十)和望(旧历十五),称之为朔望潮。“初三潮”和“十八水”分别与朔潮和望潮对应,所不同的是时间上均略有滞后,原因是潮波(潮流)涌向岸边(被人们感受到)需要一定时间,潮位达到最高时往往在农历的初三和十八。而“眨眨眼没到嘴”指这样的天文大潮来势汹

汹,涨潮特别快——当人们感受到他的来临时已无法逃脱。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答4.1:提供的条件有:1)时间/季节:国庆前即秋分(9月23日)前后;2)经度(121°30´E):上海地方时较北京时间(取120°00´E为标准)要早6分钟(地球自转速度15°/hr,折合1°/4min);3)天亮、天黑的定义涉及晨昏蒙影,取民用6°(即太阳东升过程中处在东方地平线以下6°时开始天亮)。所谓秋分(春分也一样),全球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对于上海来讲,在北京时间5时54分日出,17时54分日落。加上晨昏蒙影的时间(6°×4min/度),上海天亮在北京时间(5时54分-24分)5时30分,天黑在(17时54分+24分)18时18分。故通知上有可能:五点半上班,下午六点一刻下班。

答4.2:太阳周年运动相对于天赤道的表现形式(南北分量),或太阳直射点相对于地球赤道的南北往返运动,与太阳赤纬(δ)有关。其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地球五带的划分,……。

【A卷评析】

一、完成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考查要点:覆盖课堂讲过的内容,着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例如:天球坐标系(尤其是常用的第二赤道坐标系)及其功用,要求理解并会使用。因为许多概念的导出都与天球坐标系有关(赤经赤纬、恒星时、太阳时、星表等)。天文图件与地图异同。“四瓣”简明星图的使用,黄道十二星座及星空推算;太阳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等。这道题

在A卷和B卷中都有(唯一重复的大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挑选出8对重要的名词,考查掌握程度。2.1 黄赤交角与黄白交角(贯穿整本教科书);2.2 极移与进动(前者是指发生在地球上的事,后者则指天球);2.3 绝对星等与视星等(恒星亮度的等级系统划分,两套方案,相互关联);2.4 恒星周年视差与光行差(地球绕日公转的现象);2.5 恒星时与太阳时(两套记时系统,平日里用后者,恒星时作为新概念在讲天球坐标系时就反复使用的);2.6 上合与下合(地内行星饶日公转的现象);2.7 东方照与西方照(地外行星饶日公转的现象,2.6和2.7两题与天象预告内容联系起来);2.8 恒显星区与恒隐星区(与观测地点所在纬度有关)。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24分)

天球仪“三校正”是某此课间实习的一个重点内容,强调必须学会;“黄道12宫”是黄道十二等分,要求熟记,且不同于“黄道12星座”;“春分点西移”是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称之为“岁差”),课堂上讲到米兰科维奇理论时也讲到它,所以很重要;“月相变化”实际上是中学地理所要掌握的,送分题。

四、综合题(每题16分,共32分)

4.1 带有应用题性质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综合推理。但发现有很多学生连楼房的“层高”都不懂,混淆了“层高”和“楼高”的 关系,结果自然算不对影子有多长。核心是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究竟如何使用,取决于那些因素条件等。延伸一下,地球上当你所处地理纬度的不同,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大小是不一样的,由此决定你的投资方

向和决策。

4.2 海洋天文潮汐可以认为是一道华东师大的“地理标识”题。我们就生活在海岸带,临近的苏州河(哪怕是闵行校区的樱桃河)都是感潮河流,每天有两次潮涨潮落——我们置身其中。了解潮汐规律对生活、生产都很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