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来源:智榕旅游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案填入括号内,40分)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人 B.蘑菇 C.青蛙 D.电脑病毒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4.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5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6.绿色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7.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无机盐 8.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花蕊 B、雄蕊 C、雌蕊 D、萼片 9.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

A.韧皮部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10.葱的叶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则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A.叶内无叶绿体 B.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地下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1.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12.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13.俗 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4.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1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空气

18.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让叶片积累淀粉 C.使叶中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D.便于对照

17.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19.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人类 B.柳树 C.香菇 D.禽流感病毒 20.4绿色开花植物跟人体结构层次相比较,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1.一株幼小的树苗能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主要原因是( ) A.营养状况好 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的增大 D.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22.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输导作用 D.储藏作用 23.北方常在早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这是为了( )

A.增加空气 B.增加光照 C.提高温度 D.防止被虫蛀 2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 25.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氧气 C.适宜的湿度 D.一定的水分 26.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7.有的人单眼皮,有的人双眼皮。这取决于( 0

A.DNA B.染色体 C.基因 D.蛋白质

28.长期阴雨天造成了小麦地中出现了水涝现象,植物则出现了萎焉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小麦根部吸收的水分太多

C、小麦的蒸腾作用过于旺盛 D、小麦生活的土壤中氧气不足 29.“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______ 的结果。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癌变 30.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9>6 B.6<9 C.6>9 D.9<6 3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 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3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生命现象 B.生物的活动规律

C.一切生物的组成 D.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

33. 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A. 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 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 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 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3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 A .水分不足 B .传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营养不足 35.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种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绿色植物 B. 鱼类 C. 人类 D. 病毒 36.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 )

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 37.下列各项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

A. 有机物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 38.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蒸腾作用 C. 减少水分吸收 D. 增加水分吸收 39.下了有关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有细胞壁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C.病毒肉眼用看不到 D.病毒寄生生活 40.我们吃成熟的香蕉时,吃的主要是( )

A.细胞质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2分) 1、据右边的图回答问题: ⑴能接受阳光制造有机物的结构是( ) ⑵我们平时吃的西瓜

是甘甜可口的,这些液汁 主要来自图中( )

⑶在显微镜下很难看清的结构是( ) ⑷图中标号( )、( )和 ( )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⑸图中( )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支持作用 ⑹细胞分裂时,在④所示的结构中,( )的变化最明显

⑺细胞中所含有的能量转换器,除图中的叶绿体外,还应该有( ) 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据图分析:

⑴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⑶ 跟鼠有关系的食物链有 条。

⑷ 如蛇的数量减少,短期内数量增加的生物有鼠和 ,数量减少的生物有 。

3.请你来分析,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相对浓度为0.5×10-6,现发现各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检测对象 DDT浓度/×10 -6A 0.005 B 2.0 C 0.5 D 75.5 E 0.04 (1)这五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 (2)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中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

三、连线题 (把结构和功能用线段连接起来 ,8分) ⑴上皮组织 A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 B 收缩和舒张 肌肉组织 C 保护、分泌

神经组织 D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⑵ 细胞膜 E 动力车间

叶绿体 F 控制物质进出 线粒体 G 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 H 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四、材料题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2)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至少答出两项)。

五、实验题(10分)

以下是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1号瓶 2号瓶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较多的水掩住种子 室温 低温 室温 3号瓶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4号瓶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处10粒种子,拧紧瓶理方盖 法 室温 回答下列问题:

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2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只有 号瓶的种子可以萌发。

试卷分析

本试卷知识面广,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通过测验,总体效果良好,特别是填空题和连线题,但对知识的应用掌握比较不好,如材料题和实验题。 失分的主要原因

个别学生基本知识不牢固、较粗心,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 教学建议

1 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强调基本知识的记忆。

2 课后加强习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结合实际让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