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把握趋势分析的时空感

把握趋势分析的时空感

来源:智榕旅游
2008年我的业务心得是谈在环境动荡的情况下如何做战略咨询,提出了常年战略顾问服务的模式。2009年我在为几家企业提供常年战略服务的同时,不断地在体会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也在给企业的跟踪服务的过程中体会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总体感觉是,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企业每时每刻也在变化,一直想找到所谓的“确定性”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位和我一起为一家提供常年服务的大师所说,“我们一直想追寻的“道”并不客观存在,它是内心的一种微妙感觉”。大师的话有深意,我们凡夫俗子一时难以参透。但我也感觉到,我们提供咨询服务的本质不在于对事物静态解构式的分析,这往往容易陷入呆滞的选择,进入死胡同。我感觉对客户有价值的是对趋势的理解,因势利导在实践中闯出自己的路。因此,在这一年的咨询生涯中,我反复地在内心体会如何把握趋势,无论是产业走势、企业发展态势、还是股市、楼市、宏观大势,我感觉其中有一些共同本性的东西,而且互相关联。我想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请多批评指正。 一、 在时间维度上对趋势的认识

经常有年轻咨询师问我,为什么我经常不用去查资料就能判断出趋势。其实,我就一个很简单地判断,事物的发展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变化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量变,要么是质变。如果事物在一个数量级上变化,就是量变;跨越一个数量级变化,就是质变。而怎么判断下面会是量变还是质变,就是要建立对量变时间长短的感知,量变的时间长了下一步质变的概率就大了,而质变的稳定需要量变来积累确认。对质变和量变有理解就好办了。无论分析产业、企业、股市、房市、宏观大势,都是如此。

首先,对各种事物量变有一个数量级的认识,这是靠日积月累形成的认识,这就是常识。往往很多咨询师在工作中会陷入具体数字的讨论,但实际上要的是对事物数量级的认识。 其次,建立量变到质变的时间长短感觉,这个时间长短对于不同事物是不一样。但从我们研究的商业角度来说,大致可分为宏观经济、产业演化及公司成长三种量变,这三种量变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对一个战略方面的咨询师,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建立起大致的时间概念,在分析这三者任何一者时,要同时想一下其它两者的变化。当其中一者发生质变时,其它两者的

质变也不远了,这个时候就只需要观察其它两者的量变情况。

最后,就是积累在事物发生质变时的特异现象,当事物发生质变时,一定会有一些特殊的事物出现,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观察和积累。当积累的多了,就会建立起敏感性,从而当特殊事物出现时就能当机立断把握趋势了。

我相信通过以上三点的实践和历史积累,就会形成对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趋势认识,做出一些判断也就不难。其实,我们面对未来,并不是无限的可能,而是有限的可能。 二、 在空间维度上对趋势的认识

时间上的趋势认识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演进路径。而有时我们要了解不是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而是事物本身的大小,比如规模、份额、幅度等。也经常有咨询师很奇怪我不用查就知道企业规模、产业规模有多大。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如果你对一个事物整体和部分的任何一者有理解,就能推演出另一者。我们在空间维度上对趋势的认识,就是要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首先,要建立整体层次的认知。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一个整体总是被一个更高的整体涵盖。但从我们商业研究的角度讲,我们认知的整体是一个有限集,最高层次就是全球经济,全球GDP总量、贸易总量、资本市场市值总量等这就是一些最高层次的数字。向下可以依次分解为国家、产业、企业、个人。所以对这些整体的量有一个认知,然后在各个层次间建立起一些感知,就很容易通过其中一个层面的数字变化而感知其它层面的数字变化。 其次,要建立起结构的概念。如果把整体看做100的,你想象一下100可以由什么样的部分组成。就如经济学所讲的市场结构,无非就是独占、寡头、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四种形态,每一种形态的部分构成的比例关系大致是确定的。所以对结构能够形成认知,就能把握事物的边界,对其规模的理解就不难了。

最后,把握结构转换的特异事件。结构不是稳定的,而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所有当结构变迁时,也一定会有特殊事件出现。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观察和积累。当积累的多了,就会建立起敏感性,从而当特殊事物出现时就能当机立断把握结构变迁趋势了。

对这方面的认知,我感觉通过一些适当的数字练习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感觉。其实,在面对大小的认知时,其选择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合理推演。 三、 时空的立体感知

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感知不是独立,是相互交融的,互相影响的。通过我们在两个维度上同时进行感知,他们之间往往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这样就能大大增加我们判断的准确性。当两个维度的指向都大致趋同时,因势利导就不难也。当两个维度的指向出现重大偏差时,就是拐点或者结构变迁易出现时,这样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判断就是合适的选择。

以上是我对趋势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其中的微妙感觉。但根据我的体会,通过不间断的时空感知跟踪,趋势确实可显现于心中。欢迎各位同仁多多交流这方面的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