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来源:智榕旅游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KMnO4酸性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除①以外 D.全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3.浓硫酸和2 mol/L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a升华、b冷凝 B.a挥发、b吸水 C.a蒸发、b潮解 D.a冷凝、b吸水

4.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A.SO2 B.NO3- C.Fe3+ D.Fe2+

5.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D.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6.将SO2和X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

A.CO2 B.NH3 C.Cl2 D.H2S 7.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 记 录 A B C D 无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8.A~D是含同一元素的四种物质,相互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D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那么A可能是( )

A.S B.Cl2 C.Fe D.Si

9.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定性检验SO3,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

10.现有两瓶溶液,它们分别是新制饱和氯水和H2SO3溶液,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①观察颜色;②石蕊试剂;③品红溶液( ) A.①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

11.向盛有BaCl2溶液的甲、乙两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足量稀HNO3,乙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2-

B.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C.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12.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4 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

①析出BaSO3沉淀 ②析出BaSO4沉淀 ③逸出SO3气体 ④逸出SO2气体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会有BaSO4 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是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14.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止水夹,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止水夹,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可能是( )

高温 Fe2O3+SO2↑+SO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

①X为SO2,Y为饱和NaHCO3溶液 ②X为SO2,Y为浓H2SO4 ③X为CO2,Y为Na2SO3溶液 ④X为Cl2,Y为Na2CO3溶液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 , 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 。 ②过量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③若C为双氧水,则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 (填溶质的化学式)。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 。

16.(12分)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填空:

(1)推断A→F各是什么物质(写化学式):

A 、B 、C 、D 、E 、F 。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16分)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 、 (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SO2的是 (填序号)。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 。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

(6)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 18.(16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2)C、E两处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为:C ;E 。 (3)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C、D、E三个装置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一个虚框部分的装置,则对于下列三步操作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

囊,使气囊B中的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5)当D装置的右管产生现象且E中出现现象时,可以充分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有CO2。装置D的作用为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