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浙优1号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浙优1号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来源:智榕旅游
良种良法 呻阁舯 2Q 3年第2 中浙优1号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杨友春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农业局种子管理站,353000)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 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晚籼稻新组合,由 福建省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2010年参加福建 与当地当家品种相比,达极显著水平。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早播,巧避秋寒该品种作烟后稻栽培生育 省中稻引种试验,每667in2平均产607.36kg,比对照Ⅱ 优明86增产8.37%,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参加福建 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601.84kg。2010年获福建省 首届地产优质粥米米制品鉴评比金奖。2012年经福建 省农业厅[闽种引稻(2012)第001号]审核通过,现已 列入国家级杂交晚籼稻重点组合。2012年3月在南平 市延平区作烟后稻试种获得成功,该品种总体表现株 型理想、后期青枝蜡秆、转色好、熟相佳。 1主要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中浙优1号在延平区作烟后稻种植, 全生育期132d,比特优180、特优175长3~4d。株型 适中挺拔、分蘖力强、剑叶挺直、穗大粒多、后期青枝蜡 秆、转色好,株高1 16cm、穗长24.2cm、每穗平均总粒数 152.5粒、实粒数134-3、结实率88.1%、千粒重27.4g。 1.2稻米品质根据农业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结 果:糙米率81.0%,精米率72.2%,整精米率59.3%,粒 长6.9mm,长宽比2:9,垩白度1.3%,透明度1级,碱消 值4.7级,胶稠度86ram,直链淀粉含量13.0%,蛋白质 含量9.1%。稻米外观好,米质优,清香,口感好,达到国 家三级优质米标准。 1.3抗性表现该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 稻瘟病,但从示范种植田问调查来看,试种田块未发现 感稻瘟病,但有轻微纹枯病发生,抗倒伏性较强。 2产量表现 2012年在延平区南山镇、赤门乡等地作烟后稻 示范试种,经现场实割统计,南山镇龙湾村罗积有 种植0.13hm ,收干谷l131.33kg,每667m 平均产量 565.55kg;龙湾村王德生种植0.18hm2,收干谷1562.5kg, 平均产578.7kg,均比原当家组合特优180增产9.32% 以上。赤门乡双桥村冯通水种植0.15hm ,收干谷 1316.09kg,每667m 平均产572.21kg,比原当家组合特 优175增产8.13%。从龙湾村、双桥村等种植情况观察, 中浙优1号加权平均产量每667m 达572.84kg左右, 期较长,所以在栽培上应采取早播、早插,防秋寒,确保 安全齐穗。延平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 暖,年平均气温19.3cc,7月份平均气温为28.5cc,年积 温6115.6℃。作炯后稻种植,主要气候灾害为秋寒,播 种期应安排在6月15—20日为宜,秧龄控制在32d左右 3.2培育壮秧。带蘖下田秧田应选择排灌方便、肥力 中上的田块,秧畦力求做到平、烂、净、细,采用湿润育 秧,推行强氯精浸种。每667m 秧田播种量lOkg左右, 大田用种量lkg左右,分多次均匀散布,做到稀播均播。 播前秧地每667m 施复合肥lOkg作底肥;l叶l心时 用15%多效唑200g兑水lOOkg喷施,促进秧苗矮壮 分蘖;2叶l心时施尿素3.0~3.5kg作断乳肥,增强秧 苗素质;插秧前3~5d施尿素6~8kg作送嫁肥促早生快 发。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秧田稻飞虱、稻叶蝉等虫害, 在移栽前2~3d每667m 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6g加水50kg喷施1次作送嫁药,确保无病虫秧苗下田. .3.3合理密植,插足苗数该组合作烟后稻种植,苗 数以靠插为主,保证每667m 捅1.4万丛,基本苗数 6万~8万,插秧方式提倡宽行窄株(26cm×20era), 尽可能通风透光,提高成穗率,力争有效穗数在l6万 穗/667m。以上。 3,4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由于前作种烟,大田肥力水 平较高,施肥采取“促前、控中、保尾”的施肥原则。一 般每667m。施底肥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65kg、氯 化钾lOkg;插后4 7d进行第1次中耕追肥,施碳酸氢 铵30kg;进人幼穗分化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00g加尿素 500g加水50kg,进行根外追肥l~2次,防止早衰,进 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5合理管水,适时搁田 在水分管理上宜采用浅水 插秧,寸水护苗。插后返青35d,当苗数达12根/ 左右开始搁田,促进根系生长活动。搁田要掌握促根 不伤根,促壮不落黄,田里冒白根,田土不陷脚,叶挺色 淡,根旺秆粗,叶有弹性为度。然后复水进入幼穗分化 寸田舯业 良种良法 优质小麦西农3517高产栽培技术 程兴虎 李满良 李小鹏 刘青利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种子管理站,714000) 西农351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小麦新品 福美双药剂进行拌种,或尽量用统供企业所供品种,包 衣率达到100%。 种,该品种弱冬性,抗寒、抗旱性好,株高78cm,叶片深 绿上挺,秸秆坚硬,抗倒性好,冬季分蘖偏多,成穗率 高。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蛋白质 3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尽可能做到有机农家肥、生物菌肥和无机化肥配 合使用,化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量增施微肥。测土 配肥按生产lOOkg小麦需纯氮3kg、纯磷1.0~1.5kg、纯 钾2 ̄4kg进行配方,氮磷钾肥配比为1:0.8:0.8。在 肥料施用上,氮肥和钾肥应前肥后移,巧施拔节肥,即 16%,容重818kg,湿面筋36%,稳定时间5.8min,为优 质面条小麦。品种审定后,通过在渭南市临渭区进行 试验、示范,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和使粮农增收,农技 人员从整地、施肥、播种、病虫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整 套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氮肥的60%作基肥,15%作分蘖肥,25%作拔节孕穗 肥;钾肥的70%作基肥,30%作拔节肥。一般底肥每 667m 施农家肥lO00kg、复合肥30kg或碳铵40kg+磷 肥30kg+硼砂l ̄2kg。 1播前整地(秸秆还田技术) 秋作物成熟后进行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用还 田机将玉米秸秆打碎,均匀铺施于地表,深耕25cm,要 耕透耙透,将秸秆翻于地下,然后再用旋耕机耙l遍; 耕后复平,作畦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播前土壤墒情 4适期播种 播种时间以10月1l一18日为宜,积极推广半精 不足的应造墒,做到足墒播种;没有还田条件的及时收 获腾地,先犁后旋。遇秋涝多雨,晚秋迟收,以争时为 主,要进行抢收抢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旋播。秸秆还 田对子粒商品性状有明显的改善。 量播种技术,播量确定要考虑产量指标、播期等因素, 般每667m 播种量为9~lOkg,高水肥田块及秸秆还 一田田块播量为12.5kg。在实施半精量播种技术时,要 2地下害虫防治技术(种子包衣技术) 以播前防治为主,应用小麦拌种剂或其他高效防 注意播种机具的调试,确保半精量播种技术的成功实 施。如果整地质量差、晚播的要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 加播量。播种深度要视土壤墒情而定,正常情况下在 3 ̄4cm,遇到口墒不足时,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并带 耙耱以防跑墒,有镇压条件的要及时镇压保墒。播后 要求地面平整,无漏播重播现象。出苗后要及时查苗 .治地下害虫农药(按照药品使用说明用量)拌种或包 衣,既可防治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虫害,又可 防治根腐病、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等病害,建议用戊唑・ .址.‘屯—址.S —S也.S止 S .址 .S .址—S .Sl上.址.S .S止艇. S —S吐-. 止 S . JI .址舢 L.址.S也 .S止 址.S .址—址.S止 —驰 期,有利于培育优质群体和提高成穗率。后期干湿交 防治,应在水稻破口前3~5d及抽穗扬花期用三环唑加 替进一步增加土壤通透性达到保持根系活力的目的。 该品种从齐穗到成熟时间较长,切忌断水过早,否则严 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3.6严防病虫,综合防治中浙优1号易感稻瘟病,中 爱苗各喷1次,确保高产丰收。 4示范小结 中浙优1号是典型的感温性迟熟组合,具有早播 早插早抽穗特性,达到一定积温条件才能安全抽穗,应 提倡早播早插有利于安全齐穗。从齐穗到成熟时间较 长,后期大田应保持浅水灌溉,确保穗粒充实。在福建 省属感稻瘟病品种,要注意做好稻瘟病的预防工作,以 夺取高产。分蘖性强,株型高壮紧凑,产量高,米质优, 感纹枯病。防治上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 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在用药上执行无公害技术,选 用高效低毒农药对症下药,秧田做好稻蓟马、稻飞虱的 防治工作。大田期主要防治“三虫二病”,即三化螟、稻 丛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根据田间病虫发 生情况,确保适时防治,尤其要做好稻瘟病、纹枯病的 商品性好,具有超级稻特征,值得推广种植。 (收稿日期:2012.1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