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胰岛素泵护理的临床应用文献评价

胰岛素泵护理的临床应用文献评价

来源:智榕旅游
CHINESE GENERAL NURSING August 2010 Vo1.8 No.8A 衰献纷糯 胰岛素泵护理的临床应用文献评价 唐旭丽,梁颖,龚敏红,李丽萍 摘要:[目的]评价胰岛素泵护理的临床应用文献,为临床护士安全有效地使用胰岛素泵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年1月--2008年 l2月有关胰岛素泵临床护理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JBI)的证据分类方法进行文献评价。[结果]共纳入研 究文献350篇,Ⅱ级证据2篇,Ⅲ级证据348篇;疾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301篇);相关安全问题包括与针头有关问题、与穿刺局部问 题、与储药器及管道问题;有关注意事项包括置泵前护理、置泵时护理、置泵后护理。[结论j胰岛素泵护理需要注意置泵前、置泵 时、置泵后有关事项,良好的护理可提高胰岛素泵应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胰岛素泵;护理;临床应用;文献评价;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22.06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0)8A一2064—02 胰岛素泵是电脑控制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精确地泵 护理观念,其核心思想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 人体内,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曲线,使糖 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胰岛素泵像 一好的科研证据为病人实施护理。文献系统评价是循证护理的重 要工具和核心[2j。 本研究分析文献发现,近年来发表的使用胰岛素泵的文献 逐渐增多,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越来 越多的病人有能力使用胰岛素泵。一般认为护理学科的文献具 个简单的“人工胰腺”,又称“持续皮下胰岛索注射”。胰岛索 泵在临床治疗糖尿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胰岛素泵使用中 的护理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对2002年1月~2008年1 2月 有关胰岛素泵临床应用的护理文献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护士 安全有效的使用胰岛素泵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1.2方法 1.2.1检索策略 以“胰岛素泵”作为主题词/关键诃,以“护 理”为副主题词进行检索。 1.2.2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临床效果的文献。 1.2.3评价方法采用文献系统性评价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澳 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证据分类 方法,该分类系统从证据的可行性、适宜性、意义、有效性、经济 性5个方面对证据进行分级,分为4个水平[1]。 有多元性特征,干预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在护理中并不多见,护理研究目前大多数是非随机 分配或无对照组的研究设计。本研究结果也符合上述结论,大 多数研究论文为观察性和总结性论文,这是护理特点所决定。 因此护理领域的文献证据分类方法首先遵循Cochrane协作网 对证据的界定及分级分类方法,但在具体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别。 本研究采用JBI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分类方法,从证据的可行 性、适宜性、意义、有效性、经济性5个方面对证据进行分级,分 为4个水平。 由于胰岛素泵是模拟人体生理脉冲方式释放胰岛素,因此 比胰岛素注射治疗有更好的优越性,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糖尿 病治疗的最佳手段,可减少痛苦、避免血糖波动、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护理工作者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护 理,有关有效性的文献在护理方面没有具体的研究,只是在讨论 中提及。 2002年1月一2∞8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数 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 ①纳入标准:有关应用胰岛素泵进行 临床护理的临床研究、经验介绍等文献。②排除标准:胰岛素泵 2结果 2.1资料收集结果按照上述检索策略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库检索到有关文献377篇,清华同方数据库检索到有关文献 365篇,去除重复文献、综述,按照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 有350篇文献入选。 2.2文献的基本情况350篇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7篇,体 会性论文64篇;核心期刊论文2O篇。按照JBI的证据分级方 法,I级证据。篇,Ⅱ级证据2篇,Ⅲ级证据348篇,Ⅳ级证据0 篇。 2.3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情况 文献中的疾病以2型糖尿病 为主(301篇);治疗有并发症(21篇)、院内治疗(316篇)、儿童 (25篇)、老年(139篇)。 2.4胰岛素泵的安全性情况2.5胰岛素泵的应用注意事项3讨论 循证护理是2O世纪9O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 胰岛素泵治疗虽然能较快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但治疗期 间的护理极为重要,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危险性,全面细 致的观察、护士和病人的密切配合是取得置泵成功的关键一环,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依从 性l1—1。大多数护理工作者关心的是胰岛素泵的安全性,这是护 理热点,包括输注障碍、低血糖、高血糖等。多数文献总结了注 意事项,按照文献证据水平,这些事项归纳如下。①置泵前护 理:检查胰岛素泵电池电量;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和药质;检查 胰岛素泵的各个系统是否正常;根据医嘱设置胰岛素泵的参数; 将胰岛素泵的有关注意事项告知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置 泵时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精心选择穿刺部位;专用贴膜固定,输 注导管卷好固定腰间防止折叠,将泵夹挂于腰带上或置于衣裤 有报道相关安全问题包括:与针 综合文献证据,有关注意事项 口袋中。③置泵后护理:注意交接班观察穿刺部位;密切监测血 糖;及时处理报警情况;病人要进行x线片、CT、核磁共振成像 及其他放射性检查时,应将快速分离器松开,将泵取下,检查完 毕后再连接等。本文献分析提示,胰岛素泵护理需要注意置泵 头有关问题、与穿刺局部问题、与储药器及管道问题。 包括:置泵前护理、置泵时护理、置泵后护理。 前、置泵时、置泵后有关事项,良好的护理可提高胰岛素泵应用 的安全性。 全科护理2010年8月第8卷第8期上旬版(总第187期) 参考文献: [1] 胡雁,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7:63—71. [2]云玉慧.我国循证护理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学报。 2008,1 5(5):39—40. [3]唐小兰,施耀方,吴嘉维.影响胰岛素泵疗效原因的调查及护理干 预EJ3.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01—1303. E4]黄秋红,戴霞,范海萍,等.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E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0—52. 26例胸腰椎结核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贾欣刚 关键词:脊柱结核;胸腰椎;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lO.3969/}.issn.1674—4748.2010.22.066 文章编号:1674一d 748(2o10)8A一2065—01 骨与关节结核多见于脊柱、髋、膝、肩、肘、踝等处,但最常见 的是脊柱结核,占骨与关节结核的6O ,其中又以胸腰椎段最 多[=】]。1 999年一2009年我科收治胸腰段结核病人26例,均行 手l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同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l_l 一般资料 1 999年一~2009年我科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病 人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3岁~66岁;腰椎结核16例, 朐椎结核2例,胸腰段结核8例。 1.2治疗方法病人术前均抗结核治疗6周~8周,使病变局 限,症状好转,再采用病灶清除术,清除无血液循环的坏死或不 可逆病变。胸椎结核采用椎旁人路,胸腰椎结核采用肾切口人 路,腰椎结核采用倒八字切口入路。 1.3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效果良好,切口一期愈 合。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人院健康指导 人院后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脊柱结核 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病人及家属易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 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疾病病 因、病理过程,讲解手术及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告诉病人出 院后必须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2.11.2 术前准备 ①术前抗结核药物的应用,随时了解病人有 无异常反直,密切观察肝肾功能,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② 呼吸道训练。术前2周进行深呼吸练习,以增加肺活量减少残 余肺气量,每天进行2组,每组10次~2O次,行有效咳嗽、咳 痰。③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后需长期卧床,易致便秘,加之床上 排便不习惯,可造成排便困难。因此术前3 d指导病人床上进 行排便练习,嘱病人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④协助完成 各项术前检查1一作,多采用全身麻醉,术前应做各项相关检查, 如常规的检验、心电图、胸部X线片、心肺功能等。⑤术前1 d 备皮,术前l2 h禁食,术前6 h禁水,术前30 min给予镇静剂。 2.2术后护理 2.2.1搬运病人 采取3人平托法,分别托起病人头颈部,腰 臀部及双下肢,同时用力保持病人身体不扭曲。 E53胡祝红,罗艳,祝亚男.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97. E6]陈丽湘,孙慧伶,施红艳.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和 护理对策_J].护理学杂志,2008,23(15):42. 作者简介 唐旭丽、梁颖、龚敏红、李丽萍工作单位:530023,广西中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Ol0—04—16) (本文编辑王钊林) 2.2.2 病情观察 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均 置于重症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意识 的恢复,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保持手术部位敷料干燥清洁,局 部引流通畅,若敷料有渗出,记录渗出范围和渗出液性状,报告 医生。引流不畅,应查明原因,如引流液为清亮液体,考虑有脑 脊液漏,及时报告。胸椎结核胸部切口时,观察有无气胸发生, 术后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时,应密切观察引流管的水柱波动情 况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_2 。 2.2.4饮食护理术后6 h排气后,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2.5并发症的护理 2.2.5.1 出血 脊柱结核手术较大、出m较多。因此术后应密 切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渗血、引流管引流情况。 2.2.5.2脊髓损伤 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上下肢有无感觉异 常,有无运动障碍及排尿异常,若有神经压迫症状并进行性加 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2.2.5.3感染 注意切口的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2.6功能锻炼 直腿抬高训练,术后1 d开始,每天3次~5 次,每次10 mint20 rain,1周后即可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抬臀 运动,锻炼腰背肌,防止神经根粘连。 3 小结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病变,治疗必须首先有效控制机体 内原发结核病灶,遵循“早期、适量、规律、联合、全程”的用药原 则Ju 。脊椎结核致残率较高,目前治疗上从单纯脓肿引流、病灶 清除,逐步发展到植骨融合及内固定应用,以重建脊柱的稳定 性 ]。本组病人治疗过程中,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宣教,加 强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 施和正确无误的病情鉴别,为保证手术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旭丽,王冠敏.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 2007,21(增刊1):184. E23李小平.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术期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B): 1269—127O. E33杨新云.前入路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配合及护理EJ3.全科护理, 2009,7(7B):1836—1837. E4]穆红,花蕾.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EJ3. 护理研究,2009,23(3B):699—700. 作者简介 贾欣刚(1977一),女,护士长,工作单位:046400,山西省沁 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0一O4—13) (本文编辑王钊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