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优质护理对消化道癌症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消化道癌症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来源:智榕旅游
    2019年7月              中国民康医学                                                               Jul,2019

  第 31 卷 半月刊 第 14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1 Semimonthly No.14

揖护  理铱优质护理对消化道癌症手术后患者 胃肠功能的影响张毅贞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消化道癌症手术后患者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消化道癌症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消化道癌症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MI指数(21.81±2.6)kg/m2和白蛋白水平(40.54±3.26)g/L明显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促进消化道癌症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消化道癌症术后;优质护理干预;胃肠功能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19. 14. 060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9)14-0142-03

消化道癌症病变部位常累及胃、食管、肠等,导致患者出现饮食困难,使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手术治疗可能加重胃肠功能障碍[1-2]。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康复[3]。本文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促进消化道癌症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消化道癌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排除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腹壁造瘘以及意识不清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7~80岁,平均(59.5±5.4)岁;胃癌10例,直肠癌18例,结肠癌11例;TNM分期:I期22例,Ⅲ期1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8~81岁,平均(60.5±4.4)岁;胃癌9例,直肠癌17例,结肠癌13例;TNM分期:I期24例,Ⅲ期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并进行3S空肠间置吻合消化道重建。其中19例患者行胃癌根治切除术,35例患者行经腹肛门括约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4例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后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在手术后帮助患者定期翻身,鼓励其尽早下床行走,预防发生压疮。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护理操作如下:(1)早期饮水和早期活动。在患者麻醉清醒之后4~6 h,让患者饮用30~45 mL的温水,然后每小时可饮水30~50 mL,在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或者排气后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增加饮水量。肠鸣音恢复后护理人员就可以嘱咐患者家属扶着患者在病房内走动,每天3次,每次20 min左右,防止患者跌倒。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可以让患者渐渐独立行走,并提高行走的速度,延长行走时间。另外,指导患者绕肚脐周围进行按摩,并对腰背部进行叩击。同时,可以使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热敷,如果使用热水袋,需要在热水袋外边包裹布套,防止烫伤。热敷的方向为沿着患者的上腹部顺胃的走向进行顺时针按摩,每天3次,每次15 min。按摩的同时,可以提醒患者进行自主收腹和提臀,并做缩肛运动,每天进行3~4次,每次10 min左右,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康复速度。(2)艾灸及穴位敷贴护理。术后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取内关穴、足三里穴、神阙穴,采用5年纯艾条(汉医牌)对患者进行温和艾灸,每穴5 min/次, 待感到穴位处灸微热后,将备好的中药膏(主要为厚朴、苍术、甘草、陈皮)敷贴于穴位上,观察此处皮肤颜色以潮红为止,2~4 h/贴,1~2次/d。灸敷次数止于首次肛门排气。(3)饮食护理和口腔护理。叮嘱患者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并帮助患者制定科学、营养的饮食清单,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每天早晚要求患者刷牙,并饮

    2019年7月              中国民康医学                                                               Jul,2019

  第 31 卷 半月刊 第 14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1 Semimonthly No.14

用温水对食管进行冲洗,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情况。(4)腹部理疗护理。对患者实施红外线理疗,每天3次,每次15 min。腹部理疗护理可增加患者胃肠道平滑肌的耐受力和舒缩功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及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营养指标包括BMI、白蛋白。BMI指数正常值范围为18.5~23.9,白蛋白水平正常值范围为35~51 g/L。(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恢复进食时间越短则表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越快。(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5~84分为满意,74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对比 临床统计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的BMI指数和白蛋白指标水平均较之护理前有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护理后的两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术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都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

组别观察组(n=39)对照组(n=39)

t值P值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BMI

护理前16.21±1.4016.15±1.330.5330.725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腹胀,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腹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6/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48)。

2.4 两组护理总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 讨论

近年来消化道癌症发生率仍有增高趋势,而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术前体内所需营养供给不足,消化道手术术后对于患者胃肠功能以及饮食均产生不利影响,阻碍患者术后对于营养的吸收,降低手术效果[4-5]。因此,消化道癌症根治手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指标(BMI指数、白蛋白)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原因在于:术后观察组通过早期护理能够尽早为患者提供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热敷按摩能够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强胃肠道蠕动作用,且具有简单、起效快的特点

[6-7]

;穴位艾灸药物敷贴于相关穴位,借助艾灸可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对比(x±s)

白蛋白(g/L)

护理后

21.81±2.6*  18.31±2.04*

5.6280.000

护理前21.57±2.7021.64±2.840.4900.744

护理后40.54±3.26*34.80±2.91*

6.1570.00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h,x±s)

组别

观察组(n=39)对照组(n=39)

t值P值

肠鸣音恢复时间53.67±8.2463.34±5.676.0360.001

首次排便时间  89.55±5.88103.56±7.7612.194  0.000

首次排气时间30.33±4.5438.61±5.427.2890.001

恢复进食时间39.81±3.1945.40±8.922.5010.015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观察组(n=39)对照组(n=39)

χ2值P值

非常满意30(76.92)16(41.03)

满意  8(20.51)13(33.33)

不满意1(2.56)10(25.64)

总满意率38(97.44)29(74.36)8.5730.003

143

    2019年7月              中国民康医学                                                               Jul,2019

  第 31 卷 半月刊 第 14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1 Semimonthly No.14

以补虚、温散阴寒、助阳之力,可刺激经络、疏通经络,药物热力透达毛孔腠理、使经络畅通,进而提前恢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穴位敷贴时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渗透可达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促使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8-9]

[4] 张焕玲,谢小筠,钟瑞莹.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03-1504.

[5] 马虹,鲁鸣,高晓兰,等. 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68-172.

;饮食护理可改善

[6] [7] 

机体营养指标,促进患者恢复;腹部理疗护理可增加患者胃肠道平滑肌的耐受力和舒缩功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及功能恢复

[10]

钟华. 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1294-1295.

吴金玲,于建平,苏琳,等. 加速康复与传统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效果对比[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110-112.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促进消化道癌症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2] 

孔红艳. 快速康复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93-96.

李慧,龚晓波,李丽.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25-327.[3] 

詹贵英,刘成枝,孙红飞.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4,18(6):1187-1188.

[8] [9] 

周丽华,丁杏,黄燕华. 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4,43(35):4840-4841.谢张黄,谢小冬,蔡一波.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及配合[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148-151.

[10] 方雪红,曹钏宏,管来顺.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

者胃肠功能恢复与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8):605-607.

编辑:王歌

揖护  理铱延续分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吕 华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摘要】 目的:观察延续分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吞咽能力改善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吞咽能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1.94%(5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4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71%(5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4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延续分级护理能提高吞咽能力,促进生命质量改善,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延续分级护理;吞咽能力;生命质量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19. 14. 061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9)14-0144-03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病,经治疗后易残留失语、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后遗症[1],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甚至窒息、死亡[2-3]。本文观察延续分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纳入标准:经脑部CT、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初次发病;洼田饮水测试评估法结果为3级及以上;意识正常。排除标准:合并肿瘤、重症器质性疾病、老年痴呆者。144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观察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51~86岁,平均(60.25±5.24)岁;卒中类型:出血型29例,缺血型33例。对照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53~84岁,平均(61.21±4.06)岁;卒中类型:出血型30例,缺血型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院期间,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心理疏导、饮食建议,普及脑卒中疾病知识,讲解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出院时,叮嘱家属定期陪同患者来院复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