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分)(测试范围:第六、七章,8.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体育课上篮球质量约为50g B.你的课桌高度约80cm
C.你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D.你的脉搏1s跳动次数约为60次 2.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火车减速进站 B.篮球从空中落下 C.校园里桃树开花 3.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 C. 提袋子时垫上厚纸片 D.吸管一端剪成斜口 4.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D.你骑自行车上学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5.(2022•东营)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6.图1中,木箱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1
7.关于g=9.8N/kg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等于9.8N B.g是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C.1N相当于9.8kg D.当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N时,它的质量是9.8kg 8.如图2中用具在使用时一般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子 B.瓶盖起子 C.撬石头的棒子 D.钳子 图2
9.如图3,人坐在小船甲上,用力推小船乙,发现乙船向左运动的同时,人和甲船向右运动。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C.人对乙船的作用力改变了甲船的运动状态 D.乙船对人的作用力改变了乙船的运动状态
图3 图4
10. 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完成内转1980抓板的超高难度动作,打破了世界纪录。1980抓板,是指用手抓住滑雪板,在空中转体五周半。做该动作时他看到天地旋转,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他的滑板 B.现场的观众 C.U形场地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B.用脚踢足球时既改变了足球的形状也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C.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D.雪场监控摄像头
D.手压缩弹簧时,手对弹簧的力大于弹簧对手的力
12.如图5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甲车2h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h 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
C.若它们同时、同地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13. 关于北京冬奥会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冰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B.滑冰运动员通过向后蹬冰面,受到冰面向前的摩擦力 C.滑雪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 D.滑雪运动员所受重力和滑板对运动员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2022•鄂尔多斯)使用下列机械时(如图6),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能提起最重货物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
A B C D 图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5.(2022·盐城)2022年2月,我国女足战胜韩国获得亚洲杯冠军。比赛中运动员
奋起一脚,球离开脚后由于 飞进球门,顶起球网,使球网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 。
16.某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原长4cm,当其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N的力F1和F2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7),此时弹簧伸长了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当小华将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拉长为5cm时,小华拉弹簧的力是 N。
图7 图8
17.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砌竖直了(如图8),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 来工作的,图中所示的墙体向 (选填“左”或“右”)倾斜。
18.我国空间站上的机械臂(如图9甲),含3肩1肘3腕,和我们的臂膀类似,它属于 杠杆。在图乙中绕肘关节将铅球向上托起的过程中,肱二头肌的拉力F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9 图10
19. 粗糙程度一致的水平地面上放着重5N的物体,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如图10甲),F-t图像如图乙,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0. A、B均为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重力为20N;正方体B的边长为20cm,重力为160N。将他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1),则A对B的压强为 Pa。如果将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割掉三分之一,则切割前后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之比是 。
图11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8分)
21.(1)(2分)如图12,请作出斜面上小球所受重力G和它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2)(2分)物体在杠杆AOBC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13),试在A点作出杠杆受到的阻力,在C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施加的最小力F1(O为支点)。
图 12 图13 图14
22. (4分)短道速滑是北京冬奥会项目之一(如图14)。滑冰时,当锋利冰刀从冰面上滑过时,冰刀的刃对冰的压强很大,使冰的熔点降低,易熔化成水,所以刀刃下便形成一层水膜,使滑冰更轻松。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滑冰时,为什么冰刀的刀刃对冰的压强很大? (2)冰刀下的水膜能起到什么作用?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3.(7分)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50g的钩码若干个。(g取10N/kg)
甲 乙 丙 丁 图15
(1)实验前杠杆如图15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挂上钩码,状态如图乙,此时他应选择移动 (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他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填合适的选项符号)。
A.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结论 (3)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表示)。 (4)丙图中小明在A点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好处是 (多项选择,填合适的选项符号)。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5)实验完毕后小明继续研究定滑轮的特点,做的实验如图丁,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
24.(7分)如图1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图16
(1)在拉动物块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2)要测量由物块与接触面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 原理进行的间接测量。
(3)在甲、乙、丙图中,分别用F1=1.0N、F2=1.8N、F3=1.6N的拉力,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分析 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大量实验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加一块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A,使物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5)操作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物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戊),此过程中,物块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6分)如图17,用矿泉水瓶和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图17 甲 乙 丙 图18
(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在图17A、B、C的操作中,观察图A和图 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17D,图D与图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4)如图18甲,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
剩余部分如图18乙,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将图18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18丙,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则图18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五、计算应用题(共18分)
26.(6分)校车安全,重中之重!我校使用的校车,用15min将学生送到距离发车点10km的学校,已知校车的质量为5000kg,当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校车所受阻力是车重力的0.1倍。求: (1)校车的平均速度;
(2)校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27. (12分)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我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车。小明的质量为50kg,车的重力为100N,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两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共100cm2,轮胎允许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4Pa,g取10N/kg,求:
(1)小明的重力;
(2)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骑行时自行车车篮内能携带物体的最大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A 6.C 7.B 8.A 9.B 10.A 11.B 12.D 13.B 14.D 二、填空题 15.惯性;足球 16. 4;1 17.竖直向下;左 18.费力;变小 19.4;4
20. 2000;1:1 三、作图与简答题 21.如图1、2所示。
图1 图2
22.答:(1)滑冰时,在人对冰的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冰刀的刀刃减小了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2)冰刀下的水膜将冰刀与冰面分开,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 四、实验与探究题
23.(1)右(2)钩码;B(3)F1L1=F2L2(4)ABC(5)力的方向;等臂 24.(1)水平(2)二力平衡(3)甲、丙(4)0(5)平衡;不是;减小 25.(1)海绵的凹陷程度(2)B;压力
(3)相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都相等(4)2400 五、计算应用题
26.解:(1)校车的平均速度:vs=t=40km/h。
(2)因为校车匀速直线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校车受到的牵引力: F=f=0.1G=0.1mg=0.1×5000kg×10N/kg=5000N。 答:(1)校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
(2)校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5000N。
27.解:(1)小明的重力:G人=m人g=50kg×10N/kg=500N。 (2)小明和车所受总重力:G总=G人+G车=500N+100N=600N, 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压=G总=600N, S=100cm2=1×10-2m2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pF600N6104Pa。 22S110m(3)自行车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 F最大=p最大S=7×104Pa×100×10−4m2=700N, 携带物体的最大重力为:
G物=F最大−G总=700N−600N=100N,
由G=mg得小明骑行时自行车车篮内能携带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m物G100N10kg。 g10N/kg答:(1)小明的重力为500N;
(2)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104 Pa;
(3)小明骑行时自行车车篮内能携带物体的最大质量为10k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