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研究性学习方案
(2010-04-26 22:04:55)
转载▼ 标签:
环保 研究性学习 附表 课题 周至
研究课题名称: 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设计者姓名 吴树良 所在学校 惠州市实验小学 所教年级 六年级 研究学科 综合 联系电话 135317****2 电子邮件 wslhui****@163.com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1)、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小就养成环保意识,能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3、课题介绍 环保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环保宣传员招聘会中通过小组讨论,宣传员候选人竞争上岗等方式使学生关注我们的环境问题,积极把自己“如何保护我们环境”的想法和打算清楚的表达出来,并结合“说一说”这个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教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尝试写作调查报告。从中学会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全体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重视环保工作,并逐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环保的高尚情操,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2、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学习收集整理信息、调查和实验报告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参与号召大家一起环保的意识,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是一个发展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不仅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同时辩证思维开始萌芽。 参加本课学习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分辨和认知能力,对一些事物的一些观点有自己的明确的看法,通过他们认识到问题以及发起号召。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旨在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环境,怎样号召身边的人去参与环保。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去调查、收集资料,通过调查、交流、收集资料等活动来达到目标。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研究热情很高,对环保话题很感兴趣,但是对于目的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不理解,因此教师要提供一些计划书、调查表,帮助他们获取资料信息。 六、资源准备 教师需要提供的资源:电脑、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辅助研究的视频。 学生要准备的资源:笔、纸、电脑、网络、搜集相关图片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阶段:动员和激发兴趣,选定课题 培训(初步认识研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 从两方面举例: 法) 1.环境的污染
起止时间 第1周 2.怎样保护环境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第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提出和选择 二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阶题(环境污染) 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第1周 课题 段 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课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至 题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准第2周 根本性问题。 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阶成立课题组 趣的课题,或者参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段 与同伴的课题 形成小组实施根据附表1,形成小提供附表1:“环境污染”研究计划书 方案 组的实施方案 1.摘抄、自主采访、交流、收集各方面过程指导:研究方法的使用指导 第3周 资料 第三阶段: 提供附表及其样例: 至 2.保护环境调查 课题实施阶段 学习经历表:附表2 第5周 3.写一些活动的体会 个小组汇报。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和交流,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少资料。今天,“如何保1.关于“如何保护护我们的环境”活动终于迎来了回报展示我们的环境”的情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的劳动成果第6周 第四阶段: 况调查问卷统计 吧! 评价、总结与反思2.保护环境调查 评价表:附表4评价量表 阶段 3.交流成果 总结评价 至 第7周 填写评价量表后续活动反思交流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定学生一个的主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全部同学很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这时候需要教师们去鼓励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 附表1:
“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研究计划书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及 正组长 副组长 发言人 联络员 资料保管员 分工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成果展示方法 附表2:
“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学习经历表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环境污染 如何保护环境 我的看法 附表3:评价表
调查者 调查方式 班别 小组成员 编号 1 2 3 4 5 6 评价项目 情感态度 合作交流 学习技能 实践活动 成果展示 综合评价 姓名 评价内容 积极主动参与 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 主动和同学配合,乐于助人 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和观点 会用多种方法收集、处理信息 实践方法、方式多样 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参与 会与别人交往 成果有新意 优 评价等级 良 中 加油 活动主题: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量足质优的早餐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迎接新一天的学习,工作。相反,胡吃乱吃不吃早餐则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儿童少年时期不仅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行为形成的关
键时期,其中饮食行为对 孩子身体,智力和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早餐行为尤为突出.良好的早餐行为,不仅利于当前的健康,而且对成年后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也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身体发育较快的中小学生营养失衡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缺钙,缺铁,缺锌,营养不良的人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肥胖儿童的比例迅速增加。针对早餐对我们小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早餐观念,大力提倡科学合理的营养早餐,普及营养知识,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早餐饮食习惯,建立终生的良好早餐行为,每天都准备丰富的早餐,使我们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有目的地,具体地了解小学生早餐与健康的重要性. 2、学习烹饪几种科学而又有利于健康的早餐. 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得到培养.
2、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科学态度得到培养. 活动内容:
1、调查四年级小学生早餐用食情况. 2、收集有关小学生早餐的资料.
3、当一次小厨师,学会烹饪营养的早餐. 4、学习写此次活动的收获. 三、时间安排:
以综合活动课为主,大约用18节课
活学生组动 周具体步骤 次 活动 最终目标呈现 活动成 内容 地点 形式 及分工 形式 1、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意义、目标。 第 组 第 一 织 一 阶 发 周 段 动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结成小组。 4、定小组计划和研究方向、内容。 第 开 第 1、指导学生撰写教室 集体 开题报告 为单位以小组1、开题题。 教室 小组 2、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学生结成小组,集体 并进行组成 1、小组 分工,推2、形成选小组长。 小组计划
二 题 阶阶 段 段 二 周 2、拟定实施方案 教室 小组 进行,专报告 人负责记录,小组长做开题报告 图书每个组员都留资料卡图书有记录,小组 馆,资料小动照片 上网查阅 组统一保存 笔记、活2、实施方案 第 三 周 室,早餐与健康有何关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 课 1、查资料,了解三 题 阶 实 段 施 第 三 2、对家庭进行调周 查,宣传早餐的重要性 第 调查年级同学吃四 早餐的情况 周 学校 小组 专人记录 照片、资料 组员进调查笔营养与健康方的知识 网上 小组 专人进行记录 记、照片 组员进行分工,采访笔行分工,记、活动
1、培养学生整1、筛选资料 第 2、小组充分讨论,四 写出总结。 专人负周 3、写出专题报告 责撰写。 2、以结题报告呈现 第 开展一次营养与五 健康知识比赛。 周 第 五 周 课培养学第题四总六 阶结段 阶段 周 2、小组讨论写出总结 教室 小组 阅学生总结 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第 1、筛选资料 老师审生综合向学校及社区居学校民进行宣传教育,社区 认识早餐重要性 小组 领 培养 组长带力得到写 教室 集体 导,学生演讲稿 老师指保存好教室 小组 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综合能
结题 报告并第五阶段 对结题报告进行评估 四、实施进程: (一)了解早餐与健康的重要性 1、以统计表的形式调查四年级小学生早餐食用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五个组),利用请教,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早餐对人体的重要性. 3、交流调查结果并将调查结果作统计,并学习用表格的方式表达统计结果. (二)当一次小厨师 讨论: (1)厨师的工作是怎样的 小组长1、小组做结题报第 六 周 告 2、展示活动照片 教室 集体 组长展3、对结题报告进行评估。 优活动示资料、小组。 图片、实物。 做结题评出优报告,组秀结题员配合报告,最
(2)厨师在烹饪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3)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厨师
以调查的营养早餐食谱为材料,在家长的指导下当一回小厨师.烹调一份有益健康的早餐.
(三)展示美味佳肴
1、学习写自己烹调的早餐的名称及其解说词. 2、请同学展示自己烹调的早餐,并附上解说词. 请同学们共同分享丰富的早餐. 评选出最优秀的小厨师并进行奖励. (四)争当创新\"小厨师\"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自创一顿丰富的早餐.(要求早餐要有名称及其解说词) 采用图画的方式画出心目中最理想的早餐. 活动展示:
(1)学生汇报本组的活动情况. (2)交流活动中有趣的事.
(3)以本次活动为内容,让学生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题目自定. (4)选出部分作品进行交流.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形成科学的早餐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挑食,不偏食。 2、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3、注意荤素搭配。
4、知道到底怎样的搭配才是科学合理的。
活动时间:9课时。 活动过程: 室内课 目标要求: 情感目标: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技能,发展合群性、自治与领导能力,尊重他人,增进团队合作。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形成科学的早餐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挑食,不偏食。 2、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能力目标:
1、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各类资料的能力。 2、初步具备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形成科学的早餐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挑食,不偏食。 难点: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技能。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经济电视台播出的《越策越开心》节目播出的林光常教授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学生自由讨论。
启发学生:现在,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不是牺牲早餐,就是胡乱将就着吃一点,真不知道吃不吃早餐对我们身体、学习有没有影响?学生听我这么一说,
便饶有兴趣地说: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不是可以就“学生与早餐”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师:好!这回你们是研究员,我只当你们的助手。
学生自由讨论分组 二、活动过程
(一)分组确定研究内容。
1、在班长的组织下,自由分组,并且各组选出一个组长。 2、各位组长把自己一组同学想研究的问题一一进行归类,整理。
3、组长进行交流,把各组之间重复的问题撤消,并且比较均匀地分布任务。 结果如下:
第一组 调查本校学生吃早餐的情况。 第二组 研究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组 研究不吃早餐对学习的影响。 第四组 合理的早餐是怎样的。 第五组 怎样才能做到吃好早餐?
根据自己选取的内容自己收集资料 ●活动二:
一、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调查、研究,并收集好资料。 二、各组汇报调查研究的结果。
第一组:我们一组设计了表格调查学生吃早餐的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大部分同学是吃早餐的。从吃的食物来看,多数是稀饭或馒头等,有三分之一的人天天吃牛奶。总体来说,营养不够均衡。不吃早餐的有二十几
位,原因是睡懒觉,有的是把父母给的吃早饭的钱挪作他用了。不吃早餐上午的感觉为:肚子咕咕叫、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和心慌。 (附表)
关于吃早餐情况的调查表 年级 班 姓名 年 月 日 吃早餐情况 吃 偶尔 不吃 吃早餐的时间 吃早餐的地点 吃什么食物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的原因 不吃早餐的感觉
第二组:我们一组首先向有关老师学习上网技术,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长期不吃早餐严重影响身体营养摄入,损害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的培育、发挥,阻碍身体耐力的发育、保持,不吃早餐也直接导致了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的提高。此外,不吃早餐还会诱发胆结石、胃炎、贫血等多种疾病。
第三组:我们也通过上网找到了答案,我们还把答案编成小品,让大家一目了然。(1、饥饿、困倦、眩晕;2、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反应慢,记忆力差。)
第四组:我们主要上网查了怎样合理地吃早餐,吃些什么比较好。我们一组请老师辅导,把他做成课件,让大家牢记这些生活知识。
(根据营养均衡的要求,营养专家把食物分为4类,即谷类、肉类、奶及奶制品和蔬菜水果类。吃这4类食物,则为早餐充足;食用了其中的3类,则早餐质量较好;如果只选择了其中的两类或两类以下,早餐质量则较差。)
第五组:我们一组通过讨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条才能吃好早餐。 1、要做到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
2、不吃小摊上的食物,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不挑食,早餐多样化。 三、总结,质疑
在上述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活动延伸
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吃早餐对身体和工作学习的影响,你将采取怎样的办法让他们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意义呢?
(1、张贴宣传画。2、设计公益广告。3、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附学生调查表一:
上街采访记者小组问卷调查表
1、如果你早上忙,会不吃早餐吗? 会( ) 有时候会( ) 从来不会( ) 2、你会不会忽视你孩子的早餐? 会( ) 有时候会( ) 从来不会( ) 3、你知道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吗?
4、如果早上时间不多,你、你的孩子会用早餐吗? 5、你、你的孩子会不会在路上吃早餐呢? 会( ) 有时候会( ) 从来不会( ) 6、三餐中你把早餐放在第几位?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7、今天的早餐如果有剩,你明天还会食用吗?
会( ) 不会( ) 8、夜宵能否代替早餐? 可以( ) 不可以( )
9、你一般怎样搭配早餐?请写出你一般的早餐搭配 学生调查表二:
记者小组调查学生问卷表
1、以一星期为例,你大概几天不吃早餐? 一天( )两天( )三天( )四天( )其他: 2、早餐你一般吃几种食物?
一种( )两种( )三种( )四种( ) 3、早餐你一般吃什么?
粉、面( )包子( )面包( )豆浆( )油条( ) 4、你一般在哪里吃早餐?
家里( )路上( )餐馆( )其他:
5、你的早餐是你父母帮你做还是给钱让你自己买? 家长做( )自己买( )其他: 6、你认为课间餐可以代替早餐吗? 可以( )不可以( )不清楚( )
第二阶段活动: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食物的分类、食物的营养、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知道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2、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食物的分类、食物的营养、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知道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难点:
他们的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活动时间:课外1-2周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营养与健康知识抢答比赛。 1、各小组搜集有关资料。 2、挑选两名同学担任主持人。 3、分小组进行比赛。
附:营养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营养素?
营养素是食物中合有的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
2、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也称矿物质)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在体内经过氧化可产生能量,称为三大热能营养素。
3、进食脂肪过多容易患哪些疾病?
1、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2、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3、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4、肠癌、乳癌等。
4、人体缺乏维生素会患什么病?
1、缺乏维生素A可患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症;2、缺乏维生素D,儿童可患佝偻病,孕妇可患骨软化症;3、缺乏维生素B1可患脚气病、神经炎;4、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阴囊炎;5、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
5、什么叫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6、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
1、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2、安排好一口三餐,特别要重视早餐;3、食品要荤素、粗细搭配,多吃新鲜筑菜水果;4、适当增加奶、蛋、瘦肉和豆类等优质蛋 白,少吃盐、甜食和动物脂肪;5、科学烹调,尽量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破坏和损失。
7、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1、食前便后洗手;2、进食定时定量,少吃零食;3、不吃腐败变质和霉变食品,不生吃毛甜等水产品:4、不吃过烫食物。少吃冷饮;5、不暴饮暴食,不酗酒。
8、据专家介绍,根据营养均衡的要求,营养专家把食物分为4类,即( )类、( )类、( )和( )类。
二、判断题:
1、谷类所含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 )
2、龋齿和牙周病共同的罪魁祸首是牙菌斑。( √ ) 3、补充维生素,越多越好。( × ) 4、铜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原料。( × ) 5、为了提高铁的吸收,提倡用铁锅炒菜。( √ )
6、吃东西时逗笑或嘴里含着玻璃球蹦蹦跳跳有危险。( √ ) 7、灭鼠只是为了防止老鼠偷粮食、咬坏衣物。( × )
8、小朋友为了看清楚电视节目,坐在离电视机2米以内距离观看。( × )9、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最好的方法是食用碘盐。( √ ) 10、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病。 ( √ ) 11、苍蝇可以传播乙型脑炎。( × )
12、在室内吸烟,只对吸烟者有害,对该房间的其他人没有危害。( × )13、任何年龄的人戒烟都对健康有益。( √ ) 14、有自知之明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 √ )
15、预防肿瘤应做到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变食物等。( √ ) 16、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 )
17、晚上看电视时,可以关闭室内所有的灯,这样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18、消灭钉螺和治疗病人都属于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 ) 19、蔬菜应该切后再洗。( × )
20、预防乙脑不仅要打预防针,而且要防蚊灭蚊。( √ ) 21、蔬菜中所含的纤维素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 )
22、少年儿童如果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会造成视力减退。( √ )
× )
23、预防结核病需要出生24小时内接种牛痘。( × ) 24、如果手或脚被轻度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 √ ) 25、流感一般不传染,即使得了流感也不用隔离。( × ) 26、平时多吃些海带、紫菜,就可以满足人体碘的需要。( × ) 27、在电线下放风筝、用竹竿打鸟。( × )
28、雷雨时不在树下避雨,不在山坡上或空旷的高地上行走。( √ ) 29、鼻出血时,用热毛巾敷前额。( × ) 30、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 )
31、少年儿童视力低下率在12-14岁增加较快。( √ ) 32、促进钙质吸收的是维生素A。( √ )
33、儿童注射白百破疫苗是为了预防白喉、白癜疯、破伤风三种疾病。( × ) 34、在炎炎夏日我们应该饮食清淡,拒绝荤菜。( × )
35、碘缺乏病是由于环境缺碘造成人体长期碘摄入不足,只有长期补碘才能保证机体的需要。( √ )
36、血吸虫病患者痊愈后,再次接触疫水仍会得病。( √ ) 37、吸烟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 √ )
38、厨房中的抹布最易繁殖细菌,最好每天煮沸一次或用洗涤剂洗净晾干。( √ ) 39、天气寒冷时,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煤炉取暖。( × ) 40、为了预防龋齿,应多喝酸、甜的饮料。( × )
41、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或痴呆。 ( √ ) 42、血吸虫病患者不经药物治疗不可能自然痊愈。( √ ) 43、饭后跑步,锻炼身体,有利于消化。( × )
44、被自家的猫或狗咬伤、抓伤后,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 )
45、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外表上看,他们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 ) 46、水果营养价值比蔬菜高,可以考虑多吃水果代替蔬菜。( × )
47、乙肝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但是乙肝可以用疫苗来预防。( √ ) 48、中学生每天要保证至少9小时的睡眠,小学生每天要保证至少10小时的睡眠。( √ ) 49、冬天常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有助于提高身体抗寒能力。( √ )
50、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有构成机体、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和供给能量。( √ ) 51、热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三大产能营养素:糖、脂肪、矿物质。( × ) 52、创伤愈合不良可能与铁缺乏有关。( × )
53、蔬菜中富含的纤维素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素之一。( √ ) 54、油炸食物营养丰富宜多食用。( × ) 55、肥胖症与成年人糖尿病、高血压有关。( √ ) ●活动二:
一、汇报交流,提高认识。 1、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 2、全班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汇报前阶段的研究成果,使学生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引导评价。
4、回家制作一份早餐与健康的小报。
第三阶段活动:活动总结、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评价,促进以后活动的开展。 2、能通过各种评价找到活动中的有点与不足。
3、客观公正进行评价,并能合理安排出自己以及家人的营养早餐来。
活动重点、难点:
1、能做好小组内的评价工作。
2、能根据班级情况,修改活动评价表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 3、资料成果展示。
4、合理安排家人一周早餐的饮食。
5、引导学生完成好“综合实践自主评价表”。 6、评选“营养小博士”。
7、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和活动的总结
附《小学生早晨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后反思表 班级
★我叫,我是组的组员,我们的组长是,我们组的辅导老师是,我们的组员有。★我们小组内大家都很团结、很积极地参加活动。我主要做了,我觉得自己做得。★ 我认为整个活动中,我们组表现的最好的有。 ★ 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有这些收获 。
★ 我还总结了活动中的问题(困难)有。 我的建议:。 一周营养早餐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教学后记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问题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性,通过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机地将学科知识和社会课题、学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生活的过程。加强了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一、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本次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学生早晨情况调查》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和内容,注重了学生对社会、生活、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帮助学生学会健康而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造性地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弥补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中某些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帮助学生回归生活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建构了一个贴近学生真实学习社会生活世界的全新课程。从学生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课程内容不仅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这一活动内容,紧紧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给学生于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
阳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非学科性的课程,较好地实现了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三、丰富学生知识信息
主题的选择范围来自于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它开辟了一条学生认识生活、社会的渠道,让学生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信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参与、主动实践,获取来自各个方面的知识信息。例如:《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在对主题的探究过程中,通过访问、调查、上网、查阅文献等,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知识贮量大增,眼界大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基本的活动内容,其涉及的领域之广泛、知识之丰富,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学生的视眼得到了拓展,知识的积累大大增加。
总之,本次《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这一主题实现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我的均衡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的舞台,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撑起了一片晴空,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研究者姓名 所教年级 联系电话 设计日期 课题组其他成员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刘金霞 五年级 159193****3 2009年10月23日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所在学校 研究学科 指导教师 惠东县稔山中心小学 数学 电子邮件 990612liuji****@163.com五(二)班全体学生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以充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作为每一天的开始,因此早晨时重要的,早餐更重要。正所谓“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身体能量消耗多,如早餐搭配的不好,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还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小学生早餐情况的了解与探究,不断强化学生对早餐认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懂得科学早餐的重要意义和不合理早餐对人体的危害。 3、课题介绍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课题的确定,是因为活动的内容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开展起来比较方便,也会因此而感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懂得科学早餐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爱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学会调查的方法,知道怎样选择调查对象、时间和地点。 (2)学会怎样做好调查活动前的准备。 (3)学会整理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统计。 基本技能 (1)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2) 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艰辛,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2)通过调查,发展小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体验到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 (2)通过社会调查活动,融入社会大家庭,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培养学生遇到挫折困难坚持克服的勇气和毅力。
思维导图如下: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五年级的学生以具备搭配的方法,能对生活中的荤素进行有序的搭配,但他们对营养的知识和有关科学饮食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在开展活动以前,要教会他们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上网收集早餐营养资料。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的活动在于让学生明白早餐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去收集资料,实地调查采访、采访问卷、网络查找、整理资料等活动较全面较了解有关早餐营养的知识,掌握一些健康膳食的知识。 学生可能的选题: 1、小学生早餐现状的调查2、早餐与健康的调查3、小学生营养早餐搭配的调查4、营养早餐制作的调查。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终以小论文、书面报告、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六、资源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小学生早餐现状的资料;搜集相关的科学饮食书籍、网上查找相关的营养资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活动 阶段 第一阶段:动认真倾听,关于早餐你有哪些想法想说。 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谈话激趣:咱1课时 们班今天多少人吃了早餐来上学的?都吃了些什么?没迟早惨的同学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提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 出和选择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刚才我我们谈的都是自己班同学的早餐情况,大家想了解我们身边同龄人的早餐情况吗?这次的活动主题定为“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成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分组指导:成立
立小组的原2课时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课题组 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形(1)小组分工,明主选出小组长(2)讨论要研究的指导学生从成内容(3)讨论要研究的方法(4)确定成果展示方法 三个方面实 小组实施方案 施方案:(1)要研究的内容(2)研究的方法(3)成果展示的方法 (附表1) 第三阶段:课1、各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采访等方法收集营1、提供方法4课时 题实施阶段 养知识和科学饮食的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 的指导,指导研究过程中2、制作小报。 遇到的问题。 2、帮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采访的单位。 3、对合理安排一周的早餐食谱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第四阶段:评1、各组将调查结果制成幻灯片向大家展示; 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2、让学生谈整个活动的感受与体会, 3、填写活动评价表 教师评价(附(附表2、3) 表5) 八、总结与反思(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节活动课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探究和学习的空间,学生的所得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认知,更需要有一个体验的机会,实践的空间。在科学配餐这一活动中,如果老师只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食品成分含量的计算来认知怎样才算是合理的科学的饮食习惯,会让学生对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配餐,再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科学的饮食方案,不仅让学生真正置身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怎样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查资料,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我们还必须加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把活动真正
组织学生汇报:本次活动的自评、小组评。 1课时 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空间。 附表1《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研究计划
小组成员及分工 研究方法 成果展示方法 收集时间 收集内容 收集问题 收集记录 附表3学生自评表
研究内容 小组名称 研究时间 组长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附表2 素材收集卡
收集方式 小记者 班级 小组成员 评价项目 情感态度 合作交流 学习技能 实践活动 成果展示 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 姓名 评价等级 优 良 一般 需努力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主动提出设想、建议 主动和同学配合、乐于帮助同学 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 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 实践方法、方式多样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 会与他人交往 成果有新意 附表4小组互评表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互评内容
评价描述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是否愉快? 小组成员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小组成员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附表5教师评价表
评价项目 技能掌握情况 学习参与情况 情感因素情况 创新技能情况 评价等级 优 良 一般 原因分析 改进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